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斌,张伟,何跃,童洪志
(重庆大学,重庆400044)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我国一贯重视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体制等问题的研究。1995年原国家教委下发《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指出研究生培养应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中心,加强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关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耦合程度的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在1986年就预见性地指出: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完善研究生培养体制,注重发展培养技术、管理等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应用学科领域。[1]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据统计,2002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数突破20万人,在学人数达到50多万人,毕业生数8万余人;2003年研究生招生数接近30万人,毕业生人数突破11万人;2007年研究生招生数突破40万人,达到418612人,在读研究生近120万人,毕业生数则首次突破30万,达到311839人。然而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体制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一直没有随着社会外部系统环境的变化作出大的调整,对外部社会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略显滞后。
2003年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特点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2010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近期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因此,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大幅提高,学位类型、培养模式日趋多样的今天,继续探索如何有效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2000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及其相关典型案例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通过认真梳理相关研究文献,我们发现目前有关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培养单位在总结自身丰富的研究生培养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颇具启发意义的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本研究选取我国“985”工程重点建设的39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样本,通过CNKI文献数据库系统对2000年来上述各培养单位相关学术论文及重要会议文献检索,提炼出以下几点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华南理工大学[2]提出“贯通式”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即“适应规模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发挥产学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加快人才成长、落实就业归宿”的“全程设计、分段实施、产学联合、贯穿到底”的模式。武汉大学周叶中[3]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应以“跨学科”培养为切入点,从招生、考核、课程体系、组织建设、学术科研等方面转变培养模式。西安交通大学程光旭[4]则指出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应从培养机制、培养类型、培养模式配套政策、导师队伍水平、质量保证体制、国际交流程度等几方面着手应对存在的不足。浙江大学杨卫[5]撰文强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要坚持“科研主导、导师主责、激励相容、协同创新”四个基本原则,要从实施分类培养、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鼓励交叉学科研究、健全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升以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研究生培养水平。中国人民大学吴晓求[6]结合文科高校教学、培养实际提出,应从招生制度、培养过程、资助体系、导师权责和管理模式等方面,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系统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水平。可见,我国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各培养单位在相当程度上都能结合本单位培养实践,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角度,系统、深入思考“校际”模式的完善与提升。而对于研究生实践科研能力养成、人才激励机制、培养过程体系建设改革等方面则是众多高校普遍提及、重点关注的。
《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牢牢抓住“两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学思结合、知行统一,面向实践、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导向,是将创新实践能力养成作为优化、变革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适应现阶段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创新实践能力养成机制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以实践、创新为导向的资源优化整合机制、完善研究生创新能力养成的外在平台搭建亦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杨菁[7]以北京科技大学为案例,从创新基地建设、组建学生团队参与科技竞赛与高水平论文发表几方面分析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现路径。薛静[8]分析了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中心+主题实验室+虚拟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模式,并认为“立足于研究生总体创新能力提高”的创新实验中心,区别于传统意义上国家资助设立的实验室,是更新培养观念、创新培养模式的有益举措。方祯云[9]以“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实证,从研究生管理模式、开放实验室建设、研究生创新基金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研究生培养的“重庆大学模式”。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阶段教育的集中表现就是要保证研究生“创新能力核质结构”的养成,即倡导学思结合、知行结合,使学生形成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与健全的学术思维导向。这与《教育规划纲要》所要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亦是根本一致的。但其中需要引起各培养单位进一步关注的是:一方面校内外优势培养资源的打通,必然涉及高校现有管理体制、组织架构的整合、调整,因此在今后的改革实践中有必要从组织结构创新视角,对研究生培养组织结构进行再厘定;另一方面对于广大研究生个体层面来讲,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养成,不应局限于培养单位的单向激励、管理措施,可以将研究生视为能力养成主体,引入自组织理论从学生角度展开深度探究。
关键路径、关键节点控制是现代管理理论重要的实践导向应用,在现代教育实践过程中,准确把握并有效控制研究生培养的关键路径,亦能起到提纲挈领、有效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对于研究生培养关键路径的思考多可归纳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跨学科体系构建对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作用。近年来,学科融合、交叉特征更加显著,特别是新兴前沿学科研究,更要求研究人员具有良好的交叉学科教育背景、较强的跨学科科研实践能力。而近年来关于学科组群建设的研究,也由传统单一学科内部分析向跨领域多学科综合研究转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我国现有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何刚、陈孝杨[10]分析指出:科研人员合作意识不足、政策平台支持不足、学科融合的时空结构层次不完善,以及学科开放性、包容性不足,是制约我国研究生交叉学科培养体系形成的几个关键方面。赵文平[11]认为,课程建设应更多地面向研究生综合创新能力养成,强调基础理论素养学习的加强,并建议采取“知识点-知识模块-课程体系”的系统课程设置方式。
2.关注研究生教育管理环境优化。近年来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引入并不断发展,使得革新研究生培养体制内部管理理念、环境的内外动力日益增强。同时对于研究生教育管理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形成了一批具有突出水平的研究成果。姜尔林、马桂敏[12]对新形势下教育管理创新做了相当系统的归纳,认为研究生教育管理需做到“由单一管理到综合管理”、“外控管理到校本管理”、“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封闭管理到开放管理”四项转变;管理模式创新应做到“管理理念战略化”、“管理方式规范化”、“组织结构分权化”、“管理队伍专业化”以及“管理技术信息化”。蹇兴东[13]认为: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是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所应该具备两个特点;并提出从招生制度调整、培养模式优化和导师素质提升三个维度,建设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良好教育环境。
3.关注教育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现阶段我国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较为充分,亦形成了不少有代表性的观点、体系建设模型。肖敏[14]通过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三层次(学术需求、现实需求、个体需求)的厘定,提出从“培养质量体系”“管理与服务体系”“质量监督体系”三个维度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陈洪根等[15]针对高校培养实际与社会现实需求,基于QFD质量功能展开理论(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通过“培养对象规划”、“培养设计”、“培养功能结构配置”、“培养过程控制”四个质量矩阵的构建,从理论层面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问题进行了探讨。姜晓平、吴爱武[16]则尝试运用主因素分析法,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自我评价标准。而张寿庭[17]着重强调了应严把入学选拔考评、坚持创新导向的激励机制、完善学术道德监督及质量淘汰机制几个外在关键节点的监督作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导师制是现代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周红康[18]撰文指出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双导师制,能有效弥补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并阐述了双导师制的导向、整合、反馈、保障作用。王洁、孙久厚[19]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导师队伍结构,提出从“能本管理”、导师队伍专业化、完善支持激励系统、学科骨干建设几方面优化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培养质量。刘春桃、柳松[20]则针对导师制在旧研究生培养机制中的功能及缺陷,对导师进行了新的功能定位并进一步从完善导师遴选制度、加强导师队伍行业道德教育培训、提高导师的创新能力、营造和谐的科研环境、改革招生制度几个方面阐述了导师制功能有效实现的途径。
在研究生培养机制完善中,导师将承担着“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和创造更多高水平的创新性成果”的双重任务。[21]现阶段我们对于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关键作用是有着清楚认识的,国内学者对于导师遴选、导师队伍建设、师德建设、完善导师管理制度关键环节重要意义的认识也是基本一致的。我们认为在定性研究基本成熟的基础上,今后的研究有必要以各培养单位案例、实证分析为载体,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先引入定量研究。同时,根据各单位培养实践,构建科学、有效的研究生导师“核心胜任力”模型、研究生导师筛选关键指标(KPI)体系等,将是今后培养模式转型、导师制理论发展亟待完善的领域。
帕森斯的社会功能分类学说将学校、科研单位划归为模式整合、维持型组织。而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则必然要求身处其中的各类组织保持与之相耦合的开放、协调程度。本尼斯的组织协调理论亦强调组织实质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必须协调、适应组织内外部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同样,对于研究生培养单位这个教育组织来说,研究生教学改革必然要求各培养单位改变封闭的培养模式,加强与外在社会其他组织的联系程度,开放研究生培养模式路径,校企联合、院校联合、产学研一体化联合。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能有效将社会需求与教学科研相衔接,符合教育规律,也可提高研究生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中科大裴旭等人[22]结合本校“校所结合”的典型案例,对大学与科研机构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从院校不同体制结构、院校联合的内驱动力及成果双赢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思考。聂建峰等人[23]也提出应加强实践教学外部评价机制,构筑以社会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发现,对于开放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上文提到的知行结合的创新、实践培养导向是具有内在逻辑性的。两个研究视角都以不同侧重点共同审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新实践环节的重构问题。之所以将开放式培养模式探索剥离出来,就是希望今后改革实践中对于研究生培养组织架构重塑问题的研究,能进一步引起国内各研究机构与学者的重视;同时其本身亦是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不少学者借鉴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益之处,对照中外研究生培养诸环节的特色之处,也做了丰富的比较研究。王衡生[24]通过比较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指出我国各培养机构应更加注重研究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养成,并进一步完善学习评价机制。吴杨、丁雪梅[25]对比分析了美英日俄四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提出在完善研究生教育立法基础上,应协调政府、高校、社会力量三者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关系,推动研究生教育培养评价体系由政府单一主体向政府、高校、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转变。王璇[26]通过与法国ECTD学分体系下的硕士(M)、博士(D)培养路径的比较分析,呼吁我国应进一步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的建立。中国人民大学宋东霞、刘丽新[27]从管理模式、学位设计、教育机会成本与激励、学术标注与人文关怀等培养环节,对中美两国研究生培养方式进行了较详细的对比分析。并从管理模式、培养组织架构创新,学位设计标准提升、完善,教育培养过程细化,优化学术氛围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完善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我们发现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关研究与前不久制定的《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与要求总体一致;各培养单位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应对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等新问题方面,都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探索多种培养路径的思考与行动上也都比较到位。具体来讲,一方面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在相当程度上仍处于“渐进创新”阶段,即多以渐进式的管理培养路径变革,常规渐进的学科发展改进,完善丰富外部环境(如政府、企业及其他学术机构),稳定良好培养渠道为重点。另一方面导师制实施的不断充实、多学科组群建设的日益完善以及各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平台的搭建,都表明我国研究生培养正由传统意义上的政府、高校(培养单位)主导模式,向政府主导、高校(培养单位)主导、学科主导、社会主导等几种模式并存互补的发展态势转变。
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学位类型日益丰富的现实,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要求的持续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完善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我们认为在今后研究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不少学者针对我国教育现状提出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建议,但总体上缺乏系统性整合,未能达到整体结构最优的整合目标。且不少措施阐释与各培养单位教育培养实践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脱节现象。特别是对于研究生和生成对应的深层次研究生培养模式建构框架。第二,以往研究中较多的将研究视角下移至各培养节点,而对我国现有研究生培养组织结构的重组挖掘力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社会组织属性,对研究生培养实践的组织外部社会适应度阐释不足。忽视了从组织结构角度,剖析现阶段“研究生院”体制在我国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作用,及其调整措施。正如厦门大学杨院博士[29]所指出的为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新要求,就必须从组织结构角度完善研究生院制度,推进研究生培养组织架构变革,从组织角度切入突破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瓶颈。第三,对于导师制的研究多集中于在遴选、考核等导师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方面,而对于新形势下师生关系在培养实践中的作用机理、导师遴选指标的定量研究等方面相关研究较为欠缺。对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大幅提高,学位类型、培养模式日趋多样条件下,导师自身定位、导师培养作用再厘定及其作用实现途径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此外,将导师制研究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理念相结合,形成既符合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又适应当前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现状的研究生导师“核心胜任力”模型、研究生导师筛选指标体系,将是今后培养模式改革、导师制理论发展亟待重点研究的领域。第四,当前对创新、实践导向下研究生综合能力养成体系研究,以及研究生培养关键路径控制研究,更多的是从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培养外在他组织视角切入研究,而以研究生自身为主体视角的自组织层面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因此,引入自组织理念,通过自组织理论的教育化实践,一方面从研究生自身核质结构养成层面,探究如何有效调动研究生自身科研、创新主动性、积极性;另一方面从研究生自组织团队建设层面,研究学生自组织团队内聚力建设、创新实践愿景引导,可以说都是厘清新形势下研究培养思路的又一系列创新点。
[1]潘懋元.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与研究生制度的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1986,(3):19-22.
[2]陈铁群,解丽霞,谢胜利等.研究生“贯通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58-61.
[3]周叶中.关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7-11.
[4]程光旭,汪宏,陈花玲.基于研究生教育问题的改革实践与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24-27.
[5][21]杨卫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1-6.
[6]吴晓求,宋东霞,安志伟.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7-10.
[7]杨菁.研究生创新能力实现途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83-85.
[8]薛静,张骏.“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建设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6):36-38.
[9]方祯云,赵郁松.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重庆大学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4,(5):37-39.
[10]何刚,陈孝杨.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20-23.
[11]赵文平,吴敏,王安民.面向创新能力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1):7-10.
[12]姜尔林,马桂敏.新形式下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1):44-47.
[13]蹇兴东.建设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46-48.
[14]肖敏.建立研究生教育三维质量保障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6):34-37.
[15]陈洪根,梁工谦,扶庆华.基于QFD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模型[J].中国高教研究,2007,(2):18-22.
[16]姜晓平,吴爱武.研究生培养质量自我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6):92-95.
[17]张寿庭,刘韩星,张礼卿.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53-57.
[18]周红康.双导师制: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J].江苏高教,2006,(5):91-93.
[19]王洁,孙久厚.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73-74.
[20]刘春桃,柳松.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新机制中的功能与其实现途径[J].教育探索,2009,(11):96-98.
[22]裴旭,张少华,张淑林.基于“校所结合”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0):20-24.
[23]聂建峰,杨金观,林光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67-70.
[24]王衡生.论创新教育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3,(1):34-37.
[25]吴杨,丁雪梅.美、英、日、俄四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160-171.
[26]王璇.中法研究生教育差异分析及其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4):85-91.
[27]宋东霞,刘丽新.从美国培养研究生的角度看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70-73.
[28]张振刚.中国研究生型大学知识创新的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3.112-119.
[29]杨院.“研究生院”与“研究生院制度”辨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