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者为中心,办百姓身边的大学——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战略转型的思考

2012-08-15 00:46郭庆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办学学习者

郭庆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400052)

当今中国继续教育体制改革和 “办好开放大学”的国家战略,使广播电视大学面临着服务定位由为学习者学历补偿教育服务向为学习者能力发展服务转型,发展方式由以数量、规模为主向以质量、内涵为主转型,办学方式由电大办学向开放大学办学转型。转型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任务和大课题。

一、厘清发展理念,办百姓身边的大学

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发展,需要我们重新去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办什么样的大学,怎么办?”这一办学育人的根本问题。在科学谋划“十二五”,积极筹建重庆开放大学的过程中,我们作出的回答是:必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办百姓身边的大学,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办百姓身边的大学,首先必须是办大学,同时是办最贴近百姓的大学。这就需要遵循大学规律,强调和树立“学术、学者、学生”的大学价值观,坚守本分,发展优势,坚持特色,创造性地探索中国特色开放大学发展之路。

1.坚守本分,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巩固远程教育的社会价值

坚守本分,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求我们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电大教育转型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坚持远程教育的价值取向,深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巩固远程教育服务大众的社会品质。过去,电大教育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努力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平民化;而现在电大教育的转型发展,仍然必须从先进教育理念实践上,从学习者选择的多样性上,从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针对性、适用性上,从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上,从学习内容、方式、手段变革上进行创新,使我们的办学更加适应老百姓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2.发展优势,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中,创新远程教育学习方式

办学优势是办学水平的积淀。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优势体现在与一般学校教育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上。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电大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学优势,我们必须把这一优势做强。否则,开放大学就不可能具有立校优势。

发展优势,首要的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优势。跟踪信息技术进步,应用云技术、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最新成果,服务开放大学办学,促进远程教育发展。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深度融合的新途径,促进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模式的深刻变革,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环境和条件。创新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按照现代人的学习习惯,在网络和虚拟环境中,使学习变得更加有用、有趣、便捷。

3.创新特色,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办学中,提高远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远程教育的办学水平,同样体现在办学特色上。办百姓身边的大学,应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办学观、育人观和质量观,并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

要树立“开放合作”的办学观,搭建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实现办学的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专业对接”、“课程一体”、“学分互认”、“资源共建共享”,不断创新办学特色。

要把“全面发展、能力为重”的育人观,落实到人才培养中,形成“社会素养”、“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并重的育人特色。树立“学生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质量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远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把握发展机遇,坚定转型发展思路

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时代背景,也是新时期国家战略提出的新要求,对我们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把握机遇向开放大学转型发展,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

1.全国教育改革和重庆大发展,为电大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使继续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力量,进入了国家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也为电大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新使命,为电大谋取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国家“办好开放大学”的时代新要求,使电大迅速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时期。

重庆市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11年,重庆市GDP超万亿元,人均GDP达到54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近3000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6480元;322万农民转户进城,城镇化率达到了51%;社会老年化程度上升到16%;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人口、产业、投资聚集产生的综合效应,内陆变成开放前沿等,使教育需求空前旺盛。

继续教育的作用得到社会广泛认同,适应全民终身学习的远程教育、职业教育、非学历教育的发展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国家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和重庆大发展引起的教育格局的大变化,为我们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条件。

2.学校办学的积淀,为促进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在思想积淀、学术积淀、人才积淀和资源积淀等方面,为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已实施多年的 “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是实现转型发展的思想基础,它不仅是对办学格局的描述,而且也是我们谋划大学之路,举办高等职业教育、非学历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学校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在专业、课程、机制等方面的学术积淀,为开放大学的学科、专业和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学校在办学中积淀的人才队伍(教授19人,副教授93人,博士24人,硕士221人),已成为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三个校区各具特色的空间布局,占地1339亩的校园,28.8万m2的校舍,总值达6.3亿元的固定资产等形成的资源积淀,为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充分发挥办学积淀在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必须继续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推进远程开放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融合,围绕“两创建一打造” (创建重庆开放大学,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打造重庆市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终身教育基地),着力解决“理念、能力、活力”问题,并在观念、体制、机制、队伍、专业、课程、平台建设以及学术服务、技术服务、管理服务等方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

3.开放大学创立为转型发展确立了大学之路

转型发展就是要走新的大学之路。这种“大学”绝不是传统意义的大学,也不是电大教育的简单“翻牌”,而是要走具有远程教育优势的现代大学之路。重庆开放大学建设为我们提供了走“大学之路”的实践路径。

重庆市教育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都把重庆开放大学建设列为一项重点工程。2011年9月,重庆市政府建立了由分管教育副市长担任组长的重庆开放大学筹建领导小组;同年11月,“重庆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已经重庆市政府同意并上报教育部。

为迈开新的“大学”发展步伐,我们提出了“开放合作”的发展理念和“重质量、上水平、创特色”的总体要求,抓住建设重庆开放大学的历史性机遇,规划和部署“转型发展”的战略任务。

对于具有远程教育优势的现代“大学”的构想,我们认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建立的“大学”,应该是“实体+优势+特色”的大学。作为实体的“大学”,应该拥有独立的办学自主权,具有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学科专业设置,并确立“学术、学者、学生”的大学价值观和发展理念。“大学”的“优势”在于技术和体系,具有远程教育优势的“大学”,应该成为重庆市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领先者,具有覆盖全市城乡的远程教育办学网络和办学体系。现代“大学”的“特色”,“特”就特在具有自己的特色优势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能够提供适应现代人学习方式的创新学习模式。我们将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办学方式和内涵建设的全面“转型”。

三、深化开放合作,全力推进转型发展

1.开放合作,启动“转型”

2012年是我校“转型发展”的第一战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开放合作”为主题,以深化教育教学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稳发展,强基础,聚力量”为基本要求,促进远程开放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开放大学建设步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重质量,上水平,创特色”,全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

学校把“开放合作”确定为2012年工作的战略主题。通过更新观念,准确定位;调整布局,转变方式;创新机制,提升能力,完成新的战略定位和理念塑造,强化“转型”的思想基础、布局基础、制度基础和平台基础,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形成带动全局的良好趋势,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开启承载“战略转型”使命的开放大学创建之路。

为了把“开放合作”、“转型发展”落到实处,学校狠抓重庆开放大学建设、国家骨干高职学院建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合川校区二期工程建设等8件大事,以此带动学校“战略转型”的各项工作。

2.遵循规律,务实谋远

推进“转型发展”,必须求真务实,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注意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坚守本分”与“促进变革”、社会分工与社会职责、坚持传统与做强“大学”的关系。

(1)建立愿景,转变观念。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办百姓身边的大学,必须主动适应学习者能力发展和生活品质提升的需要,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把它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愿景和全校教职工的价值追求。学校将“学习支持服务”作为2012年电大教育教学工作的主线,以“稳发展,强基础,聚力量”作为全年工作的基调。“稳发展”,就是要调整结构和工作方式,确保持续发展和转型发展;“强基础”,就是要加强转型发展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队伍基础和平台基础;“聚力量”,就是要整合资源,聚集各方力量,提升办大学的能力。力求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发现和把握学习者的需求,设计和完善体现学习者需要的学习支持服务。以“合作”的方式,提升技术能力,借鉴市场机制和专业力量,加快解决全市电大教育系统学习支持服务在条件、技术、能力上存在的问题,改善学校“转型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2)创新动力,激发活力。改革是动力之源,活力来自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通过改革,旨在探索构建教育与社会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深度融合、在“大学”框架内三种教育沟通融合的体制机制。为使学校的体制机制、资源配置适应“转型发展”和“大学”建设需要,学校决定在2012年上半年实施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此项改革,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有利于远程开放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权责清晰、开放合作,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创新活力,调动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全市电大教育系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转型发展”。

(3)夯实基础,提升能力。2012年,学校特别重视加强学科专业、课程资源、师资队伍、网络平台、环境条件这五大建设,筑牢“转型发展”的基础,着力提升学校开放合作、支持服务、品牌建设这三大能力。通过“五大建设”和“三提升”,夯实“转型发展”的基础。

为推动“开放合作”,加快合作办学体系建设,学校将筹建理事会、教育基金会和校友会,探索实践学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紧密合作的“政-行-企-校”合作发展模式,构建“目标共定,资源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探索“产学研”合作的专业和课程体系。筹建“嘉陵江发展研究中心”,在经济管理、社会文化、产业技术、城市发展等方面,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提升学习支持服务能力,核心是探索构建具有重庆特色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全上网学习的教学组织与服务模式。2012年,学校以“增强意识,更新理念,完善体系,提升品质”为核心内容,以“学习支持服务年活动”为载体,在全市电大教育系统推进学习支持服务能力建设,增强系统的凝聚力,促进系统建设和“转型发展”。

打造品牌影响力,就是要瞄准政府关注、百姓关心、社会关切的领域,着力抓好资源、课程、项目、平台的开发能力建设。2012年,学校将从非学历继续教育入手,进一步培育品牌影响力。

向开放大学“转型”,是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共同使命和愿景,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其一,协同确立。广播电视大学是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非常特殊、不可缺少的一种办学类型,需要协同争取政策环境,确立办学自主权。其二,协创机制。协同促进办学体制和机制改革,促进政府强化对远程开放教育公益性的“政府职责”,争取政府建立公益性教育投入机制、公用经费投入机制。其三,协同共建。要注重优势互补,差异发展,全国布局,资源共享。如在学科、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协同共建,全面拓宽和深化合作领域。“单打独闯”不是我们的优势。其四,协力营造。要更加重视办学质量,提高服务学习者的水平,大力宣扬远程开放教育的社会责任担当,共同营造远程开放教育的社会公益形象,进一步提升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教育主流社会形象。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办学学习者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