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赵东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鹤壁 458030)
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经历了“文化转向”之后,逐渐形成了译入语的文学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学跳出了传统翻译理论的视阈,拓宽了翻译学的研究领域。出现了像多元系统理论、权力话语理论和操纵理论等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埃文·佐哈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把翻译研究引上了文化研究的道路。他把翻译和译作与其所产生和被阅读的文化语境、社会政治条件等诸多因素结合了起来,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研究领域。权力话语理论认为,翻译不是纯粹的文本间的信息转换,而是一种复杂的由权力话语操控的产物,翻译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应借助权力话语理论来展开和进行,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勒菲弗尔在借鉴多元系统理论和权力话语理论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操纵理论,认为翻译应该分为四个层次:意识、诗学、论域和语言,同时指出,译者不仅要翻译词句,更重要的是翻译意识形态、诗学和论域。勒菲弗尔将翻译置于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文化背景中,深入探讨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的各个层面的限制。
勒菲弗尔操纵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改写,在《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一书中指出:“改写”泛指对文学原作进行的翻译、改写、编选、批评和编辑等各种加工和调整过程。翻译就是对原文本的一种改写。不论意图如何,所有的改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改写是一种操纵,为政治服务,同时在文学和社会改革中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改写可以引进新的思想观念、文学样式以及写作方法。翻译的历史就是文学变革的历史,是一种文化作用于另一种文化的历史。
勒菲弗尔指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改写主要受到两方面的限制: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意识形态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来限制和引导改写者的创作。诗学观则是改写者进行创作时所处的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写者往往会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以使其符合改写者所处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达到使改写的作品被尽可能多的读者接受的目的。
《天演论》是严复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翻译的一部影响巨大的作品,它的独创性是前所未有的。严复《天演论》的突出特点在于:它对赫胥黎原本的有选择的取舍、改造、评论,根据现实,取便发挥的达旨。这本书在力求服务于当时中国需要的同时介绍了西方的思想,影响深远。
赫胥黎的基本论点是:生物是进化的,不是自古不变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进化现象呢?其原因就是“物竞”与“天择”。所谓“物竞”就是“生存竞争”,“物争自存”也。所谓“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自然淘汰),“以一物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这样,“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已!”赫胥黎又认为,这种生物的发展规律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严复完全认同赫胥黎这个论点,在《天演论》每篇译完之后,常加按语发表自己的意见。严复认为,世界也是一个大竞争的局面。在竞争中,谁最强横有力,谁就是优胜者,谁就能生存,否则就是灭亡。因此,中国人别再妄自尊大,谈什么“夷夏之辨”了,要老老实实地承认:侵略中国的正是“优者”,被侵略的中国,正是“劣者”;在国际生存竞争中,中国正处在亡国灭种的严重关头,我们应该何去何从:愿意做亡国奴呢?还是愿意力争自己的生存呢?我们应该有所抉择!
《天演论》译成出版后,立刻轰动一时,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知识分子中间,像吴汝纶这样的封建士大夫看见了他的《天演论》,欣赏它的议论之精、文辞之美简直如“刘先主之得荆州”;至于当日维新派的许多重要人物,更是对它称叹不已。康有为看到《天演论》译稿后,承认严复所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所以,《天演论》在正式出版之前,就已经誉满于主张维新的士大夫间,出版之后,其影响于社会就更深了,鲁迅、胡适等争相购买《天演论》,看“物竞天择”“苏格拉第”“柏拉图”等精警的理论与新鲜的名词。事实上,几年之后《天演论》便变成了一般救国及革命人士的理论依据。
操纵理论认为,翻译就是对原文本的一种改写,改写在特定社会条件下,会受意识形态和诗学观两方面的限制。《天演论》的翻译其实就是一种改写,在《天演论》译本中存在着大量受意识形态和诗学观的限制而出现的改写现象。意识形态的操纵主要体现在作品内容和道德观念的改写方面,《天演论》是一本进步的作品,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严峻情况下,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另外,在赫胥黎原本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观念与中国传统观念不符,如在提到哈姆雷特时,严复着意为其加上“孝子”的头衔,就是受到当时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诗学观的操纵主要体现在作品的语言表达、意义和文化因素的改写上,《进化论与伦理学》是一部科学著作,语言通俗,但严复的《天演论》却成为一部促进民族奋起的惊世之作,语言优美绝伦,是翻译中的精品,其改写可见一斑。
严复所处的清朝晚期,统治专制腐败,文化封闭,经济落后,危机重重。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清政府软弱无能,节节败退,赔款割地,中华民族危在旦夕。面对国内外环境,进步的中华儿女有着强烈的革命思潮,救亡的迫切感使他们不愿面对落后挨打的悲惨境况,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封建士大夫在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衰落的情况下,却妄自尊大,死守中央文化论。
严复的意识形态和诗学观是很独特的。严复也是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本身受过良好的儒学教育,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但不同于一般知识分子,他早年留学欧美,接受过系统的西方教育,对西方的思想观念、政治、经济、司法等理论非常精通,被认为是在近代中国在共产党出现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四大人物之一。因而,严复的意识形态是超前的。同时他的良好的古文功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通使得他的翻译迎合了士大夫阶层的欣赏习惯,受到他们的极度欣赏,因而,严复的诗学观是迎合时代的。总之,严复超前的意识形态和迎合时代的诗学观是其翻译取得巨大的成功的关键因素。
从操纵理论的视角看,在严复的《天演论》翻译中存在意识形态和诗学观两方面的改写。译者的意识形态和诗学观直接操纵着作品的翻译。严复的意识形态和诗学观对《天演论》翻译的操纵体现如下:
意识形态的操纵主要表现在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翻译选材的操纵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内容和道德观念。严复所处的时代,政治形式比较复杂,作为接受过西方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国家主权受到威胁、民族面临崩溃的时刻,毅然决然地选择翻译《天演论》这样进步的作品宣传“物竞天择”来唤醒民族奋发的斗志,表达他“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也”的思想。严复意识到西方国家的先进,认为他们的富强源自制度和思想的进步,因此,严复系统地翻译了西方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理学和教育等方面的书籍,希望能从思想上彻底改变中国落后的状况。因此,他所选择的作品都是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理论著作,内容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同时,在伦理道德方面,由于知识分子本身的民族主义观念,严复在翻译时十分注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并刻意在伦理道德和传统观念方面做了必要的补充。
对翻译策略的操纵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归化和达旨。由于意识形态的操纵,严复在翻译西方的先进理论和思想时要考虑中国的社会现实和读者群的接受情况,因而在翻译策略上选择了“归化”和“达旨”。从多元文化系统中源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关系来讲,严复在当时应该采用异化译法,但翻译研究首先要考虑到对国家文化的有效性,严复认为只有达、雅古文才能满足士大夫读者群的审美需求,因此,他顺应中国的翻译传统采用了归化译法。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译者,严复还是采用“达旨”的译法成功地引进了西学,达到了翻译的最终目的。
严复的诗学观是迎合时代的,具体表现为古文、达、雅和创四个方面。“诗以言志”表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事实上,中国的翻译也是为特定的读者服务的。严复采用古文译法符合他微言大义的目的,也符合统治阶级的审美要求。同时,严复扎实的古文功底为他的翻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议论之精、文辞之美,他的“达”“雅”的风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令封建士大夫赞叹不已。同时,他是一位创造性的译者,对两种文化的准确把握,以至经常以古籍名词翻译西方特有名词,用中国最传统的词语来翻译西方的新理论,创造性可见一斑。
[1]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 Hai:Shang 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王玲英.严复翻译之信与意识形态操控[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4).
[3]董广才,张聪.浅析勒弗维尔的重写理论[J].文艺评论,2006,(6).
[4]蒋骁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J].中国翻译,2003,(5).
[5]王玲英.诗学因素对严复翻译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