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华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新一轮课程改革结构领域提出课程内容层次化的要求,它要求“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
目前,受教育环境的制约,我校学生所受教育状况不尽相同,再加上不同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导致同一个班的学生水平不等,成绩各异,甚至悬殊很大,教师顾此失彼是常事。由于课程改革已进入实施阶段,课程的内容、要求发生巨大的变化,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相继登场,给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一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的相对统一性,导致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克服这种弊病,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语文水平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合理呢?理论上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调查问卷、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在对学生一个月的全方位考查的基础上,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
研究者所实践的ABC分层是在年级以各门成绩综合情况为依据的年级分层的基础上,在我所任教的初三一班(普通班)和初三五班(管乐班)展开的。
下面以本人任教的初三一班为例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初三一班情况比较特殊,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看来是按学生的总分成绩年级后三十名组合的,个别成绩好些的也是属于行为习惯极差的,但总分不完全代表语文成绩,更不代表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以下是我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操作。
第一步,考量学生的语文基础。
复习阶段,要求掌握的字词和古诗文背诵默写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每天课前五分钟训练的内容主要就是这些基础知识,学生掌握的怎么样,完全可以凭借分数看出来,把一阶段内(比如半个月)的成绩做好统计,作为分层的依据。比如:华颖、汤靖、邓雨果、李嘉芮、魏宇基础知识的掌握一直较好。
第二步,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
设计两份调查问卷:《语文作业现状调查问卷》、《语文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其中问题有一些交叉,但两份问卷所涉及的问题足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习能力。
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做如下汇总。
1.语文学习兴趣:
在 “你最喜欢哪门课”“你喜欢语文吗”“喜欢语文课的原因”这几项的调查中,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基本的掌握,把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做好分类。
2.语文学习负担:
通过对 “完成语文作业所需的时间”“作业量”“做作业的时间”“自我对作业的感觉”几项调查可以掌握学生对语文作业的一些看法,从而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心理倾向,为下一步分层教学做好铺垫。
3.课外阅读与写作兴趣:
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掌握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的调查以及对作文的兴趣,可以为下一步布置合适的阅读和作文做好前期准备。
第三步,教师结合课堂教学、个别交谈、与其他任课老师交流等多途径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再参照语文基础、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把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当然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及老师可操作的角度考虑,最好采用隐性分层的办法,老师做到心中有数,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
C层:学生思维敏捷,学习踏实认真,听课效率高,接受能力强,能很快掌握每节课所学的内容。对C层学生宜采用“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的教学策略。在“情”、“导”、“实践”三个教学环节上对该层次的学生可要求为“立志向、导探索、自己走”。
B层:学生思维敏捷但不太踏实认真,思考问题不缜密,对知识理解不够全面。对B层学生宜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的教学策略。对该层次的学生在“情”、“导”、“实践”三个教学环节上的要求,应明确为“争上游、夯基础、并肩走”。
A层:学生不敏捷而踏实甚至不敏捷又不踏实。这部分学生,大部分有思想障碍。对A层学生宜采用“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教学策略。对该层次的学生在“情”、“导”、“实践”三个教学环节上应使用“促内化、助迁移、渐放手”的方法。
针对这三个层级,分别要求从语文基础知识起步,对阅读和作文提出不同的要求。
但是任何标准都是相对的,分化是经常的,因而,我们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作灵活的层级间的调整。因为只有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才能为今后的教学目标、施教过程、作业、评价分层的科学性提供基础和保证。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教法,设计分层练习。
(一)教学目标的分层。
依据《新课程标准》,对B层学生的目标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基本要求;对A层学生的目标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甚至还可以适当降低,对这部分学生要重在抓基础,要求他们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对C层学生的目标是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相应提高学习难度,拓展学习内容,鼓励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目标分层既能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觉得经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够得着”,学习成绩可以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提高;目标分层同时又为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创造了多学、学深的条件。这样的目标设立也是符合“量其力所能至”的育人理念的。
(二)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内容分层是语文分层教学中最难的一环,教学内容分层包括数量多少深浅程度的不同。孔子有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就是说:教人者,应该视学者资质的高下,分别深浅来教导,那么所教的东西学者就容易接受。阅读方面,在讲授同一教材内容时,设立三个层次的梯度,着眼于B层学生,实施中速推进。
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分为:分层设疑──看书自学──尝试练习──教师分类指导──归纳小结──分层作业。上课时,分层提出思考问题、启发思维,分层钻研、尝试练习、分类指导,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强化学习重点,强化分层训练,正确处理“优、中、差”三者关系,做到有同有异、有分有合、分合有致。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开展小组合作讨论的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
首先是组织形式分层,可根据不同的层次,利用单人单桌可自由组合为不同组别排列的特点。
其次是教师的讲授分层。教师面向全班的讲授时间,包括前后合起来不应超过半节课,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边交流和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一边巡视观察一边进行分类指导;为照顾全面,教师的讲授必须从最低点起步,重在基础,适度拓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领悟。
最后是多边交流学习活动分层。教师在备课准备时要分层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分层设计课堂练习,分层设计课堂自主学习内容,在课堂多边交流活动中,共性的问题全班讨论,个别的问题(基础问题或拓展问题)小组讨论或个别指导,做到“分合”有序;教师的提问,简单问题要鼓励A层学生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稳定层学生回答。课堂练习或课堂自主学习时,教师要重点指导A层学生。
对A层学生要求他们完成基础训练与练习,难度较大的练习,如深层次的阅读思考题,可以不做或有选择的做,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课后个别辅导,耐心帮助他们学好教材,仔细解答他们不懂的问题,辅之以读书方法、学习方法指导,鼓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B层学生,让他们全面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课本知识,适度的应用训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于C层学生,在完成课本知识学习的同时,对简单的练习可以不做或选做,教师推荐他们阅读和学习经典名著等拓展性材料,要求他们在自学过程中学会质疑,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学会讨论,寻求解答。
课内外作业,分基础题、综合运用题,基础题全体学生必须做。对“差生”应该强化练习,优生“吃不饱”时,适当补充一些综合运用题,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落实巩固知识自然也要分层。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每个层面学生的需求设计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以“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发展”。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宜的作业类型,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再解决高一层次的问题,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作业布置每天都有,那么如何体现分层呢?
(一)平时的作业体现层次。
平时每一天都要布置作业,有笔头与口头之分。例如:将班级分成A、B、C三个层次。那么A层次仅需完成基础的抄写作业,还可以增大抄写字词的数量。比如诗歌的重点句、古文的关键句等。因为此类学生的基础较差,所以在考试中要力求拿到基础部分和古文的分数。此类学生经常是背会了诗句,写不对字,导致扣分。或是好不容易背会了古文,很快就忘记。所以只有反复操练。如果能认真完成此类作业,就能给他们加平时分,以提升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C类同学除了基础的作业之外,还要增大阅读理解训练的力度,即增加主观题的作业。B类层次的同学基础的作业必须完成,至于较难的题目,就量力而为,老师不人为的进行限定。如果可以完成则加上平时分予以鼓励。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二)假期作业体现梯度。
以2009年寒假语文作业为例,根据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分层作业布置;
1.85 分(含85分)以上的同学:
①完成练笔一篇,500字以上;
②预习八年级下册的内容,特别是古文单元,要求熟读,为下学期的背诵做准备;
③附录里的十首古诗一定要会熟练背诵,请家长在语文书上签字;
④如有课余时间,推荐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和《名人传》,希望能摘抄其中名句。
2.80 ~84分的同学:
①完成练笔两篇,500字以上;
②预习八年级下册的内容,特别是古文单元,要求熟读,为下学期的背诵做准备;
③抄写八年级下册的十首古诗两遍,要求熟练背诵,请家长在语文书上签字;
④如有课余时间,推荐阅读名著《名人传》,希望能摘抄其中名句。
3.60 ~79分的同学:
①完成练笔两篇,500字以上;
②预习八年级下册的内容,特别是古文单元,要求熟读,为下学期的背诵做准备;
③抄写八年级下册的十首古诗两遍,要求熟练背诵,请家长在语文书上签字;
④抄写八年级下册1~4单元的字词两遍,边抄写边记录字形,要求字迹工整;
⑤希望能利用闲暇时间仔细阅读八年级下册的 “名著导读”部分,进行圈点批注。
4.60 分以下的同学:
①完成练笔两篇,500字以上(允许抄写名篇佳作);
②预习八年级下册的内容,特别是古文单元,要求熟读,为下学期的背诵做准备;
③抄写八年级下册的十首古诗三遍,要求熟练背诵,请家长在语文书上签字;
④抄写八年级下册1~4单元的字词三遍,边抄写边记录字形,要求字迹工整。
这次的寒假作业设置,研究者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对于85分以上的优等生,应该予以鼓励。即使老师不布置许多抄写作业,他们也不会忽视基础。何必让这些孩子只埋首于繁琐的基础作业中呢?让这一批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看一些优秀的读物,要求他们摘抄其中名句,就是考察他们是否认真看了书。对于80分的同学,增加一篇练笔,但是阅读名著的量由两本减为一本。70分的同学加大了基础训练的力度,因为这一部分的失分很有可能是导致他们成绩不如意的原因。但是阅读名著原文,已经改为阅读名著导读部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对于不能达到及格线的同学,主要是加强基础字词、古文名句、诗歌的训练,对于作文甚至允许抄写优秀篇目。与其让他随意写一篇练笔,不如抄写优秀篇目积累语感。
因为作业量是跟成绩高低成反比的,考得越好的同学笔头作业就越少。这对优秀的同学是一种很好的鼓励,将他们从单一的抄写作业的藩篱中解脱出来。对于80~84分,特别是70~79分的同学是一个很好刺激。为了下一次能够少做作业,许多同学很可能会在平时多花些努力。
本校初中语文组为了体现狠抓基础,夺取增分点的特色,采取了课前五分钟检测、周考、单元测试、月考等检测的方式,为了分层检测,我们在编制这些大大小小的试卷时,同一考试卷在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分别给出不同层次的试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C层学生必须作难度较大的题目,而A层学生只须做较简单的题目,B层学生做中等难度的题目,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其结果是三个层次的学生的相同的分数虽然不代表各自掌握知识的多少与深浅,却反映了各自都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层次的学习要求,这与教学目标分层的要求是一致的。
分层评价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总结、反馈、矫正、提高的功能。因此我们必须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要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前进,提高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到争取完成学习目标的状态,只要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及时肯定,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心理品质。
分层教学学生评价的目的正如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学生得到适合其自身条件的全面的发展。评价应在发展性原则的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发展。从合理分层、为各个层次制定相应目标,到具体教学策略的实施、反馈等,都应当是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进程,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对A层学生,要多给予鼓励评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在原有基础上努力提高;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找出其差距,指明其努力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C层学生,采用竞争评价,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戒骄戒躁,虚心好学,更上一层楼。
本校还在划分层次阶段引入了学生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把学生根据自评选择层次和学校划分层次结合起来,能保证层次划分的客观和科学。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叶琳,刘文霞.国外分层教学历史发展概况[J].教学与管理,2008-03.
[4]庾用剑.分层教学新研究、新尝试[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