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备考策略

2012-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2年18期
关键词:开放性试题新课程

周 梅

(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江苏 句容 212400)

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多有开放性试题出现,这也成为高考命题的趋势之一,这样的题型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要求较高,往往是学生失分较多之处。那么一线教师该如何应对开放性试题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怎样进行历史开放性试题的教学研究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阐述。

一、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开放性试题对考查学生思维的多向度具有重要作用,在回答开放性问题的时候,要求考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分析和回答问题,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变单向思维、定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将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等多种方法并用。对特定的试题而言,有的可以从积极方面评价、消极方面评价,也可以两者结合进行评价。

开放性试题在答案设置方面体现了多元化,从近年来试题答案上看,答案多元不唯一是高考历史试题一直不变的追求,当然这也是开放性试题的一个重要标志。设置了多元答案,不必拘泥于单一的、固定的答案,考生不必拘泥于一个思路,所答内容也不必与答案完全一致,给了考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二、学生在开放性试题方面的答题特点

开放性试题是新课程标准之下的一种新的评价方式,由于开放性试题可能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因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拓展和想象的空间,对于学生的能力评价方面更为全面和具体。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可让考生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发表各自的见解。开放性试题的这一特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试题“众口一词”“千人一面”的僵化模式,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然而,在实际的阅卷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地方,很多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对开放性试题的作答存在严重问题:有的同学“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的同学“答非所问”,更有甚者看到难题甚至放弃作答。经过对一些同学考试结束后的实地调查访问,我发现很多人对开放性试题的总体印象是“一头雾水”或总体感觉是“心有千言万语,手却无所适从”。

三、开放性试题的现实意义

《课程标准》在阐述新课程基本理念时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开放性试题既全面检测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又兼有选拔功能,因而在当今的评估体制下,其导向性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新课程理念能否在教学中加以贯彻,开放性试题的教学和学生答题结果具有重要的说服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开放性试题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是引导课程改革顺利推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开放性试题的备考策略

1.加强历史基础知识的巩固。

夯实基础知识,实现模块链接,历史学科的考试侧重于对能力和素养的考查,不掌握丰富的学科基础知识,不充分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学科能力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作答开放性试题更是如此。这就给日常教学以很大启示:培养学生解答开放性试题,前提是夯实基础知识,实现历史学科模块之间的链接,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养成综合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力、思维品质、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等,但不管是“能力”还是“情感态度”,它们的形成都建立在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之上,很难想象,一个学生对历史人物不熟悉、对历史事实不通晓、对历史概念不理解,他还能做到“以史为鉴”,还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还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或价值观”。当然,我们强调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并不是提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

比如对这道开放性试题:我国每年的 “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从6月3日开始,请你回答,为什么从这一天开始,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系?吸食毒品成为当今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吸毒对青少年、对社会有何危害?为支持“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的开展,请你针对青少年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在回答这样的一道开放性的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对历史上的林则徐禁烟运动有明确的认识,对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事件的历史意义要有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畅谈吸毒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对社会稳定也会造成危害。

2.知识交叉渗透,提升思维能力。

高考开放性试题,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日益凸显,学生具备历史思维能力,对开放性试题的作答来说至关重要。高中政治学科的哲学模块,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原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与复习备考中,教师应该把握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结合与联系,提高综合能力和知识的横向联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使学生在回答这些开放性试题时更得心应手,真正体现新课程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

比如有这样一道开放性试题:近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迁。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以下两个问题,任选其一回答(分值相同,多答不加分):①材料一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劳动力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试从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劳动力构成的角度,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怎样推动上述变化的?②材料二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

这要求学生或选择分析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及成因或选择阐释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和成因及调整对策,无论哪种选择,都需运用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来回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提供的历史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点上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的创新精神。作答时,要求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但也不能随心所欲,而要结合教材寻找知识的落脚点,找准分析问题的角度,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但是也要注意答案的条理性、开放性和逻辑性。

3.历史教学需要点面渗透。

历史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史实陈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新课程已经全面推行的情况下,仍然有不少老师的历史教学还停留在史实陈述的层面上,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补充一些历史材料,适当地讲一些历史故事,做到点面渗透,点面结合,就也是新课程教学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历史开放性试题所体现的特点,对历史教师应该有一些触动。仅仅站在对学生高考负责的角度,教学也到了要改变的时候了。如果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看,就需要我们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试题:1940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政府的统治垮台。在总结失败的教训时,国民党内有人说:“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了。”蒋介石在退守台湾后曾发出感慨:“此次失败,并非被‘共匪’打倒的,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自己。”请你结合史实谈谈国民党输给共产党的原因。

纵观国民党在执政时期的所作所为,消极抗日,不得人心,发动内战,逆历史潮流而进,残暴镇压学生和爱国人士的请愿、示威、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再加上经济萧条,苛捐杂税却多如牛毛,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政府,人民会选择吗?它最终被历史的巨浪吞没是必然的。反观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顾全大局,主动团结国民党一致抗日,并最终领导人民取得了胜利。坚决走群众路线,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了人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人民,人民当然会选择它,国民党失民心失天下,最终只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一些历史故事,做到点面渗透,点面结合,对于学生理解历史的发展必然趋势也是很有裨益的。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的深入,开放性试题日益受到青睐和广泛关注。多年来,各省市加强了对开放性试题的研究,无论是在试题的开放度上,还是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都不断推陈出新,每年都有各式各样的开放性试题如繁花般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们需要立足课堂,夯实基础,多角度激活学生思维,在引导历史课程改革顺利推行方面做出贡献。

[1] 雷新勇,周群.从基于标准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视角审视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研究,2009,(1).

[2] 张雨强,冯翠典.开放题编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第四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开放性试题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