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心”的隐喻的认知分析

2012-08-15 00:42:55刘珊珊
文教资料 2012年19期
关键词:隐喻经验事物

刘珊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 100089)

1.引言

人类对于隐喻的研究始于两千多年以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将隐喻定义为将属于某一事物的名称来指另一事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Lakoff&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具体来说就是以事物的相似性为基础,通过人类在某一领域中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这一理论涉及“来源域”,即人们用以解释说明的经验领域;“目的域”,即被解释与说明的经验领域;以及两个域之间的映射,即两种不同领域的相似性的对比。该理论指出,在人们构建隐喻的过程中,除了作为修饰语言以外,也会通过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来进行解释说明,即通过具体的为人所熟知的事物或经验来描述那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事物或经验。例如:心如刀割可以用来形容某种伤心欲绝的感受,这种感受在表面上很难观察到,于是“刀割”就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那种痛苦的滋味。

“心”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古称心、肝、脾、肺、肾为人体五脏,心则为五脏之首。心脏处于人体的中心位置,是人体生命系统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部分。中国古人曾把心看做是人的思维器官,认为它能控制人的思绪、情感、意志、情性和灵魂,因此赋予了它丰富的含义,使其涵盖了人的整个精神世界。但由于对“心”的认知无法通过直接观察或接触来获取,于是汉语中关于“心”的隐喻大量而丰富。

本文对日常汉语中关于心的隐喻进行分类总结,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逐类分析,旨在揭示汉语隐喻的认知内涵。

2.“心”的实体隐喻

Lakoff&Johnson曾将隐喻划分为三大类:空间隐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这其中的实体隐喻是指我们通过外在的具象的事物来理解和认识内在的抽象的事物。如铁石心肠,就是用铁和石者类坚硬的物体来形容人的心肠很硬。通常来讲,实体物质大体可分为三类:固态、液态、气态,那么也就有相应的三类关于心的实体隐喻。下面我们一一进行分析总结。作为固态的实物会具有动静状态、软硬程度、存在状态、好坏属性、重量、温度、颜色、数量等特质。因此,关于“心”的实体隐喻就会有:动心、心碎、无心、好心、掉以轻心、热心、丹心、三心二意等表达方式。此外,“心”也会被比喻为液体,如:心潮涌动、心血来潮等。另外,在汉语中,气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有大气、元气、气色、运气等说法。因此,“心”也会被喻为气,如:心气很高。

3.“心”的空间隐喻

顾名思义,所谓空间隐喻就是将抽象的物质比喻为我们所熟知的空间。一般来讲,实际意义上的空间可分为三种维度:三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一维空间。因此,关于“心”的空间隐喻也可以相应地分为这三种情况。先来看最常见的三维空间隐喻:在三维空间中存在着长、宽、高的概念,在这类隐喻中,容器是最普遍存在的喻体。容器都有内外之分,同时容器还可以用于填充,因此就产生了心房、内心、心中等说法。再来看二维空间的隐喻,所谓二维空间是指一个平面,所以相关的“心”的隐喻就有如:心胸宽广、心田、一片丹心等说法。最后是一维空间的相关隐喻,如:横下一条心、心细如发等。

此外,在空间隐喻中还有一类关于心的方位隐喻,所谓方位隐喻,就是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来做喻体,如心是高低图示:心比天高,把心态放低;心是上下图示:放心,上心;心是方向:改变心意等。

4.“心”与人体器官的组合隐喻

中国古人认为心与人体的所有器官紧密联系,人通过五感所体验到的感受都会汇集到心中,因此产生了一批隐喻是将心与其他人体器官组合在一起形成组合隐喻来表达更加复杂的意思。例如“心”与眼及视觉组合的隐喻:心明眼亮、一颗红心、黑心;“心”与听觉组合的隐喻:心声、心曲;“心”与嗅觉组合所形成的隐喻:芳心;“心”与味觉组合形成的隐喻:苦心经营、心酸、甜心等;“心”与触觉组合形成的隐喻:心痒难耐、心痛如绞、心如刀割等。另外,心还可以与其他人体内脏组合,形成隐喻,如:心肝、心肠、呕心沥血、心惊胆战、心腹、心胸等。这类隐喻通过使用两个来源域来进一步丰富语言的内涵。

5.与社会经验相关的“心”的隐喻

根据体验哲学的理论,隐喻形成的原因在于人类试图通过已知的、具体的经验来说明和解释那些未知的或是抽象的经验。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最直接的经验来自于社会生活。因此,有很多关于心的隐喻源自于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例如与生产劳动经验相关的隐喻:心田、心地、用心耕耘、操心、担心、揪心、挂心等;与天气变化相关的隐喻:春心、心月、寒心等;与植物相关的隐喻:心花怒放、心苗、花心等;与动物相关隐喻:心猿意马、狼心狗肺等;与水相关的隐喻:心如止水、心海等;与火相关的隐喻:心急火燎、心急如焚等;与日常生活用品相关的隐喻:心秤、心镜、心囊等;与住所相关的隐喻:心门、心坎等;与道路相关的隐喻:心路历程、心回意转等;与礼教律法相关的隐喻:心宗、心法、忠心、私心、良心、祸心等;与军事战争相关的隐喻:杀心、攻心、夺心、守心等;与经济生活相关的隐喻:费心、省心、亏心、收买人心等;与宗教信仰相关的隐喻:心佛、戒心等;

6.结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发展规律密切相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的Lakoff&Johnson等认知语言学家从身体经验的角度解释隐喻意义的产生与发展,为研究语言开辟了一个划时代的方向,促使传统语言学向认知方向发展,证实了人类认识世界是依靠概念系统,因而概念隐喻反映着人类的认知基础,从而证实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具有普遍性。而人类的认知活动植根于日常的身体经验,因此隐喻的产生也是源自于人类的身体社会文化生活经验。

本文对汉语中关于“心”的隐喻按照其来源域与构成方式进行了分类研究,从中可以看出,在汉语中,“心”这一概念会被隐喻为实体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空间概念(包括三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一维空间,还包括方位概念),同时,由于心在中国古人眼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又会与人体的其它器官组合形成含义更加复杂的隐喻表达,另外很多关于“心”的隐喻是源自于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的。由此概念隐喻理论与体验哲学理论在汉语领域又一次得到了验证。这一研究能够极大地启发我们的思维,同时也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们应该继续从具体语境出发,根据语言所提供的各种线索,从不同的视角加以分析,从而理解和阐释隐喻的认知意义构建。

[1]Denhan,A.E.Metaphor and Moral Experienc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Fauconnier,G.Mappings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Gibbs,R.Embodied Experie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M].Brain and Language,2003,84:1-5.

[4]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5]Lakoff,G.&Johnson,M.Metaphor We Live b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Lakoff.G.1987.Women,fireand dangerousthing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8]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7-15.

[9]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2003(12).

[10]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和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

[11]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

[12]束定芳.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外国语,1996(2).

[1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隐喻经验事物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党课参考(2021年20期)2021-11-04 09:39:46
美好的事物
文苑(2020年8期)2020-11-22 08:18:12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隐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党课参考(2018年20期)2018-11-09 08:52:36
奇妙事物用心看
快乐语文(2017年12期)2017-05-09 22:07:40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22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