王翰
(台州市椒江区委党校,浙江 台州 318000)
□政治学研究
《论语》修身为政思想述评
王翰
(台州市椒江区委党校,浙江 台州 318000)
《论语》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关于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思想主张,但其核心却是修身为政思想,主要体现在为人、为学、为政三个方面。
《论语》;修身;为人;为学;为政
儒家追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范式,而践行该人生范式的前提和基础在于修身,正如 《大学》所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而修身是为了实现仁德,为政者一旦具备了 “仁德”,再施以德政,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论语》作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关于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思想主张,但其核心却是修身为政思想。
伦理思想可以说是 《论语》的核心。无论是做学问或是从政,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人必须要处理好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儒家将人与人之间的主要社会关系分为五种:父子、君臣、兄弟、朋友、夫妻,前三者为天然的交互关系,后二者为人为的交互关系,每一种关系为一 “伦”,每一 “伦”有其标准的伦理准则和行为规范。
在五伦之中,父子关系最为重要,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要做到 “事父母,能竭其力”[2]。《学而》篇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如何才能做到孝呢?《论语》认为,在父母年老的时候我们要侍养他们,“生,事之以礼”[4]。不仅要养父母之身,还要安父母之心,安慰父母的感情。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5]侍养父母应该怀有敬爱之心,情感备至,不然与饲养犬马没有区别。父母去世之后,我们还要永远地追念他们,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6]。倘若他们留下什么志愿与事业,我们更要努力加以完成实现,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7]。
君臣之间,应该 “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是从孝推演而来的。父亲为一家之长,养育我们,君则为一国之主,保护我们,因此对父亲应该孝,对国君就应该忠。 “资于事父以事君,而其敬同。”[8]所不同的,孝的浓度要甚于忠,忠的高度则超过孝。故 《论语》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9]侍奉父母应当尽力,侍奉国君则要献出生命,不计较个人得失。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赞扬他们忧君爱国的忠心,称其为 “殷有三仁焉。”[10]
关于兄弟、朋友之间的伦理准则,《论语》也有充分的论述。兄弟关系是除父子关系之外的最亲近的血缘关系,为了处理这层重要关系,《论语》提出了 “悌”的这个概念,并将其提高到与 “孝”同等重要的程度,“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11]悌的意思是要 “敬爱兄长,顺从长上”。《学而》篇中,孔子教育他的学生要 “入则孝,出则悌”[12]。这样,弟弟敬爱兄长,兄长爱护弟弟,一种和谐的兄弟关系便建立起来了。
朋友关系是一种非血缘的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颜渊》篇载:“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13]可见, 《论语》认为只要尊敬别人,对人有礼有节,那么很多人都愿意跟你交朋友。对于交友的标准,《论语》有着明确的论述。《季氏》篇载:“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4]可见,孔子对于交友有着特定的选择标准,要跟具备优良品质的人交朋友。
关于夫妻之间的伦理道德, 《论语》中很少言及,只有 《学而》篇谈到:“贤贤易色。”[15]对于妻子,要求我们应该重视其品德,而不应重视其容貌。
《论语》不仅提出了 “五伦”的伦理标准和要求,它还告诉我们处理 “五伦”应该遵循的原则:“直”和 “仁”。 “直”就是指人们应该按照自身的本性去做事,崇尚真性情,不要虚伪造作。《论语》中多次谈到 “直”。 《雍也》篇载:“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16]人得以生存的关键在于遵循事物的常理,恪守人生的本性,如果心存邪私,矫罔不直,最多也是侥幸免于祸患。 《子路》篇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17]孔子认为,父亲偷了羊,儿子出于人之常情,不去告发,替其隐瞒,这是 “正直”的表现,是遵循人之本性的。至于“仁”, 《论语》中论及最多,最为孔子所推崇。“仁”字的写法是人字从二,两个人以上如何相处的意思。孔子将其定义为:“仁者爱人”,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亲相爱。那么如何做到 “仁”呢?孔子认为 “为仁”的方法就是忠恕之道。消极地说,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8],也就是“恕”;积极地说,则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9],也就是 “忠”。因此,我们希望子女如何待我们,就该先对父母如何;希望下属如何待我们,就该先对领导如何。同样,兄弟、朋友、夫妻之间,无不如此。这样, “五伦”一以贯之也就是“忠恕而已”[20]。
孔子被奉为至圣先师,他留给后人更多的是他的学问之道。从 《论语》的记载来看,由孔子确立的儒家治学之道内涵非常丰富。这里择其要者,展开论述。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学习是修身的起点,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21]孔子还指出: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22]一个人即使具备仁、知、刚、直、勇、信等道德品质,但如果不学习,缺少知识,这些好的道德品质却会产生愚、荡、贼、绞、乱、狂等不良后果。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在对比古今学习异同的基础上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23]学习应该仿效古人,谋求真才实学,致力于学问品德的提升,而不应像今人那样,注重学习的功利性,将学习当做谋取官爵名利的工具。
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4]文是指诗书礼乐,行是指社会实践,此二者为人之外在的学习;忠是指待人忠心,信是指为人诚信,此二者为人之内心的学习。此四者是学习的先后次序,由外至内,由浅入深,使人得以全面地发展。关于学习的对象,孔子认为有三者:其一是书本上的知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5];其二是自身的经验教训,要经常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26];其三是别人的成败得失,要 “见贤思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7]。
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孔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2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9]。孔子认为温习旧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是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的。孔子还充分强调质疑和思考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0],故学习要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做到思与学相结合。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就是孔子指出了学与行的辩证关系。 “诵 《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转对;虽多,亦奚以为?”[31]他认为,即使熟读 《诗经》,深明政治得失与外交辞令,但是不会处理具体政治事务,也不能进行外交斡旋,那么读书再多也无益。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在于能够 “笃行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为笃行之前提与基础,同时也与其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因此,孔子提出了 “学以致其道”的要求。此外,行对于学的作用,孔子也有着充分的认识。他认为行应该以学为指导,反对 “不知而作”、“不知而行”。
关于学习的态度和精神,孔子认为首先应该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2]。《八佾》篇载,子曰: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33]《子罕》篇载,子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30]由此可见,孔子治学尊重客观事实,重视真凭实据,而不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此外孔子推崇好学乐学的治学精神,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34],学习应该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同时要培养学习的兴趣爱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5],只有达到以学为乐的程度,才能 “发愤忘食,乐而忘忧”,最终实现 “君子下学而上达”的治学目标。
儒家认为,为人为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为政,“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儒家的为政思想,其核心在于 “为政以德”。对此,《论语》系统地加以了阐释。
为何要 “为政以德”?首先在于孔子认识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局限性,他认为如果仅仅以严刑峻法来限制人民,人民只会迫于外在的强制力而遵纪守法,并不是发自内心地自愿地维护秩序,只有道德教化才能让百姓心悦诚服,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6]。其次,孔子还看到了为政者的道德表率对于人民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为政者同时也是人民的教育者,教育者身教重于言传,为政者以身作则,人民就能人心归服而效仿之。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人;故旧不遗,则民不偷。”[37-38]
《论语》还指出了 “为政以德”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本文择其要者予以说明。孔子认为要实行“为政以德”,首先要复礼正名。孔子时期周制趋于崩坏,社会秩序混乱,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季氏 “八佾舞于庭”,鲁国 “禄之去公室”, “政逮于大夫”,孔子认为 “天下无道”的主要原因在于 “名不正”。因此,当子路询问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时,孔子答道: “必也正名乎。”[39]孔子所谓的 “正名”就是 “按照盛周封建天下之制度,而调整君臣上下之权利与义务”也即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40]。孔子还认为当时的名之不正主要在于为政者,因此,为政者的复礼正名尤为重要。孔子面对季康子的问政,答道:“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41]
其次要以民为本。孔子的 “以民为本”思想具有多个层次。 《颜渊》篇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42]孔子把 “足食”放在为政的首位,视其为为政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 《先进》篇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 “非吾徒。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43]孔子对冉求帮助季氏搜刮人民财富的行为大为恼火,号召其他学生群起而攻之,可见孔子非常反对对人民的过分剥削,他认为为政者应该“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养民也惠,使民也义”。如果说 “足食”是孔子民本思想的低层次要求,那么 “富民”“教民”则是其高层次的追求。《子路》篇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如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如焉?”曰:“教之。”[44]同时,孔子自身也践行其 “教民”的思想,他是中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第一人,主张有教无类, “自行以上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45]
再次要选贤与 (举)能。为政以德即为实行人治,需要为政者具备优秀的才能和道德。对此,孔子有深刻的认识。他提出为政者首要是亲近贤者、尊重贤者。“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46]“尊贤则不惑”。此外,还要选拨任用贤人。“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4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48]任用贤人才能使小人避而远之,人民就会诚服。子夏对此深有体会,并解释到: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49]对于如何鉴别贤人,孔子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听其言观其行”[5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51],“众恶之必察;众好之必察焉”[52],“乡人皆好之”或 “乡人皆恶之”不如 “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53]。
最后要重义轻利。对于利益,孔子虽然很少谈及,“子罕言利”,他认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4],但是他尊重人追求利益的本性,“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55]对于利益的获取,孔子认为要 “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6],如果合乎道义,那么 “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57]。即便如此,孔子还是倾向于重义轻利、以义抑利。孔子弟子颜回淡泊物质享受,致力于修行仁德,孔子对此评价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58]此外,孔子还讲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59]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主张为政者要淡泊名利,施行仁义之道,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60]
[1]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4.
[2][3][4][5][6][7][9][10][11][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 [58][59][60]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5、2、14、15、14、8、4、216、2、5、140、198、5、60、156、188、63、42、201、207、173、83、5、3、82、1、17、18、152、19、28、100、95、68、12、90、145、150、143、145、141、131、153、76、150、20、147、50、17、189、160、42、39、80、78、65、190、220.
[8]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9.
I206.2
A
1674-3 652(2012)03-0 029-0 4
2012-02-02
王 翰,男,浙江台州人,主要从事政治文化学研究。
[责任编辑:雪 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