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程教学探讨

2012-08-15 00:49李胜萍
关键词:概论课件马克思主义

李胜萍

“概论”课程教学探讨

李胜萍

为了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在教学内容方面做到精心备课、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多样化,同时要正确处理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体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的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西华大学从2007年秋季开始使用“概论”教材,现在正在进行第四轮。“概论”课主要讲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学好这门课对大学生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对“概论”课远不如对专业课重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概论”课教学一线的教师深深感挑战巨大。

一、精心备课

(一)精心备课,更新知识,与时俱进

精心备课是教师授课前必做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备好课才可能上好课。“概论”课要求教师全面、准确地把握和落实中央关于这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即结合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的历史过程,讲清理论、帮助学生把握基本原理、坚定理想信念;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这门课的理论性、教育性、时代性和现实性都特别强。教材自2007年出版使用后,为了更及时、更充分地反映党的十七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成果,该教材先后进行了4次修订,因此我们教师应及时进行理论学习。笔者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概论”课教师首先应随时关注国际国内大事,及时了解、把握和领悟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其次应及时关注该门课程的前沿理论动态。再次,教学资料应随时积累和更新。教师每天都要关注国内国际新闻,只要对教学有用的,就马上积累起来,关键时刻就可用上。这当中就包括案例、视频资料、图片和理论文章等等。也就是说,教师随时都要备课。这一点做好了,“概论”课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对教学非常有用的视频资料,如大型电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大型电视系列片《改革开放30年纪实》和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视频等等。

(二)做好课件,更新手段,提高效果

目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都是采取大班教学,一个教学班一般控制在80-160名学生左右。基于这样的现实,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选择。当然,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讲课中也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我们教师如何恰当地去运用它。笔者认为,做好课件(PPT)至关重要。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把握以下四个原则:一是为教学服务。这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根本宗旨。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整体大方简约。课件的制作要从整体出发,讲究文字、色彩、图片和配音等的处理,内容上要重点突出,避免过多的文字,以免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三是信息量适中。课件的信息量要适度,选材要精,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四是开放性原则。课件做好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上课的需要随时修改,与时俱进。

二、改进方法

有了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件,并不一定就能必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这里涉及到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法国伟大的思想启蒙家和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2]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概论”课在高校开设的现实状况,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并非常乐于主动地去学习,我们上该门课的老师就得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做到多元化。根据大学教育的特点,总体上我们应该明确:教师是主导,大学生是主体,主导通过主体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一)改进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本是教师授课的基本的教学环节,但在现实中,许多老师在授课时常常是一讲到底,“满堂灌”,他们认为大班教学,学生多,教学条件有限,课堂提问操作起来比较难。笔者认为,提问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好机会,现在的大学生在这方面比较缺乏。所以笔者在教学中一般都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数量的问题,然后请同学们起来回答。慢慢地,学生就会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采用案例教学

与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它三门课相比较,“概论”课不但学时最多,而且联系实际最紧密,教授的难度较大。从学生方面看,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深刻内涵、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完整地把握其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性,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案例教学很有必要。从教师方面看,案例教学有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范式,很受学生的欢迎。采用案例教学,关键是如何选择案例,如何设置案例。笔者的体会是:一是精选典型案例,这是案例教学的前提。二是对案例的分析要注重科学性、准确性和系统性,避免就事论事,泛泛而谈。要以问题的正面剖析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只关注现象表面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帮助他们提高科学认识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总之,案例教学这种新的教学范式,应该广泛地运用。

(三)提倡研讨式教学

“概论”课是联系实际最紧密、教授的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社会。但是,理论与现实往往相差比较大,大学生们对某个现象或某个问题的认识往往不一定很客观和全面。所以让他们以讨论的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来就显得很有必要。讨论为主的研讨式教学模式操作过程为:第一,先由教师精讲,一般占课堂教学时间的30%。教师课前需要布置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然后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讲解时间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而调整时间的分配。第二,做好讨论,一般占课堂教学时间的50%,这是重点环节。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笔者认为,做好这一点,教师课前要设置问题,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认真准备,如查资料,列提纲,甚至写发言稿、学生自己做课件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上台大胆发言,同时要做好学生的讨论记录,为最后的总结做准备。第三,教师总结,一般占课堂教学时间的20%,这是课堂讨论的升华阶段。通过讨论,大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教师这时的总结,就会起到一种纠差错、阔思路、指方向的作用,使大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理性、客观和全面。

三、把握教材

“概论”课教材体系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和稳定性。具体来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作为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来进行把握,从而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性。教学体系则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众多因素而构成的讲授和表达体系,具有接受性、实效性等特点。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理工科院校,在讲授这门课程时,笔者都是以该课程体系就作为教学体系。笔者在教学中主要把握两点:一是从宏观的角度强调教材体系的完整性。在教学的开始就请同学们看到目录,给学生讲授清楚教材的总体结构。二是把握教材的重点章节和问题,注重教学的针对性。除此之外,灵活地处理教材的某些章节。比较典型的是“祖国统一”这一章。这章的基本理论、知识点没有变化,如果严格按照教材的体系来讲,学生没有多大兴趣。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运用视频资料,重点讲清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讲述邓小平和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判的过程,突出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1]吴树青.《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学习辅导——教材编写的总体说明[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s1).

[2]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G641

A

1673-1999(2012)08-0172-02

李胜萍(1974-),女,四川成都人,硕士,西华大学(四川成都610039)政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2-02-26

猜你喜欢
概论课件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