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涛
(孝感学院 新技术学院 语言文学系,湖北 孝感 432000)
谚语(proverb)是人类各种语言中共同的一种语言形式,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谚语。它最能反映人类语言的丰富与共性,所以称之为语言的精华。它具有语言精练、韵味隽永、朗朗上口的特点,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一笔极为珍贵的财富,且具有丰富多彩的语言魅力和特有的文化内涵。作为各民族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均有自己丰富独特的谚语,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整体而言,虽然英语和汉语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历史文化特点,但是在谚语的形式上却有不少相同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总结了英汉谚语的形式美。
谚语是劳动人民总结生产经验、社会生活知识的艺术结晶。其最基本的特点是语言简明。在各种民间文学形式中,谚语是短小的,但是显示了丰富的内容与内涵。正如高尔基所说,谚语和警句总是短小的,但他们蕴含的智慧和知识是一本书也写不完的。它常常用几句话,甚至三个或四个字就可以总结出一条真理,阐述生命的意义或事物的本质规律。英汉谚语句式整齐、音节匀称、选词精练,它能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能形象生动地体现某种深刻寓意。劳动人民在长久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断对谚语进行加工和美化,形成了谚语的简明美。例如:
汉语谚语:见多识广。
教学助长。
家和万事兴。
失败是成功之母。
英语谚语:Nothing for nothing.(不劳无获。)
Waste not,want not.(俭则不匮。 )
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Like knows like.(英雄识英雄。)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英汉谚语句式整齐、音节匀称、选词精炼,它们能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能形象生动地体现某种深刻寓意。英语和汉语谚语常常使用词语少、结构简单的短句将丰富的内容用浓缩、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些短小精悍、利落干脆、节奏感强的短句体现了英汉民族的语言特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谚语是简洁的哲理诗,同时谚语的形象也是丰富饱满的。英汉谚语能够用艺术的语言表达深刻的、丰富的思想内容。英语和汉语谚语大多是通过口头语言这种文学形式传播的。英汉谚语具有民间文学的特性,接触他们的受众首先会联想起其所代表的来源于生活的形象性。所以说,英汉谚语不光有哲理性,还应该有丰富的形象性。英汉谚语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所使用的大多是比喻、夸张、对仗和拟人等),展现了其丰富多彩的形象美。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英汉谚语往往可以只用一句话,甚至几个单词描述出一个生动、准确的形象。
比喻的修辞手法又分为明喻和暗喻。明喻就是把比喻的事物(喻体)和被比喻的事物(本体)联系起来。这种比喻的形式明显,在英谚中,常用的比喻词有“like”、“as”、“as……as……”等。例如:
Time tries friends,as fire tries gold.(时间考验朋友,犹如烈火考验黄金。)
The first step is as good as half over.(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汉语谚语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如”、“似”等。例如:
隔行如隔山。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暗喻就是把被比喻的事物直接说成是比喻的事物。英语谚语中的暗喻不用比喻词,常用to be的形式把本体和喻体直接联系起来。其语气有时要比明喻更强些,因而形象更为突出。例如:
A good tongue is a good weapon.(能言善辩是一件精良的武器。)
Confidence is a plant of slow growth.(信任是一棵难长的树。)
在汉语谚语的暗喻中也常用比喻词“是”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例如:
眼是心灵的窗户。
行动是果实,言语是叶子。
夸张的修辞手法是指运用丰富的想象,以主观的眼光和故意言过其实的表现去渲染、铺饰客观事物。夸张不同于假话。假话是要使人信以为真,而夸张只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这些夸大其实的话能给人以启迪。例如:
A thousand years cannot repair a moment's loss of honour.(一失足成千古恨。)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人多力量大。)
汉语谚中包含夸张的有: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宰相肚里能撑船。
对仗的修辞手法是指把在概念、意义上相对的事物、行为、性质并列在一起,形成强烈对照,能使语言有力,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因此许多英、汉谚语都是对仗句,例如:
More haste,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 )
Short accounts make long friends.(债务还得早,朋友做得长。)
汉语中对仗的如: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富家一席酒,穷人半年粮。
拟人的修辞手法是指把没有生命的事物比拟作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特性、思想和活动,其作用在于深刻地描写事物,充分地抒发感情,给语气增添了生动感,并给作者留下生动有趣的真切印象。英语谚语中的拟人谚语有:
Lies have short legs.(谎言总是站不住脚的。)
Fortune knocks once at least at every man's gate.(幸运至少敲一次每个人的门。)
汉谚中的拟人谚语如: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大海不讥笑水滴,高山不嘲讽小石。
均衡美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语言艺术性的要求之一。英汉谚语从形式和结构上都体现出了均衡美。美学原理告诉我们,有两种形式的均衡美,即对称美和非对称美。汉语谚语大多体现出了对称的均衡美,大多数汉语谚语都运用排比句等整齐的句式,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人带来均衡的美感。英语谚语往往只有一个或两个词,为了使结构工整,英语谚语往往使用复合句等句式达到结构对称和对仗工整,这体现了其非对称均衡美。为了避免不均衡的句子结构和不明显的节奏,英语谚语经常使用定语从句后置等句式,使句子结构达到平衡。这些句式的使用不仅可以使语言简洁、节奏鲜明,更能加强谚语语意的表达。例如:
汉语谚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立志容易,做起艰难;志欲成事,须经考验。
英语谚语:While there's life,there's hope.(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 )
Live and learn.(活到老,学到老。 )
A snow year,a rich year.(瑞雪兆丰年。 )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都是词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各自语言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和文化瑰宝,体现了各民族的语言精髓。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语言形象生动、简洁洗练、韵味无穷;思想内容深刻;再加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他们具有鲜明的形式美。因此,了解和掌握好英汉谚语的形式美,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的语言特点,有利于更生动、更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能增进对语言与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增长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修养。
[1]钱冠连.美学语言学[M].海天出版社,1993.
[2]乌丙安.民间文学概论[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
[3]郁福敏.郭珊琏.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4]曾自立.英汉谚语概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程立,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词典.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