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2012-08-15 00:43:59孙宝全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小学生体育

孙宝全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孙宝全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而小学又处于教育链的起始阶段,小学体育也是学校体育起始部分,小学体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学校体育的成效,因此,对于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体育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为今后学生的体育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体育;教学;兴趣

1 前言

学校体育是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和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而小学体育是学校体育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所以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提高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体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但怎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的体质增强呢?本文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而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而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越早越好,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体育兴趣,为其他学段的体育学习打下一定基础,所以本文对如何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文献、INTERNET检索,收集并整理了有关小学体育教学等方面的论文,检索并重点阅读了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幼儿体育教学等方面的专著和文献,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对相关文献资料做了重点阅读和分析,并注意不用文献之间的相互补充,所获取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2 逻辑分析法

本文研究过程获取的资料以文字材料为主,也包括部分数据和图标资料,根据所获资料的来源、性质和数量及讨论问题的要点和特点,灵活采用了分析法或综合法等逻辑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

3.1.1 小学生的生理特点

小学生多为7-12岁之间,正处于儿童期.这一时期的儿童骨骼出去快速增长阶段,且骨骼中有机物的含量比无机物多;肌肉含水分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物较少,肌肉娇嫩柔软;神经系统兴奋性较高,兴奋易扩散,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神经系统灵活性不高,仍以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7-12岁是体能发展中像平衡、协调、灵敏、反应速度等身体素质发展的黄金期.

3.1.2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丰富且容易变化,表现欲强烈而鲜明.思维能力有明显发展但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和判断能力有所发展,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提出各种问题;意志力较差依赖性较强;有资料显示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开始扩大,并开始分化,在这一阶段学生会对很多事务感兴趣,尤其是娱乐性和游戏性较强的游戏或者活动,都会让学生感到新奇,感到有意思.在这一阶段作为体育教师要抓住学生兴趣发展的黄金期,在教学过程中将小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培养与疏导,使学生能够正确建立自己的兴趣观,不至于误入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等歧途,为其今后更好的进行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打下基础.

3.2 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意义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儿童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探究反射强烈,对什么都很感兴趣,但却很难将某一种兴趣长时间保持.有很多人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爱玩,非常喜欢体育课,对体育活动也非常有兴趣,他们的体育兴趣不用培养与激发.现实情况则不然,笔者在长时期的观察中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确实对体育运动非常感兴趣,但他们的兴趣往往并不固定在某一项或某几项体育项目中,而是对于一些新异的项目和有较多人从事的项目非常有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选择和喜好尚存在较大盲目性呈发散状.这样下去则不利于少年儿童体育习惯的养成,因此为更好的指导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应对他们的兴趣进行相应的培养与疏导,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地运动项目,并且能够长期从事的运动项目,来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3 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与疏导的方法

3.3.1 语言诱导法

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自己的体育兴趣处于一种很茫然,很肤浅并不十分稳定的认识状态.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适当的语言加以诱导,来加深小学生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的认识;教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需要列举一些体育方面优秀的人物故事,以激励小学生建立相应的人生观和良好的品德.

在现实工作中,有很多小学生是非常喜爱体育活动的,对体育的兴趣也很浓厚,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力特点,采用鼓励和帮扶等方法来更好的激励小学生的进行体育活动.教师在采用语言法时要注意,应以鼓励为主,且不可说一些有辱学生自尊心的话语.

3.3.2 教师榜样法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榜样起到巨大作用,它可以促使学生向其学习,激发你不断努力,榜样则起到目标和标尺的作用.在小学生眼里也会有一些自己欣赏的人物,或是英雄亦或是明星.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务感兴趣这一特点,多讲解一些有关于体育明星的故事,让学生从小便建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和志愿.

体育教师本身也可能成为学生的榜样,一般来说体育教师高大魁梧的身材,高亢浑后的声音,以及运动服所带来的动感气息,都会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有部分学生把体育教师作为榜样或者是崇拜的偶像.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以及在运动过程中的动作示范,这些都可能被学生模仿.

3.3.3 革新教学方法

2001年课改之前,我国一直沿用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主张,凯洛夫的核心教学理念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张教学过程中以间接经验(知识)为主,则最普遍的教学方法就是以“教”为主,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且没能很好的顾及学生的感受,2001年课改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主张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强调学生“学”的重要性,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学生的体育习惯进而实现终身体育,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革新教学方法,摒弃原有相对落后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研究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新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更好的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

3.3.4 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为了更好的培养与疏导学生的体育兴趣,在体育教学中,要改变原来的师生关系,建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融能提高教学效果.一般来说,不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师,多为教学能力相对较差、好批评、好打骂学生的教师.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体育教师,不但教学水平高,而且性格和蔼,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常常会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努力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学生对某位老师有好感,往往会由此而发展为对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相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并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尊重学生,少用一些侮辱性的语言来训斥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让更多的学生尊重和爱戴自己,使教师所进行的教学更加和谐、民主,教学气氛更加融洽.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小学阶段是学生体育兴趣形成与确立的关键阶段,体育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正确培养与疏导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进而实现终身体育.具体的培养方法可以采用,语言诱导法;教师榜样法;革新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等.

4.2 建议

4.2.1 转变教师角色

以往的体育教师重教,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交给学生体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认为体育课堂是其独占的舞台,体育教师具有无上的权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满堂练,满堂训斥和批评,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兴趣的培养和.为了更好的培育与疏导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实现角色的转变,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双边互动关系,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2.2 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培养与疏导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要更加灵活,改变那种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尽量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尽量开发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是体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以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受,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

4.2.3 教学内容应尽可能丰富多彩

为了更好的培养与疏导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教师要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适应小学生认知能力和身体发展的特点,不能一味依赖学校购买更多的体育器材来丰富教学内容,有条件的话体育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新建一些体育器材.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分组教学,在分组教学中可按学生兴趣和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还可以适时引入情境教学内容,如运用一些“击球跑垒”“超人变速跑”等情境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使学生在有趣的比赛中发挥奔跑能力.

〔1〕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49.

〔2〕兰字力.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3-67.

〔3〕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0-82.

〔4〕蒋丽芳.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78-79.

〔5〕丁健,孙淑萍.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03):81-82.

〔6〕邓平.体育游戏[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105.

〔7〕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203.

G623.8

A

1673-260X(2012)01-0266-02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小学生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我是小学生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体育师友(2011年1期)2011-03-20 15:29:23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师友(2010年6期)2010-03-20 15: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