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作者的知音

2012-08-15 00:42朱建君
文教资料 2012年1期
关键词:刘勰知音现象

朱建君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一部博大精深的理论巨著,鲁迅先生曾将它与古希腊亚里氏多德的《诗学》相提并论:“篇章既富,评骘自生,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氏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模。”《文心雕龙》是中国最早的体系最完备的文论著作,《文心雕龙》在中国文论史,乃至世界文论史上有重要地位。《文心雕龙》中很多处讲到阅读和鉴赏,但明确讲如何阅读和鉴赏的就是《知音》篇,对于我们今天的阅鉴赏读活动仍有借鉴意义。

“知音”是作家作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知音》篇讲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使读者成为作家的知音,如何更好地把握作家的作品,使读者的心灵能够烛照作者的心灵,达到二者心灵的契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作品的价值。《知音》篇文脉清晰,不但分析了“知音其难”的原因,而且为读者指明了成为作者知音的途径。

一、“知音其难”的三种现象

《知音》开篇指出了自古以来存在的三种“知音其难”的现象:“贱同思古”,“贵古贱今”;“文人相轻”,“崇己抑人”;“学不逮文,信伪迷真”。历来的研究者都把这三种现象作为知音难觅的原因,我认为这只是三种现象,把现象作为原因实为不妥。

1.“贱同思古”,“贵古贱今”。自古以来的读者似乎都有这种情结,总认为离自己时代久远的作品就好于自己生活的时代的作品,总感叹古人的作品那么伟大,自己时代的作品为什么不能如此优秀,这是阅读时的一种心理作用在作怪,我们今天也会有读者赞叹唐诗宋词的绝美而遗憾今天的文坛没有佳作。时代不同了,文学的样式和鉴赏的标准都会变化,古代有好的作品,今天也有,每个时代都有经典之作,它们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被埋没。真的没必要“贵古贱今”。但是从古至今的读者都很难摆脱这种“贵古贱今”的情结。

2.“文人相轻”,“崇己抑人”。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第一次精辟地提出了“文人相轻”这个文学中的现象,这个现象从文学发生就一直存在,只不过曹丕将它概括提出,这种现象在今天依然很严重。文人之间互相轻视,彼此看不起对方的文章,尤其喜欢写文章互相挑毛病,甚至写文章互骂。如果说正常的彼此提意见、挑毛病很好,可是有时候人心里的自私在作怪,明明别人的作品真的很好,可是却从心底里却不愿意承认别人的作品比自己的强,就连班固、曹植这样文学成就斐然的人都不能摆脱这样的毛病,平常的人也许这种心理更强烈。人都希望自己的才能胜过别人,自己的作品高于其他人的作品,如果带着这种心理去读别人的作品,当然就不能成为别人的“知音”了。

3.“学不逮文,信伪迷真”。自己的学识不高,就对别人妄加评论,往往是道听途说,把谬误当成真实的。所以要想成为作家的知音,领悟作品的真谛,就要提高学识,培养情趣,辨别真伪,自己要通过读文字来由不晓到知晓。

二、“文情难鉴”的原因

“形器易徵,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具体的东西容易考查却还发生这样的谬误,文情更是难以鉴别,所以想成为作者的知音,把握好作品很难。刘勰从主客体两方面分析了“文情难鉴”的原因。客观原因是“篇章杂杳,质文交加”。篇章复杂,质朴和华丽交结在一起,成为阅读过程中的羁绊;主观原因是“知多偏好,人莫圆该”。人的爱好多有所偏,不能全面地观察问题。“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偶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读者在阅读中常常是合乎自己口味的就赞叹诵读,不合自己口味就看不下去,扔到一边,每个人都各执己见,这样阅读的就不够全面,当然也就不能读到所有的好作品,也就不能成为一些不合自己品味的但是确实是好作品的作者的知音了。

三、如何阅读

1.鉴于“文情难鉴”,刘勰提出了“博观”和“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对于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如果想要获得“圆照之象”,一定要“博观”。文学阅读上的“博观”就是要大量的阅读文学作品,积累自己的文学素养,只有多读才能达到“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的效果。

“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每个人在阅读的时候都会有忽轻忽重的私心,有忽憎忽爱的偏见,总喜欢读合乎自己品味的,不喜欢就弃而不见,只有阅读中抛弃自己的私心偏爱才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才能像镜子一样照见文章的美丑,才能真正成为作者的知音。

2.刘勰还提出了具体的阅读步骤和方法。“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一观位体,根据体制风格来看作者如何“情理设位”,“因情立体”。二观置辞,通过观察章句的安排来探索全篇的主旨。三观通变,观看作品的继承和创新。四观奇正,观察作品如何运用奇正的表现手法。五观事义,观察作品的征引事类。六观宫商,分析作品的声律。刘勰为读者指明了阅读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四、阅读的最高境界

在《知音》篇的最后,刘勰提出了阅读的最高境界——“觇文辄见其心”。“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作者把自己的情思变成文字,读者看了文字也就能了解作者的情思了,即使年代久远了,看不到作家的面貌了,但是通过作者留下来的文字,往往就能看到作家的心情。“觇文辄见其心”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因为阅读的目的就是体会到作者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思,并且能够使作者的心灵和读者的心灵相契合,通过文字的引导来通向作者的心灵,只有读者读懂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作品的价值才能实现,作者有了能读懂作品的知音,才是作家价值的所在。

五、结语

刘勰《知音》篇中的观点被后代人继承发扬,所提出的阅读鉴赏理论为文学的鉴赏实践提供了远见卓识的先导。“知音”说与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有着相通和契合之处,这为不同文化主体间的交流提供了基础,从而促进了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建构和发展。《知音》篇从刘勰的时代一直到今天,对阅读鉴赏和理论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1]岑亚霞.刘勰“知音”说的鉴赏交流理论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2]周振甫.文心雕龙译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刘勰知音现象
知音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山水知音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
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理论体系——兼论其辨体观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
论刘勰辨“骚”的矛盾心理
猜谜语
“赵”字与《拍掌知音》的成书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