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特点及展望

2012-08-15 00:52蒋仕菁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移情大学生研究

蒋仕菁,冯 维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近年来国内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特点及展望

蒋仕菁,冯 维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亲社会行为是对社会和他人有利的行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及对亲社会行为的提倡,亲社会行为已成为我国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国内亲社会行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其特点,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后续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有所启发。

亲社会行为;特点;展望

1 引言

亲社会行为是对社会和他人有利的行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不仅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一项重要社会化指标,而且对维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自私自利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思潮在部分群体占有一定的市场,亲社会行为缺失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提倡和研究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有比较大的进展。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国内亲社会行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其特点,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后续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有所启发。

2 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特点

2.1 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增多

以往国内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是以学前儿童及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这是因为早期的研究致力于探索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脉络和形成机制,基本是发展心理学工作者在进行研究。加之亲社会行为具有较高的社会赞许性,学前儿童和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能较好地避免社会赞许效应的干扰。然而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只重视对学前儿童和中小学生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相对较成熟,他们即将进入社会,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更加具有社会现实意义。所以,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些针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寇彧等人对大学生亲社会倾向和亲社会推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几种不同类型的亲社会倾向和亲社会推理中,中国大学生利他的倾向和内化价值定向推理比例最高。同时,他们还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公开的亲社会倾向与赞扬定向的推理呈正相关,与需要定向呈负相关,美国大学生公开的亲社会倾向却是与享乐主义的推理呈正相关[1]。这说明中国大学生做出亲社会行为更多是为了寻求外界的赞许而不是求助者的需求,美国大学生则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快乐而做出亲社会行为。丛文君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类型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学生利他倾向的亲社会行为比例最高,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亲社会行为总体的表现上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大学生不同的亲社会行为类型与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人格特质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相关[2]。杨美荣、李建民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普遍存在,男生亲社会行为水平比女生高,不同专业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会产生影响[3]。研究者还发现,心理理论和移情两个因素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有重要影响[4,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心理理论与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影响具有跨年龄的一致性。

2.2 对特殊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关注和研究

过去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都是针对正常儿童展开的。随着全纳教育的兴起,我国针对特殊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陈花、陆立忠等人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聋哑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和亲社会行为,发现聋哑学生的亲社会价值取向模糊,多数聋哑学生对亲社会价值取向难以判断,这是因为聋哑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一般低于正常同龄人,其思维发展水平的滞后制约了其亲社会价值观的发展[6]。谢晓琳指出,聋哑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缺失造成了其身心的不健康成长,日益凸显的残疾人犯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其亲社会行为缺失所导致的[7]。韦小满等人以弱智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分享和合作两种典型的亲社会行为进行干预实验,发现干预对弱智学生的合作行为效果显著,分享行为效果却并不显著。他们还总结了对弱智儿童进行干预实验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及特有方法[8]。金星等人对培智学校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助人行为水平显著低于一般性智力障碍儿童;唐氏综合征儿童的分享行为水平显著低于一般性智力障碍儿童;三类儿童的合作行为以及对他人痛苦的反应均处于很低的水平[9]。蒋柳通过认知改变、角色扮演、榜样示范等干预方法,对听力障碍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听力障碍初中生在接受干预后,其亲社会行为的总体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说明教育干预实验效果显著[10]。

2.3 网络亲社会行为研究成为新的热点

以往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都是基于现实情境。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二空间。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相互交往、联系、沟通的方式,相对于现实社会,其具有自由性、开放性、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在网络社会中依然存在,而且因为网络社会所具有的这些特性,网络亲社会行为与一般亲社会行为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

首先,网络社会不受时空的限制,信息传播迅速,所以网络中的亲社会行为具有广泛性、及时性、受惠面大和传播快的特点;其次,网络具有开放性,网络中的亲社会行为更需要一些专业知识技术人士的参与才能完成;第三,网络具有公开性和匿名性,公开性使得网络中的亲社会行为受到舆论的监督和控制,匿名性则为求助者和施助者提供了保护。基于网络中的亲社会的这些特点,国内学者近几年来对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与日俱增。

王小璐和风笑天对网络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分析了网络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指出教育者要引导青少年进行网络亲社会行为,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11]。彭庆红和樊富珉通过分析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特点,认为网络环境下更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网络环境对亲社会行为有一种激励机制,网络亲社会行为具有很高的德育价值,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亲社会行为来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12]。卢晓红认为,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动机源,移情的程度依赖于环境给予移情者自我概念的延伸程度,而网络环境交流的间接性能让自我暴露程度更高,利于自我概念的扩展[13]。此外,移情的程度还依赖于对象情感上的共鸣和积极评价程度,而网络环境的虚拟性能美化帮助对象,超时空性使施助者更容易受到肯定,得到强化。所以网络环境较之于现实环境,更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教育者应该借此来改善网络道德环境。

宋凤宁和黎玉兰等人采用调查法研究了高中生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发现高中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总体水平较高,其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有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高移情水平的高中生更易于在网络上表现出亲社会行为[14]。郑丹丹和凌智勇采用个案访谈法,分析了网络亲社会行为的本质特征以及网络社会特点对个体的影响[15]。雷雳和马晓辉利用《青少年网络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考察了青少年的网络亲社会行为,发现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的网络亲社会行为总体水平较高,但其网络亲社会行为却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出现逐渐递减的情况[16]。

2.4 内隐研究成为新的研究方法

以往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是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同伴提名法等研究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都会受到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如何减少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一直是困扰亲社会行为研究的一个问题。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是近年来在内隐认知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该方法除了能较好地避免社会赞许效应对研究效度的影响外,还能揭示行为的内隐性和无意识方面的特征。近来有学者将该方法引入到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蒋达、王歆睿等人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研究了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发现亲社会行为的内隐倾向不存在性别差异,并指出内隐联想测验能成为测量亲社会行为的有效工具[17]。苏永玲利用该方法研究了师范生的亲社会行为,发现师范生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出一种自动化特征,其亲社会行为的内隐倾向和外显的亲社会行为是相分离的[18]。乐国安和李文姣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传统的外显问卷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贫困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内隐亲社会性要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但是在外显亲社会性上两者没有显著差异,作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社会赞许效应所造成的[19]。

2.5 培养和干预研究逐渐增多

以往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寻其发生机制、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于亲社会行为培养和干预的研究相对较少,而近年来针对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干预研究在逐渐增多。

寇彧和王磊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进行综述后提出,因为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发展的不同,其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也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的群体应该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对于小学生的干预训练应该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背景下进行,而价值澄清法更适合于青少年[20]。针对以往的培养干预研究都是以短期干预为主,长期干预研究较少的情况,程赟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两个学期的长期干预训练,结果显示干预训练对其亲社会行为有显著影响,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21]。吴虞和柳云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在体育课中设置以合作、信任等主题的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22]。傅纪良和丁芳盛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体育课中的小群体教学能促进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其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23]。左宏梅以班级为单位,借助榜样示范、移情训练、价值澄清、行为训练等方法来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干预实验,结果表明,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进行综合性教育干预是可行和有效的[24]。李佳丽采用内隐学习的干预方式对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干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5]。

3 研究的前景与展望

3.1 加强跨学科与跨文化研究的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其他学科的研究视野出发的并不多。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行为,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领域。要想对亲社会行为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必须采取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应用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由于亲社会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因此要加强对亲社会行为的跨文化研究,通过跨文化比较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规律、特点、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针对性的教育。

3.2 传统研究与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

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不仅要采用传统的调查法、观察法、个案法、实验法等,还应该注意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结合。随着脑功能成像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认知神经科学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迅猛,尤其是在记忆、语言加工、情绪、注意等领域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和成果。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学者将亲社会行为进行脑定位、脑功能和基因水平上的研究,这是目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如果能引起广大研究者的重视,加强传统研究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结合,应该能在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上取得突破。

3.3 进一步加强生态研究和干预研究

虽然国内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引入了内隐研究的新方法,但大多数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采用静态的研究方法。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情景,目前国内结合社会环境和社会情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生态和干预的研究还非常少。以后应该注重研究的生态性,注意研究情境的社会真实性,应通过叙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手段来加强生态研究,通过教育干预实验来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使其能够发扬光大。

[1]寇彧,马艳,谭晨.大学生亲社会倾向、亲社会推理以及它们的相关模式[J].心理科学,2004,(2):329-332.

[2]丛文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3]杨美荣,李建明.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9):804-805.

[4]何安明.大学生移情能力与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154-156.

[5]张雯.大学生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其与利他倾向的关系[D].开封:河南大学,2010.

[6]陈花,陆立忠,徐琴美.聋哑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2):61-64.

[7]谢晓琳.聋生亲社会行为缺失问题及培养策略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A].樊作树.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成都,2008:152-161.

[8]韦小满,焦青,金星,等.弱智学生合作与分享行为的干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11):3-6.

[9]金星,韦小满.培智学校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0):26-31.

[10]蒋柳.培育听障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干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11]王小璐,风笑天.网络中的青少年利他行为新探[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16-19.

[12]彭庆红,樊富珉.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2):49-51.

[13]卢晓红.网络道德教育应关注网络亲社会行为[J].职业技术教育,2006,(26):115-117.

[14]宋凤宁,黎玉兰,方艳娇,等.青少年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4-88.

[15]郑丹丹,凌智勇.网络利他行为研究——以5Q地带“供种”行为为例[J].浙江学刊,2007,(4):179-185.

[16]雷雳,马晓辉.青少年网络道德实证研究[J].中国德育,2010,(5):5-8.

[17]蒋达,王歆睿,傅丽,等.内隐利他行为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8,(1):79-82.

[18]苏永玲.师范生内隐利他行为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19]乐国安,李文姣.弱势引发亲社会行为—— 来自贫困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63-68.

[20]寇彧,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86-91.

[21]程赟,李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A].李其维.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上海,2005:369.

[22]吴虞,柳云.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依据与策略探讨[J].体育教学,2005,(6):23-25.

[23]傅纪良,丁芳盛.体育小群体教学促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9):82-85.

[24]左宏梅,韦小满.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干预实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9):669-673.

[25]李佳丽.小学生助人行为发展及培养的实验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Characteristic and Forecast for the Research of Prosocial Behavior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JIANG Shijing,FENG Wei
(Southwest University Faculty of Education,Chongqing 400715,China)

Prosocial behavior is positive for both human beings and society,which makes it become a widespread social phenomenon.As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promotion of prosocial behavior,it becomes a central and major research issue in psychology of China.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na,which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recent years funding out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is the problems.We hope this will give inspiration to the following researches.

prosocial nehavior;characteristic;forecast

B849

A

1674-5787(2012)01-0107-04

2012-01-06

蒋仕菁(1987—),男,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性发展。

冯维,女,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责任编辑 闫桂萍

猜你喜欢
移情大学生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大学生之歌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