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述评——兼论苏珊·巴斯奈特的翻译思想

2012-08-15 00:45刘猛
关键词:翻译研究奈特巴斯

刘猛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上海,200083)

《翻译研究》述评
——兼论苏珊·巴斯奈特的翻译思想

刘猛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上海,200083)

对文化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的“苏珊·巴斯内特的力作《翻译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并回顾性分析国内对苏珊·巴斯奈特翻译思想的研究。文化学派和“文化转向”的确存在不足,但是它们创新了翻译理论,也为翻译研究展现出新的研究领域。

翻译研究;苏珊·巴斯奈特;翻译;思想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是英国沃瑞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研究生院教授,曾任该校副校长,是世界著名的翻译家、诗人和文学家。《翻译研究》是巴斯奈特的成名作,也是她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此书至1980年问世以来的30多年内,广为流传,成为世界翻译研究者的必读书目。本文所要评述的是2002年推出的第三版,内容包括第三版序、引言、正文和结束语。

一、《翻译研究》内容概述

巴斯奈特在“序”中阐释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成因、现状和前景,为读者勾画了这门学科的背景知识。而在“引言”中,巴斯奈特指出写作此书的主要目的:“试图描绘这门学科的范围,发现到目前为止所做的相同的工作,并提供促进本学科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指导。尤为重要的是想证明翻译研究本身就是一门独立学科,它既不是比较文学也不是语言学的分支,而是囊括许多分支的综合领域。[1]11”

作者在“引言”中指出:“目前的翻译研究正在探索新的领域,弥合文体学、文学历史、符号学以及美学之间的差异,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是翻译研究是一门牢牢根植于实际运用的学科。[1]16”因此巴斯奈特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结合,理论要能够指导实践的重要性。

巴斯奈特接着用四个研究领域搭建出翻译研究的学科范围:翻译史、目标语文化中的翻译、翻译与语言学和翻译与诗学。作者特别提醒翻译学的学生要留意这四个领域,不能只对某一领域感兴趣而忽略了其它方面以至得出片面的结论[1]16。

关于翻译的评估,作者在正文中没有专门的阐述,她解释一是由于文章长度所限,二是由于此书的出发点是勾勒学科要素而不是提供一个个人的理论。不过作者认为在评估翻译时要“充分考虑翻译的过程以及特定的历史文化场景”[1]19。比如19世纪的英语译作多崇尚“古体”(Archaisms)”,使得译文远比原文艰涩,令读者难懂。

《翻译研究》正文分三章,分别名为“主要问题”、“翻译理论史”和“文学翻译的具体问题”。曹明伦在《翻译研究》导读中做了详细的描述[2]。第一章分别讨论了语言与文化、翻译类型、解码和编码、对等问题、得失问题、不可译性和科学性或“次生行为”。第一节“语言与文化”主要讨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认为:语言存在于文化之中,译者如果脱离文化语境去处理文本就会有风险。在第二节“翻译类型”中,作者讨论了雅各布森区分翻译的三种类型:一是某一语言内部为着某种目的进行的词句意义的转换的语内翻译;二是用一种语言来解释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语际翻译;三是用非语言符号系统来解释语言符号的符际翻译。巴斯奈特认为,进行语际翻译时,为了充分地理解某符号单位的意义,常常要借助其他符号单位的帮助。翻译只能是对另一种不同符号做尽量充分的解释,完全等值是不可能的。第三节“解码和编码”用图表的方式展现了“源语文本——分析——转换——重建——目标语文本”这一解码和编码的过程。作者用多种语言之间的互译来说明,由于语言,文化和交际场景的差别,译者必须对源语文本进行处理,以达到目标语与源语文本的基本一致。第四节“对等问题”用习语翻译和隐喻翻译的情况为例子,综合语言学派如波波维奇、纽马克、奈达、卡特福德“对等”论的观点,把“对等看成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内部及其周围的符号和结构之间的一种辩证关系”[1]36。第五节“得失问题”的讨论是以第四节为前提,“既然两种语言之间不存在一致性,那么人们就可能研究翻译过程中的得失问题”[1]36。第六节“不可译性”从语言和文化层面综述了科特福德、波波维奇、穆南、列维对“不可译性”的阐述。第七节“科学性或次生行为”作者试图证明:翻译研究已经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翻译并非一种次生行为,而是一种创造性行为。

《翻译研究》第二章名为“翻译理论史”,限于篇幅,作者只是对“欧方文化不同时期基本翻译观进行了一个梳理,并对翻译的作用和功能变化进行一番思考”[1]45。本章的第一节名为“分期研究所存的问题”,作者首先评述了斯坦纳(Steiner)在其《通天塔后》(After Babel)根据文献的类别把西方的翻译史划分为四个阶段的得失。作者认为实际上每个阶段都没有僵化地采用某个观点。所以最后作者决定按照松散的年代顺序来回顾并考察西方翻译理论的历史,并依次将他们分为十二个时期,即罗马时期,圣经翻译时期,语言训练与本国化时期,早期理论家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18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后浪漫主义时期,维多利亚时代,拟古时期及20世纪。作者提出这样分节的方法是为了“提出问题,而非解答问题;是为了揭示进一步研究领域,而并非试图成就一部权威性的翻译理论历史”[1]48。

《翻译研究》第三章名为“文学翻译的具体问题”。作者在此章节的开头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关系如同驾驶员和机师的关系。最后建议“通过仔细分析实例来说明不同译者选择不同的翻译标准会产生怎样的具体翻译问题”[1]79。第三章共包含四节,分别为“结构问题”、“诗歌翻译”、“散文体作品翻译”和“戏剧作品翻译”。第一节“结构问题”提醒文学作品的译者不能只是从语言层面上关注作品结构,还应该从历史文化的层面关注作品的“文学动态结构”。不同译者对源语文本形式、音韵、声调和语域的不同的解读过程必将影响译本的功能。第二节“诗歌翻译”指出绝大多数的诗歌翻译都是从经验实证的角度来讨论翻译方法问题,在巴斯奈特看来这种类型的研究是很有价值很有必要的研究。第三节“散文作品翻译”首先指出西方散文作品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翻译家过多关注目标语文本的可读性,要忽略让单个句子成为整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作者还讨论了俄语人名和法语专用名的英译问题。最后作者重复列维针对散文体译者提出的三个问题。第四节“戏剧作品翻译”指出剧本翻译是研究者常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因为剧本文本的独特之处在于只有在演出中才能充分展示戏剧文本的潜在意义。巴斯奈特最后总结戏剧翻译:译者应该明确自己的任务,不要期望译者总是能够译出基于假设的演出文本。

在《翻译研究》的“结语”中,巴斯奈特坦承许多翻译诸如机器翻译、电影文本翻译、相关字幕翻译,以及口译问题由于篇幅的关系都没有论及。但是她认为本书的意义在于“让读者了解那些讨论的最为广泛的翻译问题”[1]133。寄语未来,巴斯奈特强调我们应该承认翻译作为一门学科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以及翻译研究和实践之间紧密的互动关系。

二、对巴斯奈特翻译思想的评价

在文化翻译学派诞生之前,西方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语言派、功能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像语言学派的雅克布逊(Jakobson)、纽马克(Newmark)、卡特福德(Catford)、奈达(Nida)更多强调语言上的“对等”,即用一种等值的语言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外一种语言的文本材料。而主张功能学派的莱斯(Reiss)、曼塔里(Manttari)、诺德(Nord)等针对翻译语言学派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借鉴交际理论、行动理论、信息论、语篇语言学和接受美学的思想,将研究的视线从源语文本转向目标文本[3]135。而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等主张多元性看问题,打破结构的封闭性,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消解传统的忠实观,突出译者的地位,从政治、权利等角度探讨翻译的问题和策略[3]315。以上学派在翻译研究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由于文学语言的特殊性,以语言学范式在解决文学翻译问题时却面临重重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化翻译学派应运而生。巴斯奈特指出翻译时都应该把等值问题放在具体的文化时空背景下考虑,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不是句子,甚至不是语篇,而是文化,基于词语对等或篇章对等的“忠实”根本不存在,因而被誉为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翻译研究》一经推介到中国,就受到中国翻译理论界广泛好评。曹明伦(2002:xv)认为巴斯奈特论述了翻译作为一门学科该如何发展,提出了翻译理论要联系实际,视野要开阔,具体研究方法要注重实证考察,并着重提出翻译要向文化转向。此外该书还分章详细列出了一份近三百篇英文著作和文章,为翻译学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翻译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邓巨认为该书一个特点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英语写成,对翻译研究这门虽古老却成立不久的学科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归纳、总结了该学科的基本研究范畴,研究评判标准、研究成果、存在的缺点与问题、发展现状与前景,并联系具体文本类型加以分析解说[4]。廖七一认为巴斯奈特开创了文化翻译观并将其归结为四点: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翻译是一个交流的行为、翻译应该实现译语文化上功能的等值、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应有不同的原则[5]。谭载喜把巴斯奈特的翻译思想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翻译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二是翻译研究的四大范畴;三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这三点对翻译理论的贡献是巨大的[6]。以上两人对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的观点是基本认同的。张莹认为该书的理论价值界定了翻译研究的基本范畴,提出翻译文化学派的基本理念,促成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7]。期间国内众多学者从各个方面来认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如王东风关注文化转向中的后殖民主义[8];查明建关注文化转向过程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译者主体性[9];谢天振阐述了文化转向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启发意义等等[10]。

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对巴斯奈特的翻译“文化转向”提出了审慎的态度。赵彦春认为文化派夸大了翻译的操纵和改写,颠覆了传统的译著“忠实观”,进而将翻译变得虚无缥缈起来[11]。赵颖指出巴斯奈特翻译理论上的两个误区[12]。一是巴斯奈特虽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但是她在诗歌翻译和戏剧翻译的描述探讨中存在理论缺失的现象;二是她对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认识不清。赵颖认为巴斯奈特“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点评式、随感式和印象式的翻译批评方法”[1]134。熊婷婷质疑了巴斯奈特有关戏剧翻译是否应该考虑“可表演性”原则前后矛盾的立场[13]。罗承丽在其博士论文中梳理了国内巴斯奈特翻译思想研究的现状后认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当前有关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还没有展开;二是巴斯奈特的翻译思想被不少学者严重误读[14]。在仔细研读文献的基础上,她试图厘清巴斯奈特“文化翻译”思想所覆盖的两个层面,对一再被误引文化翻译观和翻译文化观进行了辨析,对巴斯奈特与韦努蒂(Venuti)之间的归化(domestication)、异化(foreignization)交锋进行了探讨,并对中国语境对巴斯奈特的归化立场的误读进行了澄净。罗承丽在结语中指出正是由于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Lefevere)共同努力,才使得翻译的“文化转向”升入人心。最后她总结巴斯奈特翻译研究的不足之处有四点。一是对重要概念如“功能”、“种子”缺乏明确定义,这大大削弱了其理论论述的科学性和内在价值;二是对某些提法如“忠实”和“对等”不准确;三是理论主张和实际言行有出入;四是在译学范式的革新道路上过于激进。巴斯奈特认为一切关于忠实和不忠实程度的论证以及对原著观念的执着都是毫无意义的,这导致她与传统译学观点分歧渐大,成为后来某些学者猛烈抨击她的重要原因。

巴斯奈特《翻译研究》一书开启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风,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促成了翻译研究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结合,极大地促进了翻译研究领域的兴盛和繁荣,为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1] 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M].3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 曹明伦.Translation Studies(第三版)序[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 邓巨,秦中书.苏珊·巴斯奈特翻译思想述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04-106.

[5] 廖七一,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6] 谭载喜.西方翻译史[M].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 张莹.开启文化转向之门—评巴斯奈特《翻译研究》(第三版)[J].中国比较文学,2006(4):168-173.

[8] 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24-26.

[9]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边缘性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

[10] 谢天振.译介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 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5.

[12] 赵颖.浅谈苏珊·巴斯内特翻译理论的两点误区[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33-135.

[13] 熊婷婷.论巴斯内特的戏剧翻译观[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30-134.

[14] 罗承丽.操纵与构建: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思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10.

I046

A

刘猛(1978-),男,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与二语习得。

猜你喜欢
翻译研究奈特巴斯
LIGHTYEAR巴斯光年正传
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
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反转王M. Night Shyamalan(M·奈特·沙马兰)
七十岁的母亲和她的“百岁女儿”——大熊猫巴斯的传奇故事
图式理论下旅游宣传语翻译探讨
及物性系统分析《未选择的路》及其汉译本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施飞宁与熊猫巴斯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