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有霖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增强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1]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建工作之中,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文化自觉,开展道德风气的反思与批评,塑造高尚的校园风气,提升个人品德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已是一件备受瞩目的工作。
文化自觉,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解释,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上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的文化自觉,是指自觉地把文化纳入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之中,克服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轻视、忽视甚至无视文化育人的现象,增强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的文化意识,提高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的文化含量,坚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高校党员干部,发挥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优势,用共同的价值理念凝聚人心,形成全社会认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实现文化的育人功能。
倡导文化自觉,不仅是指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自觉地把文化作为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的重要内涵,而且是指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要在深刻了解我国文化及加强中外文化相互比较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自知之明,加深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更重要的是指要在形成文化自知之明的基础上,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以文化人,自觉地运用中国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教育引导高校党员干部,增强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开展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往往比较注重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对自觉运用文化来促进党员干部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行往往重视不够。在高校党建工作中,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的主渠道。但实践证明,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如果只注重显性教育活动,而不注重隐性的文化育人活动,就会严重影响教育的实效。因此,高校要处理好短期的显性的教育活动和长期的隐性的教育活动的关系,改革传统的教育培训机制,着力增强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的文化自觉,发掘、整合和利用大学丰富的文化资源,制定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措施。文化育人是一项长期的、隐性的教育活动。文化在育人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具有多样性、生动性、渗透性、隐蔽性、感染性等。大学的文化活动可以降低或减少党员干部的抵触情绪,寓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之中,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深刻的思想艺术化,对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往往起着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往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焦点,科学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大问题,是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增强文化自觉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的核心内容。当前,高校要发挥文化具有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不具有的特殊优势,探索从党员干部成长发展的需要和大学文化发展创新的实际出发,增强文化自觉,加强道德品行修养,坚定理念信念,占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制高点,着力构建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高校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文化传承创新也是大学的功能,“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2]高校如果拘泥于过去的传统,不勇于抛弃那些不正确或因为历史条件变化而过时了的东西,墨守成规,照抄照套,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会因此丧失生命力而黯然失色。只有尊重唯物论,坚持辩证法,在继承中创新,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充满生机活力。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渠道,要提高高校师生的道德情操,党员干部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要培养高校师生的良好的道德风尚,党员干部首先要起垂范作用。
在高校,党员干部是道德建设的重点人群。“君子之德风”,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行起着举足轻重的示范与标杆作用。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要坚持文化育人,不仅要引导高校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成果,科学分析和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而且要坚持以中国传统和国外的有益文化成果来充实和丰富高校党员干部的头脑,特别要注重引导高校党员干部在传承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同时,加强文化的创新,并运用创新的文化成果来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只有增强文化自觉,才能充分实现大学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
夸美纽斯说:“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社会文明与道德风尚,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程度的重要标杆。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社会意识更加多元多变,带来了社会文化思潮的纷繁变幻。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的同时,一些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价值取向以多种方式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在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一些消极的、颓废的或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近来,道德品行教育成了人们思考的焦点,不少主流媒体对此展开了道德反思。如“地沟油”、“毒馒头”、见倒不(敢)扶、见死不(敢)救等,引起国人以至世界对中国道德水准的关注与批评,也表明人们寻求解决之道,表明社会对真善美的强烈渴求。
在高校,个别党员干部信仰淡漠、思想困惑、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报道时时可见。究其原因,高校党员干部物质层面逐渐丰裕起来的同时,精神文化却仍处于贫乏缺位的状态,个人价值观模糊,道德品行教育存在“文化偏差”。
《史记·伯夷列传论》:“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处于关键时期,在思想领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自觉占据主导地位,但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均衡,少数人打着“学术自由”、“学术中立”的旗号,宣扬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儒家价值”等错误观点和文化思潮,反对马克思主义,意味着从根本上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混淆了思想理论的是非黑白,冲击高校的文化建设、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深刻影响着高校党员干部的信仰。个别高校党员干部在一些问题,如对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民主、自由、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问题的认识,以及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评价等,是非并不是十分清楚。个别党员干部对党风、行风中存在的腐败问题看法过激、片面和夸大,对理论界、学术界存在着的“马教条”、“洋教条”、“古教条”也有一定程度的呼应和认同。还有一些高校党员干部言行不一,根本没有真正掌握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是非界限模糊,有的甚至存在一些错误观点。
十七届六中全会形成了共识,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已经取得辉煌成就,使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同时社会发展中也出现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加上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如八小时工作之外,个别高校党员干部忙于应酬,乐于求佛;金钱上,个别高校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对待,拜金主义、诚信和公信明显不足,道德水准下降。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们对和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问题非常敏感,如房价高、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物价高等。此外,一些媒体炒作有关,如网络新媒体对高校党员干部起了负面导向作用,短信与断子,所谓“针砭时弊”、调侃政局甚至攻击党和国家的短信或断子,通过手机或QQ上无障碍地传播,近来有所增加。社会对一些网站没有管理好,有的网站利用政策“打擦边球”,有的与政府管理部门打“游击战”,也有的网站坚持陈旧、落后甚至错误观点,影响极坏。针对物质与文化的现实关系、网络媒体舆论宣传等,对缺少社会磨砺、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产生巨大影响,存在巨大的心理偏差。
古人说:“百行以德为先”。对高校而言,纠正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的“文化偏差”,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划清重大理论是非界限,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大学》提出:“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文化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的经验和智慧。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增强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必须发挥大学文化的责任和潜能,建立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的评估指标和功能模式,发挥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优势,借助高校的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从高校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以切实提高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增强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提高高校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有针对性地回答重大疑难现实问题,是弘扬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方式,首先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发挥大学的文化传承优势,首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特别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和整体过程之中。
当前,开展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结合当前高校的“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员干部的教学、科研、生活和思想实际情况,探讨和回答党员干部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明确党员干部道德品德教育的文化核心,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树立优秀典型,为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提供鲜活的榜样。大力开展各类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教育活动的文化含量、思想含量和学术含量;第二,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切入点,构建高校文化宣传教育大格局,开展以“支部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等行为规范建设为着力点,使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和理想信念产生共识、并付诸行为;第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为核心内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培训和课程教学,充分发挥高校理论研究的人才资源优势,探讨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模式改革;第四,以依托福建红色资源为基地,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与专业有关的专题社会调查、主题调研、主题党日或特色党日活动、设立教师党员论坛、核心价值体系知识竞赛等,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正面引导、深度引导,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从青年教师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和创新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文化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就是思想文化的社会基础。社会基础不同,思想文化的性质和内容也必然不同。推动大学的文化创新,最根本的是要推动大学精神的创新,培育弘扬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不仅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更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之魂,体现了大学的文化价值追求,决定了大学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大学创造力的源泉,也展现了高校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是大学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核心价值。
当前,创建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格局,需要在党建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发展,需要在理论上不断地凝练和创新。推动大学文化创新,开展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行教育,就要注重从高校党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总结凝练,深入讨论,广泛参与,让党员干部感悟、内化和弘扬大学文化,从中受到教育和激励,从以下四个方面:
⑴大学的学术文化创新。要创造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文化氛围,营造兼容并蓄、学术自由的学术环境,培养学者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学术品格,活跃学术思想,创新科学理论,锻造学术精品,净化学术环境,为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德教育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
⑵大学舆论的引导与优化。高校党员干部道德品德教育过程、环境和成效,与高校舆论引导工作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展示主流舆论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影响力。要加大投资力度,推进大学的网络文化建设,运用新的文化式样和符合高校党员干部特点的话语体系,优化大学的网络文化环境。
⑶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含量。大学的校园布局、自然风景、房屋建筑、人文景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载体,体现为一定的物质形态但却渗透着文化内涵、蕴涵着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的物质环境。高校要以新校区建设为起点,加强文化环境的建设,把物质环境和文化内涵、有形的建筑和无形的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文化硬环境的育人作用。
⑷大学文体活动的文化内涵。文体活动是高校校园行为、学术行为、教学行为的润滑剂,也是大学精神非常重要的载体。高校要提升并依托文体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以高尚的文化塑造人,以乐观情结感染人,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满足高校党员干部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发挥大学文化对党员干部道德品行的引领功能,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共同营造优良的文化软环境,氤氲滋养优秀人才的成长。
[1]《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光明日报,2011.10.19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光明日报,201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