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增 杨荷泉 程 伟
(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论胡适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王建增 杨荷泉 程 伟
(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胡适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其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和改革措施,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救国、教育独立、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对个性和兴趣的尊重等教育理念,成为中国教育思想史中的一笔宝贵财富,直至今日依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胡适;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和启蒙领袖,胡适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均成就斐然。他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还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胡适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活跃在教育岗位上,对教育的重视几乎贯穿着他的一生。他没有留下系统的教育研究专著,有关教育的观点散见于一系列文章、讲演之中,但其教育思想却能自成体系。他孜孜不倦地引介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为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功绩。他对中国教育的卓越贡献,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忽略和轻视的。
胡适的教育思想包括诸多方面,涉及平民教育和教育普及、全面发展和通识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对国文教育的改革、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继承等。这些教育理念完整而富有特色,是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笔宝贵资源。本文从力主教育救国、坚持教育独立、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对人的兴趣个性的尊重几方面出发,窥探胡适的教育思想,分析其对当下教育改革和建设的启迪意义。
(一)倡导教育救国。教育救国是胡适的一贯思想,也是他教育制度观形成的基础和立足点。他希望通过改革教育,启民智以救国,并将教育理念力行于教育实践之中,使教育救国成为办学的一个目标。他认为教育是接受人类遗产的必要途径,是人类文明积累和传递的重要环节,是改造社会的根本力量,是解决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根本措施。这既是他本人读书治学经验的总结,也是遍观民国社会弊端后所开的药方。“教育救国是不发达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在向近代化进军中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思想。其基本主张是要谋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就必须发展教育,并且认为这是唯一的根本的有效的救国之路。”[1]胡适生活在民族危机频仍的时代,救亡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也是知识分子的心之所在。胡适的教育救国思想,即起因于旧中国内外交困的时代环境。同时,这种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与他的成长经历也密不可分。胡适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胡传《学为人诗》一书中提到的“为人之道,非有他术。穷理致知反躬践实,虽勉于学,守道勿失”对胡适影响极大,使他从小就感悟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在上海学习期间,他受到梁启超以教育改造国民性和创造新国民、以救亡图存的新民说的影响,形成了对教育在救国救亡中作用的初步认识。1910年胡适赴美留学,通过对美国社会的考察、思索和分析,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在富国强兵中的重要作用,再加上受当时流行美国的杜威实用主义及教育哲学的影响,形成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救国论。对于当时中国流行的“工业救国”、“实业救国”、“国防救国”等口号,胡适均不苟同,坚持认为教育才是建立新中国的基础。他在留学日记中写道:“适以为今日造因之道,首在树人;树人之道,端赖教育。”教育是“百年树人之计”,要救国“只有咬定牙根来彻底整顿教育,稳定教育,提高教育的一条狭路可走”,并立志“归国后能以一张苦口,一支秃笔,从事于社会教育,以为百年树人之计”。[2]归国后,他发表《爱国主义与求学》一文,明确地表达了教育救国的观点,乃至成为他毕生坚持的理念。在他看来,教育应该是比武力更根本深刻的措施。胡适对教育救国理论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扬,把发展教育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成为当时文化教育界的一股强大潮流,极大地推进了此前已经兴起的资产阶级教育改革,对“五四”以来的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二)主张教育独立。胡适是“教育独立”论者之一。他认为教育是社会分工的一个部门,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特点,欲发展教育和科学研究,就必须尊重其自身的规律。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军阀混战连年不断,巨大的军费耗资致使教育经费严重不足,随着政府走马灯地更换不迭,教育方针政策也在不断更替,破坏了教育本身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五四运动以后,不断高涨的学生爱国运动引起反动军阀的敌视,教育受到粗暴干涉。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胡适力主在独立的原则下开展教育事业,以充分发挥教育的应有作用。他的教育独立思想还来自于对中外教育的历史考察。他多次提到,中国大学在历史上之所以不能像欧洲大学那样继续下去,即在于欧洲大学能够独立存在,而中国大学是政治机构的一部分,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就要实行教育独立,仿照西方大学自治的模式,使其摆脱政治和宗教的种种干扰。这种教育思想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教育不可受制于政治和宗教。他反感所谓的“党化教育”,力主教授治校和教育家办学,让真正懂教育的去管教育。并主张取缔宗教教育,不提倡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其次,教育应有独立的经费来源。胡适认为,教育如果没有充足的经费作支撑,则难以正常维系,更不要说持续发展。国家不应插手干预学校的具体事务,但须承担为发展教育事业提供经费的义务。为充分发挥经费对教育的作用,他还呼吁有钱人多投资兴办教育事业。第三,教育应有独立自由的学术研究之风。胡适建议学校对一切政治派别同等对待,并教导学生彼此互相尊重异己的主张。“古今中外,凡思想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不受限制的时候,学术就能进步,社会就能向上,反之则学术必要晦塞,社会必要退化。”[3]他在北京大学任校长时,仍始终不渝地坚持学术自由、教育独立的思想,聘请教授时不分资格和派别,只注重学术水平的高下,并容许文科各系开设各学派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胡适所提倡的教育独立是为中国现代教育争得一个独立自由的地位,不愿把教育看作政治、经济的附庸,却并非使教育完全独立于政治、经济和社会。他并未忽视教育同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密切联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发展所受到的其他影响。胡适的教育独立论,对削弱当时国民党推行的党化教育的影响,维护教育发展的自由与纯洁性,促进近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重视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胡适格外看重高等教育,他认为高等学校是一国思想和学问的中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保存着一国文化中最具精华的部分。它不仅仅是传授现代科学和知识的地方,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中心。只有高等学校办好了、发展了,才能使国家的科学技术达到世界的先端,才谈得上工业、国防能力的增强。在美国留学期间,胡适亲眼目睹美国的强大、繁荣与美国大学教育的密切关系,深刻领悟到高等教育与社会进步之间积极的互动作用,逐渐形成了重视高等教育的思想。他在《非留学篇》中提出了这一见解:“留学乃一时缓急之计,而振兴国内高等教育,乃万世久远之图”,“我们若想替中国造新文化,非从求高等学问入手不可”。[4]胡适认为,大学教育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和杰出学者的重任,是积累文化和传承文明的地方,而中小学的任务是教育普及,两相比较,大学更应受到重视。他对当时的中国教育很不满意,并认为,要使我们的民族尽快摆脱贫穷落后,务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他将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划分为四种类型:国家大学、省立大学、私立大学和专科学校,四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要重质不重量,集中力量办好代表全国最高教育的国家大学,力将其建为世界著名学府,并将办学经验加以推广。另外,大学应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一流的研究型人才,向研究院的方向发展,其他普通学院和一般的专科学校可以侧重实性技能,培养职业人员。这种高等教育思想,对促进旧中国学术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四)尊重个性兴趣。胡适在考取官费留学时,其兄曾建议他学习矿冶或铁路,但他对此没有兴趣,便选择了农学专业;后经反复权衡,又决定改读文科,最终在文学研究领域成就斐然。基于此,胡适向青年学生提出“要向自己性情所近,能力所能做的去学”的希望。他早年即提出“教育之宗旨在发展人身所固有之材性”的观点。1922年,在讨论学制改革时,他主张新学制应有利于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并把“谋个性之发展”作为当年拟定的《壬戌学制》的标准之一。他主张学生学习时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并提倡学生通过独立的自学,努力发现并学习与自己的兴趣相近的学科,尽力发挥自己的潜力。在毕业后择业时,他主张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有机统一,根据个人的性情爱好,结合社会需求,从容淡定地选择职业,不应过多地迁就于他人的建议。若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不能同时兼顾,则要首先考虑前者。在他看来,如果不顾兴趣爱好去选择职业,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天赋所长,难以人尽其才,如此对个人和社会都没有益处。他还主张培养一种业余爱好,以发掘平时难以察觉的个人潜能。
胡适的教育观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如今虽时过境迁,相隔近一个世纪,但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仍有着指导意义。当下教育界的一些“热点”问题,似乎都可以在胡适那里找到相应的言论。探讨胡适教育目标,从历史角度对其教育思想作出审视和评判,对今天的教育改革有重要作用。胡适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对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启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国家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致使我国近代社会贫穷落后的原因很多,教育的落后却是关键原因之一。如今时代不同,胡适的教育救国论似乎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但我们可从这一思想中延伸出教育兴国的理念。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在于科技人才的竞争,而科技实力的提高和高端人才的培养,则主要依赖于教育。当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实力和科研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中国要想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就有必要真正摆正教育的位置,时刻把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充分发挥教育在实现民族复兴中的推动作用。
其次,对民主办学的影响。民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对学校办学的新要求。形成了良好的民主氛围,才能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办学积极性,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胡适视教育为培养人才的百年大计,力主办学不应受到任何外界的非法干扰,尤其是政治和宗教的干扰,并认为要以科学民主的行政管理和独立的经费来源保障教育的发展,这在当前看来是尤为可贵的。教育有其独立存在性,国家应视教育为最基本的事业,在教育管理和实施方面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强加过多的外在因素。若不顾教育规律,片面地强调政治挂帅,将政治渗透到教育中去,势必会打乱教育系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使教育家感到无所适从,这是目前我国政府亟需改进的一点。目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已提上日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务须充分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打破学校与行政的简单垂直领导关系,使教育和学术超越官僚体制,较少受行政干涉和牵制,把着力点放在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上。此外,胡适提倡的教育经费独立,一方面要使政府对教育经费拨款,并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拖欠截留,另一方面主张有钱人捐资助学,这对于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保障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和实现教育的效果,都有重要作用。
再次,对高等教育建设的启示。胡适主张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即唯有真提高才能真普及。他主张高等教育有层次之分,若建设一流大学,就不应贪大求全;强调“质”与“量”并重,主张“自上而下”的“扩招”,即在“提高”的前提下“普及”。这对我国当前大学普遍存在的盲目扩招倾向是有一定警示意义的。现在有些高校不问教育质量,只注重在校人数,互相攀比,竞相“升格”,乃至“打肿脸充胖子”,从而忽视了大学培养高等人才的主要职责。我们认为,扩大教育规模不宜从高校做起,高校也不宜都贪大求全,否则很可能以牺牲教育的“质”为代价。同时,在还未“普及”的时候就追求“提高”,宜致使“粗制滥造”的毕业生数量增加,使其所得学历与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脱钩。大学迅速扩招,而社会事业不能以同样的速度发展,也会产生“粥少僧多”的现象,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难以就业或工作不理想的窘困,或让他们不得不降格以求,由此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这种不如意局面理应值得我们反思。此外,胡适主张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分开,使一流大学成为培养学术人才的地方,一般专科院校可培养实用技术人员,对研究型大学的职业教育项目适当控制,并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独立,这对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的优秀人才是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的。
最后,对学生选择专业和就职的影响。人的才能并非开始就显现出来,需要一个逐步发掘培养的过程。我国现行的大学教育体制往往将专业分得较细,高考选择专业后即“一锤定音”,使学生丧失了重新选择的机会;受利益的趋使,又让不少人在选择专业时置兴趣爱好于不顾,一味追求时下的所谓热门专业,个人的兴趣由此遭到埋没。胡适主张在教育中发展人的兴趣个性,这对改善我国高等教育是有借鉴意义的。现今高校中开设的选修课,让同学在修完主要课程以后,按照自身的个性兴趣修业余课程,及有些大学正在推行的通识教育,即程度不等地借鉴和实践了胡适的教育思想。此外,胡适主张发展个性与奉献社会相统一,“有用”与“有趣”并重,对高校学生的就业也有启迪意义。大学生作为国家事业的接班人,选择职业时考虑和自己兴趣相近的就业方向,将个人兴趣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够踏踏实实地全身心投入,获得创造的灵感和成果,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对统一。
胡适的教育思想在现代中国教育领域产生过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对推动“五四”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受近现代中国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作为资产阶级的教育方案和改造中国的主张,胡适的教育思想固然有其妥协性和不彻底性,胡适的教育实践也未能取得完全成功,但我们不应以此否认它的积极意义和历史价值。倘若今日我们要想彻底改良我们的教育现状,胡适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肖雄.胡适教育救国思想的哲学基础[J].湖南社会科学,2011,32(3):32.
[2]白吉庵,刘燕云.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6.
[3]胡适.胡适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55.
[4]胡适.胡适学术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8:376.
[5]胡适.胡适日记全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244.
[6]胡适.胡适精品集[M].北京:兴明日报出版社,1998:152.
[7]韩清林,李运昌.胡适的教育独立思想论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7(5):26-29.
[8]张春泉.胡适的“完全教育”思想[J].湖南社会科学,2007,15(4):55.
A Study on Hu Shi's Thinking on Education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ang Jianzeng Yang Hequan Cheng Wei
(School of Humanities,Zhejiang Normal Univesity,Jinhua,Zhejiang 321004)
As a famous modern Chinese educator,Hu Shi has made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inking in China.His educational thinking in long-term educational practices,including independent education,the importance of higher education,respecting personality and interest and so on,has been a valuable asse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ducation.Until today it still has an active role in guiding.
Hu Shi;educational thinking;practical significance
G521
A
1672-3708(2012)01-0040-04
2011-12-21
王建增(1985- ),男,山东鄄城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杨荷泉(1970- ),男,安徽芜湖人,助理研究员。
程 伟(1987-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