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爱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山西 太原030006)
2007年,教育部决定实施“本科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提出本科教学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着力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于2010年7月,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同时强调“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会计本科教育是会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会计实验教学是本科会计专业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是沟通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会计实验教学与会计理论教学应循序渐进,相互衔接,逐步安排开设会计实验。目前全国高校本科会计专业已陆续建立了会计实验,但由于起步较晚,部分学校还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现象,会计实验教学体系不完整、不成熟,因此,高校本科会计专业必须立足本科会计教育目标,加强会计实验教学,构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知识化、综合化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财经类院校大部分会计专业都将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为“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按这样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很容易造成在教育中只重技能的训练,忽略素质的培养,极难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财经类院校会计教育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我国会计教育的成效,因为会计教育是我国各大学的会计教育的主要力量。
目前,我国财金类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基本
上以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这样的框架组成,基本上是由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这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教学内容运行模式,只是选修课课程的安排上,课时的分布及内容上有所不同。这样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加之专业面非常狭窄。尽管有的学校考虑到学生将来就业的需要,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国家4级、6级考试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增加了大量的计算机和外语课时。但是由于所学外语及计算机与专业知识的脱节,学生4级、6级考试通过了,却看不懂一篇较为通俗关于会计的英文资料。计算机4级证都拿上的学生,竟然不会操作会计软件
会计准则与制度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在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知识的利用能力与前瞻性的分析预测能力。否则,就会使学生在毕业后到单位工作的适应能力较差。假设学生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的货币资金核算时,教师依照教材的要求,向学生介绍关于现金管理条例、银行结算纪律、各种转账结算方式,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方法,同时在强调在会计实务中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下课后,学生为了将该部分内容掌握好只能反复做练习、背概念,进行死板的掌握,最后当学生毕业后,各种规章制度已经发生改变,原先所学的内容已经不适合新的准则、制度的要求。因受会计专业本身的影响与制约,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内容,都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注重实务操作。而且大多数会计教材往往是会计准则的复制品,在教材中很少能讲述准则内容的合理性和恰当性,很少讲对于实务操作中为什么要如此。而作为没有任何实际经历的学生,面对大量的现行会计准则、规章制度,成为他们在学习中必须牢记的知识,为应付考试大学生们只得起早摸黑地死记硬背。这样的教育说重一点是在浪费学生们可贵的青春生命。仅强调实务,注重专业的课程结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素质培养非常不利。因此,现行会计教育所使用的教材,缺乏必要的前瞻性、知识容量很小,,即使有些教材在前言的描述中有诸如“前瞻性”等字眼,但在教材中很少有新知识、新思维的内容与思路。
近几年来,无论从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学校的教学管理者的观念上都不重视该环节的教学。结果,全国各高校表面在强调会计的实践性教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会计实践性教学几乎徒于形式。
笔者认为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的实验体系应当是初始专业认知实验、课程单项实验、课程综合实验与专业综合实验相结合的实验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四部分:
初始专业认知实验是指在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程时,就要借助所看到的真实会计工作环境、工作程序以及工作内容,并了解会计岗位之间牵制、监督的内容和形式,以及会计与银行、税务等相关部门的业务联系,以对所学的会计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具体方式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财务部门、会计事务所进行现场参观、交流、请教,以观摩为主,或请经验丰富的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会计职业的大概情况,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的感性认识;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同类学校完备的会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了解实际中会计工作各岗位的基本职责以及会计用品用具。
课程进行中的单项实验是按理论教学进度,以会计理论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为依据,分阶段组织实验,以解决专业课学习中某一方面的实务操作。如基础会计学:主要有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会计账簿开设和登记,结账和错账更正,会计报表编制等,以使学生掌握手工操作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同时使学生充分理解会计的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基础会计学学习中的某些关键点和难点。中级财务会计学:按照其内容主要有货币资金、发出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财务成果及报告、非货币性交换、租赁业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熟悉经济业务的会计账务处理。成本会计学:主要有成本预测、成本分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方法的使用、成本控制等。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成本、费用的核算及其分析。
课程进行中的单项实验是针对课程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内容单独进行的模块实验。侧重于知识点的巩固,它将实验教学融入到具体各门专业课程中,将会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随课程教学进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培养学生对相应知识理解能力的目的。
某一课程结束后综合实验是为了全面掌握某一门专业课而设置的该课程综合内容实验,让学生比较系统性地全面掌握该课程的全部内容和核算方法。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一般在该理论课结束之后进行。如基础会计学综合实验可以某一食品企业的为背景,进行仿真性会计核算操作,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设置账簿、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会计循环。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综合实验可以某一制造业为背景,根据会计工作岗位设计案例实验,包括筹资、投资、存货、固定资产、收入利润、所得税、会计报表等。通过某一课程结束后综合实验,训练学生对该课程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的核算技能。
(四)所有课程结束后的专业综合实验
所有课程结束后的专业综合实验是在学生学完全部专业课以后,在学校会计实验室模拟一个完整企业(一般以制造业为背景)的财务部门。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的制定,到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财务报告的编制及分析等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的实验。由于该实验模拟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内容更广泛、更有深度、更系统。该实验的目标是充分考虑向核算内容之外拓展,注重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验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及查阅中外文资料的能力分析及专业综合能力,而不是核算技能的提高。通过综合实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培养学生提高对今后工作的适应能力,形成良好职业素养,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不同的会计工作环境。与某一门课程结束后的课程综合实验相比,该实验对于高年级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作用尤为重要,方式可以借助计算机或ERP等软件完成。
多重、多种相互结合的会计专业实验体系包括:校内、外结合的会计实验,课内、外结合的会计实验,操作应用型、研究探索型相结合的会计实验
校外的会计实验是将学生带入真实的企业,进行实地演练,学生所看到的全部是企业实际发生的真实业务及凭证账簿、报表。通过去进行操作检验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的扎实度、全面性。但是,学生实验的成本较高。校内的会计实验则主要借助学校的会计实验室,以企业大量的实际经济业务中选择部分较为典型业务进行实验,学生仅仅是在局限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相对真实的业务训练。这种实验成本较低。由于在实验室内无法模拟复杂的经济业务,尽管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且成本较低,但是,模拟业务与实际业务始终存在较大的差距。只有加强校外的实验,采取实地实践教学,在特定的业务岗位上进行业务环节的实践,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和条件下得到真实的业务技能训练,学生才可获得实践经验。这样将校内外会计实验相互结合后,以校内的会计实验为主,在适当的时候带学生去单位实际演练,达到真正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的目标。
课内会计实验由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与理论教学同步,统一组织安排,以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提升教学效果。但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会计实验,缺乏灵活性,组织方式、内容、时间等都不能灵活地去把握。这样就有必要将课内实验与课外实验相结合,实行会计实验室开放制度,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会计实验,并鼓励学生从事新实验,允许学生在会计实验室进一步完成课堂未完成的实验,或者为学生进行创新研究提供便利条件。
操作应用型实验的方式是目前大多数财经类院校在会计实验中采用的手段,是学生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对所模拟企业实际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处理,目的是对学生会计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基本适用于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会计报表分析等课程的实验,该实验能够提高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会计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对相应问题的总结归纳等能力,提高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研究探索型实验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是由学生按照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内容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进而对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会计信息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这种实验模式适用于综合实验。本科会计专业与高职高专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区别是本科会计实验中,除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财经类院校本科会计专业会计实验教学体系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会计人才市场导向,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综合化、全方位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以才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其适应能力,为社会各界输送合格的会计人才。
[1]杨光.会计学专业本科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模式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3).
[2]张静伟.构建规范化会计实验教学体系及其实施模式的思考 [J].会计之友,2007,(6上).
[3]任秀梅,赵晓华,杨权力.会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北方经贸,2005,(10).
[4]贺茂清.WTO与中国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万韬略.培训对中国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郭强华,涂江红.师生观念大碰撞:会计教育改革[J].财务与会计,2002,(11).
[7]阎达五,王化成.面向21世纪会计学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会计研究,1998,(9).
[8]王晓东,田利军,高建立.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现代会计学构建[J]财会通讯,2009,(2下).
[9]李蕊爱.积极探索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