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昊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灾难频发、人与自然矛盾重重的时代背景下,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美国生态电影正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并以飞快的速度席卷全球影院市场。美国生态电影分为剧情电影和纪录电影两大类,纪录电影主要以展现人文地理、自然风貌为主,剧情电影则是融合了灾难片、科幻片、动画片、传记片等其他电影类型的元素展开叙事表达主题。然而放置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看,生态电影作为一种应运现实的生态危机而生的新兴电影类型还并未走向成熟,它是一场电影技术和艺术的实践性革命,人类把概念化的生态理念诉诸影像鲜活地呈现,给广大观众以强烈的视听冲击的同时达到影响最大化的效果。伴随着生态文学、生态伦理、生态哲学以及生态批评等各类理论支柱的发展与完善,美国生态电影在其前行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在艺术性、现实性等方面受到学界内外的相关批判和指正。尽管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美国生态电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放在现实生活里去仔细推敲,再考虑到观众的接受能力、习惯、方式的差异,真正有效地传达生态理念的电影凤毛麟角,繁华背后其实隐藏着种种矛盾。
最为直观的一点是生态电影中表现灾难爆发呈现科技特效的场景都是源于巨大的能源消耗。为了追求更加直观更加真实的感官表现,美国生态剧情电影大多都投入相当大的资本同时配合精良虚拟特效的制作,带来了现实生活中大量能源的消耗以及污染的产生。幕前的惊心动魄的真切时空感受却是以幕后的生态危机为代价的,完全与生态和谐的追求相悖。《后天》斥资1.25美元打造惊心动魄的实景和特技,为了拍出逼真的水灾效果,录影厂特别设有一个大型的水箱,将纽约市街头以及曼克顿公共图书馆“搬入”水箱内,再注入25加仑的水,令纽约市被四呎深的水重重围困着。为了造成暴风雨的效果,在大型水箱的旁边再设第二个较小的水箱,并注入15加仑的水。当一声令下,连接两个水箱的匣门打开,15加仑的水以每分钟五千加仑的速度流入大型的水箱内,并加设强劲的吹风系统,吹起浪花高达二十呎,成功做出暴风雨的效果,场面澎湃惊心。①扩大到整个电影制作圈中来看,以往生态灾难元素的疯狂叠加造成了接下来的美国生态电影的创作面临高额的创作成本压力以及创作空间日益狭隘的困境,长此以往想要系统化地发展规划生态电影而又不过多地破换自然生态环境,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重,更新电影技术,使用低碳环保能源,探求生态电影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可行之道。
其次,过多的影像奇观消耗了电影蕴含的生态意识,过分强调数字影像技术、3D特效冲淡了生态和谐的内涵,与对科技疯狂发展的批判主题形成反差。坚守观众这个固有生长点必然驱动着电影重视技术手段。观众进入影院多是为了娱乐审美,从正面来看影像奇观的累积便于观众接受影片,反之,营造所谓真实时空的影像扑面而来,观众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渐渐步入精神的虚无,感受到的只有影像本身,即展示的事物自身的独立价值和意义被抽空后的符号。观众所消费的快感假象把人的精神世界推向浅薄化和功利化,即便披着生态反思的外衣,在过多的技术充斥下,消费过程与反思的过程画不上等号。从受众接受层面而言,美国生态电影面临着消费化、娱乐至上的尴尬境遇,模式化的生态电影场景,过分铺张的特效图景,使得艺术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和模式化,视觉的浅薄湮灭了对自然的虔诚,观众在被放大加速的灾难场景攫取眼球的同时对这些美国生态电影快观快忘根本无暇思考,观众观赏远远大于参与,实际的号召力、影响力甚微。
最后一点在于电影中的人文关怀超越了生态理念的传达,影片中所表达出对人的终极关怀盖过对整个生态系统、对非人生命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将生态价值评判的标准退缩到人文关怀的范畴。影片中大多展现人与自然的对立而非和谐相处,实际上仍然是相对的以人为中心的视角贬低了非人生命的价值。作为西方长盛不衰的理念,即便是在适应面对现实残酷的生态危机下应运而生的生态主义中心世界观的过程中,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的痕迹还是抹煞不去。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认为人类是生物圈的中心,具有超越自然超越一切非人类生物的内在价值,是唯一的伦理主体和道德代言人,自然成了人类的加工材料和储存物。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倡导人类去征服和统治自然,而在这条路上人类已经渐行渐远,凌驾自然之上的叫嚣行径越演越烈,整个生态系统岌岌可危。
与之相对的生态中心主义世界观把生态整体当做利益主体,强调生态整体、生态整体和个别物种的联系以及整体内部人类和非人类生物之间的联系。作为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的对立面出现的生态中心主义世界观消解人对自然的中心地位,敦促人类放弃对自然万物的征服和占有,从主宰的位置上退下来,成为生物圈中和非人类生命体平等的一员,重视其它生物体的价值,赋予生态整体的主动性,主张人类应当放弃一切干涉、破坏生态系统的技术、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与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生命体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和平共处。纵观美国生态电影的生态主题之下,人类的拯救和归依依然是电影叙事的落脚点。《2012》所呈现的末日景观,天崩地裂、狂风巨浪、山洪海啸,人类的终极命运是推动主人公们奋力拼搏的动因,人和人为了自救为了维持个体的生命团结到了小小的诺亚方舟里,镜头的焦点永远是人类的生命价值。漫天的飞沙走石中人们奔走呼号却偏偏没有花草树木的现状关照,我们看不到其他的非人生命体在面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动下的命运状况,倾听不到自然的呼喊,人为地把非人类生命体纳入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中,强行地将其置于默默接受人类社会规则的境地,并不完全是让人类从与自然与其他生命体的和谐相处中获益,从而去反思尊重生态价值就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真正要做到以人为本的境界需要三个层面的本:一是以人的生命为本,二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三是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本。而这里的人不仅仅局限于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发展,还包括对他人的关心和博爱以及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于社会的维护和思考。大部分的美国生态电影以人的生命和发展为出发点,纵然冠以整个人类的命运前景,挖掘的深度止于浅层的生态意义,人对自身存在虚设的价值凌驾于大自然和其他非人生命体之上并不以为意,这还是有所缺憾的。影片总是选择通过对人性的批判和分析得出产生生态危机的原因,并且最后以心怀善念的人得到拯救给予未来的希望,人类的解救冲淡了本应严肃思考的生态问题的解决之道,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沉溺与片刻的欢愉中而不能深刻反思残酷的现实问题。美国生态电影应当借鉴东方传统的融人伦与自然于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创新生态观念,在肯定人的能动性的同时认识到人和万物都是可以沟通并且富有联系的整体,有矛盾冲突但终究不是二元对立。推动生态电影内部组织进化,在电影中以风物环境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生态系统的展现作为叙事的助力,关注正在失去的生态文化,理性看待生态文化冲突,强化生态启示。
无论什么类型的电影在其产生之初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艺术性和商业性两方的烙印。电影是改变人们思考角度的有力工具,人们通过影像将加深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意识并极有可能去付诸行动,立足于生态关怀的美国生态电影在攫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必然应当更多地自觉地追求电影的社会效益。好莱坞电影一直崇尚快产快消的物质化消费模式,商业利益追逐成为其考虑的首要因素,从电影的资本融合、角色分配、叙事模式、制作完成后的商业发行、广告、副产品等都已形成行之有效的商业盈利模式,由此思想性上的生态主题和追逐商业效益的娱乐性、技巧性反映在美国生态电影中的矛盾尤其激烈,形式的变化跟不上思想的发展。生态很容易由一种信仰模糊成一种商业谋利的元素,生命的丰富内涵隐退到商业化的盲目追逐中,意识中的自然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自然。电影试图展现人类对于自然的感知和奋力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努力却是和真实的自然相去甚远,缺少了对于生态自然理解的那份虔诚以及对于现代工业文明对于欲望动力的批判力度。
紧迫的生态危机也带动了观众对于生态电影的需求,尤其是那些用尖端技术特效展现出来的令人赞叹的视听盛宴,既是电影人给予社会的反思渠道,同时也是攫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在这条道路上,美国生态电影无可避免地运用高效率的生产机制来满足这些观众的技术之心。数字影像技术为影片增加了视觉冲击力,塑造了想象中的灾难场景和科幻梦境,技术性的胜利渐渐压过电影本身该有的生态思想深度。生态电影和主流电影的不同之处在于二者所面对的市场空间不一样,对于受众群的接受也不应当是以普化的娱乐消遣为首要衡量指标。生态危机包含人类文化危机、社会制度危机、发展模式危机、生活方式危机以及人的想象危机,这都源于现代社会的现代性所带来的社会制度问题和人的精神异化。美国生态剧情电影和生态纪录片、法国等其他西方国家的(例如雅克·贝汉的“天、地、人三部曲”)相比,在思想深度上缺少从整个生态体系的角度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阐释的深度,表现方式上呈现重视感官刺激胜过影片叙事,通俗娱乐元素胜过原生态地纪录。电影技术制作出的自然生态逐渐由契合观众的想象到超越正常的思维容量,极致夸张化,这样的结果无非是把受众推向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真实原貌的一知半解和对于拯救生态危机的措施和方法的深度匮乏。
美国的生态电影应当走出灾难片、科幻片等依靠技术模型制作来描述人和自然的关系来取胜的窠臼,真正尝试从非人生命体的视角切入,客观呈现自然的真实原貌,以真诚的电影语言打动受众,警示人类进行反思个体、种族、政府、国家至整个地球的所作所为,反思我们现行的社会文化体制的弊端,更好地理解生态危机的根源,才能真正地幸而有效地把理念转化为实践。把商业运作的优势和真诚深刻的生态理念切实地融合在一起,美国生态电影的品质才会得到保障,影响力才会更大。
美国的文化霸权无处不在,是全球性的,时刻都在试图消解他国的文化主权意识。在美国电影里,绝不能单纯地将美学、经济和政治分开。②美国生态电影处处彰显着美国式的国家意识:美国是被上帝选中的,承担着拯救全球的责任,要在新的领土上构建出令人敬仰的理想王国,向人类传递着民主和自由,把光明洒向全世界。美国式的影片一直没有放弃通过文化思想的渗透将其价值观念和思想传播甚至强加到世界各地,以重塑世界其他国家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制度,进而征服和控制人心的努力。美国一直以救世祖自居,高高在上的种族观念和扩张主义深深潜伏在影片之中,即使主题充斥着重视生命自由和生命权利的思想,但在实践中却忽视了作为世界格局有利的一端的发达国家应承担的更多的生命责任和生态保护责任。每一部美国生态电影都是以美国式的个人英雄力挽狂澜拯救了自己拯救了千千万万的美国公民这样的经典桥段结尾,继而美国拯救世界,拯救其他国家也设置得自然而然。带有文化独霸强权的美国生态电影以拯救者的姿态席卷世界各国的电影市场,赢取了傲人的票房成绩。它一路高喊着生态主义、万物平等,堂而皇之地宣扬美国的文化和社会制度,却在现实生活里凭借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地位一直想要充当世界文化霸主的地位,如此狂妄的侵略者的姿态在影片中的人物设置、叙事模式中昭然若揭。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本应担负起更多的缓解生态危机的美国在整个世界格局中的所作所为反而是把深重的困难推向了第三世界国家,利用文化交流的“逆差”实行不平等的文化侵略。发达的科学技术、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雄厚的经济基础给予了美国不匪的实力,可是这一切都不该凌驾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终极利益之上,人和自然的终极命运却还要被划分国别、种族地对待,这样的悖论不应该被默许和纵容。
我们最大的恐惧和虚无感不是来自面对自然界的不可知,而是来自我们面对人类内心的黑暗、邪恶产生的害怕,来自我们面对人类的异化、国家机器的失控产生的荒诞感、恐惧感。③人类始终摆脱不了深层的社会精神危机,怀疑科技工具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能力,深感人类难以超越自然而存在,于是营造逼真的幻象寻求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自信,塑造危机面前人性的光辉。在美国生态电影中,政治因素、经济思考、社会批判等内容全都披上人文关怀的外衣,它往往借用类型模式和精巧有机的戏剧化处理来消解批判异化的国家机器或国际政治关系的力度,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国家形象和国家意识传播的文化氛围,在此背景下进而再探索生态问题。倘若不直面和处理社会层面不合理的制度问题,人类的深层精神危机就会依然存在,眼下的生态危机也得不到根本的解决。优秀的生态电影可以看作严峻的生态危机之下对当代人生存境遇、荒诞感、恐惧、绝望的一种存在主义表达,对社会制度、政治弊端的认同性表达和对更深层次的精神和道德生态自由的重塑和完善。
不可否认,尽管矛盾重重美国生态电影在传播生态理念的道路上是最有代表性的,它通过绚丽的视听震撼把生态危机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触动人类反思的神经以及探索未来的人和自然的关系该如何处理的问题。生态电影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获得了电影文本传达的生态意识,构建起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生态观念。接下来的美国生态电影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应当切实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重,一方面更新电影技术,探求生态电影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系统化美国生态电影格局,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危机进行小众化设计,往更深入更专业化发展而不是流于各种灾难现象的叠加,为整个生态电影的发展营造广阔的天空。
注释:
①摘自互动百科,《后天》【电影】—幕后制作,http://www.hudong.com/wiki/%E5%90%8E%E5%A4%A9.
②[法]樊尚·阿米埃尔帕斯卡尔·库泰.美国电影的形式与观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0.
③郝建.类型电影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17.
[1]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著,曾伟祯译.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
[2] [英]大卫·布林尼著,李谚译.生态学.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3] 游飞、蔡卫编著.美国电影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4] [法]樊尚·阿米埃尔帕斯卡尔·库泰.美国电影的形式与观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 郝建.类型电影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6] [匈]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文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7] 张德昭.深度的人文关怀:环境伦理学的内在价值范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