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荻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我们将《诗经》中的摹声重言词分为以下几类,并分别进行探讨。
1.《大雅·绵》:捄之陾陾—铲土声。
度之薨薨—填土声。
筑之登登—捣土声。
削屡冯冯—括土墙声。
2.《周颂·良耜》:获之挃挃—收割作物的声音。
积之栗栗—堆积作物的声音。
3.《小雅·斯干》:约之阁阁—捆时的咯咯声。
椓之橐橐—夯土声。
4.《小雅·伐木》:伐木丁丁—刀斧砍树的声音。
伐木许许—伐木时众人共同用力的呼声。
5.《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伐木声。
6.《豳风·七日》:凿冰冲冲—凿冰声。
按《诗经》创作的先后顺序划分后,发现早期的模拟劳动声音的词,在形式上多以“动词+之+重言”的形式出现,而这些重言词也是通过模拟当时劳动时的声音而进行具体表义所产生的摹声重言。到了《诗经》后期,模拟声音的形式有所具体化,即将“之”的含义具体化,如:“伐木丁丁”,用具体的名词“木”代替了代词“之”,使文意表达得更清楚、明了。同时,这些模拟劳动声音的重言词在认为是摹声重言的确定上,基本没有什么异议。
1.《大雅·卷阿》:翙翙其羽—鸟飞羽毛声。(还是众多貌。)
2.《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鹿叫的声音。
3.《小雅·车攻》:萧萧马鸣—马鸣叫声。
4.《小雅·鸿雁》:哀鸣嗷嗷—雁哀鸣声。
5.《小雅·伐木》:鸟鸣嘤嘤—鸟和鸣声。
6.《小雅·小牟》:鸣蜩嘒嘒—蝉鸣声。
7.《小雅·出车》:仓庚喈喈—鸟鸣声。
8.《周南·葛覃》:其鸣喈喈—黄鸟相和的叫声。
9.《郑风·风雨》:鸡鸣喈喈—鸡鸣声。
鸡鸣胶胶(通嘐嘐)—鸡鸣声。
10.《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雁相和的鸣声。
11.《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虫鸣声。(还是描述草虫的态貌)
12.《小雅·鸿雁》:肃肃其羽—鸟拍动翅膀的声音。(还是整齐貌)
《唐风·鸨羽》:肃肃鸨羽—鸟拍动翅膀的声音。(还是整齐貌)
13.《小雅·桑扈》:交交桑扈—鸟叫声。(还是“小小的样子”)
《秦风·黄鸟》:交交黄鸟—鸟叫声。(还是“小小的样子”。)
14.《齐风·鸡鸣》:虫飞薨薨—虫群飞声。(还是众多貌。)
15.《豳风·鸱鴞》:予维音哓哓—因恐惧而发出的叫声。(还是恐惧的样子。)
16.《卫风·硕人》:鳣鲔发发—鱼尾摆动声。(还是盛貌。)
17.《周南·关雎》:关关雎鸠—水鸟相和的叫声。(还是和谐貌。)
关于一些模拟鸟兽鸣叫声的重言,历来在确定是否为摹声重言的问题上都有不同看法。主要集中在有“鸣”字和无“鸣”字在表示鸟兽声音的判定上。按《诗经》创作顺序来看,早期表示鸟兽鸣叫声的形式多是“名词+鸣+重言”。《小雅》中出现的次数尤为多。大雅中表示模拟鸟叫声的例子只有一例,但此例从举例中可看出在判定上仍有异议:“翙翙”《毛传》认为是形容羽毛的众多貌,《诗集传》认为表示鸟飞羽毛声,而《诗经词典》中认为是鸟飞声。这里我赞成《毛传》的观点。同时,还有其他无“鸣”字后接重言词,在重言词义上都有歧义。 如:《秦风·黄鸟》中的“交交”,《毛传》解释为“小貌”,《诗集传》解释为“飞而往来之貌”,而《诗经词典》为“鸟鸣声”。本文仍是赞同《毛传》观点。我认为把“交”看做是“小”的通假,即为“小小”,能更好地表达文义。因此,本文将所有没有“鸣”字为标志结构下的重言都不划分为摹声重言。
以鼓声、佩玉声为例进行讨论:
1.《周颂·执竞》:钟鼓喤喤(同“锽锽”)—钟鼓声。
《周颂·有瞽》:喤喤厥声(同“锽锽”)—鼓声。
《小雅·斯干》:其泣喤喤—哭声。—(还是形容哭声洪亮。)
2.《小雅·灵台》:橐鼓逢逢—鼓声。
《小雅·伐木》:坎坎鼓我—鼓声、击鼓声。
《小雅·鼓钟》:钟鼓将将(同“锵锵”)—象声词。
《商颂·那》:奏鼓简简—鼓声。(还是形容鼓声和大。)
3.《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钟声。
4.《小雅·采芑》:伐鼓渊渊,振鼓阗阗—皆鼓声。(还是鼓声有节奏的样子。)
《鲁颂·有駜》:鼓咽咽(同“渊渊”)——鼓声,(还是鼓声有节奏的样子。)
5.《周颂·执竞》:磬筦将将(同“锵锵”)——象声词,乐器声。
关于一些模拟鼓声、佩玉声的重言,形式都是具体名词(钟鼓、磬筦等),后接摹声重言,或是“具体名词+“声”+重言”,而有歧义的一些重言词,形式与前两种结构略有区别,都是以“动词+名词+摹声重言”的结构,如:《商颂·那》中“奏鼓简简”,“奏”为动词,后接具体名词“鼓”,重言“简简”在《诗经词典》中认为是鼓声,《尔雅》、《毛传》中“简简”译为“大也”,《诗集传》为“和大也”。这里我认同后者,“简简”应表示形容鼓声很大的意思,而不是模拟鼓声。类似的还有“渊渊”、“咽咽”、“阗阗”,都是名词“鼓”前面有动词“伐”或者“振”等,“渊渊”在《毛传》和《诗集传》中都认为是鼓声,《诗经词典》解释为鼓声有节奏的样子,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摹声词,我同意《诗经词典》中对这一词的解释。“咽咽”与之义同。“阗阗”在《诗集传》和《诗经词典》中均解释为鼓声,我认为欠妥。与前面“渊渊”的形式是相对的,词性也应相同,为形容词。同时,“阗”在《说文解字》中意思是“盛也”。因此,“阗阗”可以理解为形容鼓声很大的样子。还有,《小雅·斯干》中“其泣喤喤”也是这种结构,“泣”为动词,“其”指代人,为名词,只是名词、动词的顺序颠倒了,因此,“其泣喤喤”的“喤喤”应表示形容哭声很洪亮。所以,得出结论就是在表示模拟鼓声、佩玉声的重言中,如果结构是“动词+名词+重言”的形式,一般不认为后面的重言为摹声重言。(其中,动词和名词的顺序可以颠倒。)
1.《小雅·蓼莪》:飘风发发—风疾吹声,(还是疾貌。)
飘风弗弗—风疾吹声(还是大风扬尘的样子。)
2.《小雅·车攻》:选徒嚣嚣—声也,(还是形容声音嘈杂。)
3.《郑风·风雨》:风雨凄凄—寒冷的样子。
风雨潇潇—暴疾貌,(还是风雨急骤之声。)
4.《邶风·终风》:虺虺其雷—暴若震雷之声,(还是雷将震未震貌。)
5.《卫风·硕人》:河水洋洋—水盛大的样子。
北流活活—水流声。(还是表示水流貌)
施罛濊濊—撒网入水声。
关于一些模拟自然风雨之声的重言,我认为很多都不是摹声词,而是形容词。他们的结构都是“名词+重言”。如:《小雅·蓼莪》中“南山烈烈,飘风发发”,“烈烈”为形容词,“发发”在《毛传》和《诗集传》中均解释为“疾貌”。 在《诗经词典》中解释为风疾吹声,为摹声词。这里我觉得按照《毛传》和《诗集传》的理解,把“发发”看做形容词,会更恰当。其他的都由此证,应把这些重言都理解为形容词,更符合文义及表达。但《卫风·硕人》中“施罛濊濊”的“濊濊”解释为“撒网入水声”,为摹声词,我觉得有道理可言。同时,“施罛濊濊”的结构也是“动词+名词+重言”,与其他例子的结构不同。因此,在《诗经》中结构为“名词+重言”,名词为自然风雨现象的词,后面的重言不应理解为摹声词,而为形容词。而“动词+名词+重言”的形式,其中,名词为自然风雨现象,重言可理解为摹声词,但是例子不多。
通过以上对《诗经》中摹声重言词的整理与判定,我们对摹声重言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诗经》重言的语音特点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
[3]向熹.诗经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4]邓春琴,李小云.叠音词和重叠式的区别.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
[5]孙冬妮.《诗经》叠字分析.襄樊学院学报,2003.
[6]李磊,王超.《诗经》叠音词探析.安徽文学,2009(8).
[7]张颖慧.《诗经》重言研究.兰州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