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风帆 黄爱红
(江苏省南京中医药大学 210046)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常侵犯身体多处关节及软骨,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根据它的临床表现应属于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
中医文献中有关痹证的论述相当丰富,早在《内经》中古人不仅提出了痹的病名,而且对其病因病机,辩证论治以及转归,预后等均做了详细的论述。《素问·痹论》还以整体观阐述了痹证与五脏的关系:“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这些均为后世医家从五脏治疗痹证提供了理论基础。”
《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知痹证乃风寒湿等外邪侵入人体,兼有素体禀赋不足、气血亏虚,合而为病。故而此病以正虚为本,邪气引动为标。
1.1 与肾的关系 RA患者大部分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年久病深导致。而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肝肾同源,共养筋骨,肾亏则水不能满,真气衰竭,三气之邪得以深凑,内舍于肾,“肾为寒水之径,寒湿之邪深袭入骨,痹阻经络,流注关节,筋骨失养,渐至筋挛骨松,关节变形不得曲伸”可见RA的发病与肾虚有关[1]。现代研究显示:RA 有一定的遗传倾向[2],并且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已出现了肾的固有损伤,在病情的发生过程中也呈进行性的改变,更加说明了RA与肾的紧密联系。因此在治疗上首先应补肾,即补益先天之本。
1.2 与脾胃的关系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脾胃亏虚,卫外不固,外邪易侵,气血生化乏源,无力驱邪外出,导致外邪积聚体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水液,如果脾不运化水湿,阳虚不能气化水湿,致使水液不能布散而停滞体内,就可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病理产物阻痹经络、关节,则出现关节肿痛等现象[3]。并且临床上常用以治疗RA的药物有一定的毒性,对胃肠有一定的刺激,故在临床用药之时更应注意顾护脾胃。脾健则无湿,无湿则无痰,无痰则少淤,脾胃健则五脏六腑具旺,气血充则筋脉关节得以濡润,四肢肌肉有所禀受。
综上所述,临床上治疗RA应以补益先后天之本为基础,再加以化痰散结,祛瘀通络等不同功效的药物。
RA分活动期和缓解期,活动期可分为气虚寒湿型与气虚湿热型,缓解期则主要表现为肝肾不足,痰淤阻络[4]。
2.1 活动期气虚寒湿的患者常表现为畏寒怕冷、关节肿胀僵硬或重着不举、疼痛持续不解、局部皮色不变,扪之不热,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滑等寒湿阻络之象。气虚湿热的患者常表现为低热缠绵、关节红肿灼热、重着疼痛,舌红、苔腻,脉弦滑数等湿热蕴结之象。同时这两个症候的病人都会表现有神疲乏力、气短汗出、面色少华、关节酸楚乏力、屈伸不利等气虚络阻的现象。这些症状皆与脾运不健,无力运化水谷,化湿升津有关。此时治疗上应重视健脾补气,配以散寒化湿或清热化湿之法。按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视邪以寒湿为主还是湿热为主进行治疗。寒湿为主者因其易耗伤脾阳,导致阳气并虚,治疗上以乌头汤,防己黄芪汤为基本方,加以藿香、佩兰、苍术、陈皮等温里化湿之药。湿热为主者因其易耗伤阴液,导致气阴两虚,治疗上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本方,加以山药、山茱萸、薏苡仁、土茯苓、泽兰、泽泻等气阴并补之药。
2.2 缓解期患者在原有基础上往往伴有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等肝肾不足或关节畸形、皮色紫暗瘀肿或伴小结节等痰瘀凝结之象。此时往往需要内补外攻,标本兼顾。补益肝肾,益气养血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的偏重又可加以分类。肝肾不足为主者以左归丸、右归丸为基本方,加以沙参,石斛,麦冬等养阴生津之品或黄芪,吴茱萸,高良姜,山药等补气温里之品。气血不足为主者以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等为基本方,加以杜仲,枸杞,鳖甲,菟丝子等补益药。治本的同时还应兼顾标,因此雷公藤,川草乌,独活,木瓜,伸筋草,路路通等祛风胜湿药也是必不可少的。
综上所述,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复杂,变化多端,但究其本质不外乎正气虚弱,邪气引动,肝肾不足,脾胃气虚。其治法各有千秋,但在辩证论治的指导下也总属标本兼顾,缓解其临床症状,防止其变化发展。临床上通过从先后天之本论治并结合其他症状复合选方用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还需广大临床医生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1]王小超,冯栋年.从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38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8):720-721.
[2]吴頡,张碧擎.类风湿关节炎从肾虚精亏论治初探[J].江苏中医药,2010,42(10):7-8.
[3]叶丽红,汪悦.浅谈脾与干燥综合征的关系[J].江苏中医药,2008,40(4):70 -71.
[4]陈湘君.扶正法为主辨治类风湿关节炎[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5(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