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造船理论综述

2012-08-15 00:47顿秀媛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稳性龙骨图纸

顿 贺 顿秀媛

(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063;2.武汉长江船舶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62)

勇敢、勤劳、智慧的华夏祖先,以先进的理念、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的数术(数学)首先传到尼罗河畔,进而传到欧洲。南齐时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结果比西方同时期的结果更精确。汉字传到了日本和朝鲜半岛。中国的纺织、冶炼技术、水稻种子及其载培技术,在秦汉时期传到了日本,使得日本从原始社会的绳文时代一步跨入到农耕社会的弥生时代。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一件衣服薄如蝉翼,重50g,收起来可装到一个火柴盒内,至今还不能百分之百仿造。湖北省隋州战国曾候乙墓出土的一件青铜器,至今还未能揭开当时是如何铸造之迷。已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越王勾践剑,至今不但精新如初,而且锋利无比。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这四大发明源于中国,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其实,在中国古代的造船方面,如便于操纵的平衡帆、可倒桅、明轮推进、橹、舭龙骨、水密舱壁、船尾舵、铁钉联接船体板材、指南针用于航海等,在世界上也出现最早,有的还传到国外。

中国很长时间用文言文,有时难懂,但语言精炼是其特点。我国古文献浩瀚如海,每个人也只能接触到“九牛之一毛”,即使如此,从“一毛”之中还是能看到一些蛛丝马迹。读释已看到的古代有关造船方面的理论论述的文献,至今仍然令人钦佩不已,这些论述,极其精炼,确切。

1 船舶设计方面的理论

汉代刘熙著的《释名》说:船“江南所名短而广安不倾危者也”[1],这里说的是增加船宽有利于稳性,它仍然是至今改善船舶稳性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讲到舵对船的航向稳定性作用原理时,是这样叙述的:“其尾曰柁,柁柁也,在后拕曳也,且言弼正船使顺流不使他戾也”[1]。这里实际讲的是舵的工作原理,是船舶操纵性的问题。

船舶重心过高,对稳性不利,因此,当稳性紧张时,人们往往想方设法降低重心高度来改善稳性,对此,古人也有论述。古代大龙舟上层建筑发达,长宽比为10:1,如何保证稳性呢?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说北宋都城开封金明池大龙舟“底上密排铸铁大银样如桌面大小者,压重庶不欹倒也”[2]。而古代战船,降低重心改善稳性的方法,《明史·兵志》有记载:“下实土石”[3]。

海船更怕水线以上受风面积过大,风压中心过高,对稳性不利,因此,船的上层建筑不能像内河船那么丰满,否则船舶稳性不够,导致船毁人亡。北宋宣和年间的神舟、客舟,被官方征用或改建后,增加了上层建筑,使受风面积过大,船工提出意见,北宋徐兢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载:“舟人极畏乔高”“以其拒风,不若仍旧为便”[4]。当然,当官的听不进船工的意见,只好采取“舟腹两旁缚大竹为囊以拒浪”“船的装载也以水不过竹囊为度”[4]的补救措施。这即是稳性的问题,也是改善稳性发明的一种方法,它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关于破舱稳性的问题,西汉刘向收录战国时期的资料汇编的《战国策》强调说:“乘舟漏不塞则舟沉矣,塞漏舟而轻”[5]。也就是说,船万一破舱进水,必须及时堵漏。否则就有沉船的危险。

船舶过度横倾,也会丧失稳性,甚至导致沉船,因此,船舶设计、使用时要注意船舶的浮态。在现代,货船装货时还多配有专门的理货员。据清代杨晨著《三国会要·舟师》引《魏略》载:“孙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因迴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6]。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国“草船借箭”。也可以说是重心调整改善稳性的一次生动的例证。

对船舶的浮性,古人也有论述。战国慎到所著《慎子》中说:“燕鼎之重乎千钧,乘于吴舟则可以济,所托者浮道也”[5],“济”就是渡。这里是说,不要看用青铜铸造的大鼎有千钧重,放在船上,依靠船具有的漂浮能力就能过河。又说:“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而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5],这是因为用了有浮力的船了。西汉刘安等著的《淮南子》说:古人“见窾木浮而知为舟”[5],“窾”是洞的意思,如果树洞朝上,因洞的存在,木材的本身自重更小,浮力与自重之比变大,多余的浮力就可装载了,这正是水面船舶浮性理论的基础。

关于流体力学也有短而精辟的论述。三国万震著《南州异物志》:“外儌人随舟大小,或作四帆,前后沓载之”“其四帆不正前向,皆使邪移相聚,以取风吹。风后者激而相射,亦并得风力,若急则随意减之。邪张相取风气,而无高危之虑,故行不避迅风激波,所以能疾”[7]。这里从空气流体力学角度通俗地分析了风对帆的联合作用。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讲舵时有:“舵为主帅”“故制舵障水,使不定向流舵板一转,一泓从之”“凡舵力所障水,相应及船头为止,其腹底之下,俨若一派急流,故船头不约而正,其机妙不可言”[8]。这里讲的是船的操纵性,船体、舵、水流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设计舵时,要注意舵的尺寸把握。《天工开物》在讲到船尾舵设计时强调:“凡舵尺寸,与船腹切齐。若长一寸,则遇浅之时,船腹已过,其梢尾使舵胶住,设狂风力劲,则寸木为难不可言。舵短一寸,则转运力怯,回头不捷”[8]。提醒人们,在对舵的尺寸及大小设计时要注意的事项。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航区,不同的航段,对船的结构和性能要求不同。据《新唐书·食货志》载:“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9],“江”指长江,“卞”指卞河,“河”指黄河,“渭”指渭河。在一千多年前,已经有了航区区分的认知,这是非常可贵的。反之,如果设计建造某航区、航段的船,必须注意航区对船的约束条件,古人那时已经作了提醒。

2 船舶建造工艺与结构的论述

明李昭祥著《龙江船厂志》对船舶建造工艺阐述是比较多的,例如船舶建造时:一弊船板薄,“夫板之厚薄,每船俱有定式,载在船书”。.二弊钉稀,“一尺三钉,原有成规,作头(工头)不能防闭小匠之窃取,至有不足,则用之必省,然畏查验,故钻孔虽密,入钉则疎,一经艌过无复可辩,此须责之艌作(负责油艌的工匠),毋得互相容隐,犯者一体处治。又乘未艌时,随意检阅,庶可革其一二尔”[10]。明何汝滨著《兵录》的书中所列的都是当时军用海船,强度、钉距要求更高:“其底板每一尺用五钉,钉时将盐卤沾过,钉下即能吃板”(11),龙骨后的(板)“四块之上,每尺四钉”[11]。他指出:“交锋对垒,惟恃船力”“船力为先,万万不容草率者也,但造船之弊实甚多,如造时,有私减梁头阔数以图侵匿物料者,有板薄钉稀或搀用旧料者,其大小修有复将旧板刨削新鲜粉饰灰油以掩人目者”[11]。

对木船,艌缝技术更为重要,《龙江船厂志》说:“夫造船之工,唯油艌为最要。油艌不固,虽板厚木坚,水一入而朽随之矣。然油艌欲固,又在灰麻如法。舂灰者心须宽,力须猛。心不宽则入油太骤而不纯,力不猛则不得成胎,少弛即败弃矣。撕麻须细”。除制作艌料工序必须到位,油灰的桐油,石灰的比例也很重要,指出:“油漆丰啬,亦各有宜。油不啬则木不受而多皱;漆不丰则不泽;瓦灰入油少则未久而剥落”[10]。即使是虚稍等水上部分,也不能马虎,“而不知艌而不覆,则一经振动,灰皆脱落,水即入之,安得不朽。此既先朽,彼亦安能独固耶”[10]。对捻缝工艺谈得再具体不过了。

《兵录》对造船材料、施工工艺也有多处文字叙述。例如,福船的舵的记载:“舵二门,用稠木为杆,围二尺八寸,长二丈八尺。舵叶板长一丈八尺,开扬五尺五寸,厚二寸”[11]。在讲到鸟船梁头结构和要求时:“使风面梁用樟木,长二丈,阔一尺八寸,厚一尺六寸。天棚收狭六尺,实阔一丈四尺”“各船梁头每二尺一道,下半樟木木片,不可接,上半松木,各厚二寸五分。梁头两边用千斤树二根,至大桅四株。梁至平人用龙骨杉木二株,自后襟门至前参(首龙骨)脚止,上圆下平,俱嵌在梁头,庶使船身牢固”[11]。该书还记述了防雨火篷索药的配方及制法:“制篷索药,每白矾十斤,皮硝五斤,栀子四斤,为末,入水五斗,熬三五沸,制在篷索上,以防雨火也”[11]。这样的工艺其它文献也有记述。

在结构具体细节上,文献也有一些记载。《兵录》讲到船底龙骨连接时“前后舟参(首尾龙骨)俱顿在中舟参(中龙骨)三尺之内,用松木砟方二尺”[11]这里讲的就是主龙骨与首尾龙骨的勾子同口结构。而龙骨板与龙骨翼板端部连接,龙骨“两边凿缝以受其板”。沙船除主龙骨板外,两旁需加龙骨翼板,其结构要求《兵录》也有记载。

《天工开物》对桅杆结构也有记述:“桅用端直杉木,长不足则接其表,铁箍逐寸包裹”[8]。

3 古代造船图纸

在个体经济的古代,诚然过去有师父传徒弟是“言传口授”,对于技术含量高的甚至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习惯,加上我们没能见到如同现代板本的船舶图纸,有可能认为古人造船是完全凭经验,没图纸,这显然带一定片面性。对于较复杂的大船、军船、官船,当初应该有图纸的。比如,官船的布置、造型、船价,都要让当官的点头才能建造。特别是给皇帝坐的船,要设计得皇帝满意才行,恐怕图纸还会几经修改。从多个文献看,其实在明代,船舶的设计、建造已经体现出标准化、系列化,出现统一的图纸应在情理之中,只是当时的图纸与我们熟悉的现代船舶的图纸有差异而已,不同时代,图纸的表现形式不同。

一条较复杂的船,涉及许多工种,这些工种,明代称为“作”,例如,负责木工的称“木作”,负责制帆的称“帆篷作”,负责绳索的称为“缆索作”等。没有图纸很难做到各工种之间的协调。

《南船记》[12]《龙江船厂志》基本绘出了预备大黄船的外观造型总部置图和全船结构图。《船政》上有平船,快船的图,我们可以看成是总布置和总装图。《船政》、《船书》、《南船记》、《龙江船厂志》列有详细材料表等。这些都是古代船舶图纸、设计资料的表现形式。

唐代曹王李皋设计建造车船时,就有过图纸。这从宋代文献可以得到证实。南宋大臣李纲在长沙建造车船,据《梁溪先生文集》载:李纲“余得唐嗣曹王皋遗制,创造战船数十艘,上下三层,挟以车轮鼓蹈而前”[13]。这里讲到的唐李皋的“遗制”,显然是李皋关于车船的图纸及资料,只是李纲得到后,造的车船更大而已。据宋代文献记载,宋官军打造车船,还得益于高宣,公元1130年,宋军“偶得一随军人,原是都水监白波辇运司黄河扫岸水手都料高宣者,献车船样”[7]。于是宋官军造八车、二十至二十三车大船,公元1131年,还建造了三十车大船。镇抚使程昌寓骄傲自大,兵败,杨么义军夺得车船,还俘获了高宣。《杨么事迹考证》:起义军“水寨得车船的样及都料手后”[7],仅两个月时间“水寨大小车楼船十余样,势益雄壮”[7],高宣又帮义军制造车船。把图纸也称为“样”,这种习惯在中国由来已久,“车船的样”应该就是车船的图纸和设计资料。

以上说明,在中国古代,船是有过设计图纸资料的。可惜对这方面目前了解很少。

4 古代船舶建造中试验的问题

南齐祖冲之不但精通天文、数学,还是机械设计的高手。据《南齐书·祖冲之》记载:“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14]“于乐游苑造水碓磨”。他成功地复原了三国的“木牛流马”,建造出了“水碓磨”。他“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南京东南)试之,日行百余里”[14]。这里不但记录了中国最早出现了轮桨推进的“千里船”,还记录了船舶下水后在新亭江进行过试航试验。

宋泾原副将张中彦降金后任彰德军节度使,正隆年间(1156~1160年),汴京(今开封)营建新宫,张中彦负责采运关中木材。他开六盘山水路可通汴梁,需在河上用一系列的船搭成浮桥。据《金史·张中彦》记载:“舟之始制,匠者未得其法,中彦手制小舟才寸许,不假胶漆而首尾自相勾带,谓之‘鼓子卯’,诸匠无不骇服,其智巧如此。浮梁巨舰毕功,将发旁郡民曳之就水”[15]。这种先作模型试验,待成功后再应用于实船的方法,至今仍然用到。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热心于工程设计,他“自制宫漏”,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是很高。“帝于内苑造龙船,委内宫供奉少监塔思不花监工。帝自制其样,船首尾长一百二十尺,广二十尺,前瓦帘棚,穿廊,两暖阁,龙身并殿宇用五彩金装,前有两爪”“自后宫至前宫山下海子内,往来游戏,行时,其龙首眼口爪尾皆动”[16]。按元尺,龙船船长达36.86m,宽6.14m。这个船不小,还要龙头、龙尾、龙眼、龙口、龙爪都能动起来,有较大难度。元顺帝亲自制龙船“样”,这个“样”也应是包括设计图纸和精致可行的小船模型。

1 汉,刘熙,释名,清,王先谦撰集,释名疏正补·释船第二十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第384页

2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邓之诚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185

3 二十五史,明史·兵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588

4 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M].宁波:宁波天一阁博物馆馆藏书籍,

5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第七百六十八·叙舟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 清,杨晨,三国会要·卷十七·舟师,北京:中华书局,1956:311

7 席龙飞.中国造船史,汉,万震,南州异物志[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90~91,148,149

8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舟车第九[M].杨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266,268~269

9 二十五史·新唐书·食货三,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302

10 明,李昭祥,龙江船厂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29,130

11 明,何汝滨,兵录·卷一,明万历三十四年(1605年)刊本

12 明,沈,南船记,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内部用书

13 王冠倬.中国古船图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12

14 二十五史,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三·祖冲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697

15 二十五史,金史·列传第十七·张中彦,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1225

16 二十五史,元史·本记第四十三·顺帝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186

猜你喜欢
稳性龙骨图纸
船舶稳性控制系统研究
架龙骨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看图纸
一种建筑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模具图纸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浅析船舶适度稳性校核检验及调整
识别真假龙骨
煅龙骨现代临床量效关系研究初探
箱型自升式平台破损后剩余稳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