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青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
——从依从性接受向认同性接受转变
顾青青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型期,由于社会意识多样化、文化多元化以及经济的全球化,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了一系列的挑战,民众对其接受也呈现出依从性接受的趋势并出现了政治认同危机。依从性接受和认同性接受在受众的认知图示、利益驱动、情感依赖和行为实践这四个方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执政党要满足民众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要求,使之实现从依从性接受到认同性接受的转变,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依从性接受;认同性接受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利益的不断分化,思想文化的日益多样化,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并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机,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也呈现出依从性接受的趋势,认同度在逐年降低。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的中国共产党,要掌握意识形态控制力,提高民众的认同度,就必须研究民众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为此,笔者试图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从接受、依从性接受和认同性接受角度出发,探讨其各自不同的表现,从而为执政党实现民众从依从性接受到认同性接受的转变提供一些意见。
接受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逻辑起点,是民众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条件,不被民众有效的接受和掌握,意识形态就无法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因此,要正确理解意识形态接受的科学内涵,就必须首先研究接受的含义。“所谓接受,是指在思想文化信息传递者的传导下,接受者出于自身的需要,通过接受中介和自身已有的接受能力对思想文化信息进行反映、认识、理解以及行为选择与表现的过程”。[1]24从这一定义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受众的接受过程,也就是受众的心理机制即认知图示、利益驱动、情感依赖和行为实践等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样的,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意识形态接受的含义,“所谓意识形态接受,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意识形态主导者的传导下,受导者出于自身需要,通过一定手段和自身已有的接受能力对该意识形态进行反映、认识、理解以及行为选择与表现的过程”。[1]31当然,意识形态的接受过程,也是意识形态接受者心理机制中各个要素相互起作用的过程。
然而,当前我国经济的全球化、思想的多元化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遭遇了挑战,影响力逐渐减弱,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机。广大人民群众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普遍出现了依从性的趋势,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依据和价值缺乏理性的认识,但是由于外在因素的压力,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在行动上遵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真理的知识体系,受众由于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确、深入的理解,导致其主要内容与受众的认知图式之间不相契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融合,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对当前个人利益诉求表达不充分,不能满足受众的利益需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关于社会民主、平等、富裕、和谐的理想图景,但是当前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受众在精神上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不能形成情感依赖和信念支持;最后在行为实践上,受众出于外在压力,表面上遵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但实际内心并不服从,也就不能强化受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信念。因此,依从性接受是一种非理性接受,是被动接受,具有功利性、盲目性、从众性、被动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若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直是依从性接受的状态,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非但不会增强,反而会逐渐削弱。因此,必须实现民众从依从性接受向认同性接受的转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性接受,是指受众在认知、利益、情感和行动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趋同一致,并自愿服从的现象。它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满足民众在认知图示、利益驱动、情感依赖和行为实践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从而达到民众对其的自愿遵从。因此,只有达到了认同性接受,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广泛传播,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解决当前意识形态淡化的危机,从而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一种认知的解释系统,它的科学性、真理性和正确性曾经是吸引先进分子接受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它以严密的逻辑论证阐明的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理论,形成了受众大脑中原有的认知图示。但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十年的动荡与不安,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极大的挫折,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稳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渐完善,这些都表明了资本主义还有存在的可能性,与马克思所宣扬的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发生现实矛盾,与受众原有的认知图式不相契合,而且个体原有的认知图式决定了他对任何思想信息都会进行自己的审视与理解,并最终决定是否接受以及怎样接受。此外,自1978年以来,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持续发展,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和利益关系发生了分化,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瞬时性,导致了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社会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说的那样:“现代化是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他涉及人类思想和活动的一切领域。”“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必然会引起许多传统的社会、政治组织的解体,并动摇人们对传统权威的忠诚。”[2]因此,受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并且不愿意多花时间去探索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所被赋予的新内涵,缺乏对其的理性认识,而力求抓住现实的实惠,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因此,它更多强调的是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宣扬个体的利益只有在实现整体利益的过程中才能实现,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和利益关系发生了分化,民众自身的特殊利益也日益凸显出来,更多地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在价值追求上出现功利化和世俗化的趋势,这与集体利益在方向上、内容上和表达上都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且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不同的阶层的利益也不尽相同,就算是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的需要也会有所变化。这就导致了关注社会整体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现实社会各阶层及个体利益诉求表达不充分,对个人价值肯定不足,不能被民众充分认同。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受众必须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权威的遵从,若违背权威可能会对自身的利益带来现实的危险。而且在当今人们普遍感到迷茫、失落的时代,若大家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自己却与众人的选择相悖,本身就潜藏着一种失去归属感的状态,这也是对自身利益的一种损害。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张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殖民主义,同情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提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图景:民主、平等、富裕、和谐。但是社会主义是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期间也遇到了很多的挫折和失误,尤其是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中出现了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新旧价值观的冲突使人们产生了迷茫、失落等情绪;同时,各种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也纷至沓来,例如社会财富分配出现的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劳动就业、居民住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等,这些问题不能满足人们维持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内在需要,导致民众在精神上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模糊了自己评判和选择意识形态的标准,不能形成情感依赖和信念支持。
同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阶级情感,但是在当前基本消灭了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下,建立在阶级情感基础上的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性接受已经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敷衍和疏离。
正是由于受众在认知图式、利益驱动、情感依赖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呈现出依从性的趋势,出现被动性、盲目性和从众性等特点,导致在实践当中不能够为受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引领,表面上受众是在践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但实际上评判和选择其行为的并不是意识形态的标准,而是各自的切身利益。当然,这种行为实践反过来是不能强化受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信念的。
若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方式一直处于依从性接受,带有强烈的功利性、盲目性、从众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情况会继续恶化,广大人民群众会普遍出现政治信仰、政治认同、政治信任危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会逐渐降低,最后,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受到挑战,阻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目前我国存在的意识形态危机,是一种深刻的精神危机也是一种严峻的认同危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呈现出依从性趋势,若执政党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人们对原来的信仰体系会从怀疑甚至到最后的抛弃,此时就丧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统治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是瓦解。因此,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实现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依从性接受到认同性接受的转变,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一大难题。由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活动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共同参与的过程,涉及到意识形态本身、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环境、接受者的情况等诸多因素,但是限于篇幅的限制,在此只探讨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即执政党与民众认同性接受的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认知的解释系统,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没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确、深入的理解,就不能把握其真理性,也就无法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来正确指导实践活动,最终也很难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性接受。因此,执政党应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体系的研究,全面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理论精髓,把握其真理性和正确性,取消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对其进行科学性的阐述,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提高民众对其的认识力和理解力,真正从本质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义。其次,执政党要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时代包容性,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作为自己发展的源泉,赋予其鲜活的时代内容,并阐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时代意义,进一步明确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的旗帜和灵魂。再次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内容、特点、功能、精髓等的宣传强度与广度,利用重复性信息给民众造成有意的认知冲击,使其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念纳入到自身的认知图式中。当然,其表达和宣传的方式也应有所创新,增强亲和力,贴近人民、贴近现实、贴近社会。只有这样,受众才会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价值进行理性分析,欣然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实现从依从性接受到认同性接受的转变提供条件。
首先,执政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把发展经济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利益需求,以此来作为主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和合理性证明。其次,执政党也要做到改革和建设成果的共享,在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时,兼顾和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充分表达社会各阶层及个体的利益诉求,使各个阶层均能受益,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赢,从而实现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当然,执政党在实现受众的利益需求时,要建立良性的双向互动关系,积极收集民众的信息反馈,全程关注和把握意识形态传播中的信息流动,了解受众利益需求的变动与发展,从而提高接受方式转变的效率。
首先,中国共产党要善于激发民众的情感,做到“情感与情感的交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激发民众的情感。这就需要执政党首先有爱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深厚情谊,设身处地地为民众着想,满腔热情地为其排忧解难,急人之所急,忧人之所忧,帮人之所帮,乐人之所乐,引导、唤起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最朴素的情感。其次,执政党要提高自己与民众平等对话的能力,善于运用对话和沟通的方式与民众进行平等交流,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发挥自己的道德模范带头作用,杜绝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让民众从情感上产生依附认同心理。再次,执政党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的发掘与弘扬,包括自由、民主、平等、人权、公正、服务、集体主义等一系列核心价值理念,使民众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想信念并内化为精神信仰。最后,中国共产党要解决好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例如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过大,满足受众安全感和是归属感的需要,努力实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图景:民主、平等、富裕、和谐,使民众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追求,形成精神上的信念或信仰。
[1] 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 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8.
A81
A
顾青青(1990-),女,本科,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