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念
美剧作为当代最典型的文化艺术样式之一,将社会文化内涵融于故事之中,铭刻着现代社会心理,极具大众性、流行性与消费性。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美剧不断超越地域、种族、文化的限制广为传播,成为全球媒介文化的一道炫目景观。近年来,美剧在中国的火爆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各类媒体的相关报道,高度繁荣的美剧网络社区,众多的音像制品、出版物等等,都充分显示出美剧的独特魅力与影响力。截至2012年9月5日,以“美剧”为关键词在百度中进行搜索,可获得36,800,000个网页数据,以“美剧论坛”为关键词来进行搜索,可以获得5,270,000个网页数据。百度指数显示出了美剧的用户关注度与媒体关注度也呈现出不断攀升的态势。当美剧漂洋过海,切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众的认知与判断时,从跨文化的视域来探讨美剧在中国传播的历程、美剧文本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美剧在中国的传播效果,具有深远意义。
美剧在中国的传播受到社会变迁、技术进步、文化风潮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结合社会历史语境,通过回顾不同年代美剧在中国的传播特点及其发展轨迹,来解读“美剧热”现象。
1980年5月,中国观众第一次接触到了美国电视剧——中央电视台引进的科幻片《大西洋底来的人》。该片讲述了奇异的海底生物学习有关人类的知识,并帮助人类探索海洋秘密的故事。这部剧集初次登陆荧屏,就引发了收视热潮。剧中人物的衣着装扮、行为做派,一度成为时尚青年的标志。同年10月,《加里森敢死队》播出。这部二十六集的美剧在播放了十六集之后,因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而遭遇停播。然而,剧中人物的形象早已流行开来,引发街头巷尾的热议。实际上,这两部剧制作水平一般,其故事模式也仅仅是“惩恶扬善”的循环,在美国本土播出反响平平,然而它们却占据了那个时代中国观众的记忆。这种现象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中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人们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打量世界。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美国文化产品开始进入中国。美剧紧张刺激的情节,新奇的人物造型,作为一种文化想象迎合着社会的潮流。此时的美剧,对中国电视工作者来说也同样是新生事物。当时中国的电视剧处于开创阶段,题材单一,制作简单,生产出来的剧集无法满足观众需要,美剧的引进填补了演播时段,也为人们提供了学习的参照物。
90年代更多类型的美剧被引入中国。随着《成长的烦恼》、《火星叔叔马丁》、《超人》、《霹雳神侠》、《豪门恩怨》、《神探亨特》的播出,观众们进一步感受到美剧的魅力。在这些剧集中,影响较大的是1992年上海电视台播出的《成长的烦恼》。这部以美国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让中国观众第一次认识了情境喜剧,体验着“三分钟一小笑,五分钟一大笑”的美式幽默,也直接“催生”了我国的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此时,中国大陆观众收看美剧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电视台引进。由于国家广电总局对境外电视剧引进和审批的种种限制,在电视台播出的美剧仍然为数不多。90年代中期后,除了电视台播出外,美剧依托新的传播途径,在有限的受众群体中“隐秘”流行起来:一方面DVD播放设备开始普及,这使得一部分观众通过观看碟片,接触到部分美剧如《老友记》、《人人都爱雷蒙德》、《辛菲尔德》等;另一方面,广东省部分沿海地区的观众,以体制外的方式能收看到香港无线明珠台播出的部分美剧。这种区域性的收视,也培养了小部分忠实的美剧观众。
新世纪以来,中央电视台相继引进了《兄弟连》(2003年)、《绝望的主妇》(2005年)、《人人都爱雷蒙德》(2007年)等热门美剧,然而电视播出效果却并不理想。除了与安排播出时段较晚有关,更重要的是与美剧的受众群体相关。据2012年9月1日百度指数显示,关注美剧的主要是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年龄在20-29岁的学生群体。这些喜爱美剧的年轻受众不再以电视作为主要收视途径,更多倾向选择便捷、时间自主、资源丰富的互联网观看形式。国内美剧社区之一——謦灵风软美剧论坛的注册会员数达到519354人,发帖数5196025(截至2012年9月5日)。一部刚在美国本土播放完毕的美剧,经网友自发组成的国内字幕翻译制作小组的翻译,在24小时内即可在该网站免费下载。网络传播的自主性、即时性、多样性和互动性,极大程度消解了现实的各种边界,使中国观众可以毫无语言障碍地欣赏最新剧集,这对美剧的勃兴起到了重要作用。网络传播的自主性、即时性、多样性和互动性,极大程度消解了现实的各种边界,也影响了美剧在华的收视渠道,美剧热呈现网络狂欢的景象。
回溯过去,从1980年第一部美剧在中国的播出,迄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其在中国的传播受众扩大、渠道多元、影响愈广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剧自身的跨文化核心竞争力。那么,美剧的形式趣味与社会观念是如何接合?我们将分析美剧的文本特征,破解叙事的结构性意义,发掘蕴藉其中的宏观文化内涵。
人类的传播行为是围绕着“意义”而进行的复杂的符号互动过程①,文本是跨文化符号互动的平台和意义交流的依托。文本要想获得异域受众的普遍接受,其呈现的信息和符号必须符合特定大众经验、记忆模式及认知标准。美剧的文本特质与叙事技巧,使其跨越文化的巨大鸿沟,建构了一个又一个世俗神话,让分属不同文化的观众都能在其中投入本土的信仰、情感与意义。
美剧尽管题材丰富、包罗万象,从医疗剧、科幻剧、犯罪剧到冒险剧、奇想剧等,但基本采用了“神话/传奇”的原型叙事模式,其中蕴含着英雄、战争、灾难、命运等经典母题。神话是被特定文化群体认可并且流传下来的故事体系,反映了共同的价值观,是一种集体愿望的达成,“关乎着某些集体性、共同性的经验和恐惧,是对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心理性解释和想象性超越”②。美剧作为现代性的世俗神话,不再以民族起源、人与自然环境为展示对象,转而表现世俗生活中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反映后工业社会、现代文明中人类的心理状态,将现实社会种种的矛盾以熟悉的二元对立的模式呈现出来。如:生与死、善与恶、爱与恨、和谐与冲突、理智与情感、社会需要与个人欲望等等。《绝望的主妇》中产阶级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及焦虑与困惑的情感,反映出女性发展所面临的社会掣肘。《英雄》则突出表现了科学和理性之间的对立关系,传递出人们对现代科学无从理解、无可预知、遑论驾驭的恐惧。在美剧中,人是历史进程中的浮标,在对与错之间无奈的徘徊挣扎,人物总是具有性格的复杂性,难以用简单的善恶作为道德判断标准。这实质上是对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状态进行发掘探索,思考个人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带来的自我身份认同危机。但美剧在再现矛盾的同时,往往又运用个人英雄主义和想象的形式化解,以一种虚幻的方式填补现实心灵的匮乏,也由此书写了神话。
美剧的文本从叙事结构特征来看,一般分为系列剧(series)和连续剧(serials)两大类。系列剧中主要人物相同,每集故事相对独立完整,结构稳定;连续剧中虽然主人公相同,但是剧情连贯。近年来系列剧与连续剧的分野变得模糊起来,出现了以混合叙事结构为特点的混合美剧形态。这类剧有整体的故事主线,通过加强故事跨度来维系故事的连续,阻抗结局的出现,在具体单集里采取一集一个故事的策略,形成暂时的叙事终结。以《迷失》为例,贯穿始终的主线是一群荒岛余生的幸存者艰难生存并努力回归社会的过程,每集又有分线索,依照“动荡—危机—解决”的模式设置悬念,整个故事起伏跌宕、错落有致,又始终保持着叙事的流畅,剧中人物在一个个故事中也逐步被观众所熟知,从而吸引观众锁定剧集。这种嵌套式结构模式,即一个大故事套着若干个小故事群,既具独立性又有连续性,适合在叙事链上不断生产、延续、扩展,逐渐成为美剧的主流。
作为全球跨文化传播的范本,美剧调用多种文化元素,建构想象的共同体和历史记忆。这固然缘于美国移民国家的社会结构,也是美剧占领国际市场的需求使然。美剧采取文化产品的混杂(hybidization)策略,一方面采取“去文化”(deculturalization)的策略,对于任何造成跨文化理解障碍、或者不适合现代影视表现的元素,如特定历史、地理、族裔等,都去除或淡化处理;另一方面采取“再文化”(reculturalization)的策略,在文本中加入某一特定文化的元素,以适应当地观众的接受③。以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为例,剧中四位主角,其中两位是移民,分别出身于印度裔和犹太裔,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必然产生碰撞,制造出夸张爆笑的桥段。然而剧集却并不突出矛盾,而是着重展现友情、爱情,人类共有的情感。中国文化符号在美剧中也时有运用,主角们热衷学中文,喜食中餐,观众们经常看见他们拿着筷子,在为吃宫保鸡丁、蚝油炒虾还是饺子而争吵,这些都被中国观众津津乐道。灵活创新的混杂策略发掘文化的似与不似之处,对多种文化元素混用、拼贴,造就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模糊了文化的界限,从而充满了叙事的张力,召唤融合了不同的观众群体,具有全球的竞争力。
美剧强化视听效果,讲求瞬间移情即时消费,影像奇观是其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纷繁快速的画面剪辑、剧烈激荡的音乐音效,漂亮娴熟的转场,纵横开阖的时空结构,不断创造出新的审美法则。其一,采取崭新的时空表现形式,运用闪前、闪回、重复的手法改变物理时间顺序,打造富有弹性的心理时空。如《迷失》中讲述现在时空的故事,会穿插过去时空,追溯人物前史;还常运用闪前,展现主人公的幻觉奇想,从而完成对人物精神的塑造。其二,大幅度的时空跳跃,交织着历史与现实,增强了故事的复杂性。《24小时》的时间逻辑,就是一种全场式的同时性意识,采用接近于画中画拼贴的立体形式,强调了诸多进程的相关性。其三,讲求光影的设计与奇观场景的营造。在美剧中,可以看到各种堪比电影大片的非日常性的奇观,如《CSI》系列惊悚悬疑的犯罪现场,《绯闻女孩》中心醉神迷的都市繁华,《越狱》中阴影深重的牢狱等。奇观化的叙事使文本具有透明性与观赏性,刺激观众的想象力和智力,带来强烈的震惊体验。
美剧运用大众容易辨认的象征符号系统,对客观社会现实进行了神话般的重构,形成了巨大的竞争优势,成为不容忽视的文化建构力量。那么,美剧在中国是怎样被受众接受和解读的?跨文化背景下美剧的受众又是如何达成意义的分享与身份的认同呢?“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之所以接触媒介文本,是有其特定的需求动机的。受众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其自身的各种需求,从这一研究视角出发我们得以发现美剧引起广大中国观众文化与情感共振的受众接受心理机制。
在跨文化传播中,经济能力、技术水平、文化背景直接关系到受众获取媒介资源的能力。“国际化的本土精英更容易接近国际节目,从中吸纳世界经济知识”,“收看外国节目需要不同的文化资本,收视群体多集中于中上层,经济资本决定人们与科技接近的程度。获得优先消费全球化媒介的优势”④。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剧的收视群体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主要以都市白领与大学生为主。他们文化层次较高,经济水平也相对较高,英语语言能力较强,能够熟练网络资源⑤。剧集中的生活模式、时尚观念与他们达成了契合,产生了旨趣共鸣。美国的生活方式、直白的情感交流、轻松的小资情调、诙谐幽默的话语等,无不满足了受众对异域文化、全球化、现代性的多重想象。观众在消费影像的同时,幻想性的选择了其中某种符号化的生活方式,达成现实生活中未能实现的生活愿景,宣泄内心的隐秘冲动。
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自我生命内涵与外部世界的体验感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人际关系的日渐疏远,个体期望与现实生活悖离,人们开始在网络空间寻求归属感与认同感。美剧的网络热传,正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回应。美剧的受众藉由网络的开放性与互动性,在虚拟空间弥合着现实沟通之间的阻碍。虽然美剧受众的收视行为是处于彼此分离状态的,但是竞相繁荣的美剧论坛,为受众提供了交流互动的意见平台。他们参与讨论剧情,交流对人物角色的看法,预测剧情走向,发布最新动态等。从选择观看到交流互动,受众在影像消费的过程中,也投射着对其他受众的想象与定位。随着网络收视行为的不断深入,受众在强化自我意识的同时,更体验着作为群体一员的归属感,继而借“美剧迷”这一亚文化群体的身份,建构了自我的身份认同。
美剧受众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日韩剧在文化上更接近中国文化,但是受众普遍认为美剧更富真实性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剧的主题是从多元文化的冲突与妥协中提炼出来的,推崇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的价值取向,注重展现人性中的真善美,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意义的普世价值。美剧通过“挖掘出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揭示属于人性真谛的冲突,然后以一种具有文化特征的表现手法对其进行装饰,使之得以从一个文化到另一个文化不胫而走⑦。”无论是《24小时》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反思、《越狱》表现出的人性光辉和牺牲精神、《新闻编辑室》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考量、《CSI》打击犯罪行为彰显正义,抑或《绯闻女孩》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都让观众在娱乐与审美中,思考着生命尊严,拷问着人性善恶。由此,美剧“融入了日常经纬和体验,发挥着一种温和的效力”⑧,跨过了文化的鸿沟,超越了政治的差异,兼容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实现“多重视域”的融合与普世价值的达成。
综上所述,美剧热中折射出的社会变迁轨迹,可被看作时代前行的某种标志,显示着开放境界的从容可爱。对美剧传播文本以及受众心理的解读,有益于改进和完善我国的电视剧乃至新的电视节目形态。显然,通过考察美剧热在中国的传播,我们得以窥见跨文化传播的奥秘,对面临开拓国际市场难题的中国电视剧行业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注释:
① Critical Readings:Media and Audiences Virginia Nightingale[C],Karen Ross.Open University,2003:52.
② 郝建:《类型电影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6页.
③ 汪琪、叶月瑜:《文化产品的混杂与全球化》[C],《传播与社会学刊》2007年,第3期,第178-180页.
④ 单波、石义彬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⑤ 文卫华、王圆:《从美剧的流行看中国观众对外来节目的接收——美剧的中国观众调查》[C].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版,第275页.
⑥ 同上.
⑦ 〔美〕罗伯特麦基著,周铁东译:《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⑧ 〔美〕劳拉·斯·福德蒙著,林鹤译:《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