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视阈下的网络多媒体外语教学研究

2012-08-15 00:49:04何剑波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学习者

何剑波,王 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社会对大学生外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传统外语教学的局限和弊端日益明显。多年来,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学习理论深深影响着语言教学。该理论继承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忽视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心理特征,忽视学生个体经验对学习的影响。学生学习缺乏语言交流的环境,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相脱节,出现了“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象,外语教学呈现投入大、收效小的尴尬局面。

近年来,把学生作为灌输知识的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己经让位给了把学生当做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多媒体和Internet网络系统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布鲁纳、皮亚杰等人所推行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以及有关发现学习的开创性研究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了更加强有力的支持,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生命力,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扩大着它的影响。

一、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

我国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可以归纳成两种:其一是转播型,照本宣科,像录音机一般播放教材所述;其二是解释型,把知识分解灌输给学生。以背诵记忆、题海战术为主,教学的策略也就比较单一。通过这些模式所能达到的水平效果有一些不同,却有共同的弊端或不可逾越的障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语言教学的实践性,上课模式还是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课为主,整个课堂几乎都被教师控制,学生的角色是被动的。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大多数人仍然听不懂、说不出、读不出、写不对,大学英语成了耗时、耗力、耗财而教学效果却最差的学科,高分低能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聋哑英语”;另一方面,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实施成为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也成为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大多数高校采取应试教育,给学生大量灌输应试技巧,采取题海战术。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外国人讲的话自己听不懂,自己讲的话外国人也听不懂。有些学生词汇虽然掌握得好,却不知如何正确使用词汇。还有些学生甚至用本国语言习惯套用英语,闹出中式英语的笑话。凡此种种,都是由于完全忽视循序渐进的语言学习原则的结果,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没有实质性的提高,高分低能的毕业生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因此,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外语教学总体上还存在着“少、慢、差、费时”的现象。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解读

建构主义也称作结构主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在维果茨基、科恩伯格、卡茨、奥苏贝尔、布鲁纳等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不懈努力下,这一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理科教学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由此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教育革命。目前,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己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它在认识论、意义论、教学理念以及学生观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我国语言教育与教学尤具积极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能动建构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的活动,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或者说,是学习者本人,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在教师创设的真实的情境里,借助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以协作会话的形式自觉主动地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要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另一方面要顺应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建构主义非常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地位,把创设情境当做是意义建构不能缺少的前提,甚至认为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超越了学习的内容,把学习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建构主义所构想的学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探索式和发现式学习的场景。建构主义还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认为意义的建构是发生在与他人的会话交往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许多不同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伴随语言认知研究的发展进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对英语教学也有重要指导作用。认知语言学同样认为,语言实质其实是体验性的。这种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与语言观的相结合可以用于指导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论为网络多媒体技术辅助大学英语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网络多媒体外语教学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外语教学中计算机辅助下的外语多媒体网络教学能够充分展示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观,为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提供了广阔空间,使真正创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成为可能。在大学英语教学常态下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国际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媒介,以强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刺激作用为突破口,使语言与画面、视觉和听觉融为一体,创设直观的英语学习情境,使知识的呈现及运用有与之相符的情景和环境,以便于学生的观察和认识。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能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很理想的认知工具,它们可以让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综合运用读写听说译等不同的语言技能,从而有效地加深学生本身的认知发展,对学生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有指导意义。

1.教学中的互动合作学习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合作、会话是英语教学的极好的方式。由于知识的复杂性,一个学生不可能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语言的学习也不可能由学生完全独立解决,这样“协作、会话”学习成为必然。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策略,教学是与学生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相反,他要在主动改造和重组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信息的意义,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并加工信息的主体和知识的建构者。现代教学特别是语言的教学不能只是单方向的信息传递,更应该是学生间、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在各项信息的反馈当中,一步步地锻炼并提升分析力和洞察力,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构成共享的、学习过程的自动建构。教与学的关键是学习者是否有机会协作起来,教学的效果怎样,取决于教师的引导、策划和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协作、交互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不同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高水平的学习和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在这种基础上建构的语言,意义将更加全面、准确。由多媒体和网络支持的“协作学习”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明显的成效。

2.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发生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学习活动应发生在最佳状态而不应是简单、枯燥、抽象的,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布朗等人提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即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它所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在建构主义设置的学习环境下,教学的设计不单要考虑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依然要考虑有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来创设的问题,并将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多媒体计算机在创设虚拟现实情境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声音、影像等媒体信息集为一体,向学习者提供多维化的信息形式,再造逼真的情境,使学习者置身在现实的交际环境中,从而使大学英语教学打破课堂的局限,打破信息输入单一的困境。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习热情,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更新知识的体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英语教师应努力借助现代的教育技术,综合应用英语教学前沿理论,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来创新,用来提高本身的教学质量。大胆扩宽教学空间,将教学模式优化,让学习者将接受多种感官的刺激融入到现实的英语情境中,使所学知识更加容易理解,印象也会更为深刻。

3.网络多媒体的教学环境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其学习过程总是与特定的情境相关联。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和相互帮助,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主动建构知识,创造性地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MMLC)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大屏幕等主要教学设备,利用 PowerPoint、FrontPage、Flash 等软件制作教学课件。利用各种多媒体的课件,以及网络资源丰富和演示教学内容,能够提供形象的、直观的、多种感官刺激的听觉和视觉材料,体现语言的各种多媒体特性,使学生可以在不同层面的语言接触中挖掘本身的潜能,培养学习的兴趣。

此外,建构主义还认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其实产生于学习者之间、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能够在最大限度中提供不同的交互协作功能,超越了以前双向交流完全依赖口语表达的单一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意义建构环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交互性,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教学平台直接进行交流,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式和自主式学习。

四、结语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学习观对现代教育教学,尤其是语言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飞速发展的多媒体网络技术蓬勃展开,成为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不仅是传输信息的媒介,而且是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的思维工具,是一个促进合作性知识建构的动态的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平台,给英语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手段和无限的可能性。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始终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的特性和功能,努力寻求较为理想的第二语言教学模式。

[1]陈琦,刘孺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3]唐力行.英语教学方法与技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学习者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