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深度结合的策略研究

2012-08-15 00:50周多道李玉荣李国仕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产学合作项目校企

周多道,陈 琳,李玉荣,李国仕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产学深度结合的策略研究

周多道,陈 琳,李玉荣,李国仕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产学深度结合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产学深度结合表现为平等性、互动性、发展性和共享性四个主要特征,并通过“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学校主导型”或“校企互融型”等组织形式之一予以推动和保障。产学合作必须确定利企利校的合作工作项目,建立工作机制,并明确工作措施。工作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管理协调组织,选取合适的项目,构建互动平台和明确工作具体化措施等。

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策略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的日益深入,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职院校办学者,一定会重视校企合作工作。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在这项工作中遇到了很多新的困惑,如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工作具体怎么开展、合作内容如何设定、如何让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等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产学深度结合的实施策略问题。

产学深度结合是指具有教育和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职能的双方或多方组织在协议约束下,通过一系列手段,实现资源、行为过程或成果共建共享,达到比合作前更能发挥各方潜能、提高效益、促进发展的组织运作行为。

产学深度结合的手段是校企合作,合作各方至少应包括以人才培养为主要职能的教育教学实体和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项或多项为其主要职能的生产或服务型企业组织。在合作内容上,表现为各方软硬件资源、行为过程等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共同建设和成果共享。在目标上,是通过合作发挥各方潜能、提高效益,进而促进各方事业更有效和更健康的发展。

一、产学深度结合的主要特征

产学深度结合,通常体现出平等性、互动性、发展性和共享性等特征。这些是产学深度结合所应体现的积极特征。

平等性。这是校企合作实现产学深度结合的基础,更是校企合作中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必备条件。偏离了这一点,产学结合难以健康进行,更难达到实质性的互惠互利效果。

互动性。合作是双方或多方行为,只有双方或多方以积极的姿态、务实的行动投入其中,合作方能持续下去。任何以单方面主动而对方表现消极的合作,都将难以持久,达不到合作的良好愿景。

发展性。产学合作是以各自有利的富余和潜在资源为他方服务或者借他方富余和潜在资源为自身组织服务的行为,各方的共同愿望是实现彼此利益的最大化并在合作中开发更加有利于发展的资源、策略等。在整个合作过程中各方均需表现出最大的诚意。

共享性。在对应的合作项目上,合作各方在局部的人力资源、硬件设备、方法策略等方面是共享的,同时所形成的合作成果为各方带来实际利益时,也激发出合作的更大动力,为固化或深入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二、产学深度结合的组织形式

产学合作就其内容而言,就是校企双方或多方共同提供资源尤其是互补性资源进行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管理、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合作,产学合作关系的参与各方必须建立组织结构和制度,必须建立起各方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产学合作的组织形式作为产学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的反映,实质上表达了产学合作关系构建中的合作结构和合作利益分配方式,是产学合作关系的制度安排。具体地说,产学合作组织形式是指学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机关合作开展工作的活动方式,即人员、技术设备的交互类型以及产学合作产出的分配方案。

(一)“政府主导型”组织形式

目前,国家尚未对产学合作进行有效的规范,学校在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发展中或者企业和科研院所在学校的发展中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虽然也提出了许多鼓励性措施,但在合作各方执行过程中仅能作为参考,不带有强制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则看到了产学合作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并主动开展工作,联结学校和企业的关系,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帮助学校和企业解决合作中的难题,并成立相应的组织如“××市产学合作促进委员会”、“××市产学合作协调领导小组”等,使合作关系制度化,进而整合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推动了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二)“企业主导型”组织形式

目前,因受到人力资源紧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在发展中的投入愈加冷静和理智,过去在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产品种类等方面求大求全的现象不再是企业经营者追求的目标,人员的精干、机构的精简、打造精品,则成了他们经营企业的基本定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有些不需常设的部门和岗位工作通过“筑巢借凤”或“借鸡下蛋”的方式得以完成,这样既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又降低了管理难度。这种组织形式下的合作,主要是从企业的需要出发,学校为企业提供生产场地、生产设备及人力资源支持,如人力资源中的培训师、技术研发专家、企业文化建设人员等。而且这些人员参与的企业工作通常具备阶段性、间歇性、周期性等特点。这种合作组织中的成员以企业及其部门领导为主,其职能主要由企业来履行。

(三)“学校主导型”组织形式

“学校主导型”组织形式当前普遍存在,很多学校成立了产学结合或校企合作的专门组织。这是因为学校发展的根本是培养人才,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又是决定学校办学成功的关键,学生能否高质量就业、就业后能否快速融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则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依据。师资水平是决定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根本因素,但实际情况是当前高校绝大部分师资都缺乏企业工作的经历,对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了解甚少,具有过硬专业技能的教师更是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为了寻找更好的出路,往往希望借企业之力,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作为学校的老师,为学校人才培养创造真实的社会教育环境,让学生学到“适销对路”的专业技能,缩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四)“校企互融型”组织形式

“校企互融型”合作关系是基于校企各方在合作领域或者合作项目较多的情况下形成的。如企业用工需求量大而学校方面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企业为了让更多的员工到学校“回炉”学技术而学校又为了提高对外培训的效果,企业产品研发需要学校的专业师资参与和学校技能型师资缺乏需要企业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参与教学,企业和学校需要在文化建设方面互动合作,等等。这种合作组织中的人员数量和职责,双方基本上是对等的,而且组织中的工作细分明确、事务繁多。从运作方式来看,这种组织形式的合作,往往具有互动性,并对各方在合作中的行为具有约束和保障作用。最重要的是,这种合作可以为各方减少投入并带来更大的综合效益。

三、产学合作的项目、机制及主要措施

(一)产学合作项目

根据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和组织方式,从企业方面来看,产学合作项目包括技术转让、合作研究、合作开发、共建生产实体、人才交流与培训、信息交流、设备仪器共用、技术服务与咨询等。企业可以根据产学合作的目标、预期以及技术特点,在生产、经营、管理、销售、员工培训、技术开发、组织文化建设和用人等方面选择适当的合作方式,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有效性。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应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水平的需要在发展规划的制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习教学、教育科研和学生管理等方面接纳企业的参与。

(二)产学合作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是产学合作关系中的关键,是合作各方关注的焦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在一些产学合作实践中,尽管合作各方资源条件和合作基础都已具备,但却由于产学各方在利益分配上的潜在冲突而使得合作过程变得非常困难。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合理甚至可能成为影响产学合作成败最为重要的因素。大量实践证明,合作初期各方普遍比较容易达成一致的协议,但随着合作项目的进行,合作各方在利益分配上常常产生分歧,从而出现各种经济冲突和利益纠纷,最终对产学合作的有效性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利用产学合作产出上的分歧,往往也是造成产学各方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发生冲突的关键原因。

出于降低师资成本和利用企业实用性人才充实兼职教师的需要,高校一般对于合作的产出采取较为开放的态度;而企业对合作的态度则具有较强的排他性,以充分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这种认知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利益分配冲突常常导致在产学合作关系构建中易于出现潜在冲突。另外,在利益和风险分享机制上,产学各方也存在着潜在冲突。

(三)产学合作的主要措施

产学合作的措施很多,不可一一枚举,在此仅就一些主要措施作简要阐释。

一是建立合作的管理协调组织。组织中通常应包括校企各方的主要负责人、专家和项目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人数根据合作项目的需要确定。管理协调组织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对各方的现场考察,对有关合作项目的集体论证等活动方式来发挥作用,确保合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对合作推进过程中的各环节工作要明确对接、归口管理部门和相应人员,并把项目的落实通过具体行动予以体现。

二是选取合适的合作项目。企业生产经营和学校教育教学涉及的项目很多,能够通过合作促进双方发展目标更好更快地实现的项目也不少,是不是合作项目越多越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只看重合作项目的数量而忽视了质量,耗费了时间和人力,最终会对合作关系产生伤害。因此,在有了合作意向后,各方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根据共有的或通过建设可达到的条件,确定符合各自发展利益的项目。

三是构建合作互动平台。构建有效的合作互动平台,有利于增进合作各方对彼此单位情况的了解和员工之间的交流,并促进对合作项目运行情况的把握和合作目标的实现。合作项目相关的各方人员之间的交流,不仅包括各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合作项目的主持人,更应包括承担项目具体工作的实施者。当前很多不能开展实质性合作的单位间的交流与互动,往往停留在各方主要领导或主要部门之间,工作参与程度不高。合作互动平台往往包括专题合作论坛、技术创新交流活动、职工联谊活动、促进合作的研讨活动、学校教师与企业员工的结对帮学活动等。

四是明确合作工作具体化措施。工作具体化,就是将能够预期的工作事先做好安排,是提高执行力的基本措施,是树立各方合作信心的必要手段,可避免合作形式化、不深入,并排除一些不必要的他因干扰。建立合作关系之初,应确立合作的总体目标、合作项目及工作实施的阶段和步骤,在不同阶段通过制定计划合理安排好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工作标准,明确各方在合作关系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合作工作的评价及调整策略,合作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如合作开展课程建设项目,其任务就是校企共同研究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共同开发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教材,共同建设能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队伍,共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等。再具体地说,就是着力推动课程设置创新,学校要密切关注相关专业领域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及时调整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着力推动教学模式改革,要积极推行项目化教学的试点,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着力推动教学管理制度优化,学校要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分层教学、分专业方向教学和分阶段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着力推动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学校要建立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将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成果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和年度考核的评价内容之一。

[1]周多道.校企合作中企业行为特征的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成功之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11.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推进校企合作工作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8.

[4]郭斌等.知识经济下产学合作的模式、机制与绩效评价[M].科学出版社,2007,6.

G719.2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5993(2012)01-0017-03

2012-02-9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校本科研立项课题《产学深度结合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YJY-2009-07)结项论文。

周多道(1969-),男,安徽来安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评建办公室主任、讲师,国家级高级职业指导师。

猜你喜欢
产学合作项目校企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我校成功入选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中俄核能合作项目核岛主设备安装正式开启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进博会江苏签订55个合作项目 总规模近50亿美元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贵州中小企业产学联合问题研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校产学合作技术转移影响要素探析——以广州市属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