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蓉
在高中音乐欣赏中,单纯地教给学生一些音实常识、介绍一些音乐作品已不能满足音乐教育的要求,更多的是要在欣赏课中去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注重情感熏陶、让欣赏课贴近生活、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突出音乐课程的人文性。简而言之,人文理念已成了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不可或缺的培养目标,也是时代、教育发展和音乐课改革的需要。
人文理念是和人文科学教育活动紧密相关的观念,是指人类共同的精神现象,即一定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进入了2 1世纪,经济的高速发展冲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德才兼备的建设者来承担建设的重任。而作为基础教育的高中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建设人才的重任,音乐教育则在陶冶人的情操和创新精神方面表现出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在传授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理念就是时代赋予的使命。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作为音乐教师关注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当下,许多教师已经忽视了人文理念对学生发展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为了追求“分数”和名誉而不惜以牺牲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作为代价,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将艺术教育提高到了应用的位置,更加注重多学科综合下对学生创新精神和道德情操的培养,表现出了对教育人文性的高度关注;也强调了教育教学活动要更多关注学生的生活、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更多的提倡探究式、合作式和对话式的教学。这些改革使艺术教育回归到了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位。
作为高中音乐的欣赏课,在新课改中,更多强调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发展;以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为基本对象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外国优秀文化成果来提升学生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关注本民族精神作用的同时强调外国音乐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提升其人文理念。
人文理念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某一学科所能完成的任务,更不是纯理论的口号,它需要在整合各个文科知识体系后,以教师的教学实践来完成。因此,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如果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认识的话,那么,教学中就需要通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来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丰富,而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高中阶段的各个学科进行整合。如以语文教学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去领略人类、自然、社会、历史所特有的魅力,从而为他们对音乐之声背景的了解打下基础;以地理教学的山川河流、人文风俗来引导学生去探求音乐中的地域风格,了解不同音乐发源的特点,诸如此类,不难看出,多学科的整合为在音乐欣赏课中对学生人文理念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学科直接的整合让音乐特有的魅力得到更深的拓展,但这只是一个基础,要真正达到预期目标,还需要在音乐欣赏的教学实践中去落实。在落实过程中,教师的人文理念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蕴含了特有的人文性。无论是优秀的民族歌曲的还是具有高度艺术含金量的流行歌曲,无不蕴含着人类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丰富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审美情操;还有那古典优美的、低沉幽婉的小夜曲,在聆听中,无不展现了人类的人性之类,它所承载的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通过那美妙的音符,深深的打动、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让人类在聆听中去感受、去领悟生活的美、传递着积极乐观的心态。的确,音乐欣赏中也不乏这种人文性。
高中音乐欣赏课更多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静静地聆听中去感受和领悟自然、人生、社会中所蕴涵的美、去追求人类一直追求的那份和谐和安宁,去思考拼搏所带来的快乐,去和自己、和人生去拼搏、去战斗,让自己成为社会的一份子。
教学中,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在欣赏中领略作品的内涵,从内涵中去生成自我的独特体验,以体验来自省、参照,从而达成人文理念的提升。如欣赏《义勇军进行曲》时,要在那大调主三和弦和三连音中去感受中华民族在逆境中的敢于面对困难、战胜敌人的决心;要在聂耳的呼喊声中去感受到那黎明的曙光给人们的震撼力量;更要在聆听中来让爱国之激情燃烧起来,为了祖国未来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教师不仅要善于去解析作品中的深刻意蕴,更要善于引导学生去理解、思考、分析作品的内涵。教学中,人文理念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对作品的欣赏中共同去探讨、去思考、去以作品来感染自己。
在传统教学中,碍于应试教育体制的限制,音乐成了“副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么带学生唱唱跳跳,把音乐当做是消遣之物;要么因功利性束缚,过多关注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整个课堂都只听到教师大讲特讲,人文性的培养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甚至成为了空白。其实,教师不仅忽视了人文理念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也忽视了自身对学生的感染作用。
在新课改下,音乐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而难题——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中渗透人文理念也出现了。其实,要将人文理念渗透到音乐欣赏课中的首要条件就是教师需要做好示范和榜样作用。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掌握音乐欣赏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方法时,以政治、历史、文化、科学、军事、民俗等来作为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基础,以便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去陶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陶冶下审美能力和人文理念得到发展。
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首先就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提升自我素养,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来引导学生去欣赏和感受音乐。以开放性的课堂创设为例,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师尊生卑的思想,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各种音乐资源的利用来引导学生大胆的通过合作的方式去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风格、曲调等;当学生有疑问时,要在鼓励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解决疑问;当学生有感受时,要多鼓励并引导其往深层理解;特别是将音乐欣赏和生活结合起来值得一提,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通过让音乐和生活的结合,让学生明白音乐来源于生活和生活中处处有音乐的道理;甚至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不拘泥课堂,可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在大自然中去聆听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一门人类共有的艺术,包含了人类生活的精华。作为高中音乐欣赏课,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分辨音律的耳朵不是易事;教师只有在充分认识人文理念的基础上,多角度着手,方可见效。
[1]包新华.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人文理念[J].考试周刊,2010,(3 2).
[2]马金忠.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有关文化的导入[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6).
[3]罗巧.音乐欣赏的多元化——论高中音乐欣赏课与其他学科的综合[J].成才之路,2011,(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