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英 秦洁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且随着病情的发展,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神经细胞发生严重的病理改变,摧残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给患者的经济和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1]。甘精胰岛素作为重组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是临床血糖控制的常用药物[2]。我院就应用时间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10日到2012年5月9日期间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2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均在 7.0~13.9mmol/L,血压均未超过 160/100mmHg。同时排除肠胃吸收障碍性疾病者,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酗酒者以及妊娠、哺乳期女性等。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46~78,病程3~22年;治疗组患者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47~77岁,病程2~24年。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2.治疗方法:治疗组36例患者因服药时间不同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其中,治疗1组患者19例,于每晚10:30给予进口甘精胰岛素(来得时)皮下注射1次,初始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15IU,之后每隔2天进行1次剂量调整,每次追加2IU,至空腹血糖低于6.11~7mmol/L;治疗2组患者17例,于早上8点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用法、用量与治疗1组相同。对照组采用进口赖普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进行联合治疗。赖普胰岛素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每天3次,每次8~18U,分别于三餐前使用;诺和灵N则于每晚10~10:30皮下注射,每次8~14U。每天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各1次。抽查餐后血糖。治疗时间14天。
3.统计学方法: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单位以(±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血糖的变化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血糖的变化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血糖的变化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间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对照组 46 治疗前 9.57±2.26 14.17±1.81 10.22±1.3治疗后5.67 ±1.21 8.51 ±1.52 7.8 ±1.17治疗1组 19 治疗前 9.54±2.29 14.20±1.83 10.21±1.1治疗后 5.63 ±1.22 8.42 ±1.53 7.6 ±1.15治疗2组 17 治疗前 9.54±2.25 14.15±1.84 10.21±1.1治疗后5.64 ±1.23 8.43 ±1.56 7.7 ±1.17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十分复杂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一组慢性高血糖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烦渴、易饥、消瘦、疲乏无力等症状。
胰岛素是人体正常分泌的一种激素,可强效控制血糖。同时根据胰岛素起效快慢和作用维持时间,可分为短效、中效、长效胰岛素3类。赖普胰岛素为短效制剂,皮下注射后0.5~1小时即可起效,但持续一般不长,约2~4小时。诺和灵N为中效制剂,皮下注射1~2小时起效,作用可持续8~12小时。而且使用后有峰值易于产生夜间低血糖。目前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作为基础用药早已经受到国内外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甘精胰岛素(商品名:来得时)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长效胰岛素类药物。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组和治疗2组采用长效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基本相近,但长效胰岛素能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同时由于每天只需注射一次,比对照组每天三次注射的痛苦明显要少,患者易于接受,依从性好。甘精胰岛素更符合医疗经济学,能被患者接受。此外,对于特殊人群来说甘精胰岛素的使用时间需要引起注意。年龄大的患者一般选择上午注射效果较好,夜间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夜间多汗),且老年人由于肾及其他脏器功能减退,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可能逐渐减少。青壮年患者则晚上注射效果好,且用药方便。
1 汪敏,高方,薛耀明,等.两种强化方案对初发2型糖尿病血糖及血糖漂移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16):2468 -2470.
2 魏立民,任路平,宋光耀,等.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与预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757 -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