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丽 牛 德
(西安工业大学 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21)
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为高校思想政治领域指明了方向。如何能多视角,全方位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稳定的价值观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心智尚未成熟的当代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道德规范层面、心理行为角度等方面均未成型。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依据大学生心理特征,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不断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因而从心理学视角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充分挖掘大学生个体的自主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理念,可使学生从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在行为上加以践行,更好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目标。[1]
大学生在学阶段多处于青年中期,个体的生理发展虽然已接近完成,但心理尚未成熟。此阶段,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促使心理日益成熟。社会成熟是心理成熟的一个先决条件。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取决于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较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与社会生活有着一定程度的隔离。大学生住在校园社交生活,对社会认识还是停留在比较表面和肤浅的阶段。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发展特点主要有:
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最突出、最重要的年龄特征之一。[2]随着大学生对外部世界认识不断提高,生活经验日渐丰富,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发展自己,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中,思考关于“自我”的问题,追求自我完善。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少,与社会差距大,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导致自我意识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等方面造成偏差。在自我体验中表现出过于强烈的自尊心和过于强烈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中表现出过度的自我接纳和自我拒绝。正如罗杰斯认为:“心理失调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摄入并内化了大量环境加给他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来评价自己的经验,而逐渐放弃运用其本性支配的‘机体估价过程’,结果使一些实际上有益于个体成长的具体经验被拒绝或被歪曲,从而产生失调”。[3]在大学生寻求自我了解、自我追寻、人生价值的选择的必然历程中,如果不能确立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就会对社会的主导价值表示怀疑,极易造成生活没有重心、摇摆不定。
虽然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显著提高,但还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能独立地适应社会和人事。他们经常会因挫折而动摇信念,怀疑自己的能力,因而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近十多年来,高校在校学生自杀现象比较突出,尽管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最终还是在于部分学生心理无法化解的心理压力。此外,还有许多学生由于缺乏鉴别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容易感染不良社会风气。社会上的许多不良习气与生活习惯也在学生群体中蔓延,如奢侈品流行、高档消费、甚至违法犯罪行为。许多大学生沉迷于大众媒体创造的虚幻的商业性质的偶像世界里,或沉迷于网络游戏,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些对其理想信念的树立有着严重的消极影响。
不可否认,当今的社会本身存在着许多的负面影响,比如道德滑坡、社会贫富差距悬殊、食品安全问题、贪污腐化现象,以及很多地方体现出的社会不公等。而这些现象大多是学生们从社会现实中亲身体验出来的,或者耳濡目染、印象比较深刻的。从而使相当多的学生对这种负面影响形成了固化的思维定式。而这种负面影响与学生书本上所接受的知识又是大相庭径。从而促使部分学生最终产生了抵触心理,认为课堂上教的都是骗人的。因而很多学生对现实社会生活中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难以比拟和正确把握,如是非、美丑、荣辱、勇敢和强暴,以及高尚品质与低级趣味、友谊与义气、自由与纪律、民主与法制、诚实与虚伪等。一些学生不顾社会利益、法制观念淡薄、成党结派,结果走入歧途。甚至一些年轻人开始怀疑自己,以不信任的方式来对待周围的一切。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价值信念实质是行为经验积累的产物,而理性情绪心理学则认为,人天生具有理性和非理性,人的价值观体系中的非理性信念是造成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4]因此,大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稳定的价值观与其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我们有必要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因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
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即心理的发展和转化的过程,是大学生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前提是心理素质的发展与提升。大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迅速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好奇、需要等心理因素驱使下,学习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个体正确、稳定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大学生对社会价值观的思考与抉择,并使之成为个人价值观的过程,实质上是大学生对价值判断标准接受与否的心理转化过程,[5]并且在此阶段其认知结构、评价取向、心性状态和价值模式逐步形成并定型。[6]
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对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形成良好政治、道德品质的基础”。因而首先要求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成熟稳定的情绪、情感及坚强的意志品质,而这些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7]有研究显示,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具有正相关,学生心理健康程度越好,价值观越正确和积极,对理想、就业有把握;而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则相对消极,对社会和他人持有怀疑态度,自信心不足,依赖性较强,并渴望拥有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3]
凭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节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方向,明确基本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刻体现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鲜明价值导向,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时代精神;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又反映了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8]它不仅仅是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念,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对大学生起着“航标灯”的作用。[9]
第一,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当代大学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作用,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大学生的行动指南。当下而言,首先是用科学发展观来引导、教育学生。特别是在大学生中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果来教育学生。其次,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分层次,突出重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以此教育大学生,进而凝聚力量。以生动、鲜明的事例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就,推动马克思主义和它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讲堂、进学生头脑,帮助他们在各种意识形态中明辨是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利用偶像的榜样作用正面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偶像模仿是很普遍的。模仿是指个人受到社会刺激后而引起的一种按照他人行为的相似方式行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际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人际互动现象。优秀榜样的模仿,可以起到教育和宣传作用,对倡导优良精神、文化、风气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崇尚偶像的心理意识是合乎情感的,但容易不加批判的对偶像的价值观产生投射性认同。因此我们应善于用积极榜样的力量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在学生身边发现并培养校内先进集体和个人,大幅宣扬其先进事迹,使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在校园内彰显,使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念在校园内生根发芽,通过对榜样的认同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怀、奉献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
第三,运用从众心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众心理是指在群体影响下,为与群体保持一致而放弃个人意见的心理。从众心理在年轻学生群体中比较普遍,如本不想早早恋爱的大学生,眼见身边同学均谈起了恋爱,于是跃跃欲试,生怕“落伍”。但是随着从众对象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践行积极的从众对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其巨大的理论力量、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凝聚人、感召人、鼓舞人,成为我们的主心骨。因此,充分利用青年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利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氛围,来带动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使践行核心价值观成为校风主流、学风主流,健康地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第四,还要引导大学生获得积极认知体验学习圈。针对大学生知行矛盾突出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认知冲突,进行不同角度的过程体验。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知”的水平已达到一定高度,但“行”却远远跟不上。主要表现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过于冲动,易受外界的影响,想法和做法在行动的驱使中造成不一的情况。如果只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样”、“为什么这样”,学生没有内化,始终不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10]体验学习圈是将体验学习划分为若干阶段的一个框架模型。由于其揭示出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可以启发体验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因此,体验学习圈已成为体验教育领域内颇受欢迎的一种理论。[11]该理论强调通过反思观察,具体体验或行动应用的方式,将实践中对事物认知或者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或想法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不仅要引导学生客观地面对现实社会,还要使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实际体验,真正面对自己在生活中的问题和思想上的冲突,但也从另一个角度把自己看作客体,依据客体环境、立场、观点观察事物,思考、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处理现实价值问题、经验价值冲突与价值选择的过程中收获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提高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克服不足之处,巩固合理的价值体验,不断调整、更新,直到形成正确、稳定的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正精神。
[1]徐萍.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4]蔺桂瑞.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研究,2001,(12).
[5]吕可.社会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6]刘波.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过程与内在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0,(2).
[7]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8]杨琴,吴起华,潘剑锋.略论心理因素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6).
[9]王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和谐[J].教育与职业,2009,(11).
[10]杨慧.在体验中建构价值观之思考——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4,(20).
[11]严奕峰.体验学习圈: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