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实施途径研究

2012-08-15 00:50汪雪梅金本能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汪雪梅,金本能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实施途径研究

汪雪梅,金本能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以注重实用技术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由于过份强调实用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缺乏人文素质教育。本文通过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现状分析,提出了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并针对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提出了具体措施。

高职院校;人文;人文素质

“人文”一词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是指人性、教养。人文素质是指做人的基本修养。它体现一个人对自己、他人以及社会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准则,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人文知识、人文态度、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最高形态,而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等体现出来的。①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环境熏陶与知识传播等多种途径内化为受教育者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如人格、气质、修养等,以达到改造人的精神世界,塑造理想人格的目的。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助于塑造健康心理,完善人格;开阔视野、发散思维;增强受挫力、提高个人能力。通过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来塑造其精神世界,让他们学会自尊、自重,严己律己、宽以待人,从而与他人、社会建立和谐关系。

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多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交往日益频繁,只有具有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就个人而言,一个复合型的人才,即使胜任不了这个工作,还可以做另外的工作,灵活性强,选择性大;就管理者而言,具有诚信、关爱、和谐、进取的品质,且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懂法律、懂环保等这样复合型的人才,才能做好管理工作。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这种复合型的人才。这种复合型的人才,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1)国际通用,只有国际通用型人才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2)复合型,这种人能应付和解决多种复杂的问题,适应社会需要;(3)正义感与责任心,这种人不仅要有知识、技能,而且还要求人的素质,要求有强列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优良的个人品质和心理素质。只有通过科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满足社会需要。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长期处于职业教育体制下的高职院校,向来重视专业课而轻视甚至忽略人文学科的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认识误区,那就是不把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看成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和主要课程,而是把它看成扩大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的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调查结果显示,在高校所开设的所有课程中,人文课程所占比重低于2O%的学校多达80%以上,而所占比重超过20%的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科类为主的院校,其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开设门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文课程的比重。如不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恐怕人文课程的比重更会小得可怜。

很多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如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中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思想比较突出。大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清晰、客观,对国家的历史知之甚少。对民族的文化了解不多,对他人和社会缺少关爱。不少高职学生人生没有目标,语言表达不够顺畅,文字表达能力较差;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缺少理解与包容;社会公德意识差,不讲文明礼貌;心理素质差,经不起挫拆打击;对社会问题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不够,不能正确看待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何荣波等人认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对人类文化遗产,特别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缺乏了解,缺乏在本民族文明熏陶下所应具备的文化艺术气质、情操和品格;心理素质不稳定,缺乏应有的人格修养;过分注重自我实现,集体观念淡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社会化过程长。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社会风尚、社会舆论等对人文素质的传播、培养和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的观念左右了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不少学生的人文素质越来越差,他们把找到一份“好工作”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父母不关注子女的人文素质教育,他们把子女工作的好坏作为评价其成功与否的依据;学校把就业率高低作为与其它同类院校相比较的重要指标。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工程。当前社会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忽视了人文环境的建设。

(二)学校因素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合并升级而成,中专学校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本身学历就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不宽广,人文知识不扎实,综合素质不高。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为人处事的原则、治学精神、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教师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是系统工程,必须学校各部门,上至校领导,下至一线辅导员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能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有些高校辅导员只管学生日常生活及政治思想表现,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不够关心;而任课老师只关心学生对自己所授课程的学习,不管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教学管理部门通常只管本部门的工作,缺少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更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以注重实用技术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课程设置以工科为主,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除了思政类课程,再没有其他的人文教育课程。当代高等教育工作者在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己达成共识,未来社会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上,也体现在民众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上。

(三)家庭因素

大部分高职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其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子女缺乏人文素质教育能力。更有家长认为子女的人文素质教育并不重要,学习成绩好,考上好大学,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才是最重要的。由于家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很多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度不够,因而不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

(四)个体因素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目光短浅,容易受现实物质利益驱动,不关注人文知识,对主动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意识不强。加之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在短期内产生明显效果,更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影响,因而,很少有学生花时间、精力去阅读、学习、思考人文类学科,他们对人文类学科的学习兴趣不大,学习主动性不强。此外,高职学生的高考分数普遍较低,相对大多数考生而言,他们是高考的失败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暗示了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偏低。当前,许多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为了就业,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严重,认为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也不能在将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给自己带来显著的就业优势。

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调整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职院校应对人文素质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之一,保证所有专业至少开设一学年的一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课,每学期最少20学时,共计40学时。如果能将人文精神贯穿、渗透于专业课中,那么人文素质教育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在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显得单薄,没有增设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课程,虽然近年来在课程设置上有所改革,但其改革仍局限于专业范围内,只是将原来多个相关的单一专业课程进行综合,以便于学生将来就业时可供选择的余地更大。当前,高职院校大多数通过人文讲座或开设选修课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这种做法的局限性表现在,第一,容量有限,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第二,随意性与不完整性,不同的教师授课的内容可能不一样,学生不能系统地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第三,缺乏约束机制,容易置人文素质教育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高校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气质和修养。具体表现为:注重人文关怀;进行人性化的教育与管理;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和很高的人文素养;对教学、管理工作认真、负责,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有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0%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应该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而90%的被调查教师重视专业提升。对河南省的高校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有90.4%的理工科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这反映出高职院校的教师也相对重视实用性与技能性,对自己的培养与提升侧重在专业技能和技术方面,而对人文素质的关注则相对欠缺。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进程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的教学态度、仪表气质、言谈举止、治学精神、师德人品等对学生的思想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人文素养能对学生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高仅靠课堂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更多的是言传身教的结果,是一种渐进性的启迪和感悟过程,由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获得的。从根本上改变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内涵丰富、知识渊博、贯通文理的教师队伍。培养人文素养高的教师队伍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校园文化的人文氛围建设

校园文化的人文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校园文化是师生在共有的校园价值观的基础上共创的一种特定的精神氛围,它是表现在精神上的具体化的文化形态,它由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氛围对人的心理产生作用。人文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熏陶,它不同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相互交流的校园活动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营造良好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主要途径有三种:第一,以校园社团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的人文建设,在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中,最有影响力,作用最突出的是社团活动;第二,拓展传播途径,不定期的邀请专家、学者举行人文知识讲座,让学生接受人文知识的熏陶;第三,构建校园信息化平台,在校园网上开设一些人文知识的课程,给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注入生机。

[1]崔英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9):38-39.

[2]吴云志.王可欣.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510-512、

[3]杨发明.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与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43-46.

[4]何荣波,罗爽秋.必须重视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23-25.

[5]孙晓歌.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的缺位与思考[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7-8.

G71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5993(2012)01-0033-03

2012-12-28

2011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1sk798)阶段性研究成果。

汪雪梅(1979-),女,安徽安庆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金本能(1979-),男,安徽繁昌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