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2-08-15 00:46贾陆和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政治传统思想

贾陆和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生处,浙江 杭州310030)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从论坛、实时在线到微博,新兴大众传媒几乎以爆炸式的速度颠覆、升级、更替。面对林林总总、目不暇接的资讯,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到主动成为信息传播者,借助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持移动终端的强大功能,人们进入一个五彩缤纷的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即自媒体时代。与传统的纸质、平面媒体相比,自媒体具有更加快捷方便的特点,它以个人传播为主,能够做到时时、处处的信息表达与新闻传播。可以说,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新闻的自由度显著提高,公民有了更多自由表达的平台,“草根阶层”的话语权也日益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自媒体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其优势在于:能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的优势,使信息资源永远开放,不受时空限制;能实现大学生对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个性化;能使教学形式由原来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实现课业传授形式的多媒体化。但同时,由资讯传播的无序带来的监管的缺位,由信息的碎片化造成的价值选择的多元与开放等,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师生关系民主化

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交互多是通过互联网中的聊天工具实现的,师生双方多数情况下处于一种“分离”状态,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教师作为知识的占有者、垄断者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不再是高高在上实行灌输的思想权威,而是信息传播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这些教育者拥有高新的技术、广博的知识以及良好的思想品质,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具有上级和下级的层级性。他们不是“说服”,而是“影响”、“选择”和“引导”受教授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人情味、亲和力,也更具有取得教育效果的魅力。

2.受教育者学习自主化

受教育者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选择是能动性的表现方式之一,而自主选择便使得大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日益突出。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去选择所学习的内容,充实自己,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同时,由于自媒体能掩盖现实中的身份、地位,可以使学生在处于平等、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状态下大胆地直抒胸臆。从这种意义上讲,交往因虚拟而真实,更容易达到深层次的交流。因此,大学生能利用自媒体的这些特点主动地参与和接受教育,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教育内容和形式突破时空限制

以往由于条件和技术的落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必须集中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接受同一教师的教育,内容往往比较单一。在手持移动终端功能日益强大的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突破了时空界限,得到了极大扩展。原来相对狭窄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原来相对滞后于学生思想的教育内容变得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前瞻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可以即时进行思想交流,也可以即时在网上迅速查找到相关信息。在这种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空间有多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就有多大。

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信息的碎片化造成价值选择的多元与开放

自媒体的出现不仅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便捷,同时作为一种潜移默化教育形式的载体,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识、价值尺度、道德观念的选择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潮中,视野更广阔,思维更活跃,接收到更多、更新的外来信息,但同时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不稳定,更容易遭受外来观念的冲击。各种思想政治文化渗透交织,各种信息真假难辨,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不断扩大,难度逐渐加深,形势趋于复杂化[1]。信息的碎片化带来价值选择的碎片化,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作出取舍,是一项新的课题。

2.资讯传播的无序带来监管的缺位

自媒体时代,每一个账号都是一个媒体。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借助新媒介的交互性、自主性,每个人每天都面临海量的信息,并同时将对信息的态度反馈到互联网上。从论坛、社区到博客,媒体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个人发言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扁平化的平台上,信息交流的开放性、匿名性和互动性往往导致监管乏力并存在重大盲区。言论道德责任的削弱和自由意识的泛滥极易引起大学生思想判断的混乱和精神困惑。资讯传播的无序状态,让大学生从中获得的对其思想观念有影响的信息内容,远远超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内容,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

3.时空交织的“压缩性”带来传统与现代的选择困境

有研究指出,从时空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时空压缩”的特点,即在当代中国社会,传统、现代和后现代这三种不同的东西,已压缩到同一时空之中。自媒体的发展更是将这三维一体的矛盾无限地放大了。毋庸置疑,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既注重内在的自我修养,又十分强调道德践履,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然而我们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难免带有时代烙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东西在新的时空境遇下未必都是合理的、积极的。如何在现代语境下权衡传统,今天如何对昨天作出价值判断,这些都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挑战。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处理好的关系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既根植于本土,又面向全球

余秋雨先生在《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一文中指出,一个民族只有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了深刻了解和现实体认之后,才能培养起“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是一个民族培养凝聚力,增强向心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植于本土,立足服务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保持民族性,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度,并努力引导其形成文化自觉和民族认同。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浓厚意识形态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阿里夫。德里克在《全球化的形成与激进政见》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扩张正演变为意识形态和文化话语权的争夺。”[2]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无法置身事外,其特殊的教育功能非但不能减弱,反应大大增强。现代政治学大师戴维。伊斯顿认为,社会越是处于转型期,越是矛盾凸显期,政权统治的合法性也就越是呈现出散布性,即不单单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绩效,而且要有与之对应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支持[3]。有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应对全球化浪潮,改变以往封闭的教育途径、陈旧的教育内容和单一的教育方法,强化开放意识和国际化意识,强化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吸收当今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从封闭型德育向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德育转化,努力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前瞻性的德育培养体系。

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既根植本土又面向全球,具备国际化的战略眼光,用国际化的视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才能为我所用,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开放意识的高素质公民。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既根植于现实生活,又面向虚拟网络

当代大学生在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正从传统封闭观念和单一思维模式向多维和开放转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更加注重个性的张扬,更加崇尚个人奋斗,价值选择开始功利化,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化趋势,道德判断呈现出多维度、多标准的特点。如此种种的新变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复杂性和严峻性。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本身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最忌大而空,流于形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从身边事、身边人做起,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实际困难出发,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在教育方式和手段上,应摒弃空洞教条式的理论说教,立足现实,以实际生活中的典型和榜样为例子,通过惩恶扬善树立标杆,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在教育内容上,应紧密聚焦当前社会热点,通过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现实解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灰色理论注入情感色彩,在教学研究中加上“学生”的变量,既坚持教学中的基本原则,又注意现实语境的情境化和灵活性;既坚持教学中的普遍性,又紧密贴近实际,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将理论与学生的成人、成长、成材、成就、成功的内在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所处的地位和境遇。

当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立足于现实,还要面向虚拟网络。网络的快速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发展。自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作为一个新颖而富有生命力的信息传播媒介,它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新手段。面对网络中健康的、不健康的,有用的、无用的,积极的、消极的海量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系统开设网上党校,建立红色家园,通过BBS等网络论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互动平台,用宣传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占领高校网络高地。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既根植于传统文化,又面向现代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它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套固定而严密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作为道德传统世代相承,对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之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惯性。诸如社会教化与个人修养的高度统一,以 “仁”为中心的人文价值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意识等[4],至今仍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里。这些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人生目标有着积极意义和作用。可以说,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之中的,不论是教育资源的挖掘、教育手段的应用,还是教育目标的设置,都不可能白纸作画。

然而,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兴衰变迁的积淀,在形成过程中难免带有时代烙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在全球信息化、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而言,其在价值趋向、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与传统思想文化产生矛盾和冲突[5];就教育内容来说,过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难以突破固有的樊篱,难免使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显得干瘪,视野不够开阔,无法获得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教育手段而言,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大胆摒弃单一的填鸭式的传输方式,充分应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多种现代化手段,建立多向度互动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加生动、形象、感性、直观的面貌呈现,增强有效性。因此,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祛除糟粕,汲取精华,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既根植于传统又面向现代化,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正确处理好上述几对关系,才能与时俱进,保持生机和活力。

[1]周倩.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8(1).

[2]阿里夫.德里克.全球化的形成与激进政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田心铭.简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兼评“德育非政治化”的观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

[5]郑敬斌,王立仁.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兰州学刊,2011(6).

猜你喜欢
政治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