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金武
(长春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 县区处, 吉林 长春 130051)
关于构建长春特色情感文化的研究
冯金武
(长春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 县区处, 吉林 长春 130051)
长春特色情感文化的形成有其自然地理、移民历史、文化养成等深厚的历史渊源。她承载着长春人的大气、和谐、忠诚、乐观、直爽等有关道德、伦理、审美方面的追求,表现着长春市民群体特有的朴素而率真、单纯而智慧的生活方式、个性和人文精神。她是立足于东北地区已有的文化资源,在关东特色文化基础上有所创新的时代文化,也是融合古今中外文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为思想内涵的先进文化。可以说,长春这种独特的情感文化是植根于黑土地,经过关东文化洗礼后脱胎换骨而又有别于关东文化的新的特色文化符号。
长春市;情感文化;城市特色文化
近年来,长春不仅拥有“最有人情味城市”①的美誉,两度被评为“最有幸福感城市”②,还荣膺“2010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③的称号。这些荣誉是与长春市特有的文化积淀、氛围和品位以及独特的情感因素密不可分的。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之上的情感文化,是长春城市特色文化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对提升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让全国乃至全世界感受到长春特色文化和三个文明的建设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情感是人的自然生理反应,更是一种高雅的文化现象。情感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生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文化。情感文化又是一种行政文化,在现阶段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时代特征,特指党和政府注重人文关怀,在执政理念、社会管理、经营城市等方面所呈现出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执政伦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情感文化具有和谐文化的鲜明特征,她更多的是对人们精神层面、感情层面的关注,其核心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遵循的是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社会事务管理上,寻求人性化管理的同时,推行情感化管理,即管理者以社会责任感为导向、以“情感”为主线,凝聚市民的归属感、尊严感,增强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一种既顺应社会法制化要求,又体现人际和谐关系的“德法兼备”的社会管理模式,做到严格执法与人性化执法相结合,法制与善制相结合,以形成合理有效的行政制度。情感文化使人性化管理得到最大限度的升华和延伸。
长春这片肥沃土壤孕育了情感文化。她的形成有其自然地理、移民历史、文化养成等深厚的历史渊源。从地理区位上看,长春地处东北大平原,资源丰富、物产丰盈,人们生存压力小,大方豪爽;从历史发展上看,长春是多民族现代移民城市,人口的复杂化导致了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具有兼容并包、多元一体的独特文化背景;从文化养成上看,长春是东北平原各种文化的交汇点,情感文化是农耕、渔猎、游牧等各种文化生活交流互动、碰撞养成的结晶;从市民精神上看,长春人勤奋俭朴、吃苦耐劳、坚定执著、自强不息,追求大气魄、大气派、大手笔,豪放旷达,宽容大气。这些都是情感文化形成的最基本因素。
情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近百年来,从清末到民国年间,成千上万中原人拥入东北,来到长春,与当地百姓和睦共处、艰苦创业,形成了团结互助、拼搏进取、敢于争先的闯关东精神。特别是在八年抗战时期和三年解放战争中,无数革命志士仁人在这片热土上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铸就了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开创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中,一批批优秀的人才汇集长春,在建设美好家园的同时建立了友谊、互助、博爱、仁厚的精神,也使纯朴、豪爽、侠义的性格代代相传。发生在长春的每一次感动,出现在长春的每一位英雄,诞生在长春的每一种崇高,还有党委和政府心系民生、改善民生有口皆碑的民本情怀,都充分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情感魅力,向世人倾情演绎着这个城市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一件件平凡却震撼人心的情与事。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就是“仁爱”,而情感文化恰恰是仁爱精神的最好体现。
情感文化既是市民的悠然与拼搏、质朴与勤劳、精细与旷达这种大气长春的真实写照,又是执政者的民本情怀、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以及长春“宽容大气、自强不息”城市精神的最好诠释。长春人的“情”,已经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市民人情味很浓。长春人热情善良、真诚爽朗、尊老爱幼、乐于助人;长春人仗义执言、胸怀宽厚、爱憎分明、见义勇为;长春方言生动有趣、充满激情、活力四射、富有人情味儿;长春人不欺生、不排外、朴实大方。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相互包容、和谐共处、合作共赢,形成了宽容大气的城市风格,增强了长春人包容四海的宽宏精神和气魄。另一方面,市政府民生工作全国闻名。长春先进的行政文化,贯彻执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情感文化精髓的生动体现。长春市针对不同群体营造“宽松、宽厚、宽容”的社会环境,探索出了颇具特色的发展中城市改善民生工作的著名模式——“长春模式”,即实施重点救助与普惠相结合,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织就一张民生保障网,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改善生存性、安全性、发展性民生。中共长春市委建立了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体系,为改善民生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亲民需要真情,细节决定成败”,民生工作着力突出这个“情”字。小到“公厕”、“黑楼道”的亮化,大到“暖房子工程”,市政府不断破解历史遗留难题,动真格出实招,动真情办实事,拉近了党群、干群之间的感情和距离,树立了良好的“民生政府”形象。
欲善民生,先恤民情。情感文化正是在“长春民生工作模式”确立、改善民生工作成效显著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谐宽松的生活氛围,富有成效的民生工作,使人们生活在充满人性化、幸福感的“天使之城”,亲身体会到了情感文化的独特魅力。仁爱和谐的浓浓人情味,不仅有利于长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美誉度的提升,而且还会促使长春成为“见证友情、感受亲情、表达爱情”的情感之都。
第一,地域性。关东文化主导了长春市文化的发展。情感文化承袭了关东文化的开拓精神和寒地黑土意识,保留了气质上的雄健性和容纳性,兼收并蓄。关东民风普遍寻求舒适安定的生活状态,而忽略形式本身。无论是饮食、方言、戏曲、风俗,都显现出特有的粗犷放达、独树一帜。这一精髓决定了关东文化和情感文化共有的幽默和谐、重情向善、豪放质朴、宽厚包容而绝少排他性。情感文化不仅继承了关东文化以上的优点,还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包容、宽容和尊重个性、尊重人本的美学风范。这是关东文化中最具特色、最具基础、最具潜力的文化。情感文化继承和发扬了关东文化的精髓,相对于东北地区其他两个省会城市而言,长春更占据情感文化优势。
第二,时代性。情感文化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对长春现有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政绩观由发展经济向改善民生转变的必然产物,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情感文化旨在提高长春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一方面,体现在市民互相帮助、一家亲上,彰显了民间人与人的关怀;另一方面,政府能够立足长春实际,因地制宜,科学施政,推进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近年来,长春市委市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思国计,细量民生”,体现出对市民真切的民本情怀,顺应时代的要求,催生出情感文化的硕果。情感文化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性,是新时期倡导的“包容性增长”和建设和谐社会、“橄榄型”社会的需要,是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需要,有助于拓展领导干部的思维深度和宽度。弘扬情感文化,就是弘扬执政者的民本情怀和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就是弘扬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三,亲民性。情感文化具有把握人的本质、需求、思想、观念的特质,这种把握依靠亲爱民众、亲合民心、亲顺民意来做人的思想教育、引导转化工作,对于完成政治任务、实现政治目标十分有力。“道始于情”。情感文化遵循“仁者,爱人”的古训,形成一整套亲民、爱民、为民的哲理,具有深深的恤民情怀。从政府层面来看,以浓厚的感情理解人、感化人、感动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领导理念。情感文化使领导干部怀着深厚的感情看待和对待人民群众,既是一种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又是一种思想作风、精神境界和政治品德。人是有思想、有思维、有认同、有爱憎、有需求的,更有人情味、有热情、有真情、有激情。情感文化焕发人们对事业执著追求的意志、永不言败的战斗力和无私奉献的美德,不仅从利益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还以情感化人、打动人、激励人。物质激励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衰退的,而精神激励的作用则是递增的、持久的。离开人的情感,一切组织形式、制度规则、思想理念都是僵死的。对人有情,则会心存慈悲、良心、良知、善待他人;对事业有情,则会积极进取、精益求精;对社会有情,则会守法诚信、热心公益;对自然有情,则会爱护生态、保护环境。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人民公仆的情怀,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这个“情”,不仅是恻隐之心,更是政治责任;不仅是策略安排,更是价值取向,其情发自内心,历久弥深,能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第四,开创性。目前,全国还没有哪个城市提出并将情感文化用于城市特色文化塑造上。长春利用情感文化这一独特魅力延展城市影响,率先提出并培育情感文化,用以提升城市竞争力,是首开先河。中国是个人情大国,情感文化在全国有广泛基础,但唯独在长春表现更为凸显。我们对长春区域文化及民族文化赋予了崭新的内涵,扩大外延、明确定义、进行创新,提出情感文化这一理论,并将其打造成长春特色文化的品牌,用以彰显城市特有的个性魅力,是一次大胆尝试。长春情感文化以超越前人的胆略、层出不穷的想象力对关东文化优秀基因进行了勇敢创新和尝试,使其更具创造性、适应性、代表性和时代特征,在长春城市特色文化中占居重要地位。
总之,情感文化立足于长春民风民俗和城市实际,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用于惠民政策的规划和实施,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情感文化不是一个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着眼实际的具体行动,涉及到城市发展、社会事务管理和精神激励等方方面面,更具有把捍卫基本价值的坚定性和适应时代和潮流的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情感文化不是从法理上捍卫人权,而是侧重于对“人心”和“人际关系”的管理,在利益得失上对被管理者实施保障。她容纳了团结互助、互惠共赢的地域性文化,积极入世构建和谐长春。在中国特色管理中,情感文化使人性化管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长春是一座具有人情味、具有幸福感的城市,是一座让人们没有太多顾虑、对未来充满信心、最能体现北欧式美好生活状态的城市。发生在长春一幕幕感人的情和事,都充分体现了长春人“宽容大气,自强不息”的群体性格特征。长春人讲求信义,热情好客,注重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等风俗礼仪,长春市政府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理念,由此构成独具特色的情感文化,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宾至如归,凸显出巨大的融合魅力。这对传承东方文明,提升情感质量,弘扬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是理性的源头和基础。以情来激励人们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就能够转化成为巨大的、永恒的、不可估量的力量和成果。情感文化特有的和谐魅力使长春拥有良好的口碑,创造出和谐温馨的生活氛围,为长春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可以说开放的长春离不开这种和谐魅力,发展的长春更离不开这种和谐魅力。
城市化大格局的形成,让城市营销的战略性意义凸显无疑。情感文化用于城市经营,她的营销魅力也极富价值。发达国家市场推广的经验说明,必须先贩卖“美好的生活形态”——包括她的情感文化,才能卖出“美好的产品”给别人。美国生活与好莱坞经验说明,通过文化产品、情感文化的流通,向世人展示美式生活理念,有利于推动“美国品牌”、“美国制造”的全球性消费。同样的例子发生在韩国和日本,当人们观赏韩日偶像剧、听韩日歌曲时,韩日品牌消费也成为了流行时尚。情感文化倡导东北民情,将传统文化寓以新含义,展现长春魅力,有利于长春形象的树立。长春是个具有人情味的城市,讲究人情,这种情感文化的魅力给人以十分美好的印象,“长春品牌”、“长春制造”有口皆碑,广受欢迎。文化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旅游的本质是对心灵的拓展,“情感文化,心灵旅游”将成为长春的新时尚。通过挖掘和培育,使人们来长春旅游观光、体验情感文化成为人生的一种向往、追求和美好经历。情感文化牵住了投资者的情,扣住了投资商的心,留住了旅游者的脚步,延长了人们在长春的逗留时间。情感文化与汽车、电影、雕塑等特色文化的有机结合,更加有助于营销长春,有助于长春经济社会的振兴和发展。
一方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有情感文化的优秀基因。长春城市的经营也离不开情感文化的支撑。城市不再是呆板孤独的建筑群,而是能给人以美感和遐想,升华为一种有情感有灵性的活物,即集外观、艺术、欣赏、情感于一体,“文化味”、“感情味”浓郁的家园。现代社会要求城市具备应有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归根结底就是要求城市建设要有情感因素,体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情感文化对内促进和谐,对外营造良好形象,内外兼修,将成为长春经济发展的新契机。情感文化使得长春既传统又现代,既理性又热情,营造出宜居、宜业、宜人的城市环境,有利于城市品位和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提升城市硬实力。挖掘情感文化潜在价值,发展情感文化相关产业,有利于促进招商引资、扩大净出口,对长春市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整体实力将大有裨益。特别是情感文化能够起到提振消费性内需的作用,相关部门可从市民直爽大气、注重生活质量出发,多种方式扩大日常及节庆消费,发展新型消费模式,培育消费热点,实现城市市场持续增长,扩大农村市场消费。
情感文化贵在底蕴深、氛围浓、感情真,对加深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感情大有裨益。情通则理达,情感文化靠人文关怀、人性化管理、人情味服务,提供了崭新的工作思路和施政方式。“人情味”代替了过去习惯的“斗争哲学”,进一步使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怀有公仆之情,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同群众“亲”,服务勤,让群众“认”,处事公,令群众“服”,身子正,使群众“信”。积极引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党和政府决策的提出就是对人民群众的特殊关怀。“得民心者得天下”,情感文化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心系群众,体恤民情,坚持真抓实干,造福于民。党和人民群众是血肉相联的鱼水之情。领导干部把真情实感倾注于执政为民的实践中,这是一种境界、彻悟、责任和崇高。这种深情是对善意的升华,是对传统美德的弘扬,是时代的呼唤,心灵的共鸣,也最能体现出共产党人“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时代意念、时代风范。情感文化以博大的胸襟谱写出新时期官民一家亲的新篇章,使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明确情感文化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涵情于内,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塑造和宣传她的活力和魅力。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长春市上下形成共识,给予持久关注和全面支持。广泛发动长春市、乃至全国的各方面力量,营造情感之都的良好氛围。市委、市政府信访局、市政府民生办和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合并,成立市委、市政府民生局,隶属市委序列,并且加挂市委群众工作部牌子,行使群众工作、信访和民生办三种职能,并把情感文化建设纳入长春市“十二五”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当中,从党委政府层面打造好情感文化平台,统一规划利用和建设实施。在长春市广泛推广绿园区党员服务民生工作经验,加强民生工作体制和机制建设,不断丰富党组织服务民生内涵,塑造氛围浓厚、特色突出、地域性很强的情感文化。建议各县(市)区建立民生工作局,各乡(镇)街道建立相应的民生工作机构,同时建立健全社区和村民生工作站,小区和自然屯民生工作室,楼栋党员中心户。长春市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街道社区(村)每月设立一次民情恳谈日,党员干部每人一本民情日记,拓宽民情信息收集渠道,及时对民情民意进行分析、调处、督导、民事代办和开展咨询服务。同时要利用好网络舆情、短信互动等,从基层搭建好情感文化建设平台。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开设专门网站、公开网址、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对群众设立民生信箱、书记信箱、网上居民留言板,建立QQ群,在长春电台、电视台开设情感文化专栏、热线等,成为百姓工作、生活、婚恋、家庭等聊天的舞台,与百姓诚信互动,和谐一家,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推动长春特色情感文化建设。
第二,心系民生,体现情为民所系,政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加强社会保障,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长春,打造没有压力、没有后顾之忧、最有人情味、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关爱弱势群体,亲情服务百姓。以人的衣、食、住、行为基本出发点,加快发展城镇廉租房、廉价房和农村危房改造进度,解决好城镇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大学毕业生特别是贫困群体就业创业问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发展城市基本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平稳发展,使其更加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发展需求。集中开展万人大走访活动,走近基层,贴近百姓生活,与群众近距离接触,变群众上访为党员干部下访,体现最具人情味城市的魅力。
第三,凭借和依托广大市民重情向善这个根基,全方位、宽领域、扎扎实实地推进情感文化建设。长春的“情”来源于群众,又要回归于群众、深入到群众当中,体现在市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利用北方独特的民俗民风,以及长春人不自大、不排外、不小气的性格特征,在机关、企业、学校、军队、社区等制造浓厚的情感文化气氛,植根长春这块沃土,提升“情”的蓬勃生命力,彰显长春人宽厚善良的胸怀和品质,使长春热情淳朴的情感文化氛围由内而外自然洋溢出来。不断推动吉菜美食、地方戏曲、民族工艺的发展,借助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增强市民爱国、爱家、爱生活、爱长春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营造温馨自然、舒适宽松的社会氛围,提高情感文化的影响力。
第四,不断拓宽情感文化建设载体。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助残助学、代理妈妈、金秋助学、春蕾女孩、志愿者行动等公益慈善活动,关爱失学儿童,关注农民工就医、子女就学,开设雷锋超市、爱心储蓄银行等。形成集体帮集体,集体帮个人,个人帮个人的良好社会风气,成为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自觉行动。引导市民倡行扶危济困、宽容待人、无私相帮、和睦共处的民风,塑造长春城市温馨和谐的时代风貌,营造与时俱进、富有时代创业精神的文化氛围。
第五,大力宣传情感文化,提炼关东文化和情感文化的精髓。利用媒体、节庆活动、主题晚会、旅游会展、设计标识、评选大赛、组织论坛、借用代言等方式大力宣传独具魅力的长春情感文化,做大做强特色文化品牌。利用文学创作、影视制作和弘扬国学文化等形式,既涵情于内、寓情于外,又寓情于理,充分体现关东情、东北风,彰显情感文化魅力,增强市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在城市规划设计上要凸显情感文化元素,特别是从新建广场长廓、景观大道、主题公园、艺术馆、地铁站点等营造情感文化氛围,提升长春国际最佳城市形象。
利用情感优势,塑造情感品牌形象,发展与情感文化相关的产业,让“温情牌”成为长春市又一张靓丽的名片。通过情感文化品牌的塑造,展示长春走特色科学发展的新战略、新思路,展示长春绿色、生态、宜居、宜商、宜旅的新形象,展示长春开放、真诚、魅力、动感的新风貌。明确认知情感文化的产业价值,确保情感文化产业化营销方式的多样化,实现情感文化产业化运作与长春市城市经营的有机统一,积极推进长春特色产品,尤其是汽车、零部件及农产品生产加工方面的开发。依托长影招牌,激发爱国之情的伪满警示文化品牌,以及汽车、雕塑等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文学创作、影视制作、长春信息港网络传播和地方报刊杂志等途径,发展与情感文化相关的文化制作和产业。特别是把情感文化的优秀基因融入到长春旅游这个朝阳产业当中,推动长春的绿色生态旅游发展。如把长春打造成“情感文化之都,心灵旅游胜地”等创意,带动全市其他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抢占未来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可以预见,情感文化将与“动感之都”、“电影名城”、“雕塑文化”等有机结合,必将成为长春又一张靓丽的名片,为城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跳出传统套路,纠正市民心中领导干部古板守旧的印象,克服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着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推行简单有效的办公程序,树立宽容幽默、真诚果断、踏实肯干的政府形象,营造规范、和谐、廉洁的行政服务环境,使行政管理更加人性化,打造出崭新的行政文化理念。一是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二是要实施司法救助,维权帮助,加快推进民主建设。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保证民主与依法执政,确保沟通渠道畅通,不让信访群众遭冷遇。贯彻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要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社会荣辱观,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与人民群众深情交融、相濡以沫,让惠民政策的灿烂阳光普照神州大地,以良好的服务形象获得群众认可,保障社会稳定。四是要树立形象,强化“公仆”意识,清正廉洁,执政为民,用感人的爱、动人的情、火热的心来提高政府的凝聚力,让团结、稳定、和谐在从政、执政、优政中得到最充分体现。
情感文化映射着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根脉,集中地域民俗的智慧,既纯且真。只有追拾文化根脉,珍惜文化个性,才能真正从中华文化中追溯到情感文化发生发展的大本大源。建设情感文化,就是守住民族的个性,就是守住地域民俗的灵魂,就是让人回归自身的本真状态,使人的原初生命力得到张扬,重建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和谐。
[注 释]
①参见《长春当选“最有人情味”城市》,吉林_新闻_腾讯网,http://news.qq.com/a/20071107/002110.htm,2007-11-07。
②参见《长春当选中国十大最有幸福感城市》,华商网-新文化报(吉林),http://news.163.com/09/0716/01/ 5EAAE8K9000120GR.html,2009-07-16。
③参见《长春荣膺2010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中国吉林网,http://www.chinajilin.com.cn/content/ 2010-10/25/content_2104095.htm,2010-10-22。
G249.20
A
1008-8466(2012)01-0072-06
2011-06-24
冯金武(1966— ),男,吉林德惠人,长春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县区处副处长,主要从事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创意和县区经济研究。
林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