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明(安徽省铜陵县第二中学 安徽 铜陵 244121)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景。”情景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给予学生真实的态度体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的应用方式中学习并掌握技能,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情景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学的艺术。
短跑训练是高中体育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师往往惯用讲解、示范,并要求学生听看、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过于单调,而短跑训练的强度较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负荷比较重,而且动作单一、机械重复,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加上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使学生对短跑训练望而却步,产生速度障碍,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情景教学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型教学方法,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高中体育短跑训练中运用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进行训练,同时有效结合自主与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释放个性,展示才华的舞台,使学生得到多元化的教学体验,促使其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潜移默化下练习技术,掌握技能,达到训练的目的,提高教学的效果。高中体育短跑训练中运用情景教学,不把对体育运动技术的掌握作为唯一的追求,而是让学生在赋予情趣的情景活动之中进行体育训练,掌握体育运动的技术,达到知其意、明其理、乐其趣的效果,使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几方面的心理特征形成有机互动,从而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有利于体育教学收到实际效果,
案例的实施:
首先,确定并准备场地器材:田径场、起跑器19个,栏架4架,大垫子4个、小垫子4块、书桌一张、小红旗若干面、电脑一台、录音机。其次,体育教师进行情景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图片,设立情景引发学生进入角色。灾难来临时,生命高于一切,要与死神赛跑才能赢得生命。教师引导学生做以5秒—5秒—8秒—5秒的时间组合摆臂练习,注重快慢结合,同时让学生在口令的提示下慢跑成圈做游戏,进行距离为大约30~50米的由慢到快的折叠前抬送髋伸小腿的弹性跑,使学生体会自然、协调、放松跑的感觉,改进学生短跑的基本技术,提高跑的能力。接着设立大地震突然降临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使学生认识到要想在逃生中跑得更快,就要进行短跑快速跑的专项技能及技术训练。引发学生合作学习蹲踞式起跑加速跑的兴趣,教师再讲解示范起跑器的安装方法及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领,即双手放在起跑线后,臀部稍高与肩,肩稍高与起跑线,第一步要小,身体前倾,积极登摆,注重动作的准确性,身体的前移,起动的突然性,通过各种口令、声音的变化, 安排紧张氛围,让学生集中精神,自觉地进行注意力的培养,引发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需要,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蹲踞式起跑加速跑技术要领,使各小组对同学示范动作的优缺点互相讨论,共同探究、积极评定。最终能灵活运用的转化为灾难来临时诸如座跑、站跑、卧跑、半蹲踞式、转身式、行进间、蹲跑等各种情景跑。再次,教师又结合田径短跑的教材,设置地震中自我逃生的情景,以及在平面或有障碍物时不同地形的情景,以提高学生快速应变障碍跑、救助跑的能力。地震来临,学生要穿越各种障碍才能安全逃生,教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列纵队,告知学生路线,即钻过小山洞、跨越障碍物、绕过小红旗、最后一名同学持红旗,以最先拿到红旗的小组为胜。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短跑训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挖掘丰富的体育教学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场景,将地震的情景切入教材教学,充满趣味性,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设置了各种包含着课堂教学目标中的动作技能的活动环节,保证了情景的教育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了短跑的技术要领,训练了学生的注意力,及应变能力,同时学生在情景教学中共同参与,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有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探究的精神。
总之,高中体育快跑训练中运用情景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改变传统的讲解、示范模式,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方向,寓教于乐,使学生充分理解运动和自己的关系,深刻理解运动的内在本质,体验从事体育运动的乐趣,养成体育的意识,强健自身的体魄,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以更好的姿态应对现代社会变化的要求。
[1]刘生杰,张军霞.对短跑教学实验的应用研究[J].体育学刊,2000.
[2]肖鸿飞,改革田径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