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二十年中国女性文学乡村题材的缺失及其对策

2012-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2年4期
关键词:题材文学农村

方 娜

(新疆师范大学 文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20年间,中国女性文学有了较快的发展。女性创作群体规模日益扩大,作品数量不断增多,不免为之欣慰。英国作家和理论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曾说:“对于妇女而言,看到空荡荡的书架,我想,这些困难势必更加难以克服,首先,甚至到19世纪初,她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也办不到,更不必说要一间安静、隔音的房间。”①在中国,女性文学创作长期处于贫弱的状态,尤其在古代,女作家寥寥无几。因此,近二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纵观近二十年的女性文学作品,题材基本局限于城市,乡村题材严重缺乏,题材缺失问题关系到当下女性文学创作的发展,不容忽视。

一、城市题材异军突起及其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市场化和城市化急剧演进,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文学逐渐超越乡土文学,成为中国文坛的重心。女作家们大多身居城市,有着对城市文化、城市女性诉求的强烈愿望,正如王安忆所说:“女人在这个天地里,原先为土地所不屑的能力却得到了认可和发挥,自然给女人的太薄,她只有到了再造的自然里才能施展。”②城市使女性再生,城市使女性有了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因而她们能够以她们的独特体验记录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说城市化加剧是女性文学城市题材突起的最明显的原因,那么还有一个相对隐含的原因便是女性作家创作心理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一)在心理上放逐于世俗。虽然说“五四”时期的冰心、庐隐及其后的丁玲和新时期的张洁与张抗抗都表达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有着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城市女性忧患意识,但是女性作家关注描写世俗生活似乎更为擅长。张爱玲、苏青及当下的池莉、王安忆等都是描写城市世俗人生的好手。池莉的小说《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题目本身就标示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作品中燕华等几个普通的武汉姑娘,感性地享受着城市的日常生活,将满足自我的世俗欲望、追求此岸人生的感官享受当做生活的最大意义。再如王安忆的《长恨歌》、《米尼》,没有跌宕起伏的革命热潮,有的只是游离于政治之外饮食男女的人生底子,看透了瞬息繁华后的安然自得。在她看来城市生活的底蕴就在这千千万万市民的世俗生活之中。(二)对中产阶级怀旧梦的营造。“90年代的中国都市悄然涌动着一种浓重的怀旧情调”。③在瞬息万变的城市社会,一切都变得太快,以至于现实的一切还未细细品尝就从手中溜走,过往的生活反而变得更加清晰。富足的物质生活使人们的精神变得极度空虚,人们渴望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于是优雅、休闲、精致的艺术文化氛围就成了城市人的精神安慰。比如张欣的小说以女性细腻、清新、略带感伤的笔调描述着精品屋、咖啡馆、沙龙式的聚会,以及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优雅的品位情调、较高的才情素养的都市白领丽人们的“中产阶级”生活,无疑是张欣心理上对城市中产阶级生活的眷恋。(三)对消费主义的崇尚。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社会把一幅极具魅惑力的图景推到国人面前,激起人们对物质金钱前所未有的追求。知识分子从以往的道德体系中挣脱出来,摆脱以往的清高,拥抱物质世界。女作家们更以商业化城市浸沐多年的经验和对时尚的敏锐嗅觉,利用大众传媒,开辟自己的文学空间。比如卫慧、棉棉、安妮宝贝等沉溺在欲望骚动的酒吧、名牌荟萃的商厦、奢华气派的酒店,以及对世界品牌的消费与炫耀之中。女作家们在商潮的冲击下开始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以适应和迎合市场的需求,将关注的重心都放在了城市日常生活上,她们公开承认金钱的巨大价值,肯定物质生活的合理性。(四)女性文学城市题材的突起助了一臂之力,即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是女性文学的重要消费群体。这些女性多为在校女大学生和公司白领。这部分人聚集在城市,享受着城市生活带来的新鲜,也承受着城市生活带来的各种压力。这些压力需要排遣,而城市题材的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城市生活或多或少都与她们的现实生活有相似之处,容易达到共鸣,排遣压力。因而从侧面促生了女性文学城市题材的突起。

然而“突起”的反义词为“凹陷”。一种事物的突起总是以另一种事物为参照的。我们说起城市题材便会想到另一个词语,即乡村题材。女性文学中城市题材的突起便说明乡村题材的凹陷。说得更为通俗一点,就是近二十年来女性文学中乡村题材缺乏。

二、乡村题材严重缺失及其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文学成为重心,这就意味着乡土文学与人们日渐疏远。女性作家大多身居城市,把目光过多地投向城市,视野狭窄,与乡土中国渐渐疏离。

封建中国的传统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确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它将女性定位为男性的附属品和私有财产,“三从四德”成为对妇女行为的基本要求。封建思想的压迫使得妇女完全服从于男性,她们被剥夺了表达自己思想、按自己意志行事的权力,限制了女性的活动范围,规定了女性的行为尺度,对女性来说无异于沉重的精神枷锁。几千年封建男权宗法观念的余毒使得中国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长期处于 “男尊女卑”的阴影笼罩之下。近二十年来,城市化速度加快,但是,环顾中华大地,城市化并未覆盖整个中国土地,大量女性仍然滞留在农村。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农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上都不能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商品大潮、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农民生存更加艰难,农村女性随时都有被物化、被商品化的可能。当城市女性已能潇洒得不谈爱情的时候,很多农村女性却连自由恋爱的权利都不曾完全获得;当城市女性已经开始追求性解放的时候,还有很多农村女性却处于被剥削被奴役的性出卖状态;当城市女性能够拥有自己的房间随心所欲不被干扰时,很多农村女性却在为最基本的权利而苦苦挣扎、流血流泪。女性解放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变女性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所以女性意识觉醒的重心、女性文学关注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和农村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上。

近年来,一些女作家写了一些较好的反映农村女性生活的作品,如王安忆的《姊妹们》,铁凝的《小黄米的故事》,方方的《奔跑的火光》,等等,但是,相对于男性作家对农村生活的关注,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单薄得可怜。比起女性文学中的城市题材,乡村题材创作更是屈指可数。客观上,农村女性由于受教育程度所限,没有机会或者说没有能力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大胆说出来,但不能因此认为她们没有想法,把她们归为失声的群体。具有言说能力和机会的女作家应当走出城市题材的狭小空间,将乡村题材纳入创作的视野。

三、对策

面对近二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乡村题材缺乏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文学是一个大家庭,文学题材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家庭的和谐。文学题材的缺失,势必会影响文学这个大家庭的和谐,对于文学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对于女性文学乡村题材的缺失,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女性文学的创作群体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下,作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肩负起文学创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认清文学的真正价值所在。那些一味迎合市场需求、品味低俗的文学作品终将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出人们的视野,只有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其次,女性乡村文学题材的缺失,并不是要刻意压制城市题材,二者应该均衡发展,二者的发展要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近十年的农村相比十年前的农村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的实施,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农村女性的生存状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近十年来,随着男性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女性逐渐成为农村生产的主力军,她们走出家门,自觉参与农村建设,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自主策略,并逐渐意识到自己社会角色的转变,在情感体验上更注重自我。较之十年前农村女性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女性文学创作群体在捕捉乡村题材时应充分了解乡村的现状,不要把对农村的认知停留在以往固有的观念之中。同样,对于城市题材的捕捉也应与时俱进。

最后,作为当下与文学作品传播关系密切的大众传媒,应当加强对消费群体的正确引导,引导读者多读有意义、有价值、品味高雅的文学作品。对于一些品味低俗的城市题材作品,不应过分注重商业利益而肆意传播。

中国女性文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每走了一段路后我们都需要认真回顾与反思,这样才能够发现哪一步踩得不扎实,脚印很浅。唯有即时发现问题,并努力探索解决的办法,才会使中国女性文学健康地发展。

注释:

①[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王还译.一间自己的屋子.三联书店,1989:2.

②王安忆.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91.

③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107.

[1]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

[3][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王还译.一间自己的屋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王安忆.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5]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6]甄砚.中国农村妇女状况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题材文学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我们需要文学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我与文学三十年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