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第腾飞
杨震清廉自律对领导干部的几点启示
郑第腾飞
杨震为官清廉美名远扬,“却金暮夜”典故亦成百官楷模。面对反腐败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的当代社会,重新学习杨震清廉自律的思想,对当代廉政建设意义重大。
杨震;却金暮夜;廉政自律;廉政建设
《后汉书·杨震传》载:东汉杨震任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晚,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后人以“却金暮夜”言其为官清廉[1]。杨震暮夜拒金的事迹千百年来广为传颂,成为人们推崇的廉政自律的典范。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说明了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性。反腐败要真正落到实处,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增强自律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构筑一道牢固的拒腐防变的心灵防线。
两千年前,杨震就对腐败的危害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当时汉安帝刘祜昏庸无能,重用内宠。在安帝的纵容下,安帝乳母王升及女儿伯荣、权臣樊丰互相勾结,广收贿赂,为非作歹,无恶不作。国家一时乌烟瘴气,民众怨声哀道,叫苦不堪,群臣皆敢怒不敢言,唯有杨震屡次上书劝谏。当安帝决定大兴土木为其乳母修建府第时,又是杨震不顾个人安危上书皇帝:“上之所取,财尽则怨,力尽则叛。怨叛之人,不可复使,故曰:百姓不足,君谁与足?惟陛下度之。”[1]杨震认为特权阶级因享乐而滥用民力,纵容腐败,最终会导致人心不稳,继而影响着政权的稳固。杨震对于腐败危害的认识,值得我们深思。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时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2]当前中国处于腐败现象的高发阶段,腐败表现出日益多样化、集团化和向高层次发展的趋势。反腐有“防不胜防、反不胜反”的趋势,激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面对严峻的形势,共产党员必须居安思危,充分认识反腐的深刻意义,增强忧患意识,自觉地、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伟大而沉重的历史使命。
在防微杜渐,树立道德防线方面,杨震为领导干部做出了表率。与当时豪门贵族不学无术、崇尚骄奢不同,杨震从小就勤奋好学,他跟随太常恒郁研读欧阳《尚书》,博览儒家经典,潜心钻研。他不以做官为目的,醉心于教育事业长达30年,人送雅号“关西孔子杨伯起”。良好的生活情趣陶冶了杨震的情操,也给了杨震以抵制诱惑的定力。面对下属的进贡,杨震能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来警示自己和提醒下属,自觉抵制贿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以杨震为榜样,清醒认识到自身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绝不是小事,它不仅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自身在诱惑面前能否保持清醒,关系到领导干部自身的形象、个人的前途命运等切身利益,还间接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许多贪官在忏悔书中分析自己落马的原因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受到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放松主观世界改造”等。因此,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必须从加强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入手。加强学习是领导干部自身保持党性的重要前提,也是领导干部在纷繁复杂的局势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的可靠保证。领导干部首先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加强思想修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定自身政治信仰,培养高尚的精神境界。应该自觉认真学习党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意识,努力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其次,应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许多一把手之所以落马,缺乏有效的监督是其主要根源之一。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不健全,批评与自我批评没有切实开展或流于形式等是最为直接的表现。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将批评与自我批评视为群众对领导班子提出意见,领导班子内部自我反省、自我总结的重要契机,应将群众的意见当成是对自身的勉励和关爱,努力提升民主生活会质量,将批评与自我批评贯穿工作始终,形成畅所欲言、坦诚相见、宽松民主的氛围。
生活情趣可以反映一个的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助于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开阔工作视野,更有助于增强领导干部抵制诱惑的定力。而低俗的生活趣味,则是导致领导干部沉沦堕落的重要原因。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健康的生活情趣,就有可能在糖衣炮弹面前丧失自我。
2008年2月,人民论坛发起《党政领导干部应谨防哪些诱惑》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美色诱惑和性贿赂”列“党政领导干部应谨防哪些诱惑”之首,其他的如“年节送礼送红包”“吃喝玩乐拉拢感情”紧随其后。这项调查反映出来的关注焦点,可以说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却可以成为最大的诱惑[3]。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身边有许多这种经不起“小事”诱惑最终酿成“大案”的典型。福建省公安厅原副厅长庄如顺在接受审讯时,坦诚自己抵抗得住那种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但“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抵抗不了。许多领导干部原本都能洁身自好,然而面对诱惑,他们幼稚地将“美女投怀送抱纯属个人行为”“年节收礼礼尚往来无伤大雅”等当成腐化堕落的借口。道德大坝一旦打开了缺口,就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廉政自律,必须学习杨震,自觉以“四知”抵制贿赂,从小处做起,防微杜渐。
东汉依靠察举和征辟来选拔官吏,官员的推荐对于官吏的拔擢起了极大的作用。杨震先后担任太常和太尉等要职,太常一职主要负责为国家培养、拔擢通经学的官吏人才,对博士和博士弟子的考核与荐举均由其把关。太尉位列三公,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在杨震担任太常之前,博士的选拔大多名不副实。杨震任太常后,能够自觉运用手中的权力为国家选拔和输送优秀的人才,做到唯才是举,得到诸位儒生的交口称赞。在任太尉期间,先后有汉安帝的舅父耿宝、皇后的哥哥阎显向杨震推荐自己的亲朋好友入朝为官,耿宝甚至以皇帝的名义施压,杨震皆不为所动,坚决予以拒绝。在一般人看来,杨震身居要职,其手中的权力正可以用来顺水推舟做人情,成为利益交换的工具。而杨震能够自觉运用手中的权力,为国家选拔和输送优秀人才,体现了其一贯的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权力观。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所谓权力观,就是指人们对权力的基本看法与根本态度,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权力主体的用权方式与用权效果[3]。我国宪法规定权力来自于人民,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处于权力至上自上而下的 ‘金字塔’式的社会层级结构。在这种社会层级结构中,官员的升迁、考核等等领导的意见往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就直接导致了许多官员“唯上、唯权、唯利”。特别是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正处于转轨期,各种体制还很不完善。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人为了达到规避公平竞争以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结交权贵,而一些心理失衡和私欲膨胀的领导干部则趁机进行“权力寻租”,干起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勾当,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报恩、巴结、利益交换的工具或是攫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这与我们党的宗旨相违背,也是导致诸如“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以权谋私等种种丑恶现象发生的根源。作为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对人民赋予的权力保持敬畏感、责任感,最大限度地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
作为握有一定权力的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容易成为“权力寻租”的对象。为了拉拢领导干部,投机分子不惜大打亲情牌,千方百计靠近、拉拢领导干部,不惜一切进行感情投资,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从近年来查处的许多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有许多领导干部因交友不慎而陷入腐败泥沼,最终不但害了自己,还连累了家人,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如何在社会交往中保持原则,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现实考验。
必须端正交友动机,讲究志同道合。就领导干部而言,应该从工作和事业出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多交一些益友、诤友。胡锦涛同志强调的“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君子之交淡如水,许多人热衷于同领导干部交朋友,他们看重的是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对此,领导干部必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能被眼前的感情因素遮住双眼,讲所谓的哥们儿义气,与大款们称兄道弟,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人情工具,甚至互相利用,大搞权钱交易等。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在忏悔书中认识到:“我是被下了几个套:老板下了套,我糊涂钻;部下下了套,我勇敢钻;女人下了套,我乐意钻;朋友下了套,我仗义钻……”[4]领导干部如果被所谓的哥们义气遮住双眼,就会沦为他人利用的工具。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把握好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的尺度,不被所谓的哥们牵着鼻子走,对于触及原则、触犯党纪国法的事情坚决不干。
领导干部不但要管好自己,管好下级,还要管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在这点上,杨震为也我们做出了杰出的表率。其“性公廉,不受私渴,子孙常蔬食步行”。亲朋故旧劝他趁在位的时候多置办些产业,杨震笑道:“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1]在杨震的教导下,其子杨秉,官至太尉,因刚直不阿被免官。在“家至贫寒,并日而食”的情况下,仍能做到“故吏以钱百万赠之,闭门不受”。在杨震的教导下,杨家世世代代都能坚守家风,为世人所敬重。
“治国必先治家”,领导干部掌握着一定的社会资源,如果不能树立良好的家风,就很容易滑向欲望的深渊。领导干部不仅自身要做到廉洁自律,还要严格要求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培养他们独立自强、清正廉洁的品格。
康德认为,世上最令人敬畏的两样东西,一是头顶上的星空,二是内心的道德律。反腐倡廉,除了完善制度以达到他律外,最为关键的就是领导干部的自律。只有自律,才是构筑一道牢不可破的反腐防线的关键。
[1]范晔.后汉书.杨震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张立军.人大工作者的权力观 [N].法制日报,2004-01-15.[2011-9-14].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1-09/07/c_12 1992314.htm.
[4]李克诚.“忏悔书”中的中国贪官群像[N/OL].东方早报,2011(9)8[2011-9-14].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14102.
D035.4
A
1673-1999(2012)02-0015-02
郑第腾飞(1987-),男,福建仙游人,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20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