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高校后勤节能工作

2012-08-15 00:49:04严振华
关键词:节约型高校后勤能源

严振华

一、引言

作为一名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笔者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逐步体会到,高校后勤必须尽快建立一个节能的工作体系。因为高校是一个能源消耗巨大的公共场所,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规模增大,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显得日益繁重和复杂化。早在2010年,我国就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要求,并把此项工作当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作为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国家非常推崇节能减排,并把此项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今年是我国要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第二年,我们一定继续秉承国家的节能减排要求,在高校推行后勤改革,尽量做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一般来说,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节能减排就是要节约物质能量资源,减少三废等废弃物、噪音以及环境有害物等的排放;从狭义上来说,节能减排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节约能源和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作为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生活等多方面任务于一体的高校来说,节能减排的意义非常重大。

二、我国高校后勤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作为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能源消费情况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校后勤支出费用飙升。因此,高校的能源消耗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当前,我国高校能源消费主要问题有:校园内的师生员工节能意识淡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节能减排改造的工作因为资金不足尤为落后;设备陈旧,缺乏节能设备的推广;大多数高校的能源管理都沿袭已有的模式和现有设备,管理滞后。这就造成当前高校节能管理工作问题不少。事实上,我国高校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绿色校园的目标,随后这一目标成为各个高校后勤的热点和重点工作。应该来说,在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之下,我国高校节能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说节能监控技术日趋完善,节能监管平台建设初现成效等。但是,根据国务院最近印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我国高校的节能减排工作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具体表现如下:(1)高校节能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节能责任成为公地悲剧,因为高校是一个公共场所,其后勤能源的使用属于公共资源,一旦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容易造成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2)高校的节能监管主体单一,节能检查效果不明显,节能检查途径较为单一和原始,造成了监管效果不够理想。(3)高校缺乏节能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虽然说已经有了一些方案和文件,但是缺乏具体的目标和考核标准,使得高校的节能工作缺乏外在的动力和压力。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高校的节能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节能教育力度不够、节能意识薄弱;节能制度不健全,监督工作力度不够,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技术设备材料落后,监控程度低,造成能耗增加;资金投入不够充足,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三、我国高校后勤节能工作的实施举措

我国高校后勤节能工作任重而道远。高校人口密集,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这一方面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另外一方面也会耗费大量的财力。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主要场所,高校应该把节能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落实。应该说,高校节能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高校节能管理工作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示范作用,能够帮助引导学生树立起节能意识、养成节能习惯并最终养成节能的能力;其次,高校节能工作是建设新时代节约型校园的必然要求。再次,高校节能工作也是改善办学条件的需要。高校规模日益扩大带来了高校能源消耗的紧张,只有加强节能工作,才能更好地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

虽然我国高校目前的节能管理工作做得还是很到位,有些高校即使开展了一些节能减排工作,也设置了专门的节能委员会,但是很多节能委员会的职能逐渐淡化,最后变得有名无实,不能真正发挥节能的监管作用。同时,监督制度不够完善,师生节能意识不够强烈,导致高校的节能工作难以真正取得应有的效果。有些高校的供水供电设施较为陈旧,有些甚至在高校产业化的趋势之下,私自盗取公共资源,造成了很大的能源损失。针对以上现状,高校后勤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以应对节能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节能工作。

第一,了解高校建筑节能的特点,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一般来说,高校建筑节能工作涉及的面很广,其节能特点为能耗分布散、种类多,能源使用周期性较强,技术水平较低。我们要针对高校建筑节能率低,技术水平较低,节能制度建设不完善,日常管理水平低,设备老化,浪费严重,新能源、节能方式缺乏激励制度等特点,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高校的建筑节能管理工作。比如,校园建筑节能设计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选址地块的情况,确定建筑的布局和朝向;建筑围护结构应在满足校园建筑通风、照明等条件下进行选择;合理增加新能源、新技术应用,减少校园建筑能源使用费的支出;通过学校网络、报纸以及广播等媒介进行文化引导,养成节能习惯,引导学生自觉树立节能意识,通过学校课程设置或者主题教育,使师生形成合理的能源消费观。

第二,高校主管部门尤其是后期部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这是高校进行节能管理工作强化的必要条件之一。高校还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这是建设节约型高校的重要保障。高校要构建完善的校园管理机制,这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必要条件。此外,高校还要加强节能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校师生的节能意识。要结合学校的真实情况,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性,不断完善节能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高校还应该成立专门的节能管理机构来实施节能工作,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制定并不断完善详细具体的节能规章制度。针对资金投入有限的现状,高校还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资金来源和投入,进一步加强节能工程的力度。同时,高校还应该积极推广新技术,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节能。

第三,高校还可以基于能源需求侧管理战略,加强自身的节能管理工作。“需求侧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的美国正经历严重的能源危机,他们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实行自发的、自上而下的、自觉自愿的、独立自主的节能经营方式,这就是需求侧管理。我们可以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在节能工作中应用需求侧管理,这对于当前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的高校来说,应该是非常有利的管理策略。具体来说,高校首先要不断完善能源管理制度,使能源管理具备科学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要建立能源级差收费制度,建立多种能源协调使用制度,建立节能减排制度。其次,高校还应推广使用先进的节能装置、材料,进一步加强节能宣传、强化节能意识。

第四,高校要实行定额收费制度,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开展多种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的节能意识,让节能行为蔚然成风,杜绝跑冒滴漏。此外,高校还应该加强节能队伍建设。因为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节能管理队伍,高校应该多提供培训和经验交流的机会,把能源管理人员培养成专业的管理骨干。高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投身于人文节能管理工作当中去,为年轻一代树立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可组织或者成立专业的节能团体,推动节能工作重要平台的建设,为众多高校建立和谐、节约型校园、促进节能降耗工作又快又好发展做贡献。

四、结束语

高校的节能工作是一项复杂且周期长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的面很广,高校师生必须全力参与进来。我们要认真剖析当前高校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细化节能指标,制定科学的奖惩公示制度,拓宽管理渠道,建立多主体的监管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节能工作制度的监督考核制度,加大学校的资金投入,实行费用分担机制,合理运筹节能管理资金等方法,使高校的节能管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果,为高校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何晓晖.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创建节约型校园[N/OL].江西中医学院校报,2010-01-21(1).

[2]胡利娜.充分发挥需求侧管理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J].电力市场,2010(3).

[3]李晓明,展云,鲁武霞.节能管理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及其实现[J].教育探索,2010(6).

[4]毛宝海,刘广连,吴刚.高校水电节能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

[5]谭洪卫.首批“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高校-同济大学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J].建设科技,2009(10).

[6]王耀杰,韩英男.关于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几点认识[J].供电企业管理,2004(5).

猜你喜欢
节约型高校后勤能源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4:14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小学科学(2020年5期)2020-05-25 02:58:24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家教世界(2019年4期)2019-02-26 13:44:20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46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19
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41
生态节约型园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13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现代企业(2015年9期)2015-02-28 18: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