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敏,王 佳
(1.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济南 250100;2.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学院,石家庄 050043)
“预设”(Presupposition)最早可追溯到弗雷格(Gottlob Frege)的理论,而斯特劳森(Peter Strwson)则从逻辑学角度首次明确了“预设”这一概念。受言语行为理论的影响,预设理论的研究范围变得更加广泛,主要涉及预设表达的真值功能、预设的语用和语义分析、预设与认知的关系等,所有这些观点都试图对预设概念进行界定。一般来说,预设是为使语言有意义而必须预先假定、理解并且认可的隐含意义,它是进行交流的前提和基础,不需要作为某种确定断言表达出来。
自然语言意义的表达和展现,需要与一定的语境相结合,以此来消除其歧义性和不确定性。语言理解中,语境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日常交际的过程中,自然语言所要呈现的确切意义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给出,且同预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预设理论的研究必须要同语境结合起来。
一般地说,预设概念需要从语义和语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语义方面理解的预设,反映的是语句、命题间的语义关系。语用方面理解的预设,注重的是语境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影响作用。预设包含在语句的意思之中的,不能由语句的字面意思直接得出,但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来推知。
语义预设与真值赋值密切相关,主要涉及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通常把语义预设定义为:存在两个命题 A和 B,A>>B(读作“A语义预设B”),当且仅当A╟B,﹁A╟B(读作“A衍推B,﹁A衍推B”)。当B在任何状态中都为真时,B符合该定义。语义预设的定义也可以形式化为:A>>B=df(A⇒B∧﹁A⇒B),这个形式定义完全是逻辑的视角[1]。普遍来看,语义预设的分析只是在句子中进行的,不需要在特别的语境中就能确定。
要想全面地考察预设的性质,还需要考虑命题与说话人之间的关系,引入语境等其他因素。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语言学家提出了与语言运用密切相关的“语用预设”,试图从“人对语句或命题使用”的角度研究预设。这样,预设开始变成一种语用现象。周礼全教授从预设规则出发来定义语用预设。他认为,预设是语用现象,因而通常所说的预设是指语用预设而不是语义预设。他在意义四层次的基础上(即命题、命题态度、意谓、意思理论),建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预设理论[2]。自然语言的不确定性和歧义性使得语境在理解语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从语用角度对预设进行分析研究不能离开语用的中心概念——语境。
语境作为日常语言中较常用到的概念,既包括使用语言的人的主观因素,如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也包括外部的客观环境,如谈话时间、地点、场合、谈话对象等。语境是语言交际系统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考察语境不仅要静态地分析其各种构成要素,同时还要动态地考察人的认知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总体来看,语境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普遍性,即语境存在于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中,不存在没有语境的语言交际活动。第二,任何一次语言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相应的语境,语境同言语行为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语境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现实性。第三,动态性,各种语境因素既包括言语交际活动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也包括随着言语交际而增加的,而且言语交际的双方通常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不满足于既定语境的限制和制约,总是主动地构建、生成和创造新的语境。第四,具体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不同的语境因素对具体的语言交际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语境具有差异性。
预设和语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预设能够影响语境,是语境的重要构成因素;另一方面,只有符合语境的话语才是确切的、容易理解的,语境制约着预设的理解。
首先,从背景知识角度来看,预设是语境的重要构成因素。交际双方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组成基本背景知识集,随着交际的深入,新信息扩充已有的信息集合,整合为理解当前话语的语境前提。在对话深入的过程中,语句本身及其上下文的情景不断地发生变化,一个语句的预设既可以是该句的预设,也可成为理解下句话的语境。交际双方都在不断地为交际过程提供新的预设,共有的知识背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以保证话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其次,语境制约着预设的理解。一句话中可以包含多个预设,并且处于不同语境中的同一句话也可能产生不同的预设,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语境来确定话语所预设的意思。在一定语境下,一个语句原有的预设还可能被消除。但是无论预设如何变化,它都是句子中与语境相联系的确实存在的事实。如果说预设的产生依赖于相应的语境的话,我们也可以将说话人、听话人的所知及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所知考虑在内,而不仅仅是采用语义学方面的观点将预设限制在句子和命题中。除了一般的共有知识可以使预设消除以外,说话双方对于某一特定情景所具有的知识也可以撤销预设。例如:
A.王华不后悔研究哲学。
B.王华研究哲学。
这两个例句中,“后悔”这个动词在一般情况下都会产生预设。我们设想这样一种语境,王华刚开始研究哲学可能因为研究工作比较枯燥乏味觉得后悔,但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当他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就不再后悔了,此时“B.王华研究哲学”的预设当然是成立的。如果我们换另外一种语境假设,说话双方都知道王华因为某种原因不再研究哲学,那么这种预设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另外,当预设与语境相矛盾时,预设也会自动取消。以郑亚南、黄齐东两位学者的论述为例,比较下面两个句子[3]:
(1)The policy didn’t cause the depression of the economy.
(2)The depression of the economy was not caused by the policy.
句子(1)可能具有两个含义:其一,“The policy affected the economy,but the economy was not in depression”。其二,“The policy affected the economy,but the depression of the economy was not caused by the policy”。而句子(2)仅仅只有上述两个含义中的后一种含义。这两个句子意义上的差异事实上是由其预设不同造成的。句子(1)的预设是“there was a policy”,而“the depression of the economy”是个潜在预设,它可以扩展为“the economy was in depression”,但随着语境的变化,也有可能被废除。而句子(2)的预设是“the depression of the economy”,这不是潜在预设,不能被废除。在会话分析中预设被视为话语的已知信息,已知信息不断引出新信息,然后转化为预设,而新信息又可能随机变成已知信息。随着谈话的深入,预设不断增加,语境也在不断扩大。
通过对于预设消除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语境的变化预设关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语义预设的方法不能适应语境的变化时,需要用基于语境变化基础上的语用预设的方法来加以补充说明。
预设是语境的重要构成因素,它受到具体语境的制约,并且在特定的语境下会被消除。语言的内环境和外环境都会影响预设的变化这一事实可以证明预设是一种语用关系,是语境中的预设。本节笔者试图构建一个预设与语境的逻辑关系,其中可以将语境中共有的背景知识组成一个公共知识集合,并将其看作是一个可能世界,无论交际过程中所提及的语词或事物在现实世界中是否有所指,只要它在这一可能世界中是合适的,能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它就是可能的。同时,这一逻辑关系构想还应当以卡图南(L.Karttunen)所制定的过滤机制为实行原则,从而得到适用于具体语境的预设。
将自然语言的理解和交流置于适当的语境中,从语境的角度研究预设并不要求一定要在预设为真的情况下。预设可以看作是适当语境下交际双方所具有的共有背景知识。正是以这种知识为基础,说话者说某一话语时,才能保证听话者可以正确的理解;同样,也正是基于这种共有知识,才能使针对言语行为恰当性和有效性的判断成为可能。
关于预设有两个基本定义。(1)合适性。指预设跟说话人所处的语境相适应,是说话人在说出一句话前对语境所作的一种设想,这种假设的语境必须符合现实的语境,并能为听话人所理解,且以实现交际的最终目的为目标,否则说出的话语就不合适,预设就不成立。(2)共有知识。指那些被交际各方所表达和接受的命题,还有那些在对话中交际者所必备的背景知识,这样构成的语境集合与特定的命题相联系。每一个说话人都有它自己的语境集合,在谈话中很难看出交际各方的语境集合是否有交叉的情况,因为不同的人在谈话前已持有的语境集合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给出一组语境集,用C*表示,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可能世界。在这个语境集中包含三个算子:Kiφ(表示 i知道 φ)、Eφ(表示任何一个人都知道φ)和Cφ(表示φ是一个公共知识),则有:
Eφ =K1φ∧…∧Kmφ.
Cφ =φ∧Eφ∧EEφ∧… =∧i≥0 Eiφ.
在这里,不管是从语义还是从语用角度进行分析,都离不开C*中的命题。对于语用预设来说,只有在以下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说话人和听话人才能都知道某一个预设p:(s表示说话人,h表示听话人,Ks(p)表示s知道p)
Ks(p),Kh(p)
KsKh(p),KhKs(p)
KsKhKs(p),Kh(p)KsKh(p)
KsKhKsKh(p),KhKs(p)Kh(p)Ks(p),etc.
因此可以说,交际双方在对预设的理解过程中,其实有一个信念不断修正、各自的语境集合不断扩充的过程。句子是一个语境集合到另外一个语境集合的函数,我们可以把语境变化函数记作|S|[4]。这个函数把说S这句话时的语境集C*映射到一个新的语境集|S|C*。这个新的语境集实质上就是原先的语境集C*和S的命题Si的交集,即 A.|S|(C*)=C*∩Si;B.C*+S=C*∩Si。当然,上述的A和B是等价的。为确保语言交际和交流的顺利开展,一个命题的预设必然是包含在语境集C*或语境变化后产生的新的语境集|S|C*中的。否则,这个语境集就是不可定义的,命题的预设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语境决定命题的预设,主要有以下两个准则:一是已有的语境集合可以接受句子的基本预设和增加的新信息时,这个句子的基本预设将予以保留;二是已有的语境集合不可以接受句子的基本预设和添加预设的新信息时,预设无意义,可以撤销。由此可以看出,当由语境集合构成的可能世界在内部保持一致时,句子的预设才会得以保留;当其内部出现矛盾时,预设就会被取消。
在可能世界的语境集合下确定预设需要遵循过滤机制。1973年,卡图南(L.Karttunen)提出了一套预设分析的方法,孔眼、塞子和过滤机制三个概念在此方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预设可以通过一些语境,即话语的预设在经过某些语境变化后仍然是预设;而蕴涵(entailment)则无法通过这些语境,即话语的蕴涵在经过某些语境后不再是蕴涵。卡图南称这些语境为孔眼,意思是,这些语境像一些具有选择性的通道,可以让预设穿过,但却阻断了蕴涵。最明显的孔眼是否定。当上下文语境由肯定变为否定时,原来话语的预设被保留下来,而蕴涵却消失了。
塞子与孔眼相反,它的作用是阻止预设通过某些语境。塞子通常可以使句子产生一种不透明语境,从而致使语句组成各部分的真值同语句本身的真值无关。塞子常常是一些表现为某种命题的动词。作为塞子的词可以有表示命题态度的动词,如想要、相信、想象、梦想等,也可以是表示言说的动词,如宣称、断言、告诉等。确切地说,给语句加上适当的塞子,也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什么是语句的预设。
在分析复合句的预设时,使用孔眼和塞子并不总是有效的。卡图南认为,存在一些条件,根据这些条件可以确定复合句的预设。他称这些条件为过滤条件,这些条件让条件句、析取句和合取句的预设通过,但却阻止了其他的东西,如蕴涵。为此,条件句、析取句和合取句被称为过滤机制。卡图南的过滤条件主要有两点:(1)对于一个形如“如果p,那么 q”的句子(也许还有形如“p并且q”的句子),其部分句子(即子句)的预设r也将为整个句子所继承,除非q预设r,并且﹁p蕴涵r;(2)对于一个形如“p或者q”的句子,其部分句子(即子句)的预设r也将为整个句子所继承,除非q预设r,并且﹁p蕴涵r。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过滤机制的作用:
A.如果王华没有研究哲学,他将不会后悔。这是一个形如“如果p那么q”的句子,其中p预设r:存在一个叫王华的人。满足过滤条件,所以,r也是整个句子的预设。句子A中的q预设r’:王华是研究哲学的。而r’是p的蕴涵,通过过滤条件,r’不是整个句子的预设。
B.王华要不没结婚,要不妻子去世了。与上句相似,r:存在一个叫王华的人。也是整个句子的预设。B中的q预设r’:王华有妻子。而r’是p的蕴涵,根据过滤条件,r’不是整个句子的预设。
以上的过滤机制强调的是由逻辑连接词连接的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话语交际中语境因素的动态性。正是由于这一缺陷,卡图南将“假定事实”加入到过滤机制中来,发展了自己的观点。“假定事实”可以使预设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一段对话中,当乙所提供的新的语境信息同甲已有的语境信息相矛盾、冲突时,由于乙的信息更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因而可以排除甲旧有的语境信息。另外,在处理“假定事实”的过程中,交际双方还要看到“假定事实”的动态性,将它同动态语境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通过卡图南的这一补充,可以表明言语交际中,语境信息的过滤不仅需要考虑句法特征和词汇意义等因素,还要动态地分析考察交际双方的背景知识和语用信息,这样才能较准确地获得话语中隐含的预设。
综上所述,我们首先要构建一个包含有语境集合C*的可能世界,这个可能世界是可以不断扩充、动态发展的,但是它自身又保持一致性,否则基于这一可能世界产生的某些预设可能被消除。并且这个可能世界C*中的预设为真必需满足合适性原则。要想从这一涵盖范围广泛的可能世界语境集合中具体地分析出特定语句的预设,就需要借助于过滤机制的使用。通过过滤机制的两个条件和“假定事实”这一概念,可以帮助人们从语境集合C*中正确地区分确定特定语境下语句的预设,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话语的含义,从而有助于交际目的的实现。
预设在我们所处的语言世界中无处不在,所以研究预设理论对于自然语言逻辑的理论研究及日常语言的运用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预设既是语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同时它还受到语境的制约,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下被消除。为了解释预设和语境的这种关系,我们尝试性地构建了一个预设和语境关系的逻辑关系,希望这一逻辑关系构想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特定语境中语句所包含的预设。
[1] Turner Ken.Defending Semantic Presupposi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2,18:346 -347.
[2] 周礼全.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59-460.
[3] 郑亚南,黄齐东.预设的认知语境研究[J].语言学研究,2007(10):121-127.
[4] Chierchia G,McConnell-Ginet.Meaning and Grammar:A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M].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0:300.
[5] Karttunen L.Presuppositions of compound sentences[J].Linguistic Inquiry,1973(4):169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