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2-08-15 00:44:17杜丽岩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理论专业

杜丽岩

(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

1 实践教学法应用中的突出问题

1.1 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科学规划

目前一些院校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仍是流于形式,实践教学只是理论课中的一个环节,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没有对实践案例的精心挑选,更没有对如何进一步展开实践教学的思考和规划,理论课时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严重失衡。有的院校将实践环节统一放在理论讲授之后,待到学生实践时理论知识已基本遗忘,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1]。还有一些任课教师没有对实践教学给予高度重视,要么怕麻烦,要么不知道如何着手,对实践教学应付了事,草草收场。

1.2 缺乏对任课教师的实践经验要求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操作性很强,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这样才能把问题讲深讲透,真正指导好学生。但目前绝大多数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来自于高校的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他们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却没有在企业工作过的经验,对于单纯的理论教学尚能应对,但对于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就显得力不从心了,难免与企业实际脱节,使实践教学难以得到有效开展[2]。

1.3 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普遍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这主要因为教师授课主要围绕现行的教材,而教材从组织编写到发行使用本身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有些教师为了备课方便不愿采用新教材,老教材、老案例一讲就是十几年,这样讲授出的理论已远远跟不上市场变化。而学生从学习专业知识到就业至少还需要两年的时间,所以学生毕业后会发现自己所学的理论跟市场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本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还需经过企业的“二次培训”才可以上岗,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热情[3]。因此,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必须要及时更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1.4 缺乏对营销实践课程的整合

课程是教学的基础单元要素,开设哪些课程,课程与课程之间如何衔接,直接关系到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现在有些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设置并不合理,开课顺序也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学习起来糊涂,教师讲授起来也为难。有些联系紧密且能使用实践教学方法的课程由于开课学期不同,只能独立设置实践环节,这样同一知识点重复练习,而有的实践任务却没时间开展,大大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5 缺乏对实践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

目前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于很多院校的专业教师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效果测评体系[4]。由于没有什么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学生往往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应付处理,教师也无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效果作出准确客观评价。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2 完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2.1 优化和完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规划

目前,许多高校的市场营销教学的整体教学规划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有些课程比较陈旧,新课由于缺乏专业教师而无法设置,实践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都不很清楚。所以,高校应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在实践中理解营销专业知识并逐步掌握营销人员所需的各方面的技能。要明确实践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明确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扎实开展对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保证实践教学的课时和效果,灵活掌握实践教学的开设时间,随着理论知识的讲解随时开展实践教学,巩固理论知识,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2 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

为了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实战性,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校在聘任专业教师时应优先考虑聘用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对于现有市场营销专职教师的再培养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历深造、学术交流和理论培训,还可定期选派教师去相关的工商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鼓励教师利用假期等业余时间在企业兼职,增加实践经验,完善知识结构,适应实践教学的要求,打造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双师型”专职教学队伍。同时,高校还可聘请优秀的企业营销经理兼任实习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实践教学队伍。

2.3 灵活更新授课内容

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才能适应市场对于营销人才的需求。所以市场营销的专业教师应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系统全面地设计实践教学的方案、教材、案例、模拟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实习和实验教学等。尤其是在实战型实践教学指导书的编写方面,应通过企业现场调研或企业课题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与企事业单位的市场营销现状,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教师编写,以改变现有教材脱离实际、缺乏特色的弊病。

2.4 整合营销实践课程及授课方式

目前部分院校对实践教学课程缺乏合理的安排,随意开课、课与课衔接不畅成为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负责人应该以实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研究确定各门课程与最终目标的对应关系,使课程设置与讲授有利于学生接触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实际和企业市场营销实际,构建综合化、应用化、实践化新型课程体系,使授课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应用实践素质的提高[5]。市场营销专业能开展实践教学的营销课程很多,如《市场营销学》、《营销策划》、《市场调研》、《广告策划》、《推销技巧》、《商务谈判》等。如果每门课程单独开展实践教学会造成课时的浪费和某一知识的重复实践。在联系紧密的且开课学期相同的课程之间建立联合模式,共同开设实践课,由所有任课教师组成实践表现考核小组,对学生的表现共同打分,这样既整合了课程,又节约了课时,还帮助学生明确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

2.5 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效果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实践效果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是综合衡量每个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对学生的考核中,可以考虑采取复合式考试的方式,而不是以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方式。考核方式可以包括笔试,通常由专业基础知识(目的是督促学生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案例分析(目的在于评判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部分构成;口试,对学生平时的回答问题、讨论时的应变能力和实践时的沟通能力等表现进行评判,作为口试成绩评定的内容;实践技能的测试,比如对学生做市场调研时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表现,模拟推销谈判时的应变能力、产品定位准度、说服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展现,营销策划时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和实践表现等都可以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总之,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要复合化,不能只考核学生某一方面知识掌握的好坏,还要对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3 结 论

实践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在参与营销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去发现、分析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在系统掌握营销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缩短与用人单位人才要求的差距,尽快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可以说,实践教学开展得如何,决定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当前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用好实践教学方法,完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规划,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随着市场变化及时更新授课内容,整合营销实践课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发展急需的系统掌握营销专业理论与营销实务操作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1]范伟.市场营销类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与体会[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S1):70-72.

[2]袁久和,刘继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误区与构建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7):14-15.

[3]王瑶.关于市场营销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职教论坛,2010(26):72-74.

[4]胡凯,王晓东.市场营销专业体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158-160.

[5]姚秀丽.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9):262-263.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理论专业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