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2-08-15 00:43
财政监督 2012年9期
关键词:家庭政府改革

声音

王岐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推进“草根金融”

国务院对于发展“草根金融”非常审慎,充分考虑到批准范围、对每家银行信誉及业务开展的影响、对老百姓存款流向的引导等。金融问题,最怕的是小微企业的弱势。民生的最大根本是就业,小微企业承担着解决就业的最大民生。

谢旭人(财政部部长):

严控地方政府今年新增债务

今年将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控地方政府新增债务,稳步推进地方政府按核定规模发债试点。将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继续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坚决制止地方政府以各种形式违规担保承诺。继续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

刘士余(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就业已成货币政策须考虑重要因素

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调整这些矛盾结合在一起,越来越复杂。过去货币政策就是单一目标,即保持币值稳定,后来加上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目标。现在又要加上促进就业、维持收支平衡、地区发展等,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承载的任务在不断多元化。就业已经成为没有写在划定目标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以公益性为目标调整国有资本配置

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在国有资本运营中缺乏应有的公益性,盈利性国有资本的分红收租机制还不健全。公共产品短缺很大程度上在于国有资本并未真正用于最急需的公共服务领域,使得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难以实现。总体上看,国有资本尚未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强化公益性应该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之一。国有资本配置应作出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是让一部分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与事业单位改革相配套,投入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本住房保障等社会公益领域,解决公共服务投入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二是将盈利性和公益性国有资产管理分开。

黄海(商务部原部长助理):

中国GDP增长从来不靠出口拉动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GDP增长只有三年是靠外贸拉动,其余都是靠投资和消费。只是中国外贸占GDP份额比较高,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对中国国内影响很大。

周天勇(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建议制定财政收入支出法

制定财政收入支出法,包括党政事业人民供养法,严格规定:1、财政税费年增长速度不得超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2、全部财政实际收入不得超过GDP的28%;3、政府实际全部行政公务支出不得超过政府全部实际支出的18%;4、国有企业利润上交不得低于其税后利润的40%。突破红线者,即视为违法。

郭广昌(全国人大代表、复星集团董事长):

建议按家庭征个税

家庭是一个经济整体,其经济负担制约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家庭经济负担具有很大差异性,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可充分考虑一个家庭的实际支出情况,公平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有许多需要赡养农村老人的家庭,按照家庭为单位征收所得税,可以在社会保障力度不足的情况,加大家庭的社会保障功能。

盛松成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中国正处于资本账户开放战略机遇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资本账户开放战略机遇期。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风险不大。不能过分强调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或者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完全成熟再进行资本账户开放。推进开放时可先推行预期收益最大的改革,后推行最具风险的改革;先推进增量改革,渐进推进存量改革。从长期看,可用5-10年的时间,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

吴晓灵(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银行巨额利润确有不合理

中国银行业巨额的利润的确有不合理的地方,人们的批评并非没有道理。这是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去解决。必须全面客观地看待银行利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连年增长,银行业在解决了体制上的困难后,也随之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这几年,中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放贷超过25万亿元,考虑到间接金融仍然是我国的主体,银行的高收入有其阶段性原因。人们的批评不无益处,它迫使银行和决策者认真考虑改革的深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出,深入推进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 “三农”的体制机制。现在,业界也在讨论推动利率自由化的事情,清理乱收费已经开展,这都是很好的方向。

吴明江(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改变以药补医成共识 探索医疗付费方式改革

公立医院的改革是一个热点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药补医这个政策带来了很多问题。因为这样的加成不能体现医生、护士、医学科技工作者高强度、高风险、高知识这样一种知识劳务的价值,而是要多卖药、卖贵药、多检查这些不能体现或者说扭曲了价值的经济行为来补偿医院。这种价值取向会扭曲医疗行为,也会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不利于国家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改变以药补医逐步形成共识,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巨大补偿的数字,应该很好地来测算、很好地来调研,通过政府增加投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的收费价格,体现知识的劳动价值来得到补偿,这样增加的部分有的是政府投入,有的在医疗保险当中能够得到支付。当然,现在也在积极探索医疗付费方式的改革,比如说总额预付也好、单病种付费也好,这些都需要探索,这个过程还需要时间,但是总的走向应该是对的。

猜你喜欢
家庭政府改革
改革之路
家庭“煮”夫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改革备忘
恋练有词
改革创新(二)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