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宁波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自20世纪90年代始,在中国兴起了解构与重塑经典的后现代主义潮流,而对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西游故事的重述引领了这个潮流,其中《大话西游》和《悟空传》是典型代表。学界也适时地开始对这种热潮进行各种角度的解读,这些解读或是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进行探索,或者对文本进行西方理论视角下的阐释,两个文本也被打上了狂欢、戏仿(戏拟)、互文性、符号学、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最新潮时尚的标签。但当时的解读多为西方理论指导下的操作,追逐新潮使当时的解读一直局限在对现象的泛泛而谈,或者专注于语言结构的创新等方面,并没有将之看做严肃的文学文本,缺少文本细读,进行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细致探究,而这些,对重新理解和阐释《西游记》,对我们挖掘《西游记》的思想主旨,探究孙悟空的形象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因为万变不离其宗,重塑的文本无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经典的支撑,都是建立在对经典的阐释基础上。而能够受到如此多的人的喜爱,则从侧面说明了这种阐释不是随意生发的,是有一定共识的,值得我们重视。近年来,很多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这种视角的价值,对《西游记》的解读也有一些新的突破。本文将围绕《大话西游》和《悟空传》的悲剧主题,系统地梳理两个文本的重要符号学阐释,着眼于两个文本对《西游记》的突破与创新,希望为《西游记》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大话》和《悟空传》的语言与情节结构都为人称道,戏仿和狂欢化的语言,加上情节的非线性叙述,多重时空的颠倒与重叠,使得两个文本充满留白,带有很强的喜剧效果,但是这些表面的喜剧性掩盖不了结局和主题的悲剧性,特别是孙悟空这一形象的悲剧性。正是时空错置的手法,使前后的孙悟空形成鲜明的自身对照,放大了悲剧的效果。但前后两个孙悟空形象的割裂和大变,才是真正的悲剧所在,造成形象割裂的原因,也是两个文本的作者着力之处,集中在紧箍儿(咒)和孙悟空的死亡。
“紧箍儿”与“紧箍咒”,是《西游记》中二位一体、意蕴丰厚深邃的艺术创造。
《大话西游》最具学术意义的贡献是对紧箍儿(紧箍咒)这一符号的聚焦与阐释。《悟空传》继承和深化了紧箍儿(紧箍咒)的符号学内涵。
《大话西游》中将紧箍儿和紧箍咒一分为二,分别阐释:紧箍儿指实体化的金刚圈,紧箍咒指虚化的唐僧的说教。《大话西游》一开场,就是一个矛盾的高潮,唐僧的喋喋不休的说教使得孙悟空痛苦不堪,最终忍受不住,走上弑师(向大反派牛魔王出卖师父)的逆反之路。这里通过唐僧所说的话集中揭示了虚化紧箍咒的内涵:喋喋不休的道德说教和强权意志对孙悟空个性自由的压迫。唐僧的话翻来覆去不外乎是对社会制度和文明规范的重复和强化:
“生气会犯了嗔戒的!”
“我跟你说过,叫你不要乱扔东西。”
“你把它扔掉会污染环境。要是砸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没有砸到小朋友,砸到那些花花草草也是不对的呀!”
他说话时也是一副师父教训徒弟的语气,自以为自己正确,完全不顾孙悟空的感受,强制性地要求悟空接受他的教育。他的话是一种语言的暴力,不仅使孙悟空感到难以忍受,而且在后来使看守他的两个小妖一个晕倒一个自杀。他永远也想不到他的轰炸式的道德说教是悟空痛苦的根源,为了摆脱这种痛苦不惜要杀了他。
《大话西游》中实指的紧箍儿是金刚圈,金刚圈也是《大话西游》大写特写的重点,甚至将孙悟空戴上金刚圈演化一个仪式,这个仪式包涵多重解读,首先是身份的确认,带上金刚圈之后,至尊宝就是法力无边的齐天大圣,这个仪式就是对齐天大圣的加冕,而加冕也意味着割裂,金刚圈是至尊宝与齐天大圣两种身份的直接切割,戴上之后人间一切都不再和孙悟空有关,他不能对尘世再有半点情欲,半点留恋。最后是责任,他要负起取西经的重任,把历史重改。
《悟空传》没有继续用《大话西游》一分为二阐释紧箍儿的方式,而是直接对接《西游记》,“紧箍儿”与“紧箍咒”是二位一体的,在对金箍儿的阐释上,今何在用了蕴含哲理,充满禅意的语言,这就造成对紧箍儿(金箍儿)的阐释复杂多样,当然也更加全面。首先金箍儿意味着束缚,全方位的约束着孙悟空:
“你撬不开它的,你也掰不断它,因为它不是东西,它是你自己的束缚。”
“紧箍是将人心思束缚。”
“这一想,头却又疼了起来,他使劲的晃晃脑袋。头中空空如也了,人也就舒服了。”
金箍儿不仅是对孙悟空行为的约束,也对他的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进行惩戒:
“你动杀心了吧,只要你杀的不是妖魔,你的箍儿都会勒住你的。”
金箍儿不仅限于外在行为的惩罚,更进一步深化为对其内心思想的钳制。
“我一想打你就……头痛……我连想想都不行……我连想想都不行吗啊——啊——”
金箍儿的存在也代表着孙悟空的内外两种冲突。外在的是他和神佛们的冲突:金箍儿是神佛制服孙悟空的工具。金箍儿的存在时刻提醒着神佛和孙悟空他们之间身份的差异,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孙悟空的存在,天庭就会想到他们可耻的失败,而孙悟空也始终无法融入到神佛体系当中。内在的是他内心两种选择的斗争:是坚持自己的天性和尊严还是懦弱的妥协。
“我有一个梦,我想我飞起时,那天也让开路,我入海时,水也分成两边,众仙诸神,见我也称兄弟,无忧无虑,天下再无可拘我之物,再无可管我之人,再无我到不了之处,再无我做不成之事,再无……”
他的内心涌动着强烈的欲望,他渴望着绝对的自由,而这却是天界的主宰者们不允许的,所以要给他戴上金箍儿,“这紧箍是将人心思束缚,将欲望的痛苦化为身体的痛苦。”
金箍儿还是一个标志,一个独一无二的标志,代表着独一无二的身份:孙悟空。所以,金箍儿也是孙悟空身份的确证:“他摸了摸头上,还好,金箍儿还在。那是证明他是孙悟空的唯一标志。那是胜利者的金冠。”
金箍儿的聚焦不仅有文本自身的悲剧冲突的需要,还有更深刻的现实因素,在今何在的自述中说道,“难道我们对西游的感情,就是在于想看打妖怪么?孙悟空的悲剧英雄形象,理想者面对强大现实的无奈,反抗者的最终被扭曲被改造,这才是我从西游中看见的东西。”金箍儿正是这些悲剧的承载,孙悟空的无奈,孙悟空性格的扭曲,孙悟空精神的痛苦,完完本本地被一顶金箍儿折射出来。
两部作品的一大创举是设想了孙悟空的死亡和再生,这里的死亡既可以指记忆的失去,也可以指肉体的死亡,再生可以指肉体的再生,也可以指记忆的恢复,而死死生生,造成了孙悟空自身的矛盾和割裂,使孙悟空处于自身认知和定位的不断冲突中,这个视角的阐释《悟空传》完全继承并发展了《大话西游》,因此,这里只对《悟空传》进行梳理和解读。
《悟空传》中孙悟空的死亡可以说是对《西游记》最大的叛逆,它宁愿孙悟空是死在大闹天宫那一刻,也不愿孙悟空在西天路上以一个归顺者的身份活着。它不要那个光明的尾巴,那个脆弱的大团圆结局,它像金箍棒一样,打碎了一切虚幻与逃避。
死亡(毁灭)是悲剧永恒的结局,也是悲剧最好的注脚,悲剧最震撼人心的所在就是美的毁灭。而《悟空传》里的孙悟空的重生与再次死亡,多种努力,多次抗争都最终走向死亡,无疑加剧了这个形象的悲剧性。孙悟空的悲剧是一个巨大的复合悲剧,既是命运悲剧,亦是性格悲剧,更是社会悲剧。
造成孙悟空悲剧最直观的原因是神界与佛界的主宰者们的联手设计,他们意识到孙悟空是杀不死的,只有他自己能让自己死,所以他们给他戴上了金箍儿,像诅咒一样跟着他,使他陷入自由与束缚的死循环中,他们给孙悟空希望,却让他永远得不到,在无奈的抗争中逐渐绝望,最终结束自己的生命。今何在无情地揭露所有神佛的丑恶嘴脸,他们恃强凌弱,残暴的面孔下却是懦弱的本质,他们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自己的地位,恐惧一切改变,他们用尽阴谋诡计去算计孙悟空,在他无知的时候猥琐卑鄙地嘲讽他:“他现在可是乖是紧啊?”“瞧他那傻样!”可是面对觉醒他的时候却又卑躬屈膝。让这样一群无耻之徒成为统治者,主宰者所有人的生死,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悲剧。
孙悟空的悲剧也有自身原因,他太过要强,他拥有太多欲望,所以他要反抗,他要破除一切不平等,所以天界的神佛要杀他,要给他戴上金箍儿。他反抗后的死亡和再生,还有金箍儿的存在使他的性格发生异化,他一面还坚持着自己自由的天性(有我),一面却对现实绝望,对天界妥协,甚至希望成为神佛(无我),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他的精神也逐渐分裂,最终分化为两个悟空,一个天性的悟空,一个妥协的悟空,他对生命只要还报着希望,就不能不与自己的力量争斗,但他不可能战胜自己,只可能杀死自己,所以悟空杀死了悟空,在他看来,是自己胜利了,而在别人看来,他像一个傻子一样和自己战斗。
孙悟空的悲剧性结局是宿命的。这个宿命不仅是所有理想主义者的悲剧,也是所有人类的悲剧。人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这个枷锁不仅是统治者强加给人的,也是天,是人自己强加给自己的。《西游记》给孙悟空的出路是妥协,是成佛,是无我,也就无枷锁。而今何在不想接受这个调和的孙悟空,他心目中的孙悟空是一个不会妥协的英雄,他让孙悟空去打碎枷锁,可是他看不到打碎加锁后会是什么,不光他看不到,所有人都看不到,所以孙悟空的抗争注定走向失败。看不到希望的今何在走向虚无,他想象五百年里的孙悟空只是欲望的化身,孙悟空五百年的抗争只是虚幻,是一场大梦。
《西游记》是有结局的,《悟空传》也是有结局的,但是今何在给他的结局却是一个童话,他本应该在孙悟空死了之后就结束《悟空传》,哪怕留给我们是无尽的痛苦,无望的现实,甚至巨大的虚无。但是他给我们的确实是一个童话,这个童话很温馨,很巧妙,是西游记的开头,是那个刚刚蹦出石头的猴子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他是真心想在无尽的痛苦后给我们一个美好的结局,但还是仍然狠心地嘲讽我们:看啊,多么美好的生活——可它只是一个童话!我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是充满禅意的轮回之说?还是阐释“我要你记住你是一只猴子,因为你根本不用去学做神仙,本性比所有的神明都高贵。”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孙悟空,都有属于自己的西游,《大话》和《悟空传》只是开头,而对经典的重述永远不会有结局。
[1]如董国炎、刘明坤的《孙悟空新解读》(《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1期)摒弃了传统的对孙悟空的拔高式的英雄化解读,从喜剧性情节和戏谑性语言中找到了一个具有小丑特征和无赖作风的痞子孙悟空,更从中发掘出了在中国承传发展两千余年的狂放文人的精神气质:佯狂玩世、自污污人.
[2]关四平.从紧箍咒管窥孙悟空的内心世界[J].明清小说研究,2009(2).
[3]赵志成.紧箍咒:一个有意味的文化符号——(西游记)主旨探微[J].渤海大学学报,2005(6).
[4]刘凤.从紧箍儿看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1).
[5]蔡凌.“如意棒”与“紧箍咒”——从自然的自由到理性的自由[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2).
[6]杨中举.金箍棒与紧箍咒:一对多重文化象征符码[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