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佩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大学生作为建设者、劳动者,首要问题即是要立德,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而道德作为一种信仰不同于其他认识和观念,它在认知、情感、意志相作用结合的过程中将道德对象推向了神圣化的高度,这种神圣化的道德又会为主体提供精神支撑。大学生的道德品德的发展过程,其基本问题是如何从不知到知,如何从知转化为行的问题。道德信仰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战胜现实的不良影响,不顾艰难,不怕牺牲,养成坚强的道德意志,实现道德行为。本文从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着手来分析大学生道德信仰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与改变也会影响整个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所作所为的看法。我国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受道德品质的教育,应该对基本的道德规范有一定了解,到大学阶段,其道德素养已基本定型。但从个体所行的事情来看很多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存在偏差,割裂了理论规范和行为举止的联系,忽视了道德实践,认为道德规范是书面知识,只是用来学习以便应付考试,国家主义、集体主义等观念只是一些概念形式,与他们的生活没有实际联系,没有想到用理论指导自己实践。部分大学生主张“先己后人,尽量兼顾”或“利己但不损人”,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道德信条;强调个人自由,崇尚自我,集体观念比较淡薄,价值追求短期化和实用化。
一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认识到道德是安身立命之本,应该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人格。另一方面,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又滋生蔓延,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长远利益与社会终极目标发生冲突时,较多的大学生会选择个人利益,关心的是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实际物质的利益得失。同时,高校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大学生现实的生活实际在不断的产生着矛盾,大学生在奉献与索取、集体与个人等多种矛盾中徘徊着并且举步维艰,这也就表现出当代大学生现实的道德人格与理想的道德人格的双重性质。
当今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受到父母过多的溺爱,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少;同时家长对子女的关心也多表现在学习方面,往往忽视对他们做人处事等方面的教导。因此,大学生在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上缺乏自己的见解,盲目跟随大众、大流,把道德置于一旁,甚至走向反面。所以,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独立的是非观、道德观非常重要。
现代发达的通讯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缺少了面对面的交流,缺少情感的沟通表达。一些学生进入大学时,父母就配备好了手机、笔记本等高科技通讯,平时的娱乐活动也大部分时间在电脑上度过,特别是网络游戏使不少大学生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不愿体验真实情感。当前大多数学生又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不适应集体分享,对于长辈、父母也缺少应有的孝道,爱情似乎也可以变成游戏。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一些共同特征,如缺乏同情心,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较差,受不得委屈,在失败面前往往选择逃避;对自身情感的认识不够全面,过多关注自身的优点,不敢直面自身存在的不足;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到波动,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荣辱得失。
在主体道德信仰逐渐迷失的今天,大学生也不再满腔热情地称赞道德行为,不再仰慕道德人格的高尚,而是仰慕有钱人,不管他们的人格是否高尚;也不再嫉恶如仇地去揭露并谴责坏人坏事并与之斗争,而是惟恐遭到报复,避而远之。有些大学生在面对人际关系处理的问题上,容易冲动,不能理性地去对待生命情感的依存,瞬间割断人际情感的纽带,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换来解脱。据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自杀率在不断上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与此同时,大学生杀人事件也屡见不鲜,他们不惜结束别人的生命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漠视生命,不懂得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可能再重复的。所以,当他们感到现实和自身情感不符合时,他们会感到迷茫、颓废,进而走向极端。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社会正义感、自身荣辱感、生活幸福感等方面都有所缺失,要及时而有效地加强培育。
既然道德理性无法支撑和解释生活,大学生便只能“跟着感觉走”,凭着自己感觉的触角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摸索前进。部分大学生觉得道德与快乐、幸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反之,自我道德意志的丧失反倒会带来为所欲为的暂时快乐。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之中“德福统一”之说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礼信、道德、忠贞、孝顺等等一系列观念被一些大学生无情的打上了封建的烙印。
面对此起彼伏的生活时尚潮流,失去正确价值追求的大学生惟恐落后,只能竞相效仿。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变得无法解释,仅仅是因为时尚潮流就跟着走,生活上弄得喧腾热闹而实际上内心是空虚落寞,表面上看似乎是在自主的安排自己所想要的生活,实际上独特的个性已淹没在盲目的潮流跟风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生活被日益深厚的市场气氛笼罩着,人格和行为都极易趋于市场化。大学生顺应着“社会行情”而进行“自我塑造”,他们的选择不再是由人生信仰作为导向,而是被所谓“社会行情”所取代,从而使道德日益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与校正的功能,这是道德所遭受的沉重打击。在这种情况下,道德急需重建,以恢复生活应有的秩序与活力。
社会公共秩序需要社会公德来维持,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不遵守公共道德规则的情况。一些大学生社会公德素养较差,缺乏公共卫生意识,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课堂上手机铃声骆驿不绝,教室随意扔垃圾现象到处可见;损害公物破坏环境中屡禁不绝的课桌文化等琳琅满目。
艰苦朴素的作风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学生虽然从理论上赞同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但在日常消费中却存在铺张浪费现象。在生活中,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开支其实并不多,而用于购买服装,化妆品以及请客吃饭等交际应酬的费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现象一直存在,一些大学生挤进校园“负翁”行列: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对于大学生的这些行为,我们应该进行合理引导,使其认识到盲目乱消费的不道德性,从而引导其合理消费。
随着社会竞争不断激烈,不少大学生开始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来塑造自己,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成才意识日趋成熟,逐渐与社会发展节奏吻合。也有部分大学生把用于学习的时间浪费在睡觉、逛街、谈恋爱、上网聊天、打游戏、做生意等方面,学习目标不清晰,态度不端正,上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
国家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较高,大学生的学习任务较繁重,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这些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使得大学生的情绪普遍不稳定,缺乏同情心和正义感,对他人不良行为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大学生爱情观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思想过于开放,责任意识淡薄,谈恋爱已不是基于两个人共同的人生理想,也不是要与对方结为终生伴侣,仅仅只是填补精神上的空虚。
在社会转型期间,以上道德信仰问题是道德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群体,道德现状的主流还是积极的,我们要正确认识这种现状,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寻求有效的途径重塑大学生道德信仰。
[1]陈秉公:大学生人格学[M].长春出版社,1989.
[2]田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M].人民出版社,2004.
[3]王玉璨:信念 信仰与价值观[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