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红
(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探析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
曾丽红
(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生活压力,面对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及现实的冲突与压力,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不安和恐惧等心理问题,进而出现““无聊”、“空虚”或“无意义”等精神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关分析,并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认知、情感、动机三个视角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引领大学生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激发生命欲望,提升生命的质量,帮助大学生建构正确的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拥有幸福健康的人生。
大学生;积极心理学;生命意义教育
全球化信息时代以及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生活压力。面对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及现实的冲突与压力,大学生的价值观、伦理观在跨越传统与现代文化过程中遭遇困惑和迷茫,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不安和恐惧等心理问题,进而出现“仿徨”、“消沉”、“冷漠”、“无聊”、“空虚”或“无意义”等精神问题。意义治疗创始人弗兰克尔(V.E.Frankl)认为人最基本的原始动机是追寻生命意义,当一个人的“求意义意志”遭受挫折时,人就会产生“存在空虚病”,它最主要的表现是无聊厌烦,严重者会导致“心灵性神经官能症”。这种普遍存在的症状在人们中引起对自我毁灭的绝望,尤其对年轻人影响最大。[1]如何让大学生明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成为当代学校教育中的一个不容回避的主题。而生命意义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理应受到重视生命意义历来是东西方思想家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语义学的语言层面到释义学的文化层面,再到现象学和生存哲学的存在层面,对“意义”问题的探讨突破了认识论层面单纯的文本分析,而延伸到存在层面的本体论,“意义”进而直接与人的生命本体相联系。心理学对于生命意义具有有多维度定义,目前主要是从动机、认知和情感维度进行分析。弗兰克尔认为寻求意义是人类的一个基本动机。人类具有理解自己和自己周围世界的强烈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会进行认知和行为活动,生命意义的动机维度考虑的是人们如何追求自己的目标,这一结构有助于全面理解人们如何试图去获得生命的意义生命意义的认知维度关注的是对自我(例如同一性)或者世界(例如世界观)的理解。当人们理解了自己和世界,明白自己在世界上是独特的个体,确定自己生命中要尽力实现的事情,那么他就会体验到意义感。
相关研究发现积极情绪能够对生命意义有较强的影响,意义和积极情绪状态之间的因果路径是双向的,意义能够产生积极情感,同样积极情感也能增强意义。[2]因此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为生命意义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积极心理学首倡者为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观来对待每个人,以积极的状态来面对现实与各种心理现象,乐观地认识、处理现实与心理之间的联系,激发个体实际或潜在的积极力量。2000年,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指出,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有三方面:第一、积极体验,如快乐、主观幸福感等;第二、积极特质,如智慧、创造力、美德等,第三,积极的环境,如社会文化、文化规范、家庭等环境因素对个人潜能发挥的影响作用。[3]
从以上分析可知,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跟生命意义三维度研究有契合点,因此,高校可以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从生命意义的认知、情感、动机三方维度面进行探讨,为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提供新视角。
生命意义教育是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体验、获取生命意义的过程,让使大学生看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和意义,树立家庭责任意识。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是家庭的希望和寄托。要让大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潜质,发现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价值,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适时评估,展示自我,学以致用,服务社会,让学生获取生命的意义。
首先引导大学生正常认识自己,逐渐完善自我意识,自觉到“我是生命的主体”,确定和肯定“我”的自主性、自为性和自律性。人要认识自我,包括认识到自我的生存及自身存在的意义,“人类渴望了解自己,不断需求自身存在的意义,这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本性。[4]人自觉到“我”的存在与价值并以“意义”的尺度去反思和评价“我”的存在价值。人的生活是一个不断变化与更新的过程,对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教育,自然应引导他们不断地去体悟、寻找、践行、丰富,从而获得现时的生活意义,获得在日常生活中使其愿意活着、值得活着的东西,获得生命的自我肯定,活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追求意义中实现生命的超越与升华,不断地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引导大学生过上真正称得上幸福、美善的人生。[6]
其次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从而使自身的生命价值不断升华,生命意义不断超越,最终使个体拥有美好的人生。弗兰克尔在对人类行为经验的现象分析中,归纳出寻求生命意义的三种途径,即经由实现三种价值 “创造价值”、“经验价值”、“态度价值”来发现生命的意义。结合弗兰克尔提出的这三种途径,大学生获得生命意义感可分别理解为:第一、通过创造一种工作或做一件实事中发现生命的意义。第二,通过体验某件事,发现生命的意义。例如,音乐、文学、绘画、雕刻或舞蹈;或者是欣赏大自然的美好,与各式各样的人交谈;或者是体验一种爱的感觉。第三,通过我们对于不可避免的痛苦的态度中发现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认为,对命运的选择完全取决于人的精神态度,即使是面对无法抗拒的命运力量时,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选择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为自己开辟一种新的生命体验。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希望和乐观、快乐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新的热点。
1.寻找主观幸福感。
苏格拉底把幸福和智慧联系在一起,认为幸福是由智慧和知识决定的。亚里士多德对幸福说得更简洁:善就是幸福。[6]伊壁鸠鲁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到了近代,阿德勒把幸福跟生活的意义联系起来,认为:“生活的意义不是为了个人优越而奋斗,而是如何满足人类和谐友好的生活,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需要。”积极心理学认为,生命意义的获得源自于个体积极幸福感的追寻。愉悦的生活所带来的幸福感是极其短暂的,只有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感。幸福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体验,人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对幸福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所以幸福是一种感觉,心理学上把这种感觉称为幸福感。人们对幸福的感觉取向关注于生活质量,侧重于人的主观感受方面,这种幸福感又被称为主观幸福感(SWB)。主观幸福感(SWB)就是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后产生的积极体验,是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7]因此增强大学生生活意义感,提高主观幸福感是最重要的途径。
(1)加强锻炼,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健康状况对主观幸福感有着的显著影响。研究表明,短期的身体锻炼可以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原因在于锻炼导致大脑产生了内腓肽的解放。内腓肽也叫“快乐荷尔蒙”,可以帮助人保持快乐的状态,而长期的锻炼可以产生更强的幸福感。一个人要是没有健康的体魄,那他将不仅要承受病痛带来的身心痛苦,更不能很好的融合进当今的社会,还有可能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远大理想。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当然不利于扩展其生活和发展空间,将会阻碍其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因此高校应该多做学生思想,鼓励他们多运动,多做为学生的锻炼提供场所,拓展他们的生活空间。让他们感觉到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与意义感。
(2)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心理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积极情绪和生活幸福有着重要影响,对于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以及个人与组织之间关系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教育应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分析自己的人际网络,进而在交往中注重和谐自我,提高自我的幸福感水平。[8]
(3)积极归因,建立寻找生命意义的信心
归因理论认为个体会对自己遭遇的事件原因作出种种解释,这些解释影响着个体的后续情感和行为。把成功归因为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把成功归因为外部因素,如任务难度、运气好等,则使人产生意外的和感激的心情。把失败归因为内部原因,则会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从而增加消极情感;若同时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原因,则可以减轻消极情感。只有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建立生活、学习的信心,才能让他们感觉生活的充实与幸福感。
(4)直面人生缺憾,培养生命意志,提高幸福感
生活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痛苦和苦难,情感受挫、亲人离去、学业失败等,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对于个体本身来看,便成为生命中的“难”,它们使生命在其自由发展过程中受阻,导致个体生命“苦”的感受,面对这些苦的感受,放弃或者坚持,便成为一个问题坚强的生命意志是战胜苦难和挫折的重要品质,“凡是意志坚强的人都会使生命更充实,而聪明者总是往生的方面,而不是往死的方面去想(斯宾诺莎)。”[9]当大学生学会自己面对所遇到的挫折,学会乐观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他们已经具有坚强的生命意志。艰难困苦都能乐观面对,幸福还会远吗?因此学会直面人生缺憾,培养生活意志,是提高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之一。[10]
2.养成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让心理充满希望之光
当今的幸福学研究发现乐观和悲观是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决定了一个人整体幸福感的高低。一个长期乐观的人,即使遇到一些挫折,甚至是不可逆的挫折(例如车祸少了一条腿),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也能很快恢复到原来的幸福水平。而长期悲观的人,即使买彩票中了500万,高兴几天后又会重新回到原来黯然的心态。一个人幸福与否,不在于外界的得与失,而是内在心态。维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是有效面对挫折,寻找生命意义的基础。同时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对未来的希望水平即 (积极乐观看待事物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希望水平影响个体的生活意义感、生活满意度、还直接影响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让大学生心理充满希望之光会让他们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高校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自己能够应对挑战和不幸的信念,并坚持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做到”,“我不会放弃”等。并且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也应该以积极的体验告诉自己这是自己获得成功之前的基石,而并不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要以积极心态把痛苦模糊点,改变解决问题的策略,认真评估每种途径与方法的可行性、效用、自己能否胜任等等。规划越细致、越可行,则对实现成功的可能性越确信,希望也就越强烈,保持追求成功的动力也会越强烈,最终走向成功。
Steger等人把动机力量称为意义寻求,并认为人们在意义寻求上存在个体差异。所谓意义寻求,是指个体有强烈的动机去发现生命的意义,个体可以通过思考或实际的行动来支持、满足这种渴望,这种追求生命的渴望即生命欲望。当人们了解了自己、世界、自己与世界互动的独特方式后,以及看到自己做了些什么,实现了生命目标时,他就会体验到生命是有意义的。[11]黑格尔认为充满了生命感觉的世界,是一个活的有机体,构成它的内在动力、使生命动态地展开的,则是生命的欲望。生命,为了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必须满足其各种各样的需要;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需要外化为目的需要,是源于生命的本能、并在这本能的催化下不断丰富不断扩展的,它是无意识的、凭依直觉行事的,目的,却是经过理性判断和选择、具有明确性和指导性的,生命欲望,由生活的乏匮荒凉而生,受现实的生活环境所制约,但是,它一经萌生,就会顽强地不可遏制地实现自己,促使人们摆脱在乏匮荒凉面前的无所作为的状态,投身子积极的行动之中,显示出生命的活力,显示出生命的本性。
生命欲望,则是在这需要向目的的演化过程中的心理欲求,它更多地带有需要所具有的无意识、直觉性和模糊性,却把静态的需要化作动态的心理过程。人对在生活中获得角色、被接纳、被尊重、被需要的内在驱动力。这个力量不足,哪怕生活状态再优越,也难逃失落感的压迫。生命欲望,把一个个瞬间的生命感觉组织起来、贯穿起来,使那些散金碎玉、断简残篇都获得一个强大的向心力,反过来,生命感觉又成为生命欲望的表现形式,成为心灵的和肢体的运动。正是生命欲望这一基本动机,给生命感觉的世界以活的灵魂。引导大学生追求生命的欲望也就是赋予生命灵魂意义的教育,让他们得出:生命的真正内涵在于,不可分割的有机的动态生命常态,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真意,把被动的要求满足转为下意识的主动寻求,并促成与之相应的外部行为,最终找到生命的真实意义。
[1]温乾利.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探究 [D].重庆:西南大学,2009:1.
[2]张姝玥,许燕,杨浩铿.生命意义的内涵、测量及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2010(11):1756–1761.
[3]冯林.积极心理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17.
[4]郝宁.积极心理学-阳光人生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2.
[5]温乾利.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探究 [D].重庆:西南大学,2009:24.
[6]AlanCarr.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84.
[7]严标宾,郑雪,邱林.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学(月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4(7).
[8]刘丽红,洪宝玲.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高校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2):59.
[9][德]弗罗姆.寻找自我[M].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出版,1988:54.
[10]罗惠玲.高职生生命意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9:38-39.
[11]李自伟.大学生积极品质评价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应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62-63.
Education on the M eaning of Lif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Pos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
ZENG Lihong
(School of Hunmanities and Teacher Education,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College students face the enormous social,life stress,in the face of social changes that occur in some deep-seated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the reality of the conflict and pressure,inevitably produce anxiety,anxiety and fear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problems,appear then""boring","empty"or"meaningless"and other mental problems.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analysis,and from the research of Positive Psychology cognitive,emotional,motivational three perspectives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life,and guide students to pursue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life,stimulate lust for life,promote the quality of life,and help students to construct correct positive life values,have a happy and healthy the life.
university students;positive psychology;meaning of life education
B848.4
A
1674-2109(2012)01-0105-05
2011-09-06
曾丽红(1984-),女,汉族,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