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锦辉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3)
一、职高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语文课作为基础学科,它的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有其难以言说的“窘境”,语文课作为主要的文化基础课,其教学现状却不那么乐观。我认为目前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来自学生,而是来自教师的思想观念陈旧、不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积累,因而在教学中无法体现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没有活力,没有创新意识,最终越来越僵化。再加之多年来,长期封闭的教学模式及教育管理中命令主义的钳制,导致语文教师唯上唯名唯命的思维定势,定于一尊,奉命从事。“先生是教书死,死教书,教死书;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陶行知语),这大概是令人失望的语文教学的真实写照。“带着镣铐跳舞”,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做法。
例如,现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上课习惯于以教材为本,过于注重课本教学,一直发展到仅仅以课本内容当做全部教学内容的地步。从注音、词解到划分结构,从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到完成课后练习,按部就班,面面俱到,来不及讲的,就搞加班加点,“一言堂”、“满堂灌”。再比如,有不少教师上课习惯于以教案为本,教学过程过分依赖于教案,不敢越雷池一步,牵着学生的鼻子一步一步地向预先设计好的“套子”里钻,让学生无意之中成了“套子里的人”。从表面上看,教师似乎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实际上只是完成了写在教案上的任务,至于学生在这堂课上究竟有哪些收获,发展了那些能力,那就不得而知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习惯于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学生也渐渐养成了依赖求同的思想,当然,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渐渐变得僵化了。这种“划一、求同”的思想是语文教学简单化的具体表现。
要改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相对滞后的情况,我们既要依赖于职业教育环境的整体改善,又要依赖于职教语文教材的科学化及语文教学本身的自我改进。同时,我认为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语文教师自身的“自我完善和提高”,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文化积累与教学个性的探索,从积累、改进、提高中开拓一条自新自进之路。
二、语文教师文化积累的主要途径。
文化积累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什么是文化?从广义的角度说,人类所从事的一切精神和物质的活动都可以称为是文化。那么,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文化积累是建立在对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成果之上的。当然,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这种积累是有所选择的,重点选择那些对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人才有积极意义的文化成果。另外,不同的学科也决定了教师的文化积累有所侧重,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其文化积累的主要内容应该是那些?我以为应该包含这样一些方面。
1.文学修养是语文教师的基础。
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博览群书,教起书来方能做到游刃有余、成竹在胸,如果只是一味地在教学技巧上耍“花招”,那是难以为继的。文学修养差的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虽然稚嫩但富于灵感的东西或视若无睹,或错误地加以否定,限制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长此以往,语文课只会成为死水一潭,学生讨厌语文课、讨厌写作文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只有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才能根本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文学修养是当好语文教师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语文课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课堂的生动与活力也就无从谈起,而这种提高完全在于教师的自觉和平时的积累,只有阅读成为一种内在的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教师文学修养的提高才成为可能。
2.博闻强识、开阔眼界,努力汲取相关知识。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句话强调了“博学”的重要性。要了解理科的一些基本知识。现行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出现了诸如“黑洞”“生物化学”“太阳风”等内容,这些知识弄不懂,自然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教学。语文老师不是“文盲”,但也不能成为“科盲”,因此,要加强对自然科学史、化学、物理、生物学、气候学、天文学等常识方面的学习,要了解新兴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社会学、管理学、法学、人才学、未来学、现代美学等,这些与语文教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了解并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如学习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学等,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通过不断积累提升个人素质和修养,着力打造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天地。
我们一再强调语文教师的文化积累问题,积累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为了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营造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念的、师生关系融洽、充分体现创造精神的全新课堂氛围。我想,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应该充分体现这样几个特色。
1.求新——敢于打破传统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
首先是语文教育观念的更新。从语文的性质而言,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过去那种仅仅把语文教学定位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于漪说:“抽掉人文精神,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会失去光泽,步入排列组合的文字游戏怪圈,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讲人文性,又背离了语文课的宗旨,步入另一个误区。”可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教学中不可荒废其一。在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语文教学要发挥全面育人的重要功能,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纳入教学的目标,并加以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教学质量观。
其次是教学手段的更新。人类教学手段的发展已进入综合性、开放性阶段。如果仍停留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低层次,势必造成教学的高耗低效。教学手段主要包括三种: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化教具。它们各有其功能和局限,三者只能互相补充,不能互相替代,更不能互相排斥。在教学中,应尽快转变观念,将三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各自长处,从而获得最佳的综合效应。一方面,教师要把普通教具从“冷宫”中请出来,如照片挂图、实物模型等,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尽早掌握投影、录音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使其对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2.求实——摒弃虚幻浮躁的风气,深入语文教学的本质。
在改革的大气候下,语文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一些急功近利、装饰华丽但实质空洞无物的所谓改革经验也像蓐草与荆棘一样掺杂其中,甚至出现了教改经验、教改课题“各领风骚三五天”的奇怪现象。许多公开课是靠“花拳绣腿”装点门面,初看热热闹闹,细想却是“空中楼阁”。这种虚假的繁荣危害是极大的。无疑,教学必须讲求实效,凡成功的教学经验,无不渗透着一个“实”字。
语文教师应该强调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布置的每一项训练内容,提问的每一个问题,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是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问题过难,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一片茫然;问题过易,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达不到锻炼思维的作用。其次,要加强学法指导。学生主动性的体现,并不单纯指课堂上的七嘴八舌,如果仅仅局限于热闹的表象,宛如茶馆一般,无主题而言,自然也是不可取的。我认为,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及教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掌握解决某些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授之以渔”,以求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3.求活——打破僵死的教学模式,还语文教学以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
吕叔湘先生说:“在各种教学法之上,有一个总的教学方法,那就是‘活’。”这句话揭示了课堂教学“求活”的重要性。而教学设计的“活”是最关键的要求。不少教学设计或因为太过模式化,或因为掺杂了过多的无效环节,或因为脱离学生的现有水平,常常导致教师疲惫不堪,学生怨声载道,而实际收效甚微。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特别强调课堂设计的“活”,其教学设计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总是从训练学生的能力着想,注重实用,讲究实际,取消了一切无效的教学活动,完全摆脱了程式化的倾向。因此,他的课体现出灵活多样、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风格,深受学生的喜爱。只有做到导入“活”,解疑“活”,授法“活”,练习“活”,以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敢于打破常规,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来进行,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
4.求真——语文教学要诉真情,写真意,发挥塑造学生人格的功用。
一是教学情感的“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全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文,用心品味文章情感,接受课文的启迪和熏陶,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得到统一,讲课时做到储情于胸,激情导入,引导学生入境体验,最后融情入理,达到教情、学情、文情三者统一的真境界。试想,如果教师矫揉造作、虚情假意,或面无表情、冷若冰霜,又怎能感染学生?课堂教学情感的“真”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是写作内容的“真”。有人说:“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道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但现实的语文教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尤以作文教学为甚。学生作文中充斥着胡编乱造、“假大空”的顽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作文课缺乏研究,缺乏指导,往往不管学生感受和生活实际,命一题目了事,任凭学生抓耳挠腮而置之不理。魏书生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十分注意这个问题,或敞开学生心扉,让学生自己拟题,以利于学生畅所欲言,或抓住学生关心的热点命题,让学生热血沸腾,不吐不快。学生从“空”中落到“地”上,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踏踏实实作文,走真实化的道路,自然比只教一教所谓的写作手法,而逼迫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效果好多了。
5.求美——学美文,上美课,提高学生欣赏美、分析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其乐融融”的审美境界,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每一个有上进心的语文教师,无不憧憬自己的语文课能如一篇优美的散文,如一首动听的乐曲,使学生如醉如痴,陶醉于语文的“美”中。要做到这一点,至少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导之以读而“求美”。叶老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句话,揭示了“读”在追求语文教学美感境界中的作用。但可惜的是,在我们的课堂中,那“朗朗的读书声”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机械的分析,是对一篇篇“美文”的肢解,当学生丧失了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只剩下零碎而枯燥的文字游戏时,语文的美又从何谈起?这恐怕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受学生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授一篇文章,教师首先要导之以声情并茂的读,用真情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读,并授之于节奏、声调、语气等必备的知识,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激情,美感自会油然而生。
导之以析而“求美”。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让学生去发现语文的美,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寻找美。语文教师首先要设法将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的情境中去,牢牢抓住人物的刻画、场面的描写、气氛的渲染等一切传送审美情感的载体,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鲁迅的《故乡》给人以忧愤甚广的悲剧美;朱自清的《背影》洋溢着浓郁的人情美;鲁彦的《听潮》弥散着动人的自然美;周敦颐的《爱莲说》闪烁着千古传诵的哲理美……这些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有所心得。其次要开展道德评价,促使心灵美的升华。教师除了增强学生美的感性认识,还要积极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其获得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少一点“匠”气,多一点灵气,少一些呆板,多一分个性,这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走向成熟的标志。愿我们的语文教师顺应时代潮流,采集百家之长,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真正成为语文教学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