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

2012-08-15 00:52林妹珍
武夷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大众化红色旅游

林妹珍

(龙岩学院 思政部,福建 龙岩 364012)

红色旅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

林妹珍

(龙岩学院 思政部,福建 龙岩 36401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需要借助有效的教育载体,红色旅游以其鲜明的价值取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以红色旅游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整合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以适合游客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的形态来表现红色产品;针对不同受众的具体情况,宣传的内容应有所不同。同时,要坚持话语方式的通俗化,反对将红色文化庸俗化。

红色旅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载体

任何社会都有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与灵魂,成为新时期指导人们确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根本。要使这一体系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成为大众普遍认同与接受的价值追求,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红色旅游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创造,其鲜明的价值取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主导性的价值体系,引导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如何将国家的主导价值观转变为被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大众化是不可逾越的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一个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的理论体系,推进其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因为理论的真正价值不是理论的抽象价值,而应该是其实践价值,即理论回到实践,指导实践,从而使实践成为人们的自觉活动。理论指导实践的必要前提是“理论掌握群众”,即大众化。所谓“大众化”,就是要让深奥的理论具体化、通俗化,使其由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理论向群众渗透并指导群众实践的过程。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深刻阐述了理论与群众互动关系,他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思想要展现自身的力量必须找到‘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并说服他、掌握他。没有这个环节,思想永远是思想,人们的实践永远停留在原始状态,不能引向对现实世界的改变。”[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化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否则,再好的理论也会被束之高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运动中,大众化是实现“理论—实践”飞跃的基本途径。只有广大群众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之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并外化为自觉的行动,真正使主导价值观成为影响人们行为方式的道德文化,进而使社会的文明进程走向新境界,才能实现理论的价值引领、行为规范的实践价值。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大众化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得以普遍接受和认可的首要环节。

二、红色旅游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种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或价值体系要为民众所理解、接受并实践,除了其自身的内在品质外,离不开对它的宣传教育引导。对理论宣传教育除了采取必要的学理性灌输原则外,我们还必须开拓教育的载体形态,当前国家所大力倡导的红色旅游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渠道。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3]。红色旅游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活动载体,它既有效承载和传递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教育主客体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推进提供了轻松舒适的环境,从而提高了教育的效果。

(一)以社会大众为主体对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可靠的受众基础

从本质上讲,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主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必须以群众的广泛参与为前提。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倡导的红色旅游正是迎合了这种需要。从目前的旅游市场看,红色旅游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参与红色旅游的人数在持续上升。据统计,红色圣地古田2010年接待游客达103.6万人次,2011年累计接待游客122.79万次,同比增长20.2%。从全国范围看,自2004年中办、国办印发一期规划的六年间,红色旅游接待总人数已接近14亿人次,年均增长18%,超过了旅游行业年均10%的增幅。201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各地红色旅游景区再次出现“井喷”现象。二是参与旅游的主体具有广泛性。目前到红色旅游区的游客中,绝大多数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员工、广大青少年,占游客总数的57.5%,其中学生占20.1%。同时游客的来源已由过去的单位组织团队为主,逐渐转变为团队和散客自主出游并重。三是游客对红色旅游的认同感越来越高,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游客有“继续参加红色旅游”意向,这充分说明了红色旅游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红色旅游的主体是社会大众,他们参与红色旅游的热情越发高涨。在参与红色之旅的过程,游客一方面能亲身感受到旅游带给自己愉悦,另一方面也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总之,红色旅游旺盛的人气,得到众人的参与,这就巩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受众基础。

(二)以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红色旅游具有独特教育功能,这种功能隐藏于众多红色文化资源中。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过程中,给我们留下的具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丰富的精神指向的宝贵财富。红色旅游的持续升温,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红色旅游所承载的红色文化的认同,对其所蕴含的红色精神的崇敬。调查显示,84.6%的游客认为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效果好或很好[4]。开展红色旅游,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一是它承载了丰富的教育信息。红色文化资源蕴涵着丰厚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容,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件珍贵的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前辈和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再现了他们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以不容置疑的证据诠释着“国家民族整体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红色旅游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的,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可以开发提炼出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体系。[5]二是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红色旅游是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教育活动载体,相对于灌输式的显性教育而言,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是隐性的,渗透于休闲逸致间。同时它的教育内容又是以红色文化为主,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普世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红色旅游这一教化性与体验性相统一的特质,使得其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不同时期开展教育活动,也适用对不同社会群体实施教育,具有广泛适应性。因此说,以红色文化为重要内容的红色旅游,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提供了生动而鲜活的素材,是大众化教育的有效载体。

(三)以双向互动为重要导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搭建交流的教育平台

任何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与内化,都必须借助一定的活动载体才得以实现。红色旅游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活动载体,具有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这种教育目的性贯穿于红色资源的倡导和开发利用以及红色旅游组织接待中。倡导开发利用及组织接待者同游客发生了教育关系,他们理所当然都是教育者。这些人主要指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和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的从业人员,而游客应称为受教育者。红色旅游承载和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提供阵地与平台,它寓教于乐、寓教于游,使游客从观光式向体验式、参与式红色旅游转变,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历史,理解红色精神,使思想受到洗礼。现代受众理论研究表明,受众亲身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而形成的观点,“要比被动地从别人那里得到的观点容易接受得多,且不易改变。”[6]红色旅游把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丰富生动的体验过程,将深奥的理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直观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客体主体化。总之,红色旅游以“红色”为内涵,以“旅游”为形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搭建了一个教育平台,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实现价值体系与人民群众的有效对接。同时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推进提供了轻松舒适的环境,人民群众由“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为实现教育价值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三、以红色旅游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实现

红色旅游依托红色资源而存在的,红色资源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具有特定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对人的有用性。因此,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以人为起点、以人为服务对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要求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服务于人、教育人、培养人为根本目的,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为目标,既表现为开发过程以增进人的利益为宗旨,开发的结果是为了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优质资源,又表现为利用的过程要根据不同的受众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具体来说:

第一,要站在游客的角度对红色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与开发

要充分运用好红色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首先必须开发整合好红色资源。一方面,要立足本地开发资源。根据当地所拥有的红色资源,政府协同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党史研究室和文化宣传部门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时俱进,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开发出具有优势特色和适时性的“红色产品”,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区域合作融合资源。在立足本地的基础上,根据地理空间的紧密性和红色资源内容的关联性,打破自身的行政区划界线,进行区域间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线路互通”,打造“无障碍”旅游。如 “十一五”期间,龙岩以古田会议会址为核心,打造南起新罗经古田、新泉,北至长汀的“百里红色旅游长廊”,形成以古田会址旅游区和长汀红色旅游区这两个为主的经典红色旅游景区,连接江西瑞金、赣州、井冈山的全国著名红色旅游长线,打造湘西、赣南、闽西红色旅游片区,形成闻名全国的“千里红色文化旅游长廊”。[7]“无障碍旅游”增强了区域间红色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对游客而言,既给他们带来了吃、住、游、行方面的便利,又降低了旅游成本,同时也提高游客对红色旅游景区的满意度,增加了游客的回头率。

第二,“红色产品”应以适合游客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的形态表达出来

要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使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载体,红色旅游景点应根据游客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对现有的红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创新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如果缺乏对旅游产品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建构和包装,仍是“一张桌子一条凳,两块床板一盏灯,游客进门就转身”的场景,就难以对游客产生吸引力。比如,近年福建上杭古田为了增强红色圣地的旅游吸引力,着力对旅游产品进行整合和包装,将红色资源与参与式、体验式的旅游方式相结合,改变了过去观光式旅游的尴尬现象,取而代之是“走一段红军路,吃一顿红军饭,喝一壶红军酒,吼上几句红军歌,跳一段节节高舞”的体验式旅游,增强了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与趣味性。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实现红色旅游产品从传统的静态开发向现代的动态开发转变,使单调的资源陈列变得“活”起来。这些旅游产品的开发符合旅游者的心理和审美要求,防止了游客心理阻抗现象的产生,使他们在穿越时空中缅怀革命历史,在绿水青山间陶冶性情,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针对不同受众的具体情况,宣传的内容应有所不同

目前,参加红色旅游的游客中主要有青少年学生、普通群众、党员干部等等,作为红色旅游的教育者在利用红色资源对游客进行宣讲时,应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在内容上应有所侧重。比如,对于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就要考虑他们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他们多是9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是“未受磨难的一代”,生活条件优越,“线性成长”的经历,使他们对先辈的奋斗历程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加强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应侧重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再如,对党员干部应侧重对其进行党性教育,主要是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中挖掘和提炼出具体生动的党性教育案例,围绕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和纪律作风等方面进行教育,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广大的普通民众应侧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深刻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内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第四,坚持话语方式的通俗化,反对将红色文化庸俗化

红色旅游依托的革命历史、革命事件要通过讲解员、导游的解说来演绎,能否引人入胜,要凭解说艺术。红色旅游景区的解说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大众群体,要求讲解员和导游应运用准确、生动、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来演绎历史事件,做到语言通俗化。话语方式的通俗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内在要求。但通俗化不等于庸俗化,在一些红色旅游景区出现了宣传红色资源庸俗化的现象:一是宣扬迷信思想,搞个人崇拜。如将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的变化与伟人的行踪相联系,导游在讲解过程中,内容是离奇的、唯心主义的,让游客产生伟人就是神的错觉。二是把个人的隐私作为宣讲的热点。为了满足了旅游者的新奇感,有个别导游将一些道听途说的野史甚至艳史,加以渲染歪曲一些领导人的形象。这种不尊重革命历史、不尊重事实的讲解,偏离了红色文化的本质,降低了红色文化的品位,使得红色旅游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中的作用弱化了。因此,面对此类不入流的现象,红色旅游景点必须对此进行整治,一方面要对导游词和解说词严格把关,规范讲解内容,严肃导游讲解纪律。另一方面,要加强队伍建设。一是严格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招聘道德素质高、具有丰富“红色历史”知识的解说员和导游;二是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三是邀请旅游学、历史学、文物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加盟,如,近年革命圣地延安推出由陕西省委党校教授参与的 “现场教学”,专家们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讲解历史事件,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历史事件本身,而是对其进行深层的剖析,达到理论的凝练和思想的提升,增强了讲解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整体素质,通过其优质的服务来提升红色旅游的美誉度与认同感,才能更好地实现红色旅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功能与价值。

总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充分运用适当的载体是普及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充分发挥其效用的有效方式。红色旅游这种载体以弘扬红色精神为内容,采取旅游方式,迎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的新亮点。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侯小慧.双向互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26.

[3]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4.

[4]崔 鹏.红色旅游渐升温[N],人民日报,2011-4-7(1).

[5]李康平,李正兴.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道德与文明,2008(1):86.

[6]邵培仁.传播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88.

[7]龙岩:整合红色旅游资源 带动老区经济发展[EB/OL].http://www.fjta.com/news/bszx/201012/20101228241860.shtm l,2010-12-28.

Red Tourism and Popular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LIN Meizh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Longyan University,Fujian 364012)

Populariz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needs to be promoted through an effective education carrier.Red tourism,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distinctive value orientation,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populariz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Populariz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by means of red tourism should insist on the human-oriented principle,develop and reallocate red tourism resources and present red tourism products in forms which satisfy the tourists'psychological needs and aesthetic tastes.Publication of red tourism should be different as for different audiences.Besides,the style of publication materials should be popular with common people whereas vulgarization of red culture should be rejected.

red tourism;populariz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education carrier

D64

A

1674-2109(2012)01-0019-05

2011-10-11

林妹珍(1970-),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龙岩学院校立服务海西建设项目(编号:JBS10196),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编号:JA10397S)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大众化红色旅游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