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颖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
在日常交际中虚假言语行为是广泛存在的。本文仅对虚假拒绝言语行为进行尝试性解释。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通常指的是说话人表面上表达了一个拒绝的言语,但是说话人不是认真的,内心不是真实想要拒绝的,听话人意会说话人内心真实的想法。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经常发生。因为中国人通常认为立即接受别人的邀请或帮助是肤浅不礼貌的。他们喜欢一开始假装拒绝对方的邀请或提供的帮助,即便实际上他们心里很想接受。但使用这种言语行为想要实现有效的交流的前提是双方必须达到共识,即双方需明白对方心里真正所想。这种非诚挚的拒绝言语行为就是虚假拒绝言语行为。
从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定义不难看出,虚假性是虚假拒绝言语行为最突出的特性。在虚假拒绝言语行为中,拒绝者假装拒绝对方的帮助或请求,以满足社交礼节上的需要。请看下例:(情景:A与B是好朋友,B要过生日了,并且B很早以前就看上了商场的一块手表,A准备买下这块手表当做生日礼物送给B)
A:这不是你看上的那块手表吗?你快过生日了,我买了送给你吧!
B:不要了!你看那么贵!
A:哪里贵啊,你带上肯定好看。
B:那好吧!谢谢喽!
在这个例子中,B明明很想要那块手表,但一开始却拒绝了A,在一番谦让之后又接受了B的好意。B不可能真的拒绝A的原因有二:一是A和B是很要好的朋友,好朋友之间送礼物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二是B心里很喜欢那块手表。事实上,A知道B很喜欢那块手表,如果买了送给她,B也一定会接受,B一开始的拒绝只是礼节上的推辞,并不是心中所想的。B也相信A知道她很喜欢那块手表,她的拒绝只是礼貌上的谦让。该言语行为的虚假性体现在B在拒绝A的礼物时,相信A知道她不是真心实意的拒绝,A一定会再次提出让她收下这个礼物。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除了虚假性之外,还具备共识性。如果交际双方对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虚假性没有达成共识,那么该言语行为就无法顺利实施。
在上面的例子中,B知道A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虚假拒绝,所以做出虚假拒绝的言语行为;正是A的确意识到B的拒绝只是一种礼节上的拒绝,所以再次要求B接受礼物,通过双方的共识,交际行为得以正常进行。如果双方缺乏这种共识性,A可能真的接受了B的拒绝言语行为,不给B买手表了,从而使得B不高兴,认为A很虚伪,不是真心实意想为自己买礼物。这种共识性对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实施至关重要。正是这种共识性使虚假言语行为与“撒谎”言语行为得以区分。
心理的矛盾性是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另一特性。在实施虚假拒绝言语行为时,拒绝者本不想拒绝,但又不能不拒绝,因为不拒绝往往给人一种“厚脸皮”的感觉,正是处于这种矛盾心理,交际者才发出虚假拒绝言语行为来满足交际的需要。如:
A:妈,你明天过来吃午饭吧。
B:不了,你那么忙,我来太麻烦了。
……
这是星期六早晨,婆婆从徐州到南京来看孙女,晚上又想看望一下她南京的朋友,准备第二天回徐州。上面两句话是婆婆离开儿媳家时,婆媳间的对话。在这个例子中,婆婆B处于矛盾心理:婆婆其实是很想在儿媳家吃饭的,毕竟儿子家在南京,不可能经常过来,但是由于经常不在一起,婆媳关系并不是那么亲密,不好直接答应。正是处于这种矛盾心理,B才实施了该虚假拒绝言语行为。
非公开性是交际目的的非公开性。人所共知,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实施受某种隐含的交际意图所驱动,旨在表达某种隐含的潜在信息,达到某种隐含的交际目的,而这种隐含的信息与目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具有典型的非公开性。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字面意义具有公开性;底层是隐含的某种交际意图,具有非公开性。
拒绝可分为真拒绝和假拒绝两类。区分真与假,首先要了解实施真拒绝言语行为的合适条件。塞尔(Searle)把实施言语行为的合适条件归纳为命题内容条件、前提条件、真诚条件和基本条件等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具有普遍意义,可使用于各种言语行为。根据这个模式,拒绝言语行为的实施条件可以概括为:1)命题内容条件:拒绝者拒绝请求者的请求或帮助。2)前提条件:拒绝者相信请求者能够明白他不愿意接受他的请求和帮助。3)真诚条件:拒绝者的确不想接受请求者的请求或帮助。4)基本条件:拒绝者的话语算作是一种试图,使请求者明白他要拒绝请求者的帮助或请求。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如果具备这四个条件则为真拒绝,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是假拒绝。
言语行为理论使人们认识到,言语行为不仅是“言有所述”,而且是“言有所为”。语言不仅能够用来以言指事,而且能够以言行事。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实施主要是体现人际功能,用来建立、维系、发展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以满足社交的礼节性。
有些虚假拒绝言语行为是拒绝者对请求者开的玩笑。比如两个关系很好的同学,下面是这两个人之间的对话:
A:我头发太湿了,你电吹风拿来给我用用?
B:电吹风啊,我实在不想给你用,你又不付报酬……
A:钻钱眼儿里吧,你!我付啊,不就一毛一次么……
很明显,B和A之间的关系很亲密,B实施的虚假拒绝行为只是B所开的一种玩笑话,这种玩笑使得人际交往增添了许多乐趣。这种虚假拒绝行为只适用于关系较亲密的人之间,否则对方会误以为真,妨碍了交际。
一个言语团体中的人们的交际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人们的言语行为必定受到该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中国文化的形成、积淀及发展受孔子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儒家思想实际上是一个强调伦理和道德的体系。汉文化注重含蓄美,中国人认为没有必要说出一切,因为大多数信息都能够从环境获得,他们在交往时很注意迂回。Hall把类似于中国的文化叫“高语境文化”。在这种高语境文化中,根据中国的传统礼节礼貌习惯,在别人提出邀请或帮助时立即接受是不礼貌的,因此人们更喜欢采用在假装拒绝一次或数次后再接受对方的请求的虚假策略。
这种虚假拒绝言语行为在西方文化中几乎是不存在的,西方的文化是Hall所提出的“低语境文化”。他们强调个人主动、独立,表达方式比中国人直接。他们珍视清晰语码,轻视迂回方式,相信词语应该用来表达他们的意图,人们应该明确的陈述自己所想,因此虚假拒绝这种言语行为他们很少使用。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通常我们把拒绝言语行为和礼貌原则及面子理论联系在一起。拒绝往往被视为损害对方面子的行为,但虚假拒绝行为作为拒绝行为的一种,它并没有损害到对方的面子,因为对方知道拒绝者不是真心的拒绝,只是礼节上的谦让或是一种玩笑式的言语。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顾曰国.礼貌、语用和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3]李莹莹.汉语言语交际中的拒绝策略[J].科技信息,2008,(29).
[4]赵英玲,李诗芳.虚假邀请言语行为研究[J].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