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
从《百家讲坛》看传统经典文化与电视传播媒介融合
罗燕
《百家讲坛》自2005年改版以后,其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收视率日创新高,影响力日益扩大。《百家讲坛》已经成为科教频道品牌栏目。近几年来,各种商品利益的节目层出不穷,《百家讲坛》也被卷入商品文化经济的大浪潮中,为了提高收视率使文本表面化、肤浅化,导致传统经典文学的精髓缺失,这对于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无疑是一个撞击。从《百家讲坛》看传统经典文化与电视传播媒介的融合,分析其生长、挣扎、成熟、壮大、衰落的过程,并对这一融合进行反思。
《百家讲坛》;传统经典文化;电视媒介;融合
《百家讲坛》节目开播之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经遭受过“末位淘汰”的尴尬,其收视率最低的时候为0.02%[1]。栏目组立即着手进行调整,从阎崇年讲《清十二帝疑案》到易中天讲《汉代风云人物》,《百家讲坛》的影响逐渐扩大。然后是刘心武的《揭谜〈红楼梦〉》,易中天的《品三国》等等,收视率一路飚升。为什么讲座在后来的一路热潮中又会走向衰落呢?《百家讲坛》的成功是传统经典文化与电视传播媒介的融合,但它的传播受制于电视媒介的传播,所以传播的传统文化呈现出被“改造”的一系列特征。
(一)经典传统文化与电视媒介融合
电视媒介具有画面与音响、气韵与节奏等特征,其独特的语言系统使之成为传播媒介[2],让受众清晰地接收信息。经典传统文学作品则是电视媒介中的被传播者,主要是靠文字和插图存在的传统文学,它的传播比较单一、范围窄、速度慢。而《百家讲坛》将传统文化搬上荧屏,将文字转化成为声音与电视图像,受到人们关注。正如《百家讲坛》策划人谢如光所说:“让专家讲故事、讲细节,细节和思想并重,主要部分用历史事实和文学故事去讲,然后在思想上稍加提炼,专家在叙述上一定要注意悬念化和戏剧结构。”[3]从内容与形式上看,传统经典文化的转型,是人们对传统经典文学的审美追求。传统经典文学通过电视媒介直观地展现给观众,从无声语言文学转换成有声语言文学,让人们对经典文学更容易理解,形成一种大众文化。《百家讲坛》是一档录制性节目,主讲人讲课画面及同期声相结合构成了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同时充分利用其他电视语言符号进行补充,如动画、历史资料图片,影视作品片段等,直接冲击人们的视觉感官。《百家讲坛》除了有直接可感的图像外,还添加了一些辅助性材料及文字说明,使作品的表达明白、清晰。
《百家讲坛》语言转换的成功,适应电视媒介的传播,但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与电视语言相符合,这就必然会导致一些文学内容的丢失或意义的改变,这是电视媒介传播的局限性。《百家讲坛》的文学传播虽然图文并茂,但是它不如文字易保存。电视媒介转瞬即逝的传播特性,有时候会加剧受众与文本之间的理解困难,为了迎合受众,电视传播的内容势必要趋于大众的理解能力,把文本表面化、肤浅化。但这样一来,传统经典文化中的经典也就消失了。
(二)受众的文化水平分层
从本质上看,传播活动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受众接受,并且对受众产生影响。那么,如何满足受众的需求呢?这要对受众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了解他们要学什么,关心什么,才能更好地调整传媒策略,提高收视率。《百家讲坛》以受众心理需求为目标进行改革,找到了其生存的方式,成功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4]。但是,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百家讲坛》想要最大面积地满足众多的受众,提高收视率,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受众的接受程度取决于受众的理解能力及其受教育的程度,在受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形下[5],节目的文本只能追求简易明白,但这会丢掉文本的经典部分。
(三)被“洗脑”的主讲人
《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个个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他们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从而也赢得了收视率,很多主讲人都是从大学中选拔出来的优秀教授、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他们的表现力与口才极强。而观众看到的只是他们在荧幕上的滔滔不绝,并不在意主讲者们到底有多少水平,也不去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这就大大降低了文学作品的价值。
《百家讲坛》的每位主讲者都是以同一个模式的讲话语言和表现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他们专挑观众喜欢的片段加以描述,制造悬念,制造高潮,把学术的严谨性、真实性抛诸脑后,一味追求市场竞争力、收视率,易中天等人就是推广这种方式的始作俑者。与传统经典文化中难懂的古文相比,主讲人诙谐、幽默、活泼生动的语言表达形式更吸引受众,但这样的语言表达阻碍了主讲者与受众的思维发展,达不到真正传播传统经典文化的目的。
(四)商品与传统经典文化的平衡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消费文化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中,大众传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被消费主义所改写。《百家讲坛》作为电视媒体的讲座栏目,它的大众化、娱乐化的改造过程,暗含了传媒消费的渐变过程,使其成为一种文化商品。商品化会导致文化含量的缺失,因此,找到商品与文化的平衡点也是电视媒体必须解决的问题。
文化是一种精神消费,人们消费的是文化的内涵,当文化的内涵由于各种原因消失时,“文化商品”的价值就不复存在,因而我们在强调文化商品的商品属性时,必须尊重其文化属性,这样的文化传播才能长久。从刘心武揭密秦可卿的风流史到王立群称刘邦双性恋,从帝王解密到历史人物传奇等,都是栏目的炒作。《百家讲坛》目前以营利为主,过度的商品化使得《百家讲坛》不再受到人们的喜爱,只有找准商品与文化急之间的平衡点,才能使该栏目走得更远[7]。
(一)传统经典文化的审美能力回归
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心理需要,提高收视率,《百家讲坛》在内容上从“以节目为中心”转变成了“以受众为中心”,然而他们忽略了这个节目的中心在于文化的内涵有多少,没有内涵只留华丽外表是没用的,因为受众收看电视节目会产生各种心理状态,如期待心理、认知心理和逆反心理等[6],当观众认同节目时就对节目产生兴趣,会通过节目满足自身的需求。《百家讲坛》以主讲人的知名度与学术品味为主要宣传手段,在解读和分析古代帝王、悬命疑案中,一味迎合受众,使文本偏离了原本的初衷,失去了原本的价值,降低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它从一档精彩的节目变成一档快餐节目。笔者认为,随着受众对文化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电视媒介应主动承担起提升观众品味的责任,要以高品位、高质量的经典文化替代低级趣味的低俗文化,让人们的审美能力得到回归。
(二)传统经典文化与电视媒介融合走向大众
传统经典文化从书本搬上荧幕,是媒介与文学的融合,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这一电视媒介的表现形式,历时不过12年,便让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走向了大众化。这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它被迫要按照大众的需求进行转型。
传统经典文化与电视媒介的融合首先是对传统经典文化仅用于书面传播的反叛,电视媒介确立了直观感极强的艺术思维模式。其次是让无声的传统经典文化从语言表达、语言修饰及叙事策略运用等方面构建了一种新的影像美学。同时,在电视市场运行中,也走出了不同于传统纸媒传播的运作模式,将视野延伸到传播更为广阔、更为直观的电视市场。《百家讲坛》最初的设想就是构建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其受众群体最初是定位于中上层知识分子,俗称“媒体知识分子”。但现实和理想并不完全相同,没过多久,《百家讲坛》就遇到了瓶颈,收视率接近零的现实让制片人彻底反思,最终偏向于大众喜好,找到节目生存之路。但是,这也意味着传统经典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妥协。
(三)经典文化与电视体制的平衡点
目前,许多类似《百家讲坛》的节目如学术性、教育性、科学性节目的收视率都不及娱乐性节目,而电视台又以收视率、实行“末位淘汰制”来决定节目的好与差,这种通过数据来描述观众的视听偏好,致使一些有益的节目流失。《百家讲坛》栏目也面临着这样的压力,栏目组为了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及精神需求,仅仅能提供给受众的就是一个故事,一个精彩的情节,至于文本内涵,早已不复存在。因此,机制也是制约电视经典文化传播的一个不利因素,应该调整,找到他们的平衡点,使经典文化得到有效传播。
在节目多频化、专业化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电视评价的体制?在目前看来,没有收视率、没有趣味性、娱乐性的专业教育、科学、文化类的节目对人们的影响是长远的,在短期内难以用评价机制来正确评价它,我们不能将所有的电视频道都纳入商业化运作模式,而要从长远考虑它对人们的影响,把它纳入专业化的公共频道内,以节目内涵作为核心才是明智之举,让节目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为人们提供更多服务,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及知识文化水平。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指出,“电视并不太有利于思维的表达”,“电视是一种极少有独立自主性的交流工具”,在电视领域,那些戴着光环的专家、学者只是受操纵的“木偶而已”[8]。传统经典文化与媒介的融合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减少不利因素对电视的冲击,充分利用好媒介传播的特点做好节目,使文化得到真正的传播。
[1]《百家讲坛》栏目信息[EB/DO]2009-12-20
[2]张晓峰.解构电视――电视传播学新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37.
[3]马靖培.“故事化”带来的成功——从 《百家讲坛》《走近科学》迅速“火爆”中得到的启示[J].媒体观察,2006(10).
[4]陈晓青.浅析百家讲坛对受众心理的把握[J].海峡科学,2007(9).
[5]万卫.谈《百家讲坛》节目定位[J].电视研究,2006(9).
[6]石长顺.电视传播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4.
[7]徐晓立,秦志希.论消费语境下新闻传媒变异//新闻与传播评论2005年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
[8]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J902
A
1673-1999(2012)02-0145-02
罗燕(1982-),女,吉首大学(湖南吉首 416000)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