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菜汤》看屠格涅夫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

2012-08-15 00:42仲丽萍
文教资料 2012年33期
关键词:屠格涅夫农妇寡妇

仲丽萍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地主对农奴穷凶极恶地压榨和奴役,农民暴动越加频繁,农奴制和沙皇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国内开始出现以十二月党人为代表的有组织的起义,对外又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利,可谓内忧外患,久已潜伏的社会矛盾愈演愈烈,社会动荡不安,奴制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1825 年至19世纪40年代,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从萌芽、形成到完全确立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的俄国文学切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混乱不堪的局面。屠格涅夫作为当之无愧的十九世纪的俄国伟大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反映了十九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俄国的社会现实。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等作家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在他的写作中被忠实地继承和发扬,他卓越的创作敏锐、及时、深刻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现实的迫切问题,他的作品成为俄国十九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的社会生活的独特的记录,堪称当时农民生活的艺术编年史。

从四十年代起,屠格涅夫就渐渐地把他的精力和表现的重点放在宗法农奴制度下农民与地主的关系上。晚年的屠格涅夫侨居于巴黎,八十二首《散文诗》是他一生创作活动的最后一座丰碑,也是他艺术态度最充分体现,它既是屠格涅夫人格的写照,又是屠格涅夫艺术的结晶;既是屠格涅夫思想和情感的履历表,又是屠格涅夫全部创作的大纲。屠格涅夫虽然远离了祖国,但是他炽热的爱国之心并没有停止跳动。他对时代的社会政治现象有浓厚的兴趣,他能敏锐地察觉时代的变化,抓住时代的脉搏,并且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各种历史力量和倾向的斗争,以及在社会意识和人的心理中所显露出来的变化。《散文诗》中几乎无处不流露出他这种充满激情的真挚心声,同样也呈现出俄罗斯人民内心深处的那个浩瀚、苦恼和伤痛的海洋。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曾多次声明自己的艺术原则:“我主要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最感兴趣的是人的面貌的生动活泼的真实”①。《白菜汤》是《散文诗》中少数的微型小说之一,从地主太太和农妇对白菜汤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比,我们可以读出当时俄国贫富悬殊的社会现状,民生悲惨的现实。屠格涅夫以冷峻的笔调,淡淡的文字源源传递着丰富精细的感觉,有一种引人深思的美感。

屠格涅夫之前的作家也以思想为武器,以笔杆为利刃,表达了农民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了农奴们备受压迫的现实,成为农奴解放运动的鼓动者,但在他们的笔下,俄国农民常以愚昧、野蛮或者苦难、顺从的面貌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而屠格涅夫却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从他以前任何人都没有这样接近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②。《白菜汤》同样是反映俄国贫富差距、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这样一个大的主题,但是作者却另辟蹊径,选取了生活的一个截断面,将代表两大阶级的地主太太和一个农家的寡妇置于农家寡妇刚刚丧子这样一个非常具有戏剧冲突的背景之下,带给读者一种不同的阅读体验,看似平淡的叙述背后隐藏着沉郁悲痛的力量,真实地反映生活和塑造出艺术典型。

《白菜汤》很好地体现了“屠格涅夫要求作家客观地、真实地再现生活,尽量避免直接说出作家对生活的个人感受和主观评价”③的创作主张。首先作者的语言非常简练而精准,在描写刚痛失爱子的老寡妇时,并没有写她怎样哭的呼天抢地,简单的一系列动作,“站在小屋的中央,在一张桌子前面,伸着右手,不慌不忙地从一只漆黑的锅底舀起稀薄的白菜汤来,一调羹一调羹地吞下肚里去,她的左手无力地垂在腰间”,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一个悲痛欲绝却沉默着极力忍耐的孤独的老妇人形象。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主太太看到老寡妇竟然还能这样若无其事地吃东西,又想起了她几年前丧失掉小女儿之后宁愿在城里度过整个夏天也不肯住到彼得堡郊外美丽的别墅去,就深深地觉得这个老寡妇心肠硬,尤其是在听到老寡妇说“然而汤是不应该糟蹋的,里面放的有盐呢”,她只是毫不以为然地耸耸肩,觉得盐是不值钱的东西。并不能说这两个身份地位悬殊的人在面对丧亲之痛时哪个虚伪,哪个更真实,这种痛楚是每个人都难以接受的,然而之所以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只因财富上的差距。穷苦的人失去了唯一的依靠,来不及伤悲,因为生活像一把尖刀一样逼迫,没有机会喘息。她没有了儿子,没有了生活唯一的依靠,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全部,然而时间的车轮不会因为谁的掉队而停下,生活还在延续,因为她贫穷,她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放弃,甚至一点点加了盐的白菜汤,她也只能和着眼泪吞下,她不能“糟蹋”“加了盐”的白菜汤。作品充分表现了农妇赤贫的生活状态。简单的故事架构,简短的对话描写,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篇文章背后的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逾越的贫富鸿沟。文章到这里便戛然而止,却力透纸背,言有尽而意无穷。

此外,地主太太和老寡妇两人对待丧亲之痛时截然不同的反应是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尤其是人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并作为一种内心尺度,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信念,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当地主太太出现在农妇家里,发现农妇正在不慌不忙地舀锅里的白菜汤喝。从阶级对立产生的价值观差异上看,地主太太自然很不能理解农妇的行为。她想到自己当年丧女的时候,悲痛欲绝,不肯住到彼得堡郊外美丽的别墅去,她宁愿在城里度过整个夏天,然而面前这个女人却还恍若无事地继续在喝她的白菜汤。农妇的回答更令她不屑,在她看来,盐是不值钱的东西。地主太太从自身优越的经济地位为出发点,痛失幼女之后放弃到郊外美丽的别墅度假。在她看来这是最大最应该的牺牲,最好的表达方式,老寡妇为了一点不值一文的白菜汤居然能罔顾丧子之痛,这样的人必然是“硬心肠”的,自己的牺牲才是真正的丧女之痛的表现,她根本不能想象农妇悲惨贫困的生活中,盐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珍贵性。

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还表现在他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上,其作品不仅能表现出风云变幻、大起大落的社会现状,更重要的是他常常极为深刻、细腻而真实地描写出了人们在面对死亡和不幸时微妙的心理和感情的变化。屠格涅夫很重视通过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来揭示人物性格,但他主张心理描写要简单明确,集中完整,反对琐细的心理分析。他说,“诗人应当是一个心理学家,然而是隐蔽的心理学家:他应该知道和感觉到现象的根源,但表现的只是兴盛或衰败的现象本身。”④《白菜汤》这篇小说里全文几乎都是客观性的描述语言,从表面上看,老寡妇丧子之后,并没有写她怎么呼天抢地,也没有着任何笔墨写老寡妇心里的悲痛和对儿子的思念,文中这样写道“她的脸颊很消瘦,颜色也阴暗,眼睛红肿着……”,简单的几句外貌描写,通过这些表象就刻画出了老寡妇丧子的悲哀,可以看得出她哭过很多次,这对她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深深地在摧毁着她的身体和心灵。从心理学角度讲,我们可以把地主太太无法理解寡妇太太的行为解读为“投射效应”的一种表现,即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⑤在《白菜汤》这篇文章中,抛开表面的贫富、阶级以及价值观,从人的心理体验产生的层面上看,每个人对自身的生活状态相对把握地比较清晰,对其中产生的情绪体验也比自身以外的人了解的更多一些,于是个体本身对自己的内心十分熟悉,完全有资格、有能力对它发表意见,作出评判。然而即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的存在确实在理论上被人们广泛地承认和接受,但在实际的思考过程中,人们却总是忘记别人是和自己有差异的个体——每个人的童年经历不同,思考和感受的方式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那最终面对同一件事得到的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认知体验。然而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从自己的思路和立场出发,好像自己的心理就是某种标准的心理,它适合所有的人,这种人同此心的想法使他把自己的情况上升为普遍的法则。正如《白菜汤》中所描述的那样,两个女人,通过对白菜汤的不同态度,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了地主太太这层隐秘的心理动机。在地主太太的观念里,她不去彼得堡郊外美丽的别墅去度假,就是对女儿死去所做的最大牺牲。她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不需要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烦恼,她以自己的想法去臆想农妇的行为,自然会对农妇的行为感到惊奇,认为她对儿子毫无感情,认为她所看重的盐根本毫无价值,不会比她的儿子更重要。

屠格涅夫不动声色地将笔触深入到人物心灵的深处,捕捉到被常人所忽视的一闪即逝的微妙的心理和因素,并且把这种作用以对话和动作的方式表现出来,笔力独到,使这篇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屠格涅夫的小说的现实主义,除了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活外,还在于它们也极为深刻地表现出一些人性的东西,其中也包括着一定的社会意义,去探索人生的不幸和痛苦的根源。《白菜汤》让这两个身份对立的女人在老寡妇丧子这样一个沉重的背景之下发生交集,是非常能引起人们争议和深思的。如何对待至亲死亡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课程,但总没有一个合适的老师。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不同的,判断人内心痛苦的程度自然不能用外部的行为做标准。人的社会地位有高低卑微之分,而感情没有。由于生活上的无奈,穷人的丧子之痛就要遭受富人的质疑和不屑,这是很心酸的。嚎啕大哭的人不一定比沉默不语的人更痛苦,不流泪的人或许比流泪的人忍受着更大的悲哀,所谓“伤到最深处,就是无声的眼泪”就是这个意思。地主太太拒绝到美丽的别墅不能表示她更痛苦,而农妇吞白菜汤,也不说明她“心肠硬”。“‘我的瓦西亚死了’,妇人安静地说,悲哀的眼泪又沿着她憔悴的脸颊流下来,‘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给人把心挖了去。然而汤是不应该糟蹋的,里面放得有盐呢。’”文章最后一段震撼人心,于平淡的叙述中透着一丝哀怨和无奈,还有深沉的绝望。这让人联想到2012年长沙一位母亲送女儿高考路遇车祸,女儿在交警和路人的劝慰下含泪进考场。看到6月7日上演的这一幕人间悲剧,有些人发出了“高考比母亲重要”的质疑,甚至有人觉得这是高考体制和人性的一次大碰撞。其实,在去一个很重要的场合的途中,遇到一起超出自己掌控的突发事件,加上周围人的推动、劝说,不管是去考试还是去医院,于女孩儿恐怕都是一念之间。当时的情景没有经过丧母之痛的人谁也没有办法感同身受,当然也没有资格去评说女孩儿内心的挣扎和煎熬,对于这对突遭意外的母女,我们除了祝福母亲平安、孩子考好外,谁也不能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去审判。

农妇最后的点睛之笔比较到位地诠释了生存的意义。逝者已往矣,来者犹可追。农妇的儿子死了,她有一千一万个理由倒下,但是她没有条件倒下,因为她孤独一人,没有人照顾,她必须自己照顾自己。这不是意志或者坚强,只是人生。人可以放弃任何东西,但是不能放弃一切,不能放弃生存的本分。加了盐的日子是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日子就要好好过,没有人能轻易说放弃生命。

《白菜汤》是屠格涅夫现实主义的佳作,作者仅仅是通过一个场景,一个片段,就向读者传递了内涵丰富的信息。屠格涅夫在青年时代确立起来的现实主义真实观,指导了他一生的创作。他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绘,进入到了更深沉的从哲学上观照世界、审视自我,特别是要实现心灵的深层次的开掘,化心灵深处的幽微情感为生动形象,提高了写实主义的表现力。他始终开启着感情的闸门,让喷涌而出的激情自然而然地书写着自己的悲哀和欢乐,昭示着时代的特色。屠格涅夫这种客观的写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注释:

①文艺理论译丛.1962,(第三版):192.

②别林斯基语.俄国批评界论屠格涅夫.俄文版,103.

③程正民.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创作论.81.

④列宁格勒.俄国作家论文学运动.1955,VOL2:756.

⑤倪亚红,杨雪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22.

[1] 冯连驸.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创作特点[J].辽宁师大学报,1984(01):37-38.

[2] 朱宪生.论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特点[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03):80.

[3] 彭燕郊.屠格涅夫和他的散文诗——张铁夫译《屠格涅夫散文诗集》序[J].理论与创作,2003(1):75.

[4] 智量.屠格涅夫散文诗评析[J].国外文学,1986(04):105.

[5] 董锋.屠格涅夫小说的审美特色[J].美与时代(下),2010(03):76.

[6] 所有有关《白菜汤》文本的引用摘自屠格涅夫散文诗[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1,(第1版):55-56.

猜你喜欢
屠格涅夫农妇寡妇
古代的寡妇
农妇卖了多少个鸡蛋
说空话
幺叔
农妇与主妇: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
诚实的屠格涅夫
老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