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悠
(吉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当今中国,对于当代诗歌,特别是2O世纪9O年代及以后的诗歌,“没味”、“看不懂”成为读者的主要评价,读者有意无意拒绝了诗歌。诗歌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出现了生存危机①。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诗人、读者及批评家们都在哀叹:当代诗歌越来越远离大众,诗歌已经衰落了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诗歌具有悠久的传统,有着辉煌的历史。今天诗歌所遇到的困境不能不令人深思,成为一个难题。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我们能够得到部分答案。
诗歌,从字面看,就是和吟唱、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也如此,在世界各地,诗歌都是最早的文学形态,都以口头传播和强烈的音乐性为特点。毋庸置疑,这是由诗歌的传播特点所决定的。
广义的语言,起源很早,与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步的,因而,广义的文学、诗歌也是与人类社会同步产生的。因为语言、文学、诗歌可以依托于(群体性的)人本身而存在,而文字的产生与发展极度依赖于书写工具,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相当程度才可能提供的条件,相比前者,它迟了一大步。
因此,一种文学(文艺)形态,只有适合于(群体性的)人的身体本身作为媒介来传播,才可能熬过没有书写(记录)媒介的那段史前史,从而通过人的口耳、肢体相传,顺利流传下来。这就可以解释这样一个现象:世界各地最早的文学形态,多是诗歌;世界各地最早的文艺形态,多是舞蹈、音乐。
那么,为什么诗歌要如此紧密地与音乐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在纯粹依赖记忆和口耳相传的传播语境下,音乐的这种形态更有利于传播。动物对于声音的记忆要强于对抽象符号的记忆,人也是如此。至今,人类依然为了简化对文本的记诵而编写各种口诀、歌诀、歌谣。
可以说,朗朗上口、富于音乐性、易于发声,这是口传文本得以存续的基础特征。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认为:诗歌是适于口头记诵与传播的,配合音乐或者具有音乐性(有韵律节奏、朗朗上口)的,以形象、意象塑造为创作特色的文学样式(文学体裁)。
诗歌的传播特色是在它的起源与发展中形成的,那么诗歌的传播有何特点呢?受众研究是传播学的重点之一,从受众这个角度来考察诗歌的传播理所当然。媒介的话语权是指媒介在对受众产生传播效果的潜在的现实影响力。作为一种媒介,诗歌在其昌盛的年代,于各种文体中是享有充分话语权的。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③这并非夸大的说法,春秋战国时期,《诗经》经常被人们在交际场合吟诵,借以表达心志、抒发情感。《国语》记载,晋文公重耳流亡到秦国时,受到秦穆公接见,秦穆公与重耳依次吟诵了《诗经》里的《采菽》、《黍苗》、《小宛》、《沔水》、《六月》等篇目,以此来交流沟通。概况如下:
吟诵者 所用《诗经》篇目 诗篇的内容 借以表达的意思秦穆公 《采菽》 天子会见诸侯 将对方当做诸侯对待,支持对方回晋国主政重耳 《黍苗》 赞美秦襄公帮助周王室的歌颂秦君,表达谢意,并进一步功业 希望获得帮助秦穆公 《小宛》 士大夫在乱局中追思先贤,愿意像秦国先君那样为时局而忧国忧民,希望匡扶社稷 努力,愿意帮助重耳回晋国重耳 《沔水》 为祸乱担心,为时局不稳而为晋国祸乱而感伤担忧,希望尽忧虑 快回国主政秦穆公 《六月》 赞美对猃狁出兵,为征伐胜愿意出兵相助,并祝福重耳兵事利而祝贺庆功 顺利,主政成功
汉代设乐府,从民间收集诗歌。到了唐代,且不言“李杜文章在”,就说白居易,唐宣宗就诗赞之曰:“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可见当时的民众对诗歌的热情。宋代更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④的盛况。
现代的中国,诗歌也曾一度繁荣。徐志摩、闻一多、林徽因、戴望舒、卞之琳、余光中、郑愁予、舒婷、顾城、海子,都是有着相当知名度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也广为流传。
可以说,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诗歌作为一种媒介从来都不缺少话语权。那么当代的诗歌为什么失去了话语权呢?从传播学的受众角度来考察,媒介使用成本提高是当代诗歌遭受冷遇的重要原因。
古代自不必说,那时生产力低下、书写材料相对昂贵,诗歌的传播特征使其具备媒介成本优势。现代诗歌的繁荣期,西学东渐,在文学领域,追求爱情自由是常见的创作内容,利于诗歌创作,文学文本的传播渠道不多,相对而言诗歌的媒介成本还是较低。在网络时代来临之前情况也类似,文学文本的传播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文学刊物,还有大众综合性刊物的赏析与转载,作为主要文体的诗歌,在传播上有坚强后盾。
当代传媒发展速度惊人,传媒竞争已经从“内容为王”转向“(受众的)关注为王”,受众的选择极其丰富,以至于“选择”本身就成为高昂成本。易于传播、便于传播、引人注目、有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文本取得媒介话语权的重要因素。
从传播渠道方面来说,在这种传播语境下,小说、戏剧、散文都日益网络化、通俗化,唯有诗歌,还蜷曲在传统文学刊物的老地方,使得受众难以接触。
从传播的“编码-解码”环节来说,当代诗歌逐渐丢失传统诗歌的音乐性,抛弃了格律与韵律,佶屈聱牙,形制散乱,诵读记忆都不便;而且内容逐渐丢失“诗意”,无厘头与不知所云的创作大量出现,解读成本增加,审美愉悦减少。
可以说,从传播受众的角度分析,传统意义上的当代诗歌已失去了媒介话语权,淡出了大众的关注。
流行歌曲是一个当代词汇,如果我们将其用于过去,就会有一个有趣的发现:诗歌的历史,相当程度上就是一部流行歌曲的历史。诗、骚、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可以“歌之咏之”的歌词。
将目光转向现当代,现代的流行歌曲歌词,不乏具有诗味的精品,比之死气沉沉的当代“严肃诗歌”,更有诗的味道。相关的论述已有很多,例子也很多,恕不复赘言。从文学文本角度来分析,流行歌曲的歌词是具备诗歌资格的。
那么从传播方面来分析,流行歌曲在传播上是否继承了以往诗歌的优良传统呢?答案是肯定的。流行歌曲具备相当的媒介话语权,从流行歌曲蓬勃发展的现状就可以看出来。“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辉煌,今天的优秀作词人也能拥有。古代藏身于勾栏瓦肆、与歌女相依共生的词人如柳永者,不正类似今天与流行歌手互相依存的词作者吗?
黄沾、林夕、罗大佑、李宗盛、方文山、易家扬等,这些今天被称作“金牌词作人”的优秀歌词作者,他们是真正的当代诗人。因为,他们拥有受众,拥有媒介渠道,拥有话语权,他们的作品继承了古代诗歌的许多优良传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个时代的很多“严肃诗歌”已经消失了,而这样的歌曲传唱至今,妇孺皆知,而且将传唱很久。同样的道理,很多今天发表在诗刊的所谓诗歌,本来已经少有读者,难以流传下去是可以想见的命运。而今天的很多流行歌曲,还将传唱很久。
能够唱的诗,与读起来都不太顺口的诗;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诗,与读者寥寥的诗,会更加长寿,这是一个不需辩驳的问题。
注释:
①施琴.传播与当代诗歌[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②卢雄飞.20世纪美国诗歌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启示[J].外国文学研究,2007,(6).
③《论语》季世篇16.
④(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M].是说柳永的词作在民间有巨大影响力,读者甚众。
[1]陶媛媛.“中国当代诗歌现状研讨会”评说诗歌困境[J].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1,(4).
[2]胡语方.从文学的功能看文学的源起[J].青海社会科学,1999,(1).
[3]肖细白,赵松元.“诗性塌陷”与当代诗词的文化处境[J].中国文学研究,2010,(2).
[4]卢雄飞.20世纪美国诗歌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启示[J].外国文学研究,2007,(6).
[5]郜元宝.离开诗[J].当代作家评论,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