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莹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细读铁凝的小说会发现,“吃”几乎出现在每篇小说之中,铁凝对于美食的描述也极为细致,“食色,性也”,古人亦云“民以食为天”,抓住了食,也抓住了生存的根本。透过“吃”可以窥视一个世界,那是生命个体乃至一个社会文化心理的根基,即从“吃”中去反观人生、反观社会、反观历史。
众所周知,铁凝是一位热爱生活的女性,她在一篇回忆在《花山》杂志做编辑的散文中有过这样的议论:“这一切就显得离过日子太近,离过日子太近,就仿佛离文学太远。也许你说日子和文学不能以远近而论,这简直是一种俗气,一个编辑部首先需要神秘和庄严。但不知为什么引起我思念的反倒是这种种的‘俗气’。我想人是不可能免俗的,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一份日子。谁能有理由去责怪我的同事们那份日子?何况真正的文学也并非那样的远离人间烟火。你敢说哪篇巨著形成时,作者的桌面上准没有油盐酱醋?”由此可见,铁凝是愿意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强调日常生活场景的,并且通过描写“过日子”中最重要的“吃”的环节,通过对食物的反复书写来表现普通人的生活意趣,人情人性,世俗烟火中的精神空间等,由此形成铁凝小说的美食情结。
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社会中的城市生活越来越具有现代性,即“它的整齐划一,它的沉闷无聊,也许与它特征相同而又最为常见的东西是流水线”[1]。这种快节奏而又规律单调的城市生活不同于传统的日常生活,它缺乏人情味,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也变得呆板,似乎变成了工业化进程中的螺丝钉,按部就班,丧失了作为个体人的一种灵动。拥有一颗善良之心的铁凝,即使在面对冷冰冰的现代城市生活时,依旧可以从中挖掘出暖意和爱。她的日常生活叙事是由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构成的生活之流,这些生活细节就表现在衣食住行上,而在衣食住行中,铁凝尤其会选择在“食”中感受着人间的烟火与暖意,体悟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在心理,彰显日常生活的本真意义。
我国古代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言论,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食物自古就有一种偏爱。“吃是幸福的,它不仅可以饱腹,更重要的是体现着人间的温情。中国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较含蕴,他们不会像西方人式的拥抱接吻,他们可能会默默地带给对方一个馒头、两个苹果,这馒头和苹果就寄托着无限的爱。中国人在节日里也不会送鲜花,而是送吃的,粽子、月饼、年糕等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代代流传。如果略去它们的象征意义,会发现,这实实在在的物质代表着对亲人的关切,对日子的期盼,丰衣足食曾经是最美好的祝愿”[2]。而人们在丰衣足食之后,剩下来最重要的就只有一样了,那便是“情”,这里的“情”就是贯穿铁凝小说始终的对于生活的一种质朴的“情义”。
小说《安德烈的晚上》中的“饺子”这一美食意象就可以看作是整篇小说的情感突破口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农村被城市所取代,而城市又大多以同一面貌出现在寻常百姓面前,没有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只有“那些面目相近、老旧而又略显笨拙的”苏式住宅,它们实际上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尴尬阶段,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也逐渐变得呆板麻木,人间的暖意似乎被冰冷的钢筋水泥阻隔了,而“饺子”在这里就成为了亲朋好友间亲情与爱意的载体,这种爱意与亲情就是通过食物来传达的。在那个食物比较匮乏的年代,人们对于食物有一种特殊的尊重,并且把食物作为自己对他人关爱的最好表达:“在这时姚秀芬比安德烈表现得要主动,当她得知安德烈喜欢吃饺子以后,她的饭盒里有时候就装着饺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简单方便的流水线食物来势汹汹,但是传统的手工美食蕴涵了更浓的情义:“后来市场上出现了速冻饺子。有一天安德烈带来一盒速冻饺子,想以此阻止姚秀芬再为他包饺子。姚秀芬却对安德烈的饺子嗤之以鼻:贵。她说:也不香。她说。”可以说,食物在铁凝的小说中不是单纯地作为生活具象出现,而是被情感化的,将外在的美食实体化为内在的含蓄情感,以此强调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暖。
一直贴近生活具象的铁凝,对于美术也有一种爱好。我们知道,铁凝的父亲是位画家,母亲是位声乐教授,铁凝从小就在这么一个艺术之家中接受着关于美的熏陶。贺绍俊先生在写关于铁凝的评传性作品时,曾有这样的阐述:“铁凝热爱美术,尽管她本人并没有在美术方面发展,然而她在美术的熏陶中获益匪浅,美术给了她一双对色彩和线条特别敏感的眼睛。如果说文学偏重于思想的话,那么,美术使她更好地捕捉到思想的表情”[3]。观察敏锐,发现细节,这恰是铁凝的长处,她所擅长的就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生活的细节。在选取美食作为生活细节进行描写时,铁凝笔下的美食就不仅仅是用来饱腹的食物,而是审美化的艺术创造,是一种生活情趣的外在表现,一种对于生活之美的捕捉与追求。
长篇小说《大浴女》中,孟由由用五毛二分钱操办的一桌佳肴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个时代中国人的饮食是简单、乏味的,中国人家的厨房便也是穷酸、凑合的。孟由由天生一颗热爱饮食的心,她却没有见过更多的美食,她口袋里也没有更多的钱。不过,当她的口袋里只有一块钱的时候,她就敢请朋友登门赴宴。”在那个精神和物质都匮乏的时代,热爱美食的孟由由创造出的“四菜一汤”的确令人垂涎三尺:“她花五毛钱买了一块带皮猪肉,片下猪皮用微火煮上几个小时,只煮得猪皮松松软软颤颤巍巍,汤汁也黏黏糊糊,再放上酱油、葱花,搁在一边晾凉了凝固了,一份儿猪皮冻儿就成了”、“她想凑个四菜一汤,就花二分钱买了一块山楂糕,把白萝卜切成丝儿,山楂糕切成条儿。雪白的萝卜鲜红的山楂糕拌在一起,看着就引起人的食欲。她又沏了一碗虾皮酱油汤,这宴席上的菜就齐备了。为此她花了五毛二分钱。最后,为了烘托气氛,她又在炉子上烧烤了一大把粉条儿。这是她的超前发明:透明的干粉条儿经火一烤就通身雪白鼓胀,又酥又脆,宛若80年代盛行的膨化食品。”
可以发现,普通的食材在铁凝的笔下变得那么的不平凡,对食物色、香、味、形的细腻描写,使读者体验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之美,也许这些食物没有小说下文中出现的美食“小雪球”那么美艳浪漫,可大俗亦是大雅,无论是“猪皮冻儿”,还是“小雪球”,都是铁凝在其小说中的关于生活之美的艺术创造,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
我们知道,铁凝是一位对生活抱有热情的作家,她对世界怀有一颗善良之心和一种温暖情怀,这样的铁凝自然更多地看到生活的美好,而忽略了生活的复杂。随着以后的阅历丰富起来,铁凝对生活与人生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在后来的写作中也往往会直面邪恶与黑暗。贺绍俊先生认为,“铁凝从来就是一位有感而发的作家,有感而发,可以概括她开始写作以来的所有作品的基本特征”[4]。贺先生还指出,铁凝的代表作《哦,香雪》铺就了其小说创作的基本底色,即清新、明丽,即使在后来揭露现实黑暗与残酷的写作中,作品的底色仍是温暖的,这“实是在从她的善良之心出发,铁凝对这个世界仍怀有希望”[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思想文化环境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旧的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的不适应越来越突出,新旧文明的冲突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小说《小黄米的故事》的创作就来源于现实生活,是铁凝对现实生活的“有感而发”,“小黄米人不高饭量也大,也馋,喝着粥还一趟趟厨房案子上找吃食:两段咸带鱼,几刀驴粉肠,一块猪耳朵,并不断往粥碗里倒酱油。她总觉得酱油这东西才真正联系着外边这个花花世界,哪里有酱油,哪里就文明。”当现代文明浸染到大山里的以后,香雪就有可能沦为小黄米(路边小店的妓女)。“在香雪眼里,一个磁铁铅笔盒就代表着现代文明,而到了小黄米眼里,现代文明就纯粹转化为物质性的东西,在她看来,‘哪里有酱油,哪里就有文明’”[6]。 这里的酱油实际上就代表了现代文明,铁凝想表现出自己对社会变革中反常现象的强烈关注,她有感于现代生活中一些乡村里纯洁的“香雪”们在物欲至上的社会大变革中被社会所吞噬的现实,于是选择最容易从城市流通进农村的食物作为切入点,将食物内涵化,富有时代特征的食物成为一个符号,符号背后包涵的则是作家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对当时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
铁凝小说中的食物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时代影像,还可看作是一种精神寄托,反映一个社会的心理文化根基。长篇小说《大浴女》中,中国的传统美食馄饨成为常年居住美国的尹小帆的特殊回味:“她的二老她的姐姐在明亮温暖的家里簇拥着她,一股熟悉的香腻的排骨汤味儿直冲鼻腔,那是尹亦寻特意为她准备的煮馄饨的汤底儿。家人都知道尹小帆最爱吃馄饨。热腾腾的白汤馄饨端上来了,淡黄的虾皮,碧绿的葱花,带着蒜香的冬菜末儿,还有紫菜、香油,把一碗细嫩的馄饨衬托得光彩照人。尹小帆连吃两碗,放下筷子说,真好吃”。可以发现,这里的馄饨不仅是家人爱意的情感化表达,也是铁凝独特的艺术审美创造,白汤馄饨与其他配料的鲜明喜庆的色彩搭配,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趣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实现了小说中食物的内涵化,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心理文化根基。
1.1 客观原因
(1)时代因素:铁凝出生于1957年,到1959年就开始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即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可以想象,那一辈的人对于食物的情感是多么深厚。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又在精神上给以人们沉痛的打击,在那个高度政治化的时代,铁凝被灌输的是“深入生活”的教诲。随即的改革开放浪潮席卷全国,新旧思想出现巨大冲击,90年代以来,中国的思想文化环境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旧的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下的不适应越来越突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对于当下的反思和对传统的回归。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热爱日常生活的铁凝往往选择从衣食住行中的“食”入手,描写现实生活的细节,以一颗善良之心去关注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2)家庭因素:铁凝生活在一个温馨、民主的家庭里,其父亲是一位很会享受生活乐趣的人。铁凝的一篇散文《面包祭》就充分表达出她父亲的生活热情。父亲即使在那个抑制个人化乐趣的时代,依旧很“不安分”,“他刷房、装台灯、做柜子、刨案板、翻旧书旧画报,还研制面包”,在那个食物匮乏,生活单调的年代里,父亲的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到铁凝,会培养她一种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情趣。有生活就有过日子,而一个热爱的生活的人必定会热爱美食,这样我们就不难想象,为什么铁凝的小说中会出现那么多关于美好食物的描写了,这些都是铁凝生活情趣的体现,也只有心怀温暖善意的人才能懂得美食对于中国人过日子的意义与价值。
(3)环境因素:铁凝在高中毕业后,就作出了人生的一重大选择,那就是放弃当文艺兵的机会,去农村当知识青年,后来又从农村转入城市,贺绍俊先生认为,“铁凝的善主要是农村生活酝酿起来的,是源于她走进农村生活时的精神准备、精神向度和当时的人生态度,是她对农村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过滤”[7]。在乡村相对平静的生活环境中,铁凝自然更多地看到的是生活的美好,她自觉地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而代表中国百姓淳朴情义的最直接的表达——美食,自然不会被铁凝忽略。
1.2 主观原因
(1)作家气质与性格:可以说,铁凝的性格及其民主、温馨的家庭熏陶,决定了她在成长过程中倾向于一种明快的人生观,她对生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她对于美食也许和自己笔下的人物“孟由由”一样,“天生一颗热爱饮食的心”。生活中的铁凝也曾遇到一些压力和困难,但她当时就因为喝了两瓶酸奶,心情便好转了,铁凝说自己本身就非常爱喝酸奶。小小的两瓶酸奶就能让铁凝从挫折中走出,这说明热爱生活的本性使她能轻松地找到一种外在物质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撑。热爱生活,乐观地面对生活,这是铁凝用来调节各种现实矛盾的强大武器。
(2)个人成长记忆与生活阅历:童年记忆和家族记忆,是铁凝小说的一大创作源头,铁凝本人也承认童年记忆对她的文学创作的影响。她儿时的生活可以说是颠沛流离的,两岁时就寄养在北京一保姆家中,五岁时回到父母身边,九岁又回到姥姥家。好在那位保姆也尽心尽责,铁凝小时候就称那保姆为奶奶,“这奶奶十分疼爱我,遇到我高兴或不高兴时,便从一个齐腰高的大缸里拿点心给我吃。我以为那青石缸盖子下一定有满满的一缸点心,一缸点心总能使一个人的情绪稳定吧,我常因此而忘掉不在身边的父母”[8],一缸点心就可以安抚铁凝幼小的心灵,可见精美的点心在当时可以算得上其童年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
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含义主要是指:个人无意识中,对造成意识干扰负责任的那部分无意识内容。可见铁凝小说中出现的美食情结与其儿时的不完美记忆是有关联的。居住地间的疏离感、孤独感可以构成作家的创作缘由。它作为作家童年经验的一部分影响着作家的创作,甚至会成为作家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童年经验是指从儿童时期(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时期称为‘儿童期’)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的体验”[9]。童年经验主要来自与家庭成员、邻里、学校师生的相互关系以及自身的身心发育。从其性质来看,又可以分为丰富性童年经验和缺失性童年经验,而缺失性童年经验具有更为深刻和持久的影响力。对于作家而言,缺失性童年经验是情结产生的根源。创作往往是作家对缺失性童年经验所引起的情结的反复书写,并以此为基点向纵深挖掘或向四面延伸。[10]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吃”几乎出现在铁凝的每篇小说之中,铁凝为什么会在小说中反复书写美食了。
综上分析,铁凝小说中的美食情结反映了作家对于日常生活的热爱,这也再次说明了铁凝的善良之心及温暖情怀,由热爱美食反映作家的日常生活情趣,进而蕴含于作品之中,使作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铁凝小说从衣食住行中的“食”入手,抓住了人的生存之本,并且通过食物的情感化、审美化、内涵化,展开对人生存状态的思考,从而更细腻精致地去表现生活,表达对日常生活的浓浓爱意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
[1] [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M].商务印书馆,2008:12.
[2] 周雪花.铁凝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M].当代阅读.文艺争鸣,2010,(6).
[3] 贺绍俊.作家铁凝[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216.
[4] 贺绍俊.作家铁凝[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151.
[5] 贺绍俊.作家铁凝[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63.
[6] 贺绍俊.作家铁凝[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63.
[7] 贺绍俊.作家铁凝[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61.
[8] 铁凝.铁凝影记[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5.
[9] 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M].文学评论,1993,(4).
[10] 徐晶.缺失性童年经验对创作的深层影响[M].天津社会科学,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