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昙
(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0)
高校辅导员工作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在体现出一些新的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工作需要一种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在处理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的时候,如何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技巧性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工作人员思考的重点。
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应用社会科学,强调以多学科、广角度作为其学科理论基础,以科学的指导方法、艺术的执行手段助人自助,其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发展有较强的支持和指导作用。
王思斌在其《社会工作概论》一书中指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一点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社会工作的宗旨在于激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们的生活并改善人们对社会产生的不适应行为,是一种专注于问题解决和方法的行为。
社会工作旨在强调以一种尊重人、相信人、平等对待人的态度,通过广泛运用各种社会环境资源,发挥人的潜能实现“助人自助”的最终目的。一般来看,社会工作的有三大直接方法是: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方面要“德育为先”,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严字当头”,落实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以人为本”,做好学生素质发展指导。应该说,高校辅导员对高校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工作在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指导下,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支持。然而,随着90后大学生的入校,高校学生在组织形式、思想意识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工作这门应用社会科学的很多工作方法对高校辅导员有着较高的指导意义。
社会工作要求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是运用专业的知识与技术,协助个人或家庭去适应生活环境,提高个人或家庭独立应付生活的能力。个案社会工作的本质是用一个人的力量去影响另一个人,去帮助另一个人改变态度,矫正行为,改善环境,帮助他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
“个人辅导”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方法。这一方法的实现要求辅导员对相关学生的基本情况较为了解,通过前期的评估摸底,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制订不同的发展计划。这一点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指导尤为重要。每个学生都在大学中都需要实现心智的全面成长、个案辅导。它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以一种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实现个人成长,另一方面有助于在帮助每一个个体中将外显的人格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去促进集体的进步。
现在的高校大学生更关注自我的成长,而由于辅导员精力的有限,往往对每个学生的全面成才有所忽略。尤其是心理问题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后进学生等。这部分学生急需“个案社会工作”理念的落实,这部分学生一般不善与人交流,较为封闭,辅导员如果可以以一种科学的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帮助学生深入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帮助学生改变对个人、对学习的态度,从而调整个人的行为,激发潜能,实现个人的全面进步,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应该说,个案辅导的思路与辅导员工作中长期强调的“分类指导”是吻合的,在个案辅导的过程中,深入将社会工作的“尊重人、相信人、平等的心态对待人”这样一种工作理念深入践行,付诸实践,无疑更进一步推进了该方法的执行效果。相信个案工作的接案、资料收集、问题诊断,以及工作计划、结案与评估的过程能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提供清晰的路径与程序,帮助辅导员指导每个学生的成长。
社会工作认为小组社会工作是在小组社会工作者的协调下或通过有目的的团体互动实现娱乐、教育、治疗目标,或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实现社会行为。强调人在情境中,通过小组活动过程或小组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小组中的个人在环境中获得教化,达到个人、小组环境的发展目标。这种工作方法对辅导员工作的指导意义就更为明显了。通过我们前期对我院08、09级本科生构成的90后群体调研发现,大学生在面对困扰的时候主动向辅导员寻求帮助的只有18.9%,而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朋辈之间的交流——选择自己身边的朋友,而这种交流的对象本身也是困难的集中点,所以对于问题的解决不会产生较好的沟通。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一种信任的氛围中倾吐困扰,而辅导员作为参与者引导性地将自己的观点渗透至谈话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辅导员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建立几个小组,小组工作按其类别可分为治疗小组、发展小组、学习技巧小组及社交小组等,包涵当前大学生面对的专业前途、感情处理、人际交往等主要困扰问题,让学生自愿选择参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深入透彻地进行小组交流,利用组员之间互动中的彼此角色分担、参与态度、行为的变化,以及过程中实现的情感支持、道德感化引导小组成员在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职业指导等目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结合当前学生的新特点,通过根据《中国青年报》在武汉大学开展的中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的调研报告显示,91.9%的学生配有手机或小灵通,近七成学生拥有电脑,“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靠电话、短信和QQ等方式。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小组社会工作方法的时候根据青年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大胆探索和创新新的载体和途径。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建立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QQ群,群主题可以针对团干部、班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党员等学生骨干层面,也可以是思想沙龙、学术交流等政治教育和学术探讨层面,让团员在更为轻松活泼的交流氛围里,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学生。我们也注意到在人人网上往往活跃着很多的沙龙、群组等,他们依托网络建立文化交流平台,围绕着某一课题举行专题讨论,成员们在平等的环境下积极发表意见,交流个人想法,影响范围日渐广泛,应时而动,应该是辅导员小组工作方法注意的问题。
社会工作中的社区社会工作,也叫社区工作,它以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发掘和利用社区内资源的方式,协助社区居民解决社区问题,提高他们的能力,以推动社区的发展。对象是作为整体的社区。该类方法的发挥在学生宿舍管理过程中已经逐渐应用。当今大学生往往采取学院集中住宿,相关学科的同年级学生住在一起,学校宿管中心采取整栋楼整体管理的方法。而宿舍作为大学生尤为重要的活动区域,通过对公寓的科学管理对实现学生的教化目的有较为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中经常采用综合性的活动方式,这是一种内容广泛、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工作方式,加以引申,我们将宿舍管理的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宿舍活动来实现,以教育性和预防性为主,解决宿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引进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式,在学生各公寓建立社工站,运用社区工作理论,充分利用学生社区资源,包括勤工助学岗位的设定、心理资讯中心的介入、宿舍管理的制度建设等实现对宿舍社区的管理,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反馈和建议学校相关决策机构改变政策,保证学生安全,促进大学教育的顺利实施。
高校辅导员在密切关注工作对象的同时,要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广泛利用丰富的学校资源。在助人自助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更应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忽视了对学生本人、学生家庭、学生生活的社区,以及社会环境的关注,就容易使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路不清、方法不当,引起受助方的排斥。因此,高校辅导员工作应把学生个人、家庭、生活社区,以及学校和社会连接起来,通过社会互动模式,兼容并蓄,从全面的、整合的观点关心学生个人及环境变化的交互影响,合理利用社会工作方法,科学对待社会工作,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
[1] 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戚攻,邓新民.网络社会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 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4] 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 常昌富选编.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8.
[7] 范明林.社会工作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8] 艾鸿.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与思考[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9] 张书明.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事务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