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岚 张 兵
(1.安徽社会科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2.安徽行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9)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1]主要包括城市精神、城市形象、市民素质、文化设施、文化品牌、文化产业、文化传播、文化环境等方面。
城市精神[2]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发展变迁过程中,社会民众所拥有的气质、禀赋和品格,体现着特定时代的价值共识、审美追求、信仰操守。城市精神是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凝聚力、竞争力和社会进步推动力的源泉。例如,梦想、创造、竞争的纽约精神,时尚、浪漫、文化的巴黎精神,干练、优雅、合作的东京精神,已成为这些著名城市内聚力量、外展形象的旗帜。
当前,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各个地区、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区位优势的竞争,也是文明环境的竞争、市民素质的竞争。可以说,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阶段。一座没有文化和精神个性的城市,是没有魅力和吸引力的。
城市形象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的感知、看法和评价,它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无形资产,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
城市形象可分为视觉形象、行为形象和理念形象这三个层次。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的建筑、轮廓、空间、道路等构成的整体印象;城市行为形象是社会公众活动所表现的城市整体人口素质、道德水准、价值观念、精神状态、文艺魅力、创新能力等社会风尚水准,城市理念形象是由城市政府及其他机构在运作管理、发展模式、对外交往等方面所遵循的准则和观念给外界造成的总体印象。
城市是民众构成的,市民素质的高低是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直接决定着城市的文化品位。提升市民素质,既能有效促进城市形象的提档升级,提高城市文化的品质;又能增强城市竞争的“文化软实力”,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借助于各种教育、舆论、传媒等现代化手段,通过各种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社会活动,不断提高市民道德品格和文化修养水平,是塑造优秀市民素质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一个城市长久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城市文化含量和文化服务能力可以通过相关的硬指标来衡量,如博物馆、图书馆、大学、科研院所、文化企事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设施和机构数量,这些文化设施和机构对社会公众的开放程度,城市社会文化生活丰富程度等。文化设施和机构是城市文化的“硬件”,是产生高端的文化、教育和科研成果的基础。因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自2003年起,美国康涅狄格州立大学校长米勒博士[4]率领的课题组,每年都要评选当年“美国最有文化的城市”。他们选取的主要指标有:报纸发行量、杂志发行量、书店总数、图书馆馆藏资源、市民受教育水平和年限及互联网资源量,据此对全美人口超过25万的69所大城市进行排名,以评估城市居民的文化水准。
塑造和张扬城市个性是当今城市发展的主旋律,而凝聚着文化内涵和文化形象的城市文化品牌,是体现城市个性的尺度。通过城市品牌塑造、展示、评价活动,可以对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和联想度进行测度和考量,从而提供了一种城市间比较的共同尺度。此外,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价值的外在化,是城市文化产出能力的反映。品牌的力量让人们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城市精神融入城市建筑之中,让竞争、生命与城市共存。
文化创意产业[5]是以创意为核心,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新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在知识经济社会,人们消费的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实物形态和效用,其包含的“文化价值”和“创意价值”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世界创意[6]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一些发达国家增长速度更快,如美国每年增长达14%,英国为12%。当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和众多国家的战略选择。
合肥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自西汉设置合肥县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合肥又称“庐州”。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载:“夏水暴涨,施合于肥,故曰合肥。”
合肥是物华天宝、人才辈出之地。历史上名人有五代吴国的缔造者杨行密,北宋清官包拯,晚清诗人龚心容、周光龙、江云龙,近代史上洋务派首领李鸿章,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辛亥革命上将倪映典、吴士谷、范鸿仙;北洋军阀时期的内阁首领段祺瑞,国民党高级官员吴忠信,爱国将领卫立煌,革命英烈柯武东、刘敏、徐百川、童宜仙等。合肥物质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16个,市级100个。
从文化形态特点看,具有交融性、多元性、亲水性。
(1)交融性
由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合肥一直处于文化交汇之地的环境中,包括吴越文化和楚文化交汇之地、中原、江西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先秦时期皖中在文化范畴属于“吴头楚尾”,北临中原腹地,是楚文化和吴文化的交融地带,同时又受中原文化的辐射。到明清时期的移民文化再次迎来文化交融的浪潮,明初江西移民大举流入,众多移民及其后裔挟江西文化而来,影响乃至改变本土文化的发展。贴近“东南邹鲁”的徽州地区,属于徽商活动频繁的重要地区。
(2)多元性
由于合肥文化的交融性,整个文化体系内呈现了江淮文化、徽文化、古皖文化等文化现象,同时也包含了巢文化、包公文化、淮军文化、三国文化、商贸文化、科技文化等在内的系列主题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多元性。
(3)“水”文化属性
在整个合肥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水”作为重要的一个文化元素,影响着合肥城邑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整个合肥生于水、兴于水、乐于水,城市文化中秉承了水之性、水之德、水之力。
合肥各界最初是从5个层面对城市形象进行定位:
一是基于城市发展历程对城市总体形象的影响,定位为“千年古城”。合肥城市的发展历经两千年,作为古城,历史悠久;作为区域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地位重要;作为大邑,人杰地灵。
二是基于城市山水环境对城市总体形象的影响,定位为“绿野穿城”。合肥市的自然景观资源优越,北依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以及一些小的水库,西近大蜀山,西南为紫蓬山风景区,东部为浮搓山及龙泉山,南面巢湖。在四面环山、众多水库和巢湖围绕的范围内,密布着纵横交错的水系。合肥的环城公园宛如“翡翠项链”环绕着市中心区,是真正的“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园林城市。
三是从人文资源与历史遗存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定位为“繁华聚地”。合肥人才荟萃,名人辈出,尤其是包拯作为名垂千古的清官,其文化与形象内涵得到充分发掘。合肥素有戏剧文化传统,黄梅戏、庐剧等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发掘整理和利用,享誉华夏。自古以来就处于南北文化的交融地,包公文化、淮河文化、徽州文化共同融合,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
四是基于产业发展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定位为“实力之都”。合肥现已形成八大重点产业和三大支柱产业,城市综合实力日益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正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五是基于科技事业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定位是“科教城市”。合肥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基地之一,为推进自主创新战略,正致力于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城市。
综上所述,将合肥城市总体形象定位为:“千年古城,绿野穿城,繁华聚地,实力之都,科教城市。”[7]从突出整个城市的个性特征出发,城市内所有建设活动和环境改造整治活动都应以此为主题,从而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和吸引力。
随后又将合肥进行4种文化形象定位:地域文化形象为“居皖之中,融通南北”;历史文化形象为“教敦民悦,和气太宁”;未来文化形象为“礼乐社会,创意家园”;城市人格形象为“开明开放,创新图强”[8]。
一个城市,需要一种“精气神”,它是城市的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这个城市的气质和未来,这就是城市精神。近来广泛征求民间真知灼见,合肥总结出“开明开放,创新图强”的城市精神定位。合肥出了近代史洋务运动第一人李鸿章,小井庄第一个搞包产到户引领改革开放之先。开明开放可以成为合肥精神的基石[7]。“开明,是思想开通、不僵化、不保守,明智宽容,与时俱进;开放,既是基本国策,也是合肥富民强市的必由之路,而对合肥市民和干部来说,它也是必备素质。”在“开明开放”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和初步建成科教先导、创意牵引的文化实力强市。
以上关于合肥定位,突出合肥的“底蕴丰厚、新老并蓄”的“大”城市形象,特别是城市精神定位,激发了民众的归宿感、自豪感和干事创业的拼搏意识。但在经济社会实际发展过程中,合肥城市文化特点弘扬不够。
合肥周边名城特多,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无锡等,在区域明星城市的包围下,更加凸显出城市特色不鲜明、城市形象比较模糊的困局,被称为“一座说不清道不明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文化建设、城市精神宣扬等工作不到位,代表合肥地域认知的品牌少、强度小。
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合肥市早在2007年就发布了《合肥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点规划和建设“两带、二区、三园、多点”的特色文化功能区和文化产业园,争取形成错落有致、整体和谐、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文化布局。努力构造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充分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但是与现实需要相比,发展速度不快。以现有的合肥市图书馆为例,它于1998年规划建设,座落在老城区的北角,无论从建筑面积,还是服务人口,辐射范围、地理位置等等方面,都已经无法满足合肥市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
合肥文化产业发展与周边城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5.8%。产业规模小于中部的武汉、长沙市,产出比例低于长三角的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但是可喜的现象之一是行业结构有所改善。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在逐年下降,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艺术为主的传统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48%,比2006年下降了约12个百分点。同时,新兴文化产业加速崛起,特色创意文化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目前,合肥已有1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和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9]。
近年来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速度的加快,在合肥城市面貌发生日新月异改变的同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危局。随着城市空间骨架拉开,尤其是建筑尺度、色彩、风格的变化,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和周边环境面临着自然残损、自然破坏、人为破坏等问题。
包公文化、三国文化、淮军文化传统,构成合肥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园林绿地、现代休闲活动场所等富含人文、历史内涵;传统的地方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内容丰富;传统土特产、工艺品、风味饮食等,特色突出并具较强的经济价值。在城市历史遗迹大量消失的同时,文化传统方面的历史遗产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传承性和生命力,它们是历史文物内涵和展现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认真研究合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特点,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先进经验,建立完善的保护框架体系和管理操作机制,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真正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名城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多较早开展城市精神提炼和城市品牌展示活动,以获取城市发展的新动力。以杭州为例,富有个性的城市精神、鲜明的城市形象,为这座“人间天堂”提供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新标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精神[10]镌刻着杭州8000年跨湖桥文化的岁月流痕,印烙着5000年良渚文化的地域特点,反映了杭州城市2200多年来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并将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演进产生历史性影响。杭州以城市精神引领城市文化建设,其主要路径和对策措施是:(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千年古城的根和魂;(2)弘扬城市人文精神,引领城市和谐发展;(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4)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文化综合竞争力;(5)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
学习这些城市的先发经验,未来合肥应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探索一条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现实路径。
精神文化建设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重视文化建设的今天,需要对我们的城市精神元素进行更多的发掘、凝练、提升。一是注重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传播、展示城市形象,培育、塑造城市文化,对精神文化品牌建设下功夫。加强城市主文化建设,通过政府主导,系统地开展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诸如在重点建筑、主题公园等物质层面建设,在文艺精品、文化活动、典型引导等精神层面建设。
二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和拓展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乡土文化、校园文化及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等形式和内容,使城市精神落实和体现在社会的各个组织形式、各个管理环节及日常的行为方式中,不断增强精神文化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合肥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发展文化产业基础,已经确立“文化名市”战略,着力建设现代化区域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中部地区文化中心城市、安徽省文化核心城市。根据《合肥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力争201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00—600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8%以上,到2020年提高到10%,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以文化催生创意产业,构建“两圈一廊多点”的文化产业[11]空间。“两圈”是指水源地-大蜀山科技文化圈、环巢湖旅游文化圈,“一廊”是南淝河文化长廊。多点指侧重建设九大特色文化产业园(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三国文化产业园、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全球音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合肥创意文化产业园、庐阳出版物流产业园、合肥钢铁·艺术创意产业园、合肥1912文化休闲特色街区、“江淮车谷”汽车文化主题公园等。
借鉴发达省市经验,通过认定“文化+科技”的示范性企业,“文化+旅游”的示范园区办法,以“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方式促进产业发展。比如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即是以“文化+旅游”方式,将文化跟旅游产业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案例。
“文化+科技”模式[12],是将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关联带动作用,深度挖掘、依托、吸纳、整合、联动相关产业资源,根据市场需求搭建产业融合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和共同发展。高新技术、物流、金融和文化产业是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而将文化和科技嫁接,一大批深圳企业取得1+1>2的[13]效果。除了深圳A8音乐集团、华强文化科技、迅雷网络等知名公司之外,中青宝、摩财宝、西塔音乐等“文化+科技”中小型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
比如深圳采取“文化+金融”[13]模式,通过设立文交所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项目交易与投融资,搭建起文化产业专业化、市场化、高效化的平台,促进更多的风险资本、创业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进一步畅通文化产业交易与投融资渠道。
合肥文化资源包括2000年的建城史,巢湖、庐剧等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合肥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在一般通行的历史文物古迹保护之外,拓展了新的内容,增加了历史文化风景区等层次,比较全面地涵盖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各个方面。但从整体体系和框架来说,未理清各保护层次和片区之间的关系和权重,保护体系框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此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涉及到规划、城建、园林、环保、宗教、交通等多个部门。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解决多头管理、有关部门职责交叉不清等不利状况,以便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管理操作。
[1]余晓曼.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J].当代传播,2011,(2):32-36.
[2]孙存良,吕若禾.城市精神就是城市软实力[EB/OL].http://www.zjwmw.com/07zjwm/system/2011/11/10/017985922.shtml,2011-11-01.
[3]黄琳.城市形象:软实力决定成败[J].瞭望东方周刊,2009,(5):13-15.
[4]祝碧衡.明尼阿波利斯当选“美国最有文化城市”[EB/OL].http://usa.bytravel.cn/v/65/7/index.html,2012-10-09.
[5]周慧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EB/OL].http://www.chinacity.org.cn/csfz/cswh/75015.html,2011-09-02.
[6]胡正荣.文化创意产业核心与发展关键[EB/OL].http://www.bjpopss.gov.cn/bjpssweb/n33222c24.aspx,2010-11-17.
[7]王蛟.合肥文化产业发展对策[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54-67.
[8]刘淑.合肥城市精神定位——开明开放,创新图强[J].江淮晨报,2011-04-24.
[9]刘标.合肥“文化强市”加速前行 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3%[J].合肥日报,2012-05-02.
[10]周乾松.“十二五”时期提升杭州文化软实力的对策思考[EB/OL].http://www.ssfcn.com/tt91/cbje.asp?id=12664&classid=1451,2011-07-30.
[11]深圳蕾奥城市规划设计院.合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课题总报告[R].2012.
[12]马芳,鲁力.文化+科技引领文化产业高速发展[EB/OL].南方日报,2011-05-13..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1-05/13/content_6959585.htm,2011-05-13.
[13]王传真,赵瑞.文化携手科技与金融助推深圳创意产业腾飞[EB/OL].http://www.xkzzz.com/browse/6661.html,201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