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襄稷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案例教学法在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薛襄稷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在大学生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与操作性极强的课程,授课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以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法就是众多的方法之一.虽然案例教学法已在我国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逐渐推广,但仍处在摸索积累经验的阶段.笔者在总结个人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对独立院校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提出可行性建议.
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独立学院
计量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研究经济现象活动规律的客观需要.目前,计量经济学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大部分学校包括独立院校已将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作为独立院校的一位讲授计量经济学的教师,笔者深知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三者的结合,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经济学功底,又要求掌握基本的微积分、统计学等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经济学基础薄弱,数学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学生普遍认为计量经济学难学,公式多、抽象、枯燥,即使掌握了这些理论也不能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地运用.因此很多学者提出应引入案例教学法,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笔者也持同样的观点,不过目前案例教学法应用效果不佳,且更多的是从本科学生角度入手,如何从独立学院的角度出发,并针对计量经济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案例教学加以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把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通过分析案例,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让学生参与讨论,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1]现在案例教学法已经是大学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市场营销等教学之中,用于教授学生业务实践中的重要思想、技能及内在原理.将案例教学法引入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
第一,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实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既不同于重点本科院校,又不同于高职高专,它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而案例教学的着力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所以应大力推行实践性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培养能够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案例教学法能够使理论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掌握.相对于本科学生来说,独立学院学生基础比较差、且很多学生是文科生,如果课程内容过多的涉及理论和公式的证明等的话,会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从而失去了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而教师可以结合相关案例,让学生通过例子学习建立模型、应用模型分析经济问题,则会使学生对该门课产生亲近感,从而轻松掌握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第三,重视双向交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堂上教师不再唱“独唱戏”,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这无疑可以调动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参加讨论、辩论,有利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集体协作能力等.笔者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采用许多案例组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习,如XX市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我国人民币汇率趋势分析、货币需求函数、CPI上涨因素分析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案例教学法对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实施,但是由于开展案例教学的时间并不长,如何有效地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功能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人对自己所在学院涉及计量经济学课程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案例教学的效果、课程建议等几个方面.调查涵盖国贸、金融、财政三个专业,其中认为自己运用计量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的学生多达89%,只有11%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一定能力;认为分析问题能力重要的高达88.5%,认为完全有要加强分析能力培养的学生占到了85.4%.这说明目前独立学院的学生也逐渐认识到定量分析方法的重要性,但是案例教学法应用仍然没有发挥其效果,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案例教学中如果案例选择得不恰当,就会降低案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其效果.目前,计量经济学案例选取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是案例过于陈旧,缺少代表性.目前可看出很多教师的案例几乎千篇一律,几乎都是直接引用如李子奈、潘文卿编著的《计量经济学》,庞浩主编的《计量经济学》等教材中的案例,未能结合学生所在专业进行因材施教,导致学生参与的兴趣不高,并且用的多了学生就会觉得没有新鲜感;第二是生搬硬套国外的案例,与课程联系不够紧密.很多教师的例子直接从国外教材引进,由于东西方的差异,在教学中导致学生很难理解,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同时减弱了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分析我们中国现实经济运行的能力.
在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以下两种问题,第一是案例引用方式仍然是以穿插式为主,而讨论式、辩论式教学手段较少.穿插式案例教学的优点是简单灵活,容易理解,但缺点也很明显,它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点较少,涉及面较少,这无疑难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二是教学手段仍然以老师讲授为主.对于长期接受灌输式教学方式影响很深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习惯被动接受知识,导致案例教学中,从案例的选取、分析及最终的结论,学生参与度普遍不高,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由于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未能把案例和计量知识相结合,所以很容易忘记,课堂效率不高.
最后,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阻碍.例如,目前高校扩招使得学校的教学资源比较紧张,教师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计量经济学课一般都是大班授课,开展案例式教学因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很难顾及每一个参与讨论互动的学生,学生也不可能每次都能得到教师及时的反馈,这样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容易出现课堂秩序混乱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应用该方法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往往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由于没有搞懂基本理论,即使教师讲解具体的案例,他也显得茫然,对案例不知所措,提不出任何问题.笔者认为,提倡案例教学法,并不等于将传统的传授教学方式抛弃掉,关键在于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理论讲授同样必不可少,但要做到少而精,避免贪多求全.教师在课堂应该提纲挈领地讲授要点和重难点,其它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后自学,同时要做到以介绍基本思路为主,少用或不用数学推导.如计量经济学检验方法如多重共线性、异方差等内容,只需要介绍最为重要的直观判断法、white检验法,其它方法仅告诉基本思路,这样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腾出较多时间,进行案例教学法等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
案例选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选择的案例要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代表性、以及趣味性等特点.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搜集与本课程衔接紧密的典型案例.第一,案例要能够尽量浓缩计量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得学生在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3]第二,选取的案例应该是以国内案例为主.可通过搜集优秀的学术论文,如经济研究以及学报一类的杂志,对其中的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并易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会更好;第三,案例应结合学生专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学生将来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给财政学学生讲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时可选取财政收入模型进行分析,给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上课时可换成股票价格影响因素分析,要使学生体会到要深入研究经济问题或者进行更高更深层次的研究都必须用到数学知识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第四,还应该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案例的选取应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加大难度.
计量经济学教学中,除了引入必要的穿插式案例教学法以外,还应该引入讨论式、辩论式教学法.教师在讲授完某一章节或某一理论后,提出一个相应的案例,让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在此过程中,不管使用哪种案例教学法,教师应始终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具体应用需要:首先,提前把教学内容告知学生,要求学生课下积极准备案例分析所需的理论知识,如研究货币需求函数,要求学生课下认真复习宏观经济学对货币需求的理论介绍,并收集相关论文以及计量经济学的参数估计方法等;其次,案例讲解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次讲解案例由教师提出问题,便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可分组让学生合作分析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让学生讨论货币需求受到什么重要因素的影响,设定什么样的模型,用什么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参数估计完了可能遇到什么问题等均可以由学生来完成.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和分析问题,增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切身体会;再次,教师要对案例进行最后的总结和评价.要对案例涉及的相关知识再次强调,对讨论中不够深入、错误的地方,要进行讲解;对发言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并鼓励没有发言的学生要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了解自己对案例的掌握情况,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最后,根据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分,并占较大的比重以督促学生参与案例讨论.
〔1〕张艳娟,赵慧娟,赵晨霞.独立学院概率统计课程的案例教学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
〔2〕徐冬梅,邓瑛辉.关于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的研究[J].金融经济,2010(16).
〔3〕彭长生.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改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G642
A
1673-260X(2012)05-02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